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现有教学体系的不足,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采用阶梯式项目驱动和案例教学的思想,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7-0145-02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软件企业规模继续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近10年来始终保持了30%左右的年增长率,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薪资已经排到所有专业的前三名,就业前景很好。但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短缺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很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基本还是停留在验证理论的阶段,虽然实践学时比重逐渐加大,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验教学模式因缺少工程背景和工程过程,很难达到学生对课程内容加深与理解的教学效果[1];专业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生难以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能学以致用[2]。这样的教学实施效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工程经验的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最终与社会的需求差距明显。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依然存在不足,因此,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非常必要。我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着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阶梯式项目化的特色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3]。
1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
软件工程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宗旨,课程体系建设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职业能力为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把各能力点转化为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按企业工作流系统地进行整合,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思路,以“软硬结合”、“基础够用”和“注重实践”三原则为依据,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软件工程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思想如图1所示。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围绕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能力递进的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
标,以学生为中心为原则,依托现有资源,将课程体系划分为理论课程、实训课程两大类。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来支撑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
1)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在培養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两条专业课程主线,一条是以Java程序设计、JSP应用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和软件体系结构与架构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平台建设主线,另一条是以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移动前端开发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移动开发主线。大多数课程都有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环节,并在大四上半年开展以平台建设和移动开发两条主线的软件项目综合实训,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体系做了优化,以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课程的顺序,在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连贯性的同时,建成了以应用能力为主体并以阶梯式递进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构建阶梯式项目驱动的理论课程体系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主线,建设了专业基础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专业应用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四个课程群[1,4],以项目为载体驱动每个课程群的教学过程,按项目规模由小到大的递进方式,推进学生能力提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了“层次化、阶梯式”的全新课程体系,分层次进行理论和创新课程培育,突出软件专业特色[5]。理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构建阶梯式能力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把实践教学内容按阶梯螺旋上升的方式分为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企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建立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多种第二课堂形式,将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及职业资格认证贯穿其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阶梯式能力递进的实践专业教学体系[2]。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或案例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引进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体验软件开发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编码到软件测试与维护生命周期以及文档撰写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倡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评价方法与考核方式
打破常规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实践环节、项目能力,科技竞赛获奖和科技创新成果等都可纳入到学生考核中,个别课程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分置换;有些课程可以采用分阶段考核方式,将每次考核的结果累计进行综合考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上机考试方式和项目答辩的形式来进行;在项目教学中,由项目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给出综合评定成绩进行考核[1]。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一般由企业工程师和跟班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评价。通过上述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结论
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项目化特色的教学体系,整合、充实、更新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改变了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同时,培养了一支向双师型转变的教师队伍,彰显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并辐射带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同发展[6]。自实施开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质量有所提升,能力明显增加学生,以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娟,翟悦.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97-98.
[2] 王立娟,刘丹妮,陶晓霞,等.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7(10):160-161.
[3] 甘霞.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0) :127-128.
[4] 马晓梅,乔付,顾泽元,等.CDIO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 81-33.
[5] 高宏伟,杨慧英,于洋,等. 基于阶梯式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140-142.
[6] 鄢沛,郭皎.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1(11):31-33.
关键词: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7-0145-02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软件服务和系统集成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软件企业规模继续扩大,我国软件产业近10年来始终保持了30%左右的年增长率,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薪资已经排到所有专业的前三名,就业前景很好。但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短缺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很多院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基本还是停留在验证理论的阶段,虽然实践学时比重逐渐加大,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验教学模式因缺少工程背景和工程过程,很难达到学生对课程内容加深与理解的教学效果[1];专业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连贯性,学生难以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能学以致用[2]。这样的教学实施效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工程经验的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最终与社会的需求差距明显。
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中依然存在不足,因此,构建一套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非常必要。我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着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改革现有教学体系,构建了软件工程专业阶梯式项目化的特色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3]。
1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
软件工程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岗位群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为宗旨,课程体系建设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职业能力为目标,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把各能力点转化为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按企业工作流系统地进行整合,坚持“产、学、研”一体化思路,以“软硬结合”、“基础够用”和“注重实践”三原则为依据,使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软件工程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思想如图1所示。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围绕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进行软件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相关工作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能力递进的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2.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合理安排,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
标,以学生为中心为原则,依托现有资源,将课程体系划分为理论课程、实训课程两大类。构建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来支撑软件工程的课程体系。
1)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在培養方案的制订中,突出两条专业课程主线,一条是以Java程序设计、JSP应用技术、Web应用开发技术和软件体系结构与架构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平台建设主线,另一条是以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移动互联应用开发、移动前端开发技术等专业课程的移动开发主线。大多数课程都有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环节,并在大四上半年开展以平台建设和移动开发两条主线的软件项目综合实训,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体系做了优化,以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课程的顺序,在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与连贯性的同时,建成了以应用能力为主体并以阶梯式递进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2)构建阶梯式项目驱动的理论课程体系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主线,建设了专业基础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专业应用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四个课程群[1,4],以项目为载体驱动每个课程群的教学过程,按项目规模由小到大的递进方式,推进学生能力提升,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了“层次化、阶梯式”的全新课程体系,分层次进行理论和创新课程培育,突出软件专业特色[5]。理论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构建阶梯式能力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把实践教学内容按阶梯螺旋上升的方式分为课内实验、课程设计、企业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同时建立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多种第二课堂形式,将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及职业资格认证贯穿其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建立阶梯式能力递进的实践专业教学体系[2]。
2.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或案例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内容,引进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体验软件开发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编码到软件测试与维护生命周期以及文档撰写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提倡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评价方法与考核方式
打破常规的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方式,将学生的实践环节、项目能力,科技竞赛获奖和科技创新成果等都可纳入到学生考核中,个别课程则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分置换;有些课程可以采用分阶段考核方式,将每次考核的结果累计进行综合考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上机考试方式和项目答辩的形式来进行;在项目教学中,由项目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给出综合评定成绩进行考核[1]。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由于一般由企业工程师和跟班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评价。通过上述多种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结论
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阶梯式项目化特色的教学体系,整合、充实、更新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改变了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同时,培养了一支向双师型转变的教师队伍,彰显软件工程专业特色,并辐射带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建设,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同发展[6]。自实施开始,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质量有所提升,能力明显增加学生,以期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立娟,翟悦.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2):97-98.
[2] 王立娟,刘丹妮,陶晓霞,等.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7(10):160-161.
[3] 甘霞.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0) :127-128.
[4] 马晓梅,乔付,顾泽元,等.CDIO模式下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5(35): 81-33.
[5] 高宏伟,杨慧英,于洋,等. 基于阶梯式项目驱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40):140-142.
[6] 鄢沛,郭皎.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11(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