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锦墨,古人惜之如金的袖珍雅物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置于案台上的小物件往往能将时空折叠,一锭古墨、一方砚台、一缕青烟……博古之物扩大了我们的想象,似乎古代文人的生活起居就在我们眼前,砚渠墨浣、沾墨挥毫……现代人生活节奏越快,我们与古代意趣就显得越遥远,他们遗留下一锭制作精巧的古墨,似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念想,使人向往过去诗意生活,也会遐想古人如何把墨视为知己,将其制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古代文人与笔墨纸砚日日相伴相随,文房用具对于他们犹如手足,是再熟悉不过的对象,越是贴身熟悉之物,对之要求越高,在乎主人“格物”,在乎对象的“通人性”。古代文人对古墨的要求亦是如此,一锭墨不只是用于研磨写字,它是君子之友,须有性善而谦和的个性:一点如漆、墨分五色、丰润细腻乌如黑玉、坚固如石、能千年而不裉色等,不仅如此还需超高颜值,工艺粗糙之墨绝不能入古代文人法眼。
  文人爱墨,制法日益精进
  古墨与文人正式结缘,自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墨务官李廷珪开始。在此前秦汉时期墨的形式与配方较简单,多为松烟及药丸形状,文人的喜好在墨中渗透不多。李廷珪改革制墨配方,融入和胶法及加入名贵材料,使制墨有了更多可能性。李煜醉心于艺术,爱墨如痴,曾有歙州奚廷珪,自制墨进贡给李煜,李煜见状配上其所藏的宣纸,墨色层次丰富,润而细腻,故大喜并赐皇家“李”姓,自此奚廷珪改名李廷珪,流芳百世。自此古墨便有了特殊的身份,它不仅仅是实用的文房用具,更是制作精巧的艺术品。
  实际上,早在唐宋时期,制作精巧的古墨已出现在宫廷进贡单上,于是墨有了市井普品和宫廷奢侈品两种档次。随着明清时期市井文化的发展,民间手工业的繁荣,使古墨制造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为适应量化及市场需求,古墨从工艺、用料配方、样式上形成了派别。至明代晚期,尤其在嘉靖、万历年间已有庞大的制墨业雏形,奠定了古墨发展的根基。
  明清两代古墨制造业集中在安徽徽州一带,这里的古墨按照易水法制作(唐代制墨以易州、潞州最为著名,南唐李廷珪本为易州墨工,后南迁至安徽歙州,得以将古法保留在歙州并发展)。明晚期徽州制墨分成歙县派、休宁派和婺源派,三大派系制墨各有特点:歙县派风格隽雅大方,古色古香,配料考究,包装精美,代表人物有罗小华、方于鲁、程君房;休宁派风格华丽精美,喜用金、银勾勒图案,擅长制造集锦墨,代表人物有汪中山、邵格之等;婺源派偏向實用性,纹饰风格不如休宁派的精美,配方又不如歙县派的考究,而民间特色明显,较为实惠。
  集锦墨,得宫廷垂青
  明代出现的集锦墨广受欢迎,并获得持续发展。集锦墨也是清代宫廷墨的重要形式,每套墨包含许多锭墨,每锭墨的式样不同,纹饰不一,包装精致,富丽堂皇,极其美观,符合宫廷贵气华美之风。尤其在乾隆时期集锦墨生产最为昌盛,具有代表性的有“十六应真罗汉诗墨”“西湖十景墨”“名花十友墨”“御咏诗墨”“耕织图墨”“棉花图墨”等,在嘉庆时期甚至出现了一套六十四锭的“御园图墨”,这些墨品现今已不多见,多数在各大博物馆完整地保留下来。清代歙县制墨家也生产休宁华丽风格的集锦墨,宫廷、文人对华丽墨品的追求只增不减,可惜的是到了清道光时期国力有限,集锦墨的生产滞后,宫廷造办处墨作不再生产,各地进贡墨数量也大量减少,古墨生产远不及前朝,清晚期文人对古墨的痴迷逐渐转到出书及理论上,留下了不少古墨鉴赏书籍,还原了大部分前朝古墨收藏的面貌。
  集锦墨是我国制墨行业的一朵瑰丽之花,小巧而华美的外观令人爱不释手,显然集锦墨的出现已经宣告了古墨早已脱离了实用性,而是与官窑瓷器、玉器、木雕同等级别的艺术品,藏有一套珍贵的集锦墨已是藏家身份的象征。包括各大博物馆中存留下的集锦墨大多是完整保存,未曾使用或仅试磨过一点点,这至少说明古人对墨的爱惜与重视。古墨的制作程序极为复杂,这里不一一赘述,它是古代手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墨配料讲究常掺合犀角粉、麝香、龙涎香、金粉等名贵香料,墨模板雕刻精美,从设计图版到雕刻模板及包装设计都有大师级的文人参与,它结合诗书画,是文人之物,整个制作流程费工费时,谨慎小心,或许这也是古代文人对之疯狂的原因。
  清代集锦墨,由盛至衰
  现所见集锦墨多为乾隆、嘉庆时期,明代集锦墨存世极为稀少。清康熙时期集锦墨能说明很多问题,它既继承了明晚期的制墨特点,又开启了清代制墨风格。清康熙时期徽州休宁墨工吴天章制造的“龙宾十友”墨是典型的清早期集锦墨的代表。如今,完整收藏此套集锦墨只有天津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藏有此套墨的其中一锭“臂搁式墨”,可以说存世量稀少。早在20世纪90年代,故宫博物院便有刊登关于此套墨的描述,见1990年第二刊《紫禁城》之傅秉全著“龙宾十友墨”。吴天章,名倬,字天章,号暗然室主人,生于明末崇祯年间,是清康熙、雍正年间徽州休宁派的制墨高手,尤其擅长制“集锦墨”。吴氏墨的特点是构思奇巧,色彩夺目,且风格多变,形式多样,观赏性极强。从吴氏制造的墨来看,是继承了明代晚期的风格:墨面呈现冷光,质地密度很高,磨面黑漆如同反光镜等,而吴天章又有清代墨装饰华丽、繁复的特点,并喜好用漆衣、漱金工艺。“龙宾十友墨”一套每锭墨形制各异,花纹异样,皆描金或通体金衣,部分填蓝绿之色,极为华丽,纹饰亦精美,体现了在清康熙时期古墨的生产状态,尤其是集锦墨的繁荣。此套墨形状有长方形、古琴形、臂搁形、砚台形,书镇式等。墨面雕筑阳石、梦笔生花、丰城双剑、开卷有益、宣和御砚、古竹策等图文,署款有“吴天章摹”“天章”等。合装在黑色描金漆盒中,漆盒制作考究,其上泥金银、朱漆绘制博古图纹,古色古香。
  上海博物馆藏还有吴天章一套49锭的集锦墨,分装五屉,合装于一个黑漆描金嵌螺钿的箱内。每锭形式各不相同,有仿古器物的,如古琴墨、古钟墨、双龙瓶墨、古钱墨、玉联环墨、璋形墨、圭形墨、璜形墨、觽形墨等;有仿植物的,如松式、笋式、海棠式、荔枝式墨等;还有几何形的,如长式、扁方式、扁圆式等。装饰图案也富于变化,有龙凤、麒麟、双鹤、松鹿、燕子、杏花、梅花、佛手等动植物图案;也有书写文字的,如“万寿无疆”墨;还有许多仙人传说,如灵芝寿星、八仙过海等。图案均采用漱金手法,有的局部饰以粉彩。漆箱四周饰描金云龙纹。五只墨盒上以彩色螺钿镶嵌出云龙、蝴蝶、松鹤、玉兔、花卉等图案,安放时,墨锭随形嵌入墨盒,并覆盖黄色织锦垫。整套墨制作和装饰都十分精致华美,是集锦墨中上品。清康熙时期,除了吴天章的集锦墨,还有同是徽州休宁制墨大家王丽文所制造的古墨,见北京故宫藏的“古琴式集锦墨”这套墨由七锭不同琴式和二锭长方形墨组成,墨匣为髹漆琴式,装潢考究,内外布局合理,设计精巧,风格素雅,琴式墨匣正面篆书“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十字。可以说清康熙时期的集锦墨开启了清代集锦墨制造:风格华丽、造型各异且别致、纹饰精妙、纹饰喜描金银、墨质地优良、包装讲究。
  清晚期集锦墨的制作已无法与清早期、中期相媲美,已很少创新而多使用前朝的样式并加以变化,且墨的配方大不如前朝,从此集锦墨生产进入衰弱期,直至现在仍然未回复前朝的昌盛,它的兴衰似乎是一个皇朝变化缩影,如今古墨已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等待有意者去揭开一览全貌。曾经被文人视为亲同手足的墨现而今只在小范围进行讨论,大多数现代人对之并不了解,就像现代人对古人的诗意生活渐行渐远一样。
其他文献
在苏州西北郊的紫藤坞,一处清水瓦墙的庭院内,住着一位数十年如一日将时光奉献给缂丝的老人。她被日本人称为神仙般的织女;被无数藏家踏破门槛争相收购作品;作品多次出国参展、获奖……与一些名绣相比,缂丝是寂寞的。作为中国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技艺繁复,耗时长,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从北宋起,就只为皇家织造衣物和临摹名人书画。正是这种因稀有珍贵、技艺难以掌握而带来的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成就了马惠娟出
期刊
王伟明,喜欢自称“乡(香)镇(圳)猪”,一只出生在香港,生活在深圳的“猪头”。微博重度依赖症患者,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硕士专业,非著名企业高管,资深地产营销从业,业余文化艺术爱好者和策划者,任关山月美术馆理事。曾参与促成2016年胡适学生中国文学博士第一人“罗锦堂博士回湘行”人生分享和讲学、2017年央华戏剧“如梦之梦——深圳站”暨央华十周年分享会等。正筹备个人文字合集。  前阵子在长沙策划组织了“
期刊
每次遇见香洲埠,都会回望那飞檐斗拱铺陈的天际线,因为那里总有飞鸟急速滑过,天地寂寂间,已经自然组合了一幅流动的宋画。再近观那五大建筑流派被打碎又重组的构件,却是在精雕细琢的一段时光里,漫溢出千古芳华……远与近,宽与窄,恢宏与精微,在无数次对这个皎皎庭院群落调整观察视角时,征途中的星辰大海无外乎归纳四字: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学说最重要的部分,哲学大家冯友兰曾经做过很好的诠释——最高精神
期刊
除了物质(非遗建筑)本身的传承意义,作为一个文化项目,平台的搭建,文化的传播更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身处粵港澳大湾区窗口的地缘优势,让香洲埠有了“代表中国,面向世界”的可能。一年多来举办的各类活动,无论是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精彩,还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火花,都让他们有了不同于其他平台的、属于自己的发声与呈现。  1/紫禁书香,横琴雅音   2018年5月2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为故宫紫禁书院珠海分院
期刊
张鹤立:设计过程就如宋徽宗造艮岳那般,以诗意的建筑诠释心中绘就的那轴画卷  徐伟:香洲埠是以极致匠心营造的建筑群,将来要留存百年,即使超强台风也掀不走一片瓦  李正伟:以精心推敲的园林设计装点建筑,以柔化刚,沿袭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造园手法,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犹记得初到访香洲埠时,车停在镬屋造型的门楼前,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院落建筑群随之惊艳眼前,宛如从天而降的古镇一般。步人其中,画卷般的景
期刊
早在1909年已有“香洲商埠”在珠海开设,至今刚好过去整整110年。所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此“香洲埠”已非彼时的“香洲商埠”,它已完成另一种形式和另一种高度的重生。   2019年元旦的横琴岛,严寒中幸得几分暖。假日得闲再次步入香洲埠这处刚刚建成的中式院落文化院街,在带着川派风格的廊榭内,赫然发现一组陈列的老照片在默默诉说着一百多年前老香洲商埠的历史。而这处廊榭的建筑风格也彰显着香洲埠文化中心建
期刊
在原道文化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都珍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如平头案上摆着的紫檀嵌银丝翡翠葫芦,细看那紫檀雕花玲珑剔透,底座镶满了密密麻麻祥云图案的银丝,葫芦造型内嵌着青翠欲滴的各式翡翠,细节里的银烧珐琅色彩清澈,银丝从不发黑——唯有一次成型的烧制技法才可做到。  稀来方知贵,这是原道制器对非遗技艺选择与封藏的标准。在每一件作品上,既继承了传统技艺,又挑战性地将多种工艺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上百名能工
期刊
言及华夏的青铜文明,中原地区瑰丽而精巧的青铜器处处彰显着礼仪之邦的气度,也无疑是其杰出代表。但放眼与中原相对的北方塞外地区,则另有一番景象。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来看,从西辽河流域,至燕山南北,内蒙古中南部和山西、河北北部,再至陕西至宁夏、甘肃的长城地带这片广大的地域,也有大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證明生活在这里的众多游牧民族,同样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他们不仅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也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
期刊
初秋,香洲埠在晨曦中被鸟鸣唤醒。那欢喜雀跃的啼叫,响彻每一座院落。当视线沿着鸟儿掠过的弧线远瞻时,川派的斗拱、晋派的屋檐、微派的马头墙逐一映人眼帘。它们在风格上相互交错,时而又兼而有之,讓人疑惑得讲不出具体的何门何派。置身街巷,每走一步,都在变幻着景致,只因这里的每一处都饱含着太多细节,无论是结合多项非遗古法的建筑装饰,还是看似随意的几株绿植,既彰显着文心匠意,也隐隐蕴含着低调的奢华。  香洲埠的
期刊
三街、五巷、一百三十六院,每座院子都巧妙融合了砖雕、石雕、木雕、铜雕、灰塑等非遗建筑工艺……游走其间移步异景,似从古卷中走来,却又有着这个时代独特的印记。600名非遗工匠历时五年,耗资数亿元,“将每一座院子打造成艺术品”。一句简单的描述何其云淡风轻。  当中造院的艰辛繁琐、工艺文化的融合创新、古建精髓的升级打造……让黄恬明白非遗文化的复兴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國人的信心正在恢复,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