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新奇有趣的书店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4418848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图书销售逐渐没落的时代,一些书店的意义并不仅只是售卖,它们自身也是风景。英国《卫报》盘点了全世界各地最新奇有趣的书店。
  两名牛津学生2004年在希腊圣托里尼岛度假时,在酒醉中决定开办一家书店。他们在毕业后果然返回那里,开办亚特兰蒂斯书店。据称,顾客在书店阅读时,可“租赁”一只宠物猫。
  葡萄牙的“讲一个故事书店”是一间设在货车中的流动书店,业者开着货车巡回葡萄牙各地,旨在用英语向游客推广葡萄牙文学。
  在英格兰阿尼克的巴特书店,店内书架上写着诗句,一台模型火车在顶上开过,可说是阅读爱好者的天堂。
  在英格兰利奇菲尔德与周边地区,“驳船书店”自2011年起在英国的河流巡回。据称,店内有一只名为“拿破仑”的兔子。
其他文献
偏乡图书分馆借阅率低,多因交通不便、藏书质量不佳等,若只是活化馆藏、增加购书费等,难见成效,不如复制新竹“桃山经验”,活用废冰箱,广设“冰箱书柜”作偏乡漂书站,兼顾环保及实用。  台湾、平溪、乌来、坪林等地,借阅率敬陪末座,如何提高借阅率、增加书籍流通?宜兰曾推出“藏书倍增”计划,目标每人4本书,光买书便要2亿余元新台币,提高藏书量实属老旧思维,让书流通在每间分馆、每双手掌,方能发挥每本书的最大价
期刊
台湾商务印书馆搬家了!这家屹立于台北重庆南路书街近70年的老书店,于2014年12月8日搬至新北市新店区。12月3日是台湾商务在书街旧址营业的最后一天,除了举行搬迁特卖,更以大楼老照片制作纪念活页夹,留给书迷温馨的记忆。  台湾商务印书馆营业部副理高珊指出,此次搬迁是因为旧址建物老旧、网络环境不理想。未来等都更完成后,台湾商务印书馆仍会搬回此地。旧址的“云五大楼”“台湾商务印书馆”等招牌皆不会拆下
期刊
蓝博洲说,他在偶然的机缘下,碰到历史,被历史吸引,历史也改变了他。  在此之前,他创作小说,在1983年即发表小说作品。后来参与社会运动、政治运动,一度搁下文学的笔,然后转去做报导文学。  侯孝贤曾经说,“历史就是要有像蓝博洲这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大牛头犬。凡记下的就存在,凡记下的是活口、是证人,不要以为可以篡改或抹杀,这不就是历史之眼吗?我无法想象,没有这双眼睛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蓝博
期刊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全国首个华文书评人联盟即将成立。2014年11月23日,由南方都市报、深圳市阅读联合会、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南都读书俱乐部承办的首届华文书评人年会在深圳南山书城落下帷幕。主办方发布《首届华文书评人年会深圳共识》,决定2015年举办华文书评人大奖。  11月23日,华文书评人年会最后一场——书评人论坛于上午10点在南山书城举行。由文化学者胡野秋主持,王晓渔、维舟、云
期刊
电话那头的李炜,声音压得很低,不知是因为当天身体不适,还是由于先前媒体曾总结过的“低调害羞”的性格所致。虽然夹杂着一口美国混合台湾的奇妙腔调,但李炜口齿清晰,思维敏捷,全然不像他一再谦虚地表示抱歉时所说的,“中文水平有限,说出来的话莫名其妙”。这位15岁就离开台湾,远赴美国读书的作家,虽然在那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几乎没有再接触过中文,中文水平甚至退化到将“母鸡”说成是“母的公鸡”,但或许骨子里的联
期刊
你是否设想过这样一种情况:亲自去告诉罗密欧他不用喝毒药也能跟朱丽叶在一起,告诉《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杜波依斯(Blanche Dubois)不要依赖陌生人的友善,或者建议乔纳森·哈克(Jonathan Harker)不要去特兰西瓦尼亚度假。  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角色互动以及影响故事的发展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一件事,这也正是英国初创公司Inkle Studios大胆努力的方向,它想把数字媒体融入
期刊
据《自由时报》消息:许多家长想带小孩至音乐厅聆赏古典乐,不过要让年纪还小的孩子安静坐上一段时间并非易事,如果在台上表演的音乐家变身各种萌度破表的动物,好动的孩子绝对会目不转睛仔细欣赏。受到小孩喜爱的动物乐团于秋季再度来台,将带来不同的组合与乐曲,要带给亲子一场温馨美好的秋之同“乐”会。  成立于2001年的“音乐的绘本”动物乐团,是由一群来自日本东京交响乐团、爱乐首席音乐家,头戴各式制作精良的动物
期刊
如今网络发达,年轻诗人透过社群网站结社,传统“诗社”形式不再复见,但五六十年代是台湾诗社林立的年代,也是论战烟硝正酣的年代,创世纪便曾热烈参与其中。  外界归纳创世纪诗风曾有几度转变,从早期强调中国风、东方味的“新民族诗型”,到六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时期,转而主张诗的“世界性、超现实性、独创性”等等;七十年代后则融合西方主义与中国传统,治古今与一炉;八十年代推出大陆诗人、两岸诗坛专号,成为台湾引介大
期刊
有感于美学教育要从小、从生活做起,台湾一群8年级(即90后)学生招募设计师组成团队,发起“教科书改造计划”,设计出有如绘本的语文课本,今年新学期作为补充教材在新竹市大湖小学5年级试用,许多学生一翻开课本,纷纷惊呼“好美唷”,对课文更感兴趣。  发起人之一、交大学生陈慕天说,去年到欧洲参访,观察发现当地居民的美感培养并非来自于去美术馆、上美术课,而是落实“生活即设计”,恰巧几位好友也到欧洲,组成团队
期刊
日前,广州联合书店举办了“香港的蔓珠沙华:梅艳芳与香港文化讲座”。主办方邀请了《最后的蔓珠莎华》一书的两位主编李展鹏与卓男,从音乐、电影、形象、社会文化意义等不同方面入手,解构梅艳芳的百变传奇,同时剖析香港城市的独特文化。  此次讲座见证了梅艳芳在广州歌迷心中的地位。李展鹏与卓男透露了写《最后的蔓珠莎华》的初衷:“因为研究张国荣的著作和活动已有不少,而与张国荣比肩的梅艳芳至今尚没有系统的数据。”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