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乡村振兴:文化扶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 :图书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扶贫是推进人类减贫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外研究形成了文化堕距、贫困文化、文化资本、权利贫困、人力资本等相对成熟的视角,国内研究经由起步、深化和拓展等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发展阶段,文章认为要围绕基础理论的建构与提升、实践模式的总结与反思、减贫效应的测量与评估、现实困境的调研与解析、域外经验的研究与借鉴、相对贫困治理中的文化扶贫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实质性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其他文献
文章通过对国外的组织信息文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信息文化定义及内涵、信息文化对组织管理的影响、组织信息文化的类型与评价要素、信息文化与组织记录管理四个研究主题阐述了国外组织信息文化的研究进展,并据此提出对我国信息文化研究的启示:承认组织信息文化的复杂性、扩展信息文化领域研究范畴、使用跨学科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
新时代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优势在于凝聚共识形成制度体系,汇聚力量提升执行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统一战线的服务功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壮大统战力量,应对化解社会风险危机,聚智激活社会发展动力,夯实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实现在治理中提升发展质量,在发展中提高治理效能的有机统一.
新冠疫情给高校管理工作造成重大影响和挑战,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反思疫情期间信息沟通机制、心理干预模式、对大学生行为引领模式的缺陷,借助大数据和云端思政工具,从文化沟通、心理干预、行为引领等方面探讨后疫情时期大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内容分析法等对澳大利亚10所高校的12个数字人文中心建设进行调查,对其隶属机构、团队构成、项目研究的学科领域和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探索澳大利亚数字人文中心的运作模式.最后文章结合我国高校数字人文中心建设情况提出如下建议:组建跨学科团队合作,创新组织建设,建设数字人文一体化服务平台,注重对资源和服务的深层次加工,加强与校内外机构合作,开发深层次数字人文项目.
公民政务信息获取权以知情权为基础,具有主观权利和客观秩序价值双重面向.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与公民信息获取权在客观秩序价值上相一致,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的政务信息获取体系应当包含行政机关、公民个人和图书馆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图书馆保障公民政务信息获取权的职能,通过完善图书馆政务信息共享体系形成对政务活动的合力监督.
师范技能大赛不仅考验师范生追求卓越教学的能力,也凸显了师范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师范生存在职业规划不明确和专业认同度低、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教育技术能力欠缺和教姿教态不规范的问题.指导教师则面临作为教师教育者的多重角色专业困境,既要成为学科和学科教学知识的专业研究者、课堂教学的优秀示范者,又要成为教学实践的反思促进者以及具有共情能力的沟通者.职前教师教育要以加强师范生和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性为改革前提,进行职业规划和专业认同教育,构建基于师范生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强化师范生实践教
政府数据采集是政府数据治理全生命周期的逻辑起点,也是政府数据价值实现和风险管控的重要场域.实践中政府数据的使用处理、开放共享等价值增值环节较受重视,对采集端行为的关注和规范常被忽视.全面检视我国政府数据采集运行现状,主要存在对“有权采集”的误读、对程序规则的轻慢、比例原则的失洽及监管制度的缺位等问题.未来,公共机构应该对采集功能进行再识别和再定位,以实现采集中的多元利益平衡;从主体、程序、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入手,建构政府数据采集的法律规则体系;通过内部自我纠错、主管部门监管和相对方救济,完善政府数据采集的监
从协同学理论视角看,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有两个基本变量:“快变量”与“慢变量”,前者影响其阶段性变化,后者决定其趋势性发展.文章研究分析了我国乡村阅读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探讨了两大变量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当前乡村阅读文化建设带有迅速求变的浮躁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成效有限.文章提出既要为当前计,更要为长远谋,从理论原理、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三个方面,构建了乡村阅读文化建设“慢变量”理论框架,以此把握乡村阅读文化建设发展趋势,推动乡村阅读实践发展.
文章针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评价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影响力评价体系,涵盖评价目的、方法和流程,重点从图书馆的角度、读者变化的角度以及对高校和社会影响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获奖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数字人文发展概况、项目成果及特点,得出如下启示: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彰显本国特色;研发创新技术,将技术嵌入项目研究中;倡导学术成果的社会服务性,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等,以期为我国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