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区COVID-19患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描述在贵阳地区发现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组研究分析2020年1月29日至2月17日贵州省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收治的18例COVID-19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3±16.4)岁。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以及相关炎性指标)及CT影像学改变特点等;分析轻症与重症患者血清炎性指标之间的差别及与疾病临床分型的关系。

结果

(1)18例患者中,10例(55.6%)为家族聚集性发病;外省(非贵州省)返回人员8例(44.4%),其中湖北返黔人员7例(87.5%),台湾返黔人员1例(12.5%)。(2)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15例(83.3%)]、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15例(83.3%)],胸闷、呼吸困难[3例(16.7%)]},部分患者伴有腹泻[5例(27.8%)]及其他症状。(3)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为主要特征,血沉[15例(83%)]、降钙素原(PCT)[10例(56%)]多高于正常范围,部分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可高于正常[7例(39%)]。但多数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未表现出明显异常。与轻症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相比,重症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18.34(22.87)pg/mL比1.92(4.3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PCT、铁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OVID-19患者大部分有典型的部病变表现,影像学改变特点为病变呈现多发散在斑片状、片状磨玻璃密度影,边缘模糊,部分病变表现为间质性改变,以肺外带为主。

结论

贵阳地区COVID-19确诊患者基本都有明确的流行病学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及呼吸道症状,症状相对较轻但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发展为重症;几乎所有患者肺部CT有典型肺部病变表现。IL-6对临床分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老年非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排除临床诊断心衰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入选患者血NT-proBNP水平,并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即低NT-proBNP(<125 ng/L)组和高NT-proBNP(≥12
目的探索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并比较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早发与非早发AMI患者的长期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 724例,其中符合AMI诊断标准者1 920例,依据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AMI组(男性≤50岁,女性≤60岁)及非早发AM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临床表现为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双向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晕厥或心原性猝死。目前已经发现与之相关的5种突变基因,基因突变增加舒张期钙离子释放至细胞质内,局部形成钙火花,引起延迟后除级,引发心律失常。CPVT治疗的一线用药为β受体阻滞剂,氟卡尼可作为辅助用药,高危人群可选择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左心交感神经结切除(LCS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是否具有性别差异。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间阜外医院收治的A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共209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性别及是否接受IABP治疗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终点为28 d(自心原性休克诊断明确起)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性别/接受IABP治
以再灌注为核心优化救治策略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目前所有指南均推荐,在有效的时间窗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STEMI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然而,对于不能第一时间就诊于PCI医院的患者,药物介入联合再灌注治疗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选择。因此,将溶栓与介入进行良好的结合,在基层医院尽早对STEMI患者进行溶栓,其后尽快转运到大型医院实施直接PCI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现已成为治疗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手段。TAVR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我国患者具有年龄较轻、解剖结构更为复杂等特点,这增加了TAVR的难度,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更是一大难点。这一挑战性解剖特点对术前规划、术中操作及瓣膜器械的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使用的TAVR瓣膜绝大多数仍是第1代瓣膜,临床上TAVR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亟须规范,为此中华医
目的探讨左心室电激动延迟程度(LVED)及右心室与左心室起搏位点的距离(DRLV)在优化左心室起搏位点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应用左心室四极电极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测量其左心室4个起搏位点的LVED及DRLV。按如下流程优化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1)避免膈神经刺激(PNS);(2)合适的起搏阈值;(3)避开心尖部起搏;(4)
该文报道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下腔静脉肝下段缺如畸形患者,采用经颈静脉-上腔静脉途径构建轨道,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术后1、3个月时复查结果良好。房间隔缺损合并下腔静脉肝下段缺如患者可选择介入封堵治疗,推荐经颈静脉途径进行操作,其安全性及治疗效果良好。
结直肠肿瘤是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每年50%新增结直肠肿瘤患者均为7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25%是80岁以上高龄患者。老年患者术前多有合并症,因而围手术期风险更高。此外,老年患者通常伴有更晚期的局部肿瘤病灶,其在就诊时往往已发生肠道梗阻或病变转移,导致手术操作难度加大。现已明确,高龄是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老年肿瘤患者围术期管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2017年1月31日至2019年1月31日收治且明确诊断为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84例患者,其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18~80岁,平均(56.5±17.8)岁。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生存组(n=62)和死亡组(n=22)。在患者入院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