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天津市北辰区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与农村地区居民数量快速增加。该地区的小学生由于生存空间与思想意识发生急剧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复杂性、随意性、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多样性,导致了学生难教和教学效率低。本文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下面笔者就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特点;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本调查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启示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的全面性;每一名学生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取向。
(二)实施背景
1. 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总体现状
以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共搜集到25篇文献。这些研究经历了研究方法、量表使用、实证及理论探讨四个发展阶段。一些实证研究在研究对象、内容、选择方法上还不够全面。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 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之中。
2. 探索引导建立学生养成积极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
1. 通过研究,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积极认识自己,增强积极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交往能力。
2. 通过实践,提高心理教师积极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 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试法、个案研究法、成果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中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几方面问题
(1)学习行为:统计表明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中段有41%,高段有29%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正因为动机发生问题,因此相当一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2)焦虑:20%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因面临升学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47%学生出现轻微焦虑,24%的学生属于过度焦虑。
(3)羞怯、胆怯、羞涩: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小学生占35%左右,见了认识的长辈不好意思,甚至躲起来的中段占17%,高段达31%,这表明了小学生中胆怯、羞涩心理比较突出。
(4)情感闭锁:统计表明,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学生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
(5)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
自觉性较差:35%~55%的学生不能自觉地认真完成任务。处事不够果断:中段40%,高段25%的学生对左右为难的事情不能果断地选择方法。检验表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高段比中段学生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农村小学生意志的心理品质明显不成熟。
(二)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积极心理健康研究任重而道远。
(1)学校硬件建设投入比较到位,软性支持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专职心理教师所在学校普遍重视硬件建设。与重视硬件建设不同的是,学校在软性环境建设上并不同步且相对滞后。
(2)咨询内容以发展性咨询为主
在学生咨询较多的问题中亲子关系38%;师生关系16%;同伴关系73%;青春期情感问题42%;厌学30%学习压力太大39%;学习障碍32%;自我认识问题19%;生涯规划7%;情绪问题41%。
五、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认识成果
1. 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了紧迫感。
本实验研究开始时,我们只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2. 提高了认同感。
从以上三个分论点表清楚地看出开设心理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
(二)实践成果
1. 学科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
2. 德育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融合,遵循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为目标。
3. 教师树立全人观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真诚与学生为友。
六、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的对策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导作用,合理使用运用教育设施,培养学生学习自制性、独立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控行为、自主意识,学会客观、冷静地评价自我。
(一)队伍建设: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处、教务处和少先队为主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二)建立心理普测机制建设,给全体学生心理普测,最简便的办法是利用有关心理测量、统计工具进行心理症状的普测、分析处理。
(三)每学期开学依托机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综合量表”测量,并建立电子心理档案,为了筛查心理健康问题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对。
(四)个体辅导:依托机房设备在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普测的基础上主动与问题学生沟通。
(五)团体辅导:合理安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好年级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六)宣传:为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设宣传阵地。
(七)常规:班主任作好每学期一位学生的个案分析,撰写心理健康教学论文,每学年至少一篇,学年末上交。
(八)教师培训: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学习活动,聘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九)家长学校:对家长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避免不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十)建立完善的三级防护体系: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三级防护体系。
(十一)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七、结论
回顾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深深感到,经过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努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共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学校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屹,张瑞凯.北京市中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心理健康特点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2]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01).
[3]黄晓芸,丽江嫦,吴玉芳.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当代医学,2009.
[4]吴斌,诸楚华.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5]乔良,陈希宁,袁萍,苏维,曾谨.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
[6]崔立中,刘鹃.课间缓解学习疲劳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06).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特点;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理论背景
本调查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启示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的全面性;每一名学生都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取向。
(二)实施背景
1. 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总体现状
以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检索共搜集到25篇文献。这些研究经历了研究方法、量表使用、实证及理论探讨四个发展阶段。一些实证研究在研究对象、内容、选择方法上还不够全面。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 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之中。
2. 探索引导建立学生养成积极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
1. 通过研究,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不断积极认识自己,增强积极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交往能力。
2. 通过实践,提高心理教师积极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教学的水平,从而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3. 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试法、个案研究法、成果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四、研究中发现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几方面问题
(1)学习行为:统计表明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中段有41%,高段有29%的小学生学习动机扭曲,正因为动机发生问题,因此相当一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2)焦虑:20%左右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因面临升学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而担忧更为明显,47%学生出现轻微焦虑,24%的学生属于过度焦虑。
(3)羞怯、胆怯、羞涩:家中来了陌生客人不理睬,怯生的小学生占35%左右,见了认识的长辈不好意思,甚至躲起来的中段占17%,高段达31%,这表明了小学生中胆怯、羞涩心理比较突出。
(4)情感闭锁:统计表明,部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甚至只顾自己玩,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中段有21%,高段有29%的学生受了委屈时独自生闷气,表明他们的情感有一定的闭锁性。
(5)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
自觉性较差:35%~55%的学生不能自觉地认真完成任务。处事不够果断:中段40%,高段25%的学生对左右为难的事情不能果断地选择方法。检验表明,城乡结合部小学生高段比中段学生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农村小学生意志的心理品质明显不成熟。
(二)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因而积极心理健康研究任重而道远。
(1)学校硬件建设投入比较到位,软性支持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专职心理教师所在学校普遍重视硬件建设。与重视硬件建设不同的是,学校在软性环境建设上并不同步且相对滞后。
(2)咨询内容以发展性咨询为主
在学生咨询较多的问题中亲子关系38%;师生关系16%;同伴关系73%;青春期情感问题42%;厌学30%学习压力太大39%;学习障碍32%;自我认识问题19%;生涯规划7%;情绪问题41%。
五、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认识成果
1. 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增强了紧迫感。
本实验研究开始时,我们只看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2. 提高了认同感。
从以上三个分论点表清楚地看出开设心理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
(二)实践成果
1. 学科教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
2. 德育教育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将德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的融合,遵循城乡结合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为目标。
3. 教师树立全人观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真诚与学生为友。
六、城乡结合部小学生教育的对策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主导作用,合理使用运用教育设施,培养学生学习自制性、独立性,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控行为、自主意识,学会客观、冷静地评价自我。
(一)队伍建设:建立以校长为核心,以德育处、教务处和少先队为主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二)建立心理普测机制建设,给全体学生心理普测,最简便的办法是利用有关心理测量、统计工具进行心理症状的普测、分析处理。
(三)每学期开学依托机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综合量表”测量,并建立电子心理档案,为了筛查心理健康问题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比对。
(四)个体辅导:依托机房设备在每学期进行一次心理普测的基础上主动与问题学生沟通。
(五)团体辅导:合理安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好年级或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六)宣传:为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增设宣传阵地。
(七)常规:班主任作好每学期一位学生的个案分析,撰写心理健康教学论文,每学年至少一篇,学年末上交。
(八)教师培训: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学习活动,聘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九)家长学校:对家长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避免不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十)建立完善的三级防护体系: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三级防护体系。
(十一)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七、结论
回顾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深深感到,经过学校全体教师齐心努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学校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生共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们学校将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屹,张瑞凯.北京市中小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心理健康特点的调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6).
[2]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01).
[3]黄晓芸,丽江嫦,吴玉芳.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当代医学,2009.
[4]吴斌,诸楚华.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5]乔良,陈希宁,袁萍,苏维,曾谨.某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
[6]崔立中,刘鹃.课间缓解学习疲劳的一项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