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识字应从娃娃抓起”。对于处于黄金教育阶段的孩童其意义更是非比寻常。那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该如何去面对“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01-02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1 我们要明白,识字教学要富于趣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薛老师在上课时,就充分利用象形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他在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盡屈辱”。
2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做好课前预习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而在识字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形式大都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这种完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自然会学的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开始试探着在课前布置1些预习作业,主要还是针对生字词的预习。慢慢的我发现,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的活跃了,课堂上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他们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好的识记方法和同学分享,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1对1的帮助,这样掌握快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而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2.1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2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3 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3 要积极开发资源,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出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时”的观念。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走进班级、班级名、课程表、伙伴名字等都成了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材料。如开学后,我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漂亮的名片上,贴在桌子上,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久而久之,学生记住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先分小组、大组为单位发本子,继而发全班小朋友的本子,比比哪个小朋友认得的同学名字多,发本子的速度快。对此,小朋友个个兴致勃勃,全班学生的姓名总共100来个汉字,短短一个月,大多数学生就全部认得了。在识记生字时,学生就会联想到小朋友的名字,很容易把它记住。利用课外读物识字。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部分汉字后,最高兴地莫过于自己读书看报了。
我们及时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小朋友》、《西游记》等好书,并利用中午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去阅读。阅读时请学生在自己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和同学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学生阅读兴趣很高,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读书背诗,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读书展示”课,给予学生展示表现的舞台。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的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利用商业资源识字。生活在商业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标牌、商标,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看电视、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机会去看看商标、读读店名、认认标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认字的快乐,他们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
教会孩子们识字之后,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复习巩固。首先,在课堂上不断复习,巩固训练。是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比如,教师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其次,要在运用中巩固识字。不管怎样的练习不可能一劳永逸。从适应的角度来看,用则进废则退,此时学会记住的字词,如果长久不使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远的记忆痕迹,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词。
4 要注重评价,让孩子们在激励中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开辟“识字园地”。在墙报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是自己认识父母写下来的,也可以以画画形式记录下来的。 建立“识字档案袋”。学生认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会渐渐遗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档案袋”。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应牢牢把握好识字教学的要求,“会认”的字就坚决不写,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写正确端正。不随意提高要求,也不随意降低目标,决不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以免影响学生识字的兴趣,打击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识字的要求上,我们也不能 “一刀切”,对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不歧视,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些,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识一些字。
識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01-02
对于已认字的成人来说谈起这话题似乎不足为奇,而对于一个小学教育来说,识字教学却显得极其重要。全国投入的研究历时几十年、方法也有十多种,效果也利弊兼有,讲究也特别多。当然老法子教教也行,但在创新精神领导人们的今天,不有所完善有所继承有所突破,总也显的守旧了一点。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的兴趣,他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1 我们要明白,识字教学要富于趣味
学生识字写字,就是为了掌握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工具是被人所使用的,使用工具的人就有一个情感态度的问题;而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汉字,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所以在识字写字方面,同样应体现语文的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可以利用象形字的直观性作形象的描绘,利用会意字巧妙的形义联系作富有情趣的解说……这时,学生的想象、创造,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并且他们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枯燥乏味,难以捉摸的方块字是一个个有趣的符号,他们也会由此对它产生无穷的乐趣。薛老师在上课时,就充分利用象形字来引导学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他在指导学生学习“奴、仆”两字时,分别板演奴、仆两字的象形字,然后引导学生记忆字形,并直观形象地理解了奴仆的生活遭遇是如此的“不堪”,“受盡屈辱”。
2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做好课前预习
每个学生都想在课堂上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而在识字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形式大都是老师唱主角,学生只是充当配角跟着老师随声附和。这种完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之中,自然会学的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开始试探着在课前布置1些预习作业,主要还是针对生字词的预习。慢慢的我发现,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在课堂上变得更加的活跃了,课堂上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而且课堂上多了很多的“小老师”,他们会把自己在预习中好的识记方法和同学分享,也可以在课下进行有效的1对1的帮助,这样掌握快的学生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掌握稍微慢的学生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而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2.1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2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3 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3 要积极开发资源,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识字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出现,因此我们十分重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整合,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识字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生活即是识字时”的观念。 利用校园文化识字。进入校园,扑面而来的校名、校训,走进班级、班级名、课程表、伙伴名字等都成了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材料。如开学后,我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漂亮的名片上,贴在桌子上,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久而久之,学生记住了很多小朋友的名字,接下来,我让学生先分小组、大组为单位发本子,继而发全班小朋友的本子,比比哪个小朋友认得的同学名字多,发本子的速度快。对此,小朋友个个兴致勃勃,全班学生的姓名总共100来个汉字,短短一个月,大多数学生就全部认得了。在识记生字时,学生就会联想到小朋友的名字,很容易把它记住。利用课外读物识字。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部分汉字后,最高兴地莫过于自己读书看报了。
我们及时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小朋友》、《西游记》等好书,并利用中午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去阅读。阅读时请学生在自己认识的字下面画点,和同学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学生阅读兴趣很高,一下课就追着老师读书背诗,我们每周开设一节“读书展示”课,给予学生展示表现的舞台。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的字,达到多识字,早阅读的目的,使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利用商业资源识字。生活在商业信息时代的学生,每天都要面临铺天盖地的广告、标牌、商标,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我们鼓励学生利用看电视、上街、购物、外出旅游等机会去看看商标、读读店名、认认标牌,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认字的快乐,他们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认识很多字。
教会孩子们识字之后,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复习巩固。首先,在课堂上不断复习,巩固训练。是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和认字之后两三天内进行复习、巩固尤为重要。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巧配对等游戏的方式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比如,教师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其次,要在运用中巩固识字。不管怎样的练习不可能一劳永逸。从适应的角度来看,用则进废则退,此时学会记住的字词,如果长久不使用,也是会忘的。只有经常运用,才能在大脑里留下永远的记忆痕迹,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此,必须加强运用性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巩固生字词。
4 要注重评价,让孩子们在激励中识字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的渴望是被肯定。”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评价的重要也在于此,它具有激励功能,能让学生体验进步和成功的愉快,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尊心强,爱表现,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 开辟“识字园地”。在墙报上开辟出识字园地,把学生课外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是自己认识父母写下来的,也可以以画画形式记录下来的。 建立“识字档案袋”。学生认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会渐渐遗忘,因此,我们指导学生制作了“识字档案袋”。将每天认识的字,课外收集到的商标等装入袋内,每周将字卡拿出,采用全班交流或同桌互相交流的方法,认识上面的字,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汉字。
“善教者,师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师勤而功半。”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喜欢识字,主动识字,视识字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识字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还应牢牢把握好识字教学的要求,“会认”的字就坚决不写,会写的字就一定要求写正确端正。不随意提高要求,也不随意降低目标,决不要求学生“会写”新教材中只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以免影响学生识字的兴趣,打击他们识字的积极性。在识字的要求上,我们也不能 “一刀切”,对识字能力差的学生不歧视,允许他们发展得慢一些,相信他们以后肯定会认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多识一些字。
識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乃至于更多的后继者们来不断地探索,还需要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但不管探索和尝试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这个时代的特色就会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的历史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