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进入21世纪,美育的特殊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育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已将艺术教育纳入到法制的轨道,由此可见,人们对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从当前的教学研究来看,小学艺术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偏重知识和技能,忽视小学生的情感需求的问题,这会造成小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甚至导致学生厌学。云南文山特色歌舞内容极其丰富,像纸马舞、手绢舞、铜鼓舞、童谣酒歌等。而这些歌舞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情节性及深刻的教育性,它通俗易懂,小学生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真、善、美,还能增强对文山本土歌舞的了解、热爱和传承。
[关键词] 文山特色歌舞 小学生 素质培养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不同地州的特色歌舞融合了自己的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普通百姓的审美追求,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民间艺术形式。而云南文山的民族歌舞更是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悠悠的历史岁月里,这些特色民族歌舞是飘扬在本土群众心中的不倒旗帜,是本土人民文化交融的结晶。节日庆典、庙会赶集、田时地头,都能听到那些婉转的歌声,让人沉醉其中。这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在云南经典民族文化宝库中,焕发着独特的异彩。
我国民俗学学会理事长孙勤建曾说:“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兴趣与参与,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了解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改变年轻一代对它们的‘审美冷淡’。”民族文化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作用。然而,在分数成为衡量教学成果主要标尺的今天,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本土特色民族歌舞,吃苦受累不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文山特色歌舞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全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通过对文山特色歌舞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感受,可以培养小学生们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同时文山特色歌舞的训练常常要使孩子出大力,流大汗,动作要反复锤炼,这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所以,文山特色歌舞训练有着许多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功能。
一、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增强小学生身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本土歌舞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舞蹈是一种在生活基础上经过了提炼、组织、美化的综合的人体表现艺术,是一种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的综合动态造型艺术。文山特色歌舞还具有独特的亮点,它蕴含了本地特色风格,表达着本地的文化风俗、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通俗易懂,便于推广和接受。文山特色歌舞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本土特色歌舞引入学校,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感知中认识和接受本土特色歌舞。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继续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需要不断分化、增强的时期。如果经常参加文山特色歌舞的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小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跳《铜鼓舞》通过用手敲响铜鼓摆动手臂的动作,可增强小学生手臂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脚上的抬、蹦、跳等动作的练习也可促进小学生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练习表演铜鼓舞的过程中,小学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被积极调动,对整个机体的发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文山特色歌舞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本土歌舞的欣赏和感知能力,而且对他们的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生活合作能力外,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使得如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被娇生惯养,而城市茂密的高楼大厦和有限的生活环境更使他们接触的世界日趋狭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了解这个社会。孩子们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少了很多,更不用说了解本土艺术文化的内涵和社会相互协作的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成长中可能具有交流障碍,不善长与人相处。但如果让文山特色歌舞走进课堂则可以起到很大的弥补作用。因为文山特色歌舞是来源本土生活的,多为群众自娱自乐,舞蹈需要多人配合,以使动作整齐统一和起落有序,如果缺乏协作精神,这种舞蹈活动就难以进行。如《手绢舞》《纸马舞》在表演时要求节奏统一,步伐一致,参与者要密切配合,节奏及步伐不能有太大偏差。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节奏不准确,或者是忘记步伐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让他们在自我表现的同时又受规则的约束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注重他人的合作能力,还让学生在学生在本土特色歌舞的艺术熏陶下,加深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外,还可以培养他们优良的本土民族气节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小学生智商情商都还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对他们进行性格和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文山特色歌舞是具有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多元互动体,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山特色歌舞,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运用肢体动作和歌唱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此外,文山特色歌舞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带有本土教育意义的,蕴含着该民族的道德标准和民族气节。如童谣《水母鸡》在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愿望的同时,歌词中还蕴含了壮族女孩子要忠贞温和的民族气节。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培育了他们的艺术美感和本土民族气节,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人格修养,促进了他们的心智发育。
文山特色歌舞作为本土艺术文明的一种形式,历经百年风雨,如果它能走入小学课堂,不仅可以拓展本土学校艺术教育途径,还可以改变艺术教育资源单调的状况,让本土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这里得到积极有效的传承,在培养小学生对本土歌舞的兴趣的同时,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紧紧把握这一良好发展机遇,21世纪的美育教育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关键词] 文山特色歌舞 小学生 素质培养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不同地州的特色歌舞融合了自己的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普通百姓的审美追求,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民间艺术形式。而云南文山的民族歌舞更是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悠悠的历史岁月里,这些特色民族歌舞是飘扬在本土群众心中的不倒旗帜,是本土人民文化交融的结晶。节日庆典、庙会赶集、田时地头,都能听到那些婉转的歌声,让人沉醉其中。这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在云南经典民族文化宝库中,焕发着独特的异彩。
我国民俗学学会理事长孙勤建曾说:“大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兴趣与参与,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了解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改变年轻一代对它们的‘审美冷淡’。”民族文化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作用。然而,在分数成为衡量教学成果主要标尺的今天,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本土特色民族歌舞,吃苦受累不说,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文山特色歌舞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天性,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全面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通过对文山特色歌舞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感受,可以培养小学生们的观察力、模仿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同时文山特色歌舞的训练常常要使孩子出大力,流大汗,动作要反复锤炼,这在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所以,文山特色歌舞训练有着许多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独特功能。
一、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增强小学生身体运动的机能外,还可以提高他们对本土歌舞的欣赏和感知能力
舞蹈是一种在生活基础上经过了提炼、组织、美化的综合的人体表现艺术,是一种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的综合动态造型艺术。文山特色歌舞还具有独特的亮点,它蕴含了本地特色风格,表达着本地的文化风俗、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通俗易懂,便于推广和接受。文山特色歌舞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本土特色歌舞引入学校,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感知中认识和接受本土特色歌舞。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继续生长发育,身体各项功能需要不断分化、增强的时期。如果经常参加文山特色歌舞的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小学生机体的新陈代谢。例如,跳《铜鼓舞》通过用手敲响铜鼓摆动手臂的动作,可增强小学生手臂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脚上的抬、蹦、跳等动作的练习也可促进小学生的腿部肌肉的发育。在学习、练习表演铜鼓舞的过程中,小学生呼吸加快、心跳加速、胃肠蠕动的次数增多,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也都被积极调动,对整个机体的发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文山特色歌舞不仅能提高他们对本土歌舞的欣赏和感知能力,而且对他们的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生活合作能力外,还可以增强他们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使得如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被娇生惯养,而城市茂密的高楼大厦和有限的生活环境更使他们接触的世界日趋狭窄。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了解这个社会。孩子们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少了很多,更不用说了解本土艺术文化的内涵和社会相互协作的意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成长中可能具有交流障碍,不善长与人相处。但如果让文山特色歌舞走进课堂则可以起到很大的弥补作用。因为文山特色歌舞是来源本土生活的,多为群众自娱自乐,舞蹈需要多人配合,以使动作整齐统一和起落有序,如果缺乏协作精神,这种舞蹈活动就难以进行。如《手绢舞》《纸马舞》在表演时要求节奏统一,步伐一致,参与者要密切配合,节奏及步伐不能有太大偏差。个体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节奏不准确,或者是忘记步伐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让他们在自我表现的同时又受规则的约束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关心他人、注重他人的合作能力,还让学生在学生在本土特色歌舞的艺术熏陶下,加深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文山特色歌舞除了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外,还可以培养他们优良的本土民族气节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小学生智商情商都还不稳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是对他们进行性格和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文山特色歌舞是具有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多元互动体,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山特色歌舞,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运用肢体动作和歌唱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此外,文山特色歌舞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是带有本土教育意义的,蕴含着该民族的道德标准和民族气节。如童谣《水母鸡》在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愿望的同时,歌词中还蕴含了壮族女孩子要忠贞温和的民族气节。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潜移默化的培育了他们的艺术美感和本土民族气节,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人格修养,促进了他们的心智发育。
文山特色歌舞作为本土艺术文明的一种形式,历经百年风雨,如果它能走入小学课堂,不仅可以拓展本土学校艺术教育途径,还可以改变艺术教育资源单调的状况,让本土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这里得到积极有效的传承,在培养小学生对本土歌舞的兴趣的同时,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紧紧把握这一良好发展机遇,21世纪的美育教育必将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