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格里格的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挪威杰出的音乐家格里格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怀着无限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将自己的创作活动完全地融入了民族的音乐事业,他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充满了挪威民族民间音乐所特有的个性与气质。他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创立了独特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的创作无疑在西方民族音乐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摘要]民族精神 格里格 奏鸣曲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它是一位有着非凡民族性、创意性的作曲家。祖国的历史、民族的传统以及人民的生活从早年起就在格里格的创作想象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抱着对未来的憧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间歌舞的发掘,创造出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由于他能够吸收、融汇来自艺术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各种不同成份,故而使得他在十九世纪的西方音乐历史中跻身于世界作曲家的行列。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和风格之所以为世界所熟知,都应当归功于格里格。正是因为格里格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挪威民族民间音乐飞跃国界走向世界。他的音乐为挪威人民赢得了世界的声誉,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格里格毕生都想创立一种民族音乐的形式,在这一点上他显然是成功的。
  在格里格所有的音乐创作中,没有比小提琴奏鸣曲更明朗和喜气洋洋的器乐作品了,虽然他一生仅仅只写了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但那青春的气息、无限的希望以及满腔的热情都是对此最好的体现。他所创作的这首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op13),属于他最好的作品之列,作曲家通过独特的创作特点充分的体现出了挪威的民族风貌以及浓郁的民族情感。
  《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OP13,G大调)完成于1867年7月,格里格仅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他后来将这部作品献给了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约翰·斯文森。在经历了痛失挚友诺尔德拉克以及与挚爱的妮娜终成眷属这些人间的悲欢离合之后,作曲家体会到了来自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此时已不见了青春时期的那种单纯的无忧无虑的欢乐与冲动,取而代之的是用刚强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特别是当格里格在接过了诺尔德拉克手中的那面挪威民族音乐艺术的大旗后,他便将身上肩负的这份重任化作了坚定的信念和无限的动力。在这部作品中,格里格大量的运用了挪威民族舞曲的因素,并且尝试着将挪威民族特有的斯普林格舞曲和欧洲圆舞曲的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突出了非凡的民族性,在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丹麦著名作曲家加德在听完这首奏鸣曲后曾激动地希望格里格在创作下一首奏鸣曲时挪威味要少一些,而格里格对自己所选定的道路坚定不移,他表示:“正相反,教授先生,下一步挪威味要更多一些。”从这些不难看出,格里格已经真正开始成长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民族主义音乐家。
  《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也是用古典的奏鸣曲式写成的,分为三个乐章,G大调,前有引子后有尾声。
  引子部分:悲痛的慢板(2/4拍子),G小调。这个引子部分比较庞大,整整用了十九个小节来作为乐曲的开头,其间小提琴旋律的曲折下行,切分音的延留等都表达出民族的苦难与悲哀,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但作曲家并没有沉浸于此,八个小节以后音乐又变得甜美醉人,小提琴的深情脉脉更加深了这一印象,甜美音响的神奇迷人的境界完全溶解了开头的悲伤。格里格此时引入了他最喜爱也最富特点的创作手法,将挪威人民对历史的悲痛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此碰撞,体现出悲哀与美妙的幻想对比,使音乐形象变得丰富而生动。
  第一乐章:快板(3/4拍子)。G大调,奏鸣曲式。呈示部以逐渐活跃的快板开始,六个小节以后就变成了活泼的快板段落。主部主题以斯普林格舞曲型的生机勃勃的音乐开始。快速的三连音与附点音型的结合,切分节奏与支声复调的变换衔接,立即勾勒出了挪威人民热烈的舞蹈场面,活跃而富有个性,坚强而自信。副部主题以安静的、平稳的从容的叙事曲性的曲调出现,与主部主题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但它照样极富民族的特色,钢琴伴奏中大量使用的五度音,波浪式的琶音以及建立在八度震奏之上的,具有民族舞蹈特色的带休止的八分音符的旋律音调,营造出了另一番民族的图画,积极向上勇敢而乐观。在整个呈示部中,无论是活跃与激动还是安静与平稳,结合的都是如此的自然流畅,仿佛就是一幅明暗相间的图画。在展开部中融合了主部、副部主题的特色并且进一步发展,通过對节奏、织体与和声的组织运用,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色彩焕然一新。开头又是出乎意料地运用了半音的效果,叙事性的主题开始在钢琴低声部进行,小提琴以支声伴奏的形式出现作为回应,简洁紧凑但富于戏剧性的发展。再现部缓缓地进入,末尾出现了调性对比的色彩,然后继续是以欢乐的舞曲形式结束。
  第二乐章:安静的小快板(3/4拍子)。e小调,用单三部曲式写成。非常典型的a-b-a结构。在这一乐章中大量的运用了民族性的音调。音乐从安静的沉浸于凝思的音乐气氛中来,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伤感、忧郁的气质,但它并非停滞于此渐渐的迸发出激情,到了b段就已经变得安详、从容和恬静了。在这里格里格也加入了他喜爱的对比手法,发挥了音乐中的戏剧性加强了民族的感染力。
  第三乐章:活跃的快板,(3/4拍子)。G大调,奏鸣曲式。格里格在这一乐章中非常有机的将两种舞曲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并且运用了模进、切分音和重音的手法将各种大自然的形象对比交融,衬托出挪威人民的勤劳,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在形式结构上与第一乐章非常相似。
  在这首音乐作品中,作曲家更加大胆地将各种表现手法与民间舞曲音调的广泛揉和,用挪威的民族因素表达严肃和乐观,飞腾和欢乐,固执和灵活,在创造具有更加强烈民族性的作品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节奏方面,首先,这首作品是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中,唯一一首在三个乐章中都使用了3/4拍子的。通过这种节拍使得整首乐曲都被笼罩在了优美而抒情的挪威民族舞蹈的气氛中。作者合理的安排布局,使音乐所要表达的严肃与亲切、悲哀与欢乐的情感都达到了更加完整和统一的平衡。
  第二,在这首作品中格里格继续采用了强烈的,生机勃勃的挪威民间舞曲的节奏形式进行创作。除了同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一样,出现了格里格音调中通常具有代表性的三连音、琶音、连续的八度震音等典型的节奏型外,哈林格舞、斯普林格舞的典型的节奏形式也得到了充分的变化结合运用。在第一乐章的呈示部中,格里格就将这两种舞曲相互交织在了一起。音乐一开始是以斯普林格舞曲的典型而富有生机的节奏开始的,当小提琴奏出了G大调的主题后,哈林格舞的典型节奏也出现了,两者结合的是如此的美妙与自然,丝毫没有让人觉得生硬与冲突。各具特色,仿佛是从一个浪尖自由而舒展的滑向了另一个浪尖。热情而奔放,自由而勇敢,将挪威人民对于获得乐观精神表现得准确而充分。除此之外,格里格还非常有创造性的将斯普林格舞与圆舞曲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了一种新颖的艺术效果。他将欧洲传统的创作技法引入了民族音乐,更可以说他将本民族的音乐特点推向了世界。这个由格里格积极首创的综合思维的结果使他迅速赢得了全欧洲的听众。例如,在第三乐章中(谱例1),钢琴声部是典型的取自圆舞曲的三拍子节奏,规范而富有动力。小提琴声部则是取自斯普林格舞的尖锐而有棱角的节奏特点。两者的结合对比起来一静一动,一舒缓一紧凑,一稳重一活泼,仿佛相互镶嵌其中又不分彼此。
  
  第二,伴音化旋律的使用。半音性在格里格的音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他表现民族化旋律的重要手段。在这首作品中格里格在音乐一开始的引子部分,当小提琴声部一进入便使用了新奇而别致的半音进行的写作手法(谱例3)。这里的半音进行是这个民间曲调极有效果的处理,它是一个典型的旋律化的半音进行与前四个小节的钢琴声部产生了呼应。表现出作者感受到深重痛苦后哀伤而忧郁的心情。小提琴声部如人声般的哭诉,将我们一下子带进了伤感的情绪中。半音化的使用在这里暂时摆脱了明显的调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除此之外,作品中休止符的严格而有计划的使用,使得旋律出现不规矩的乐句组合,特别像人在说话有长有短、有缓有急。例如,在第一乐章中(谱例5),四分休止符则表达出了语气上的停顿,映射出了作品家勇敢而庄重的民族气节。
  
  在調式调性方面,格里格音乐中挪威民间调式的风格作用,除了突出表现在作曲家十分注意把握民间自然调式的特征音方面,还表现在对于调性的合理布局上,形成了丰富的调式色彩。例如在第二乐章中格里格按照主音大小调关系布局e-E-e,它们虽为远关系但因为具有相同的属和弦,所以内部结构在连接上显得紧密而自然,扩大了音乐发展的动力。
  这是一部感情强烈的作品,格里格简洁的使各种因素戏剧性的变形和互相渗透,编织出了一幅明暗相间的图画。独特的手法与强烈的民族风格的结合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尼曼就引过一段文字来说明这部作品:“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痛苦,我觉得有不可遏止的力量,不屈不挠的勇敢精神,克服一切软弱沮丧情绪的激情”。此时,已不见了青春时期的那种单纯的无忧无虑的欢乐,取而代之的是,用刚强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无论是从思维结构还是从和声色彩等方面都充分地体现出了民族和人民的水乳交融。取得了创作上的巨大胜利,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并且“《第二号小提琴奏鸣曲》形成着格里格的室内二重奏曲创作成熟的特点”。
  在格里格一生的创作中,总能让人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他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致力于发展民族音乐事业。他总是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行创作,在他的作品中也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感的音调。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印象主义作曲家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的音乐创作开启了许多的可能性。作为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格里格的创作无疑在西方民族音乐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当时周遭环境孤立,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锤炼出如此独特又极富个性的挪威民族音乐风格实属不易,不能不说是为西方民族音乐史作出的一大贡献。他的音乐为挪威人民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他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但激励着挪威今天的作曲家,同时他的音乐也为世界人民开辟了一方亲近自然、宁静舒适的天地。正如他自己所说 :“巴赫和贝多芬那样的艺术家,是在高地上建立起教堂和庙宇,而我是要给人们建造他们觉得像在家里一样的幸福的园地。”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钱仁康.欧洲音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英]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基思.谢德维克.古典音乐大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5]张洪模.格里格.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8.
  [6]廖乃雄.他永远凝视着祖国的峡湾——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奔向未来,需做到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关键词] 语文教师 阅读教学 奔向未来    在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阶段,专家们盲目将知识让位,孩子们翻身成了主载自己灵魂的主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魂归何处?电视机旁,多少双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的爱恨情仇?私人网吧里,多
[摘要] 竞技体育开展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推广群众性体育活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泰安市市民体育参与的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市民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包括诸多方面;(2)高水平竞赛是一个有效的推动因素;(3)市民体育参与的状况是高水平竞赛能否在本地区开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高水平竞赛 市民 体育参与 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进一步掀
Abstract:Drama as a new concept to be a teaching strategy has the power magic to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it can create the students’ imagination, it can develop the students’ cooperation
[摘要] 萨克斯管基本演奏法是否正确,对于提高萨克斯管演奏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练习中由于各种原因,练习者会养成一些毛病,对其提高演奏水平造成很大的阻碍。  [关键词] 气 唇 舌 指 姿    萨克斯管基本演奏法包括五个方面:气,唇,舌,指,姿,这五个方面协调自如地结合起来,称为演奏萨克斯管的基本方法。这五个方面掌握的是否正确,对于提高萨克斯管演奏艺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初学者开始必须要重视掌握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讨论了如何借鉴心理学的有益理论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科学化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学生管理 心理学 应用    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学生
[摘要]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全体学生增强体魄,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和技能,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意识。那么,如何选用适合学生发展特点、学校场地空间小的实际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校为本的教学课程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关键词]学校体育 学生 小项目    我校可供学生活动和锻炼的场地不足四千平米,也就两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外加一
[摘 要]:静默,并非指传统课堂中因教师的教学指令脱离实际,而使学生无从应对,课堂氛围处于尴尬的“冷场”;而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留出一个或多个短小时空,给学生自由支配、自主建构,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期的安静状态。  [关键词]:多语症 静默 核心对话 个性思考    给学生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总担心有些情节学生会看不懂:犹太人将金子包在面包里吞下去,不是为了藏匿而是为了自杀;体检时,妇
【摘 要】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分析提出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试用他本人在小说人物方面的文艺理论来解析他的杰作《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创作。  【关键词】《霍华德庄园》 扁平人物 圆形人物 人物模式    一、引言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最初源自福斯特1926年至192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所做的一个题为“小说面面观”的系列讲座,后整理成书。此书出版后,“深受西方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为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使学习者成为语言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发挥组织者、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学生为中心 教师角色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
[摘要]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将不断壮大,“反哺”机制的建立是我们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新的探索,旨在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生自我培养为主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 反哺 公开答辩    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