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12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课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课程。成功地上好一堂历史课并不容易,也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背一背就能学好的。特别是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1.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方法起着引领作用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容通过形式来表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来定,所以,做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材领悟准确了才能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才能得以优化。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吃透大纲和教材,然后根据每一课或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如教学某一章节,我们首先应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该课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明确哪些内容应精讲,哪些该深入展开,哪些又该让学生练;哪些内容采用讲授法、谈话法……总之,只有通过教师的刻苦钻研,吃透了教材,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心应手,左右逢缘,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良好的教学方法应注意有的放矢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而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学习、了解、掌握各种方法,做到“胸中有法”;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施教的不同内容,灵活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艺呢?首先应该善于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博采众法,广泛吸收,注意储存各种教学方法的信息,仔细研究其中的异同,这样才能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做到信手拈来。其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所谓“因人而异”,即要因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异。如有的历史老师,演讲能力强,讲课时声情并茂,“情境教学法”能使其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有的则善于使用图表、幻灯、录像、彩图等多种立体教学手段,结合启发、提问、归纳讲解等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要注意用己之长,避己之短。另外,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对低年级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对高年级学生要多启发思考,增加思维深度,教会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所谓“因课而异”即因历史教学内容而异。根据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可主要采用讲述、讲解、讲读、讲演法等;在导入新课和巩固新课、课后练习中则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对课文中理解和运用部分等重点内容进行精心讲解、分析,而对非重点内容和一般性史实介绍则用讲述法。同样,歌颂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或鞭挞奸贼等内容则要慷慨激昂,进行生动的描述和讲演。如遇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理论,我们还可辅以图表法、纲要法、联系对比法、演示法等。所谓“因境而异”,即因教学情境而异。随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也应施以不同的教法。有时学生也可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问题,教师可用谈话“乘势追问”“引发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史实自查自找”等方法加以解决。总之,优化教学方法要善于学习,博采众“法”之长,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良好的教学方法应达到与学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方,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主观动因是内因,教师的启发诱导是外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根据内外因这种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就不只是指教师的“教”法的优化,还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
  以此审视当前的历史教学,便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两个误区:一种是认为教学方法的优化纯粹是教师的事情,于是绞尽脑汁思考“教”的招数,脑子里琢磨的尽是怎样把学生“讲”懂,“教”会,片面地将“教学方法”理解为“教法”;另一种教者也知道“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于是不顾及学生的“自学”,采用“放养式”教学,以为这就是“教学生学”。所谓教法,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发送信息、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所谓学法,就是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教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学。就历史学科来说,具体讲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充分发挥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优势,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参与状态,从而使他们从“要学”变为“会学”。
  4.历史教学更应注重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学习历史是着眼于未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重大任务。
  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非常广泛,包罗万象,历史却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建设祖国四个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开放的教育;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的教育;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教育。如讲述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我们应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今天我们同样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利益,这是爱国之举。
  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教育。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述鸦片战争,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学信息就是林则徐禁烟;讲述中日甲午战争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信息就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下令向日本吉野号撞击,中鱼雷沉没,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是孙中山为救国奔波于海内外奋斗终身,等等。我们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把握三个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背景、经过、结果和作用;教师分析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补充与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评述这些历史事件中主要历史人物的爱国之举。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激发其为振兴祖国而勤奋学习。
  收稿日期:2011-08-09
其他文献
[摘 要]百年的光辉奋斗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封闭的政党。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历史前进的大势和规律,将中国革命和建设融入世界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特定发展目标,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互利共赢的原则,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模式,发展完善开放思想和理论体系,在对外开放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主动迎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此纲要中很明确的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教育改革的最直接实施者,信
期刊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到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成为企业用得上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学校办学要突破传统的偏课堂知识讲授、轻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正是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The orbit t
期刊
[摘 要]学习型组织是VUCA时代的产物,甫经面世引来热烈追捧,无数企业竞相践行。然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缺乏操作层面的研究,致使众多企业推广如火如荼、实践半途而废。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日资企业加特可(广州)进行深入剖析,构建了新的学习型组织结构模型,解构了学习型组织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学习型组织由组织目标、价值实现、共同愿景、学习准备、学习执行、学习反馈、支持因素、驱动因素、约束因素九个要
期刊
语文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答题,摸不清文章的意思,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题,提高学生的读题答题能力,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语文教学要“以本为本,”不能忽略课本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方法。要求学生“多读、精思、勤记。”特别是要求不同的学生又不同的读法,既“个性化阅读”。  1.以本为“本”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题所占比例甚于作文,而课外阅读比例又大于课内
期刊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平台企业在其构建的生态系统中的领导特征尚缺乏理论研究。以四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为例,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平台企业的领导特征。研究发现,平台企业在平台生态系统中处于领导地位,其领导特征主要表现为示范影响、战略引领、协调处理和约束控制四个范畴;示范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威信、帶头示范及目标完成;战略引领主要表现为在平台生态系统中的战略把控、应变能力及成员追随;协调处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造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心理学认为,没有创造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就不可能获得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就不可能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和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简单谈一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恒久的工作。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而且,在训练中,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实施、展开。  【关键词】语言积累;能力训练;作文训练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men
期刊
【摘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更加突出了“爱”的色彩。人文关怀更加浓厚;教育以育人为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保护学生成长的基石;爱是教师努力工作的动力;爱是教育公平和谐发展的核心。  【关键词】情感是教者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爱是师德的灵魂。  The teacher's love is first——The teacher who have no affection isn't empl
期刊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