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考作文看学生作文应考思维缺陷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台市安丰中学 江苏 东台 224221)
  
  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因分值增至70分而分外引人注目,“好奇心”的命题更是让众多精明的猜题者大跌眼镜,也让考生下笔勉为其难。考前曾有专家透露,今年高考作文将降低审题难度,大多数考生不用担心跑题失分;阅卷前,外界对本次命题也是齐声喝彩,媒体更是推波助澜,认为本命题既切中时下功利化教育的软肋,体现正确的导向,又能让学生都有话可说;而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好奇心”面前几乎集体失语,作文选材趋同、立意不高、表达空泛、佳作偏少。究其原因,除作文题目先天不足之外,当今的学校教育、作文教学都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本次作文依然是采用带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形式,从题目提供的材料本身就至少可以作如下思考:什么是好奇心,应当有怎样的好奇心,好奇心对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丧失好奇心,怎样才能保持一颗好奇心等等,审题构思难度并不高,况且还有提示语的帮助。作文可以记叙一段经历、讲述一个故事,也可以围绕“好奇心”抒情议论。但学生的作文中却鲜见真正让人“好奇”的事,更少观点鲜明,思考深入的辩证分析。学生选材构思上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学生在作文思维上的种种缺陷。
  提笔就写,材料趋同。本次作文学生引用最多的例子是牛顿看到树上掉下苹果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带有中国人丰富想象力的故事因为选入小学课本而流传很广,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结果造成了作文材料上的严重撞车。这次作文科学家得宠,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忙不过来,这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材料积累不足,材料筛选意识不强,想到就写,有的甚至受前息抑制影响,引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中的“杨守敬”的例子,可见学生积累贫乏到什么程度。以平时作文应试指导中教师都会反复强调,作文构思要“三思而行”,一看就想到的可能不准,再看而想到的可能太俗,第三次涌现的可能才更有价值。这次材料相撞不正反映了学生在作文思维上存在的问题么?
  理解肤浅,审题不严。所谓“好奇”是指“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好奇心”是指人能长久地保持好奇的心态,一是动词一是名词,“好奇”不等于“好奇心”。这样看来,牛顿对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好奇”一下不等于他就有“好奇心”,还要看他是否对此长时间地保持好奇,而且仅有好奇也是不够的,牛顿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一现象的,为什么他能提出“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而不向上飞”的问题呢?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物理问题,这好奇的背后就有了更多的东西:“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这样看来“好奇”只是研究开始的一小部分。而再深入思考下去就超出了“好奇”的范畴。显然,故事带有后人臆想的成份,当然,对学生可降低一点要求,但下一点功夫审题,认真推敲一下所引材料的准确性还是必要的,这是审题立意的前提。
  囿于提示,缺失自我。“好奇心”不是青少年的专利,但它应在青少年时期最强,高中学生对此应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但学生写记叙文的偏少,有限的记叙文中也鲜见妙趣横生的奇事,大多写童年小事,选材和认识严重低幼化,且印象不深,细节不清,很难获得高分,写得最多的是对父母日记和收藏的好奇、深山探宝的故事,编造痕迹明显。在议论文中,我们很少看到学生对“好奇心”鲜明的观点,大多是就题论题,用几个分论点阐述好奇心的重要性,而所拟的几个分论点往往不出“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的范围,仅是提示语的复制,这样看来,提示语就起了负面作用。命题作文的关注重点应是题目本身,提示语是为降低审题难度而设的,但过多的提示往往会限制学生思维,造成思维的定势。考生审题时应力求跳出题目和提示的限制,展现自己独特的思考。
  表达片面,逻辑不清。好的命题应该是开放的,倾向不应限制。命题提示中说“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只是”“都”两词就表达了命题人对“好奇心”所持的肯定倾向。但下文例举中又是正反面对举:好奇心是发现的前提,是智慧的源泉,是高尚的品质,能带来惊喜和快乐;好奇心也能带来烦恼,带来平庸。“好奇心”是中性的,题目在表述上有不合逻辑之处,我们在作文中不能一味肯定或否定。当然,写作中应以一种倾向为主,可重点从正面角度写好奇心与成功的关系,也可从反面分析当前教育对学生好奇心的扼杀。可分析社会上为什么庸俗的好奇心会有市场,如中国人看客心理、现代偷窥现象,说明应当将好奇心投向何处,不要让低俗的猎奇心理占上风。尤其是在议论文中,更应辩证分析,不能犯一刀切的错误。学生写议论文采用并列结构较多,单层论述、例证不当、分论点排列不合理、推理不合逻辑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都反映了平时思维训练不够,学生分析能力不强的问题。
  自以为是,硬贴标签。这次作文审题表面容易实际难,命题无意中增加了审题难度,硬贴标签的作文太多。片面夸大好奇心的作用:孩子的成长是因为好奇心,父母的爱是因为好,科学家的发明是因为好奇心,一切都贴上了好奇心的标签。“好奇”只是最初的由头,却成了成功的根本原因,这样硬贴标签的后果小则因举例不当而降等,大则造成偏题被判不及格。其实贴标签也有技巧,同样是写苏轼,可以写自己对苏轼屡次被贬却能保持豁达的胸怀好奇,但不能写苏轼因为好奇自然山水而写下前后《赤壁赋》而千古留名;同样写四川大地震,可以写我对国人在灾难面前保持坚强的原因好奇,但不能写解放军战士因好奇而救人。不少记叙文把本不是“好奇”的事都当成了好奇,如子女对家人珍藏的物品好奇,经探寻有所发现,但父母看孩子的日记却是出于担心和关爱而不是出于好奇。还有的虽是好奇却是明显的套作,有的学生竟然套用所学的课文和往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常见的有“妈妈啃西瓜皮”“割麦”“猪的好奇”。
  在紧张的考场上,考生能否充满智慧地完成一篇既能表现自己的语文素养,又能让阅卷教师充满“好奇”的文章,一定要减少思维的失误。高三复习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思维训练。
其他文献
隕石坑里藏着什么
期刊
摘 要: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词汇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49-2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必须设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确保他们
摘 要:英語语言点的情景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情境中运用”,丰富和活化文本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与探究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笔者在实践中的教学尝试效果已经非常显著。  关键词:英语;语言点;情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86-1  语言点情景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情境中运用”,对文本
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当代新型智能理论的杰出代表,是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多元智能包括:语言文学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和技能磨砺
摘 要:在运动心理学中,心理训练被定义为“在没有任何明显肌肉活动的情况下的,在大脑中对身体活动的象征性训练”。系统的训练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基础心理训练,旨在发展运动与参加新联和比赛所必需的基本心理素质;其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旨在为某个具体比赛做好心理准备,以及预防或针对某些心理障碍进行的心理训练等。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心理;训练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教学实效是教学的生命,语文课堂应回归本位,让实效时刻穿行在语文课堂的每一分钟。作为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高效途径,积极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效;实效;语文课堂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5 -01     教学实效是教学的生命,语文课堂应当回归本位,让“实效”时刻穿行在语文课堂的每一分钟。那么,如何让课堂变得真
摘 要:“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这是教材编写的主线,注意现实生活与数学联系,为学生提供能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创设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5 -01     打开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我们会
摘 要:乐学和厌学,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绩。有兴趣者,废寝忘食而乐在其中;无兴趣者,畏难厌倦而苦不堪言。因此,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习的效果也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让我们的数学课变得有“趣”起来。  关键词:乐学;兴趣;教学质量;有“趣”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70-1  
丟掉虚荣心
摘 要:“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学新理念出发,提出了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活力课堂;探究;学习方式;教学行为;认知环境  中国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7 -01    长期以来,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单一、被动,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