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可牺牲佳酿原有的美味,也要确保药酒的疗效? 但已有一些中国水果、香料酒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好喝得让人愉悦,它们才是中国配制酒的未来。
酒的草药观
理查德·马贝、迈克尔·麦克因提尔等五位英国草药学家共同编写的《草药生活》(The New Age Herbalist)一书,于1988年在伦敦出版。全书分七十五科,收草药二百余种,貌似中国的《本草纲目》。然而本书与《本草纲目》不同之处在于,它所选草药多围绕生活需要,在解说它们的成分、用途和疗效之后,着重寄情这些花草能为人类的生活做什么,而不是能为人类的身体做什么。特别是关于草药用于烹饪、泡酒、调酒的种种情形,书中作了详细和有趣的记载。
《草药生活》和《本草纲目》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东西方两种草药、药酒文化的不同。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无疑是“药酒”这一称谓。欧洲人把草本植物浸泡过酒精饮料称为“配制酒”;中国人则习惯称之为“药酒”。可见在药性追求上,中国人远远超过欧洲。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药和酒两个概念纠缠在一起的时间相当久远,以至于令人瞠目结舌。这一点从汉字的“医”字即可得到充分证实。
“医”字繁写体字为“醫”,古代字书将医字列入酉部。酉是古代中国酒坛子的意思,也引申为酒。所以医道与酒的神秘联系非常之早。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的解释是:“治病工也。殹,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意思是说:醫就是给人治病的人,它上半边是殹,是人们患疾病的样子,下半边的酉字是指医生给人治病的方法——酒。医字最早的含义就是用酒为人治病。可见在秦以前的医疗工作者的药箱里,酒属于常备药品。《周礼·天官·酒正》中说:“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证明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的酒精饮品被称作医,可能是当时的某种“处方药”。
出于这种深入骨髓的医酒同源理念。中国人宁可牺牲佳酿原有的美味,也要确保疗效。
在《草本生活》一书中,欧洲人却阐述了截然不同的药草和药酒观。以大众熟悉的金银花为例,欧洲人注明它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咽喉肿痛的作用,和李时珍当年的表述大同小异。然而,欧洲人在后面着重强调“金银花一直被广泛用作药材,现在,它们也常用于制作香水(香水也是以香精溶于酒精而成)。大部分的品种都因花香浓郁而被广泛种植。”关于啤酒花的介绍也大致如此:“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国会曾联名反对引进啤酒花,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野草,能够毁掉饮料的滋味,危害英国国民的健康’。啤酒花传入英国之后,传统用来酿造啤酒的艾菊淡出历史舞台。”可以看出,啤酒花引入英国的核心冲突是它同艾菊的味道战争,和疗效无关。
另一个泄露欧洲人药酒观的细节是草药的名字。苦艾草、小茴香、迷迭香、薰衣草、丁香,从字里行间里的“苦”、“香”、“熏衣”等字可知,酿酒者的动机是提取它们的味道,让酒变得更芳香可口。所以正如《草本生活》总结的:“不论在家中种植,还是在花园中培育,药草醉人的香气和鲜艳的色彩,都能够为生活增添不少情调。”欧洲人的草药观是陶冶生活,而非调养身体。
对比这种不同的药酒观念后,结论十分明显:在中国人眼里,药酒首先是药,然后才是酒。在欧洲人眼里,配制酒首先是芳香美味的酒,然后才被视作保健品。为了贯彻两种不同理念,东西方技师在选材上各自费尽心思:欧洲人的泡酒材料通常分两种:水果和药草(欧洲人对药草的理解通常指芳香的草);中国人泡酒的材料也分两种,植物药和动物药,动物药包括虎骨、鹿角、蛇胆、龟血等等。在老外心中,吃蛇、吃乌龟都是恐怖无比的事,喝它们泡制的酒大概会被吓死。
种种不同导致两种配制酒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不过,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像是把化妆镜搬上舞台,如果你蒙上酒瓶子再尝尝两种药酒的味道,差异不见得有想象中夸张。
中国药酒短板——不痛不快乐
欧洲很多药草酒也是由二三十药材配制而成,例如意大利的加力安奴香草酒、法国的DOM修士酒。他们的色泽光鲜可人、瓶子设计前卫,没人因为它们是药酒敬而远之。相反,他们的药酒身份增添神秘感,透过迷离的灯光,泡吧的青年自然联想到爽口的柠檬或橙味伏特加。一杯加冰的加力安奴,鸡尾酒杯、浅金色、甜味、淡苦、薰衣草香,全都充满诱惑。
为什么,中国的配制酒总有挥之不去的药腥味呢?如果一个欧洲人酿的药酒有二三十种药草,他一定绞尽脑汁去口调和各种香料的口感,去除所有怪味。如果一个中国人酿药酒,不但舍不得去除药腥,还会想尽办法让药腥味多样化。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人骨子里有种观念叫良药苦口。所谓良药苦口,从正面说良药都是苦的,从反面说不够苦的都不是良药”,英国归来的调酒师,酒术餐吧的老板小宝这样认为,“同样的玫瑰花,中国人宣传它美容养颜,欧洲则宣传芬芳宜人。如果酒里有味道古怪的药草,欧洲人就要添加其它香草去掩盖和综合,实在综合不了的,就用更直接的办法,把它做成鸡尾酒。”这一套在中国行不通,药酒如果做得和茅台五粮液一样,没有古怪的药味,人们一定大呼上当,认为这是假药酒!所以酒厂保护药腥味还来不及,怎么敢研究除却药腥味呢?这种观念引发另一个副作用:很多药酒只有药味,没有疗效。
在欧洲,很多药酒只是用来调制的,极少净饮。例如茴香草药酒,将近70度,味道浓重得根本无法纯饮,饮用时必须兑四到五倍冰水。中国绝不会去调酒,调的药味少了一分,心里也觉得药性少了一分。说白了,中国人喝药酒属于痛并快乐着。一旦“不痛”了、美味了,药物崇拜的内心快感也随之削弱了。在这种消费观念的背景下,国产配制酒离酒吧很难拉近。
大断层之后
徐友渔曾说:“我们这两三代中国人是地球上最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一群人。”这话放在配制酒上一定不错。欧洲的配制酒大多是二三百年的骨灰级品牌,绝密配方掌握在大厂家手里。除了竹叶青这样的大酒厂,今天世面上的国产药酒方子大多是从故纸堆里扒出来的。
过去中国有种莲花白酒,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这是慈禧太后的宫廷秘方,取莲蕊补肾祛毒的功效,味道清凉适口。逢年过节老佛爷还将它赐给王公大臣滋补一下。清末时这个配方被一位姓连的商人弄到手。他在北京海淀开了个仁和酒馆,专卖莲花白酒,生意红火的不得了。到了解放以后,北京葡萄酒厂在香港《大公报》一名记者建议下,想重新开发这项产品。葡萄酒厂厂长任玉玺跑去仁和酒馆一看,酒馆已经改成了仁和食堂,原来的少掌柜正在长阳农场劳动改造。原汁原味的秘方也随之失传了。如今大家喝的莲花白酒只是些照猫画虎的仿品而已。
这个故事在中国悲剧大潮中仅为沧海一粟,却反映了当下中国药酒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现状。你有30味“名贵药材”,我就有40味,他飙升到50味……中国配制酒的精神内核也彻底被歪曲。老祖宗在《国语·郑语》中早已道出“和谐”一词的本质:“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不是材料越多、样样高档就好,关键在于不同药效的材料彼此调和。某知名药酒厂家号称自己用了67味名贵药材,外国药学者当头就问:“这么多药不怕彼此冲突,产生副作用吗?”古往今来,每个著名的配方都是经年累月千锤百炼的产物。然而在传统文化经历大断层之后,中国现在的配制酒还在寻找回归的路上。
“我去昆明一个小镇吃饭的时候,当地人拿出自己泡制的枣酒,香甜可口叫人刮目相看。”调酒师小宝通过这段经历,他认为中国许多老百姓自己用水果、特产泡的酒已经非常洋气了。“东北的林蛙油泡酒带有葡萄干和蜂蜜的香味,入口有淡淡的甜味,当地时酒师在国内旅行时发现各地土生土长的配制酒仁和酒馆,每天口。
酒的草药观
理查德·马贝、迈克尔·麦克因提尔等五位英国草药学家共同编写的《草药生活》(The New Age Herbalist)一书,于1988年在伦敦出版。全书分七十五科,收草药二百余种,貌似中国的《本草纲目》。然而本书与《本草纲目》不同之处在于,它所选草药多围绕生活需要,在解说它们的成分、用途和疗效之后,着重寄情这些花草能为人类的生活做什么,而不是能为人类的身体做什么。特别是关于草药用于烹饪、泡酒、调酒的种种情形,书中作了详细和有趣的记载。
《草药生活》和《本草纲目》的差异充分展现了东西方两种草药、药酒文化的不同。其中,最直观的体现无疑是“药酒”这一称谓。欧洲人把草本植物浸泡过酒精饮料称为“配制酒”;中国人则习惯称之为“药酒”。可见在药性追求上,中国人远远超过欧洲。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药和酒两个概念纠缠在一起的时间相当久远,以至于令人瞠目结舌。这一点从汉字的“医”字即可得到充分证实。
“医”字繁写体字为“醫”,古代字书将医字列入酉部。酉是古代中国酒坛子的意思,也引申为酒。所以医道与酒的神秘联系非常之早。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对医的解释是:“治病工也。殹,恶姿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意思是说:醫就是给人治病的人,它上半边是殹,是人们患疾病的样子,下半边的酉字是指医生给人治病的方法——酒。医字最早的含义就是用酒为人治病。可见在秦以前的医疗工作者的药箱里,酒属于常备药品。《周礼·天官·酒正》中说:“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证明古代还有一种专门的酒精饮品被称作医,可能是当时的某种“处方药”。
出于这种深入骨髓的医酒同源理念。中国人宁可牺牲佳酿原有的美味,也要确保疗效。
在《草本生活》一书中,欧洲人却阐述了截然不同的药草和药酒观。以大众熟悉的金银花为例,欧洲人注明它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治疗咽喉肿痛的作用,和李时珍当年的表述大同小异。然而,欧洲人在后面着重强调“金银花一直被广泛用作药材,现在,它们也常用于制作香水(香水也是以香精溶于酒精而成)。大部分的品种都因花香浓郁而被广泛种植。”关于啤酒花的介绍也大致如此:“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国会曾联名反对引进啤酒花,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野草,能够毁掉饮料的滋味,危害英国国民的健康’。啤酒花传入英国之后,传统用来酿造啤酒的艾菊淡出历史舞台。”可以看出,啤酒花引入英国的核心冲突是它同艾菊的味道战争,和疗效无关。
另一个泄露欧洲人药酒观的细节是草药的名字。苦艾草、小茴香、迷迭香、薰衣草、丁香,从字里行间里的“苦”、“香”、“熏衣”等字可知,酿酒者的动机是提取它们的味道,让酒变得更芳香可口。所以正如《草本生活》总结的:“不论在家中种植,还是在花园中培育,药草醉人的香气和鲜艳的色彩,都能够为生活增添不少情调。”欧洲人的草药观是陶冶生活,而非调养身体。
对比这种不同的药酒观念后,结论十分明显:在中国人眼里,药酒首先是药,然后才是酒。在欧洲人眼里,配制酒首先是芳香美味的酒,然后才被视作保健品。为了贯彻两种不同理念,东西方技师在选材上各自费尽心思:欧洲人的泡酒材料通常分两种:水果和药草(欧洲人对药草的理解通常指芳香的草);中国人泡酒的材料也分两种,植物药和动物药,动物药包括虎骨、鹿角、蛇胆、龟血等等。在老外心中,吃蛇、吃乌龟都是恐怖无比的事,喝它们泡制的酒大概会被吓死。
种种不同导致两种配制酒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不过,寻找文化差异的过程像是把化妆镜搬上舞台,如果你蒙上酒瓶子再尝尝两种药酒的味道,差异不见得有想象中夸张。
中国药酒短板——不痛不快乐
欧洲很多药草酒也是由二三十药材配制而成,例如意大利的加力安奴香草酒、法国的DOM修士酒。他们的色泽光鲜可人、瓶子设计前卫,没人因为它们是药酒敬而远之。相反,他们的药酒身份增添神秘感,透过迷离的灯光,泡吧的青年自然联想到爽口的柠檬或橙味伏特加。一杯加冰的加力安奴,鸡尾酒杯、浅金色、甜味、淡苦、薰衣草香,全都充满诱惑。
为什么,中国的配制酒总有挥之不去的药腥味呢?如果一个欧洲人酿的药酒有二三十种药草,他一定绞尽脑汁去口调和各种香料的口感,去除所有怪味。如果一个中国人酿药酒,不但舍不得去除药腥,还会想尽办法让药腥味多样化。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人骨子里有种观念叫良药苦口。所谓良药苦口,从正面说良药都是苦的,从反面说不够苦的都不是良药”,英国归来的调酒师,酒术餐吧的老板小宝这样认为,“同样的玫瑰花,中国人宣传它美容养颜,欧洲则宣传芬芳宜人。如果酒里有味道古怪的药草,欧洲人就要添加其它香草去掩盖和综合,实在综合不了的,就用更直接的办法,把它做成鸡尾酒。”这一套在中国行不通,药酒如果做得和茅台五粮液一样,没有古怪的药味,人们一定大呼上当,认为这是假药酒!所以酒厂保护药腥味还来不及,怎么敢研究除却药腥味呢?这种观念引发另一个副作用:很多药酒只有药味,没有疗效。
在欧洲,很多药酒只是用来调制的,极少净饮。例如茴香草药酒,将近70度,味道浓重得根本无法纯饮,饮用时必须兑四到五倍冰水。中国绝不会去调酒,调的药味少了一分,心里也觉得药性少了一分。说白了,中国人喝药酒属于痛并快乐着。一旦“不痛”了、美味了,药物崇拜的内心快感也随之削弱了。在这种消费观念的背景下,国产配制酒离酒吧很难拉近。
大断层之后
徐友渔曾说:“我们这两三代中国人是地球上最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一群人。”这话放在配制酒上一定不错。欧洲的配制酒大多是二三百年的骨灰级品牌,绝密配方掌握在大厂家手里。除了竹叶青这样的大酒厂,今天世面上的国产药酒方子大多是从故纸堆里扒出来的。
过去中国有种莲花白酒,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这是慈禧太后的宫廷秘方,取莲蕊补肾祛毒的功效,味道清凉适口。逢年过节老佛爷还将它赐给王公大臣滋补一下。清末时这个配方被一位姓连的商人弄到手。他在北京海淀开了个仁和酒馆,专卖莲花白酒,生意红火的不得了。到了解放以后,北京葡萄酒厂在香港《大公报》一名记者建议下,想重新开发这项产品。葡萄酒厂厂长任玉玺跑去仁和酒馆一看,酒馆已经改成了仁和食堂,原来的少掌柜正在长阳农场劳动改造。原汁原味的秘方也随之失传了。如今大家喝的莲花白酒只是些照猫画虎的仿品而已。
这个故事在中国悲剧大潮中仅为沧海一粟,却反映了当下中国药酒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现状。你有30味“名贵药材”,我就有40味,他飙升到50味……中国配制酒的精神内核也彻底被歪曲。老祖宗在《国语·郑语》中早已道出“和谐”一词的本质:“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不是材料越多、样样高档就好,关键在于不同药效的材料彼此调和。某知名药酒厂家号称自己用了67味名贵药材,外国药学者当头就问:“这么多药不怕彼此冲突,产生副作用吗?”古往今来,每个著名的配方都是经年累月千锤百炼的产物。然而在传统文化经历大断层之后,中国现在的配制酒还在寻找回归的路上。
“我去昆明一个小镇吃饭的时候,当地人拿出自己泡制的枣酒,香甜可口叫人刮目相看。”调酒师小宝通过这段经历,他认为中国许多老百姓自己用水果、特产泡的酒已经非常洋气了。“东北的林蛙油泡酒带有葡萄干和蜂蜜的香味,入口有淡淡的甜味,当地时酒师在国内旅行时发现各地土生土长的配制酒仁和酒馆,每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