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机理

来源 :石油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驱过程中油水岩反应不断改变导致产出原油的组分不断变化,深入探究其规律及机理有助于实现油藏的精准高效开发.本文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首先,长岩心驱替实验与族组分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线光谱实验相结合系统地研究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规律.而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尺度探究油—水—岩作用机理.实验发现:无水采收期,产出原油组分含量变化较小.见水之后,饱和烃含量下降与—CH3和—CH2—吸收峰明显降低相验证,芳香烃含量上升与—CH—离平面振动和苯环对称伸缩振动增强相统一,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小幅度上升对应于含氧/氮官能团吸收峰微弱增加.模拟发现: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形成饱和烃—芳香烃—胶质—沥青质的吸附序列;水驱过程中水分子先后与饱和烃、芳香烃以及游离态胶质、沥青质接触并将其先后驱离方解石表面.最终,吸附态胶质、沥青质稳定存在,一端锚定在方解石表面,一端牵引着少量未被驱离的芳香烃和饱和烃.原油组分极性越强与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越强,静电力贡献越大、范德华力影响越小.原油组分极性越相近,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含芳香族化合物之间发育π键相互作用,饱和烃通过范德华力与其他组分相互作用.原油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原油组分在方解石表面表现为整体性的运动特征,同时造成非极性原油组分的滞留.本研究将实验与分子动力学研究相结合从分子尺度解释水驱过程中原油组分变化规律及背后的油—水—岩作用机理,为靶向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16日,BKK“钩行天下”垂钓嘉年华东北对抗赛在环境优美的沈阳“绿廊一号”垂钓俱乐部隆重举行。本次赛事由“BKK”黑金刚钓具有限公司主办,沈阳“同丰”垂钓工坊、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 fects of two typhoons(Nari and Wipha) 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nd chlorophyll- a(Chl- a) concentration. Typhoons Nari and
  日粮纤维的发酵性影响动物肠道微生物区系和动物对纤维性原料的利用,在猪营养研究中,后肠微生物发酵消化道前段未被消化的日粮纤维产生的短链脂肪酸被后肠上皮细胞快速吸收
会议
  随着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粮食及食品加工副产品因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有一定的区域性而被如较多使用与肉牛、奶牛的日粮配合,但由于加工副产品营养较一般饲料原料单
会议
英国脱欧给英国和欧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中国也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述了英国脱欧的原因,分析了脱欧对英国和欧盟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对中国的影响和可能带来的
  肉牛的日粮中粗饲料的比例占50%以上,进入反刍动物的小肠蛋白质包括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又须由饲料降解蛋白质提供氮源,饲料蛋白质
会议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农作物之一,目前玉米的主要加工处理方法包括:粉碎、蒸汽压片、膨化等,以这些工艺处理过的玉米在畜禽饲料中都得到广泛应用,但未见有发酵玉米在
系统地回顾了微晶玻璃固态电解质发展历史,并阐述了NASICON型(Na+ superionic conductor)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离子传导机理.对各种NASICON型微晶玻璃固体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行了
输流管道常用于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管道内过高流速会引发结构失稳,因此掌握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的计算方法至关重要.受热荷载作用下的输流管道也经常被应用于实际工程领域中,比如
  本研究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2)模拟胃—小肠消化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大肠消化酶模拟猪饲料原料的大肠消化,比较分析不同大肠酶模拟消化作用,为基于单胃动物仿生消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