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有效引导化繁为简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fw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切割填补法、容斥原理法、等积转化法、旋转移动法、重新构图法等是将一般图形转化为特殊图形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值得教师重视。
  [关键词]几何图形;转化;一般;特殊;构图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65-02
  求稍复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小学“图形与几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因题制宜,将一般图形转化为特殊图形。常用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切割填补法
  切割填补法是通过观察阴影部分与整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添加辅助线,切割某个部分填补整体,从而使不规则图形变为规则图形。这一方法最为常用、最具代表性,也最为简单有效。
  【例1】如图1,四分之一圆的半径为10厘米,以它的两条半径为直径,在内部作两个半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图1中的阴影部分比较规则,观察它的特征,发现通过添加辅助线进行切割,再整体填补,图1的阴影部分就转化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所以所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实际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S=10×10÷2=50(平方厘米)。
  二、容斥原理法
  对于比较规则的图形,用切割填补法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是却大费周折、浪费时间。这时运用容斥原理法,可以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例2】如图3,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图3是正方形中套着四个半圆,四个半圆相加就得到2个完整的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阴影部分被加了两次,减去一个正方形,正好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S=3.14×4×4×2-8×8=36.48(平方厘米)。
  【例3】求圖4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图4是由直径为6厘米和8厘米的两个半圆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单独求阴影部分面积比较困难。认真观察图形后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直径是6 厘米和8厘米的两个半圆加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减去直径是10厘米的大半圆的面积,即S=3.14×(3×3 4×4)÷2 6×8÷2-3.14×5×5÷2=24(平方厘米)。
  三、等积转化法
  这个方法与切割填补法类似,都是在忠于题意的前提下实现对图形的转化,通过点的移动,改变原有图形的形状,但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却不变,实现的是等积变换。
  【例4】如图5,已知一大一小两个正方形拼凑在一起,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题目并没有告知小正方形的边长,因此要想方设法将所求阴影部分转化到大正方形中,如图6。连接AB,得AB[?]CD,因此点A和点B到CD的距离相等,得S△ACD=S△BCD,即原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保持不变。S=[14][π]r2=3.14×8×8÷4=50.24(平方厘米)。
  【例5】如图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不知道,显然无法直接求出它的面积。因此,要想方设法将其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观察可知,平行四边形BCDG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E的面积(等底等高),两者都减去同一个三角形BCF,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梯形ABFE的面积(如图8),即S=(2 6)×4÷2=16(平方厘米)。
  四、旋转移动法
  一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比较杂乱分散,看似毫无章法,但是进行适当旋转、移动后重新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个较为简单的新图形。
  【例6】如图9,已知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的直径,大圆的半径为4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图9中阴影部分分为三小块,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面积再相加非常困难。仔细观察发现,可以将图形旋转拼凑为图10,阴影部分形如一个“逗号”,而整个大圆可以分成四个“逗号”(如图11),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整个大圆的[14],即S=[14][πr2]=3.14×4×4÷4=12.56(平方厘米)。
  【例7】一张斜边长为30厘米的红色直角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斜边为50厘米的蓝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以及一张黄色正方形纸片,拼成了一个大直角三角形(如图12)。红、蓝两张纸片的面积和为多少?
  分析:要求红、蓝两张三角形纸片的面积之和,却不知道高,很难分别求出面积,因此想办法将它们合并在一起。因为黄色纸片为正方形,边长相等,所以将红色三角形旋转至图13。因为∠A ∠C=90°,所以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所以红色三角形与蓝色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即为直角边分别是50厘米和30厘米的三角形ABC的面积,所以红、蓝两张纸片的面积和为S=50×30÷2=750(平方厘米)。
  五、重新构图法
  由于已知条件的限制,直接求解较难,又不能对图形进行旋转移动或割补填充时,可以尝试将图形重新构造成一个容易求解的图形。
  【例8】如图14,AB=8厘米,CD=3厘米,∠B=45°,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A=90°,∠B=45°,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构造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5),此时解题思路显而易见。AB=AE=8厘米,CD=CE=3厘米,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S△ABE-S△CDE=8×8÷2-3×3÷2=27.5(平方厘米)。
  【例9】如图16,直角三角形ABC中,AD=15厘米,CE=5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很难直接求解,不妨以退为进,重新构造出一个方便计算的长方形(如图17)。因为S△ABC=S△ACH,S△ADF = S△AFI,S△CEF= S△CFG ,所以S□BDFE= S□FGHI=AD×CE=15×5=75(平方厘米)。
  当然,解决问题时不应孤立或生搬硬套地使用上述方法,而应通过观察与思考,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灵活地运用上述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要]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目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效率偏低。通过分析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意义,着重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设计策略,以多方式、多层次利用微課开展预习,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构建深度学习模式。  [关键词]微课;预习;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23-009
[摘 要]以富有童趣的数学绘本作为媒介进行教学时,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利用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对绘本阅读在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绘本;阅读;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1-0074-02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是构成教育活动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数学教学的理性。“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目标定位的取舍、教学过程的取舍、练习设计的取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让有效教学的目标高度达成。  [关键词]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练习设计 取舍 分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
[摘 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但能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为例,为实现“聚焦核心素养,实施多元化评价”,充分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可利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平台对学生实施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评价;计算器;规律 
[摘要]現行教材中关于梯形有关概念的编写,一是概念探索活动的设计缺乏从生活中探究、抽象、提炼出概念的过程,致使思维含量很低;二是有的概念表述不严谨或存在科学性错误;三是梯形上下底概念界定不明确导致理解的混乱。分析认为,这与对“淡化概念”教学理解的偏颇,致使教学中“形式”与“实质”全面淡化不无关系。  [关键词]教材编写;梯形;高;上底;下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细胞”,是建立数学理论的基础。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理论的前提。以“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完整呈现了四边形概念从建立表象认识到深入本质的蜕变过程,并提炼出概念教学的基本步骤,为如何开展课例研修活动提供了经验参考,也为概念教学提供了方法指导。  [关键词]概念教学;课例;方法;经验;四边形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
[摘 要]复习课难上,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确实使教师、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情绪。为改变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教师可设计“四重”环节,即重温、重组、重塑、重开,把以机械做题训练为主的复习过程变换为有多重想象、多样思维、互相呼应的互动场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细心解题、领悟复习内容,其效果较明显、实在。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教学模式 复习 四重 潜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要]“升和亳升”这一单元尽管内容较少,但是其意义不小,对教师研读教材、谋划教学的影响也不小。该内容不仅尊重了学生生活实际,更关注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同时,为契合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性,设计了较多的观察、实验等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体验,助推他们数学素养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
[摘 要]以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后练习为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策略,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策略意识,并能把各种策略融会贯通,信手拈来,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最佳的解题策略,有效地克敌制胜。  [关键词]解决问题;策略;课后练习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乞儿从老乞丐那学会了降龙十八掌中的十七掌,一直到生死危急关头才悟出最后一掌——第十
英语大单元主题学习是指基于主题或者问题的学习,在每一个主题单元中,学习内容围绕主题,将主题及其专题作为知识情境脉络进行有意义的组织。学习资源包括了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构成了主题单元的学习过程。这些学习活动是多样的,并且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究,鼓励学习者通过活动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设计中,主题学习单元在课程组织形式上超越了课堂,也超越了单课时的教学周期,实现了全时空的学习活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