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人生之路的实地考察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nuzk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孔懿先生出访乌克兰回国后在省教科院作过一次考察报告,听者无不入耳入心,连院里的司机也去向他讨要报告的PPT。我们约请他将报告整理成文,先生欣然答应。在此向读者推荐此文,不仅因为它在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生平的同时介绍了考察教育人物的原则与方法,饱含着浓郁的研究气息,更因为它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深情厚意,体现了作者对教育研究的全身心投入,读之教益颇多。
  
  一、考察缘起与考察准备
  近年来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对他的非凡人生产生了浓厚兴趣。2009年10月,我在山东潍坊参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期间,蒙北京师范大学肖甦教授热情安排并亲自担任翻译,我拜访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院主席团学术总干事奥·苏霍姆林斯卡娅,向她请教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生平活动的若干问题。由于时间太紧,无法深入交谈,于是我们相约争取机会再作访谈。
  2010年10月,我和张扬生副所长有幸接到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正式邀请,赴乌实地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之路。行前,我们确立了三大意向:一是不要将苏霍姆林斯基仅仅视为一位教育家,单纯考察他的教育经历,而要将他视为真正的人,全方位地考察他的人生历程。二是不要将苏霍姆林斯基仅仅视为一位历史人物进行“考古研究”,要同时考察他的现实影响,在他的延伸的生命中探究他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三是不要孤立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人足迹,而要将他和他的家庭、学校、民族以及时代有机结合,力求在他的全部社会关系总和中考察他作为民族文化之子的鲜活人生。同时,我们还做了两项具体准备:一是详细制订考察计划、访谈提纲和座谈提纲,翻译成俄文事先发给乌克兰教育科学院。二是编辑画册《苏霍姆林斯基在中国》作为礼物赠送给主人。
  二、考察过程与考察内容
  我们的考察活动得到乌克兰教育科学院的关心与支持。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阿·雅·萨芙琴柯博士和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按照我们的意愿为我们安排好活动日程。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还专门花了三个半天接受我们的访谈,回答了我们提出的大量问题。
  1.苏霍姆林斯基生平主要足迹的寻觅
  正如苏霍姆林斯卡娅所说:“没有‘十月革命’就没有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可谓时代的产儿。“十月革命”(1917.10)之后的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出生于乌克兰基洛夫格勒州奥努弗里耶夫斯克区瓦西里耶夫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那是一个居住分散的美丽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同一幅幅经典油画。苏霍姆林斯基出生的农家小院和其他农舍一样,掩隐在高大茂密的树林之中,占地不小,但房舍低矮简陋。这座小院至今已两易其主,现在的主人听说我们是专程前来参观苏霍姆林斯基故居的中国客人,十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协助我们摄影留念。我们在院子里里外外参观一番之后,便沿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之旅,先后寻访了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七年制学校(1926-1933)、克列缅丘格师范学院(1934-1935)和他工作后参加函授学习的波尔塔瓦师范大学(1936-1938)。这几段教育生涯为他后来成长为一名好教师奠定了理想志向和理论知识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中有一段时间不长但让他刻骨铭心的经历——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过去我曾将这段经历视为与他的教育生涯关系不大的一段插曲,其实正是这段血与火的熔炼、生与死的考验,使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境界如同凤凰涅槃,升华到一般人难以达到的高度。我们从多种渠道获知,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霍姆林斯基应召入伍,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这段经历主要发生在乌克兰境外,我们无法直接前往作实地考察,于是通过参观卫国战争纪念馆间接地体会当年的壮烈。我们在纪念馆中第一次看到德国法西斯使用过的断头台、焚尸炉、绞肉机等原物时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法西斯分子灭绝人性的兽行,为今天和平时代的善良人们难以想象。在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突然袭击面前,苏联无数热血男女为保家卫国奋起反击,慷慨捐躯。1942年2月9日,苏霍姆林斯基在莫斯科战役中身负重伤,涌出的鲜血很快将他与冰冻的大地凝结在一起,在这九死一生之际,幸亏一位自己也负伤在身的妇女拼死将他背到救护队。他伤愈出院时右臂短了6厘米,胸部仍留有无法取出的弹片,被定为二级伤残,安排到医院附近的乌瓦中学担任校长。这期间他接到噩耗:妻子因散发传单和掩护苏军战士而惨遭德国法西斯分子杀害,连刚出生的孩子也未能幸免。在苏霍姆林斯基极度痛苦时,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安娜走近他,分担他的痛苦,抚慰他的身心创伤。1944年春,苏霍姆林斯基与新婚妻子安娜回到自己的故乡,担任奥努弗里耶夫斯克区教育局长,安娜则在苏霍姆林斯基曾任教的奥努弗里耶夫斯克中学任校长。1945年后,苏霍姆林斯基的儿子和女儿相继出生,他有了一个幸福家庭。正当一般人看来可以安居乐业之时,苏霍姆林斯基却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重大决定:坚决辞去教育局长职务,到本区偏僻的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1948)。
  帕夫雷什中学和苏霍姆林斯基纪念馆是我们参观考察的重点。那几天,现任校长杰尔卡奇女士始终陪伴着我们,纪念馆的两位馆长亲自为我们作详细讲解。我们实地考察了校园和学校周围的社区,走访了苏霍姆林斯基当年的几位同事和学生,得知当年的帕夫雷什中学尚未治愈战争的累累伤痕,苏霍姆林斯基紧紧依靠教师集体,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大胆探索创新,逐步把荒芜的帕夫雷什中学办成了热爱书籍的世界、创造的世界和欢快和谐的精神乐园。苏霍姆林斯基逝世40年后的今天,帕夫雷什中学的校舍基本保持原貌。我们按照《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内容仔细观察了校园每一个角落,对苏霍姆林斯基著作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他的纪念馆中最多的是他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照片再现了他与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幸福,他把整个的心全部献给了孩子。
  伴随着苏霍姆林斯基实践探索的是他的理论追求。苏霍姆林斯基一生酷爱读书,他生前的图书资料大部分已捐赠给国家档案馆,今天留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已经不多,即便如此也使我们惊叹不已。我们置身于苏霍姆林斯基生前那间小小的办公室,看到了他每天主次分明的工作计划,看到了每页折为两栏的听课笔记:一栏为实录,一栏为自己的思考。我们还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少量手稿,其中1952年准备的副博士论文打印稿多达900余页,装订本足有10厘米之厚。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的22年中,共撰写41部著作和600余篇论文,为学生写作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编写了多种“校本教材”。他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苏霍姆林斯基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工作,全然不顾胸部的弹片正在一步步侵害自己的心脏。他终于被领导强制性地送进医院。1970年9月2日晚8时30分,年仅52岁的苏霍姆林斯基离开了人世。悲痛的人们从各地赶来为他送葬。他长眠在学校旁边的坡地上,日夜守望着他的校园,守望着他的孩子们。夫人安娜按照他的遗愿捐献了他的全部书籍,国家在帕夫雷什中学的一座教学楼成立了国立苏霍姆林斯基纪念馆。如今,这里成了各国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教育圣地,参访者络绎不绝,签名簿上留下了各种文字书写的颂词。
  10月11日中午雨后放晴,我们在杰尔卡奇校长陪同下手捧鲜花,来到学校附近的居民公墓。苏霍姆林斯基的墓碑高高耸立在墓园入口处,在一片参差不齐的碑林中十分醒目。黑色的大理石基座上安放着他的胸像。他的刚毅而安详的神态,仁爱而深邃的目光,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其他文献
<正>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目的 比较超声消融治疗肌壁间、黏膜下和浆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肌壁间子宫肌瘤50例(肌壁间组)、黏膜下子宫肌瘤
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开展分层体育教学、完善教学活动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完善体育教学器材,激发学生兴趣、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等几个
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从目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农村小学“现代化教学媒体少、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很多数学教师仍在沿用“我讲你听”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效率低下,教师辛苦、学生厌学,教学质量一直处在低谷。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认为,改变乡镇小学数学的现状,仍然需要从
音乐游戏是将音乐和游戏融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来合理设计音乐游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音乐游戏。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应用的作用,然后提出了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音乐学科教学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疏于观察,作业中频频出现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主要表现在,形近字混淆、同音字错用、词序颠倒等。如果教师在教学生字词过程中,加强对生字字形的有效指导,会大大减少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一、善抓特点,活学活用  对于生字教学,很多学者专家早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如张庆老师的字源识字模式,它是通过追溯文字来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理解识记汉字的方法。再如随文识字、趣味识字等等。
小学是一个启蒙的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都应在这个时候得到适当的锻炼。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是教师们一直十分重视的地方,但是同样的,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应该被忽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文字功底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学可以尽量注意通过“随文练笔”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随文练笔”进行了几点研究。  近年来,教育界不断推出了各种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对于大多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抑或是职称评定的逼迫,抑或是教育活动的自觉,已经成为一件欲罢不能的事情。每年大量的“论文”充斥各类教育报刊与评奖活动中,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其中不少“论文”却是无议之文、少论之章。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注意与重视,不少人还在专心致志、连篇累牍地“制造”着这样的“论文”。  之所以会导致这种状况的大量出现,且长期得不到改观,究其原因,我觉得至
“时”可表示假设曹国安“时”表假设,了无人知。在先秦汉语及后世文言文里,“时”无此种用法,现代汉语中也不这样使用。然而,在近代汉语里,“时”不但可以表示假设,而且为数相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