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799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育素质化的过程中,如何强化教师主导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十分重要。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十分重视此点,几年来积累点滴体会,愿与同志们交流。
  
  一、变先教为先学
  
  过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总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布置大量机械的重复性的作业,以至出现了“你不想学,我让你学;你不会学,我逼你学;我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我让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的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的发挥,受到严重阻碍。
  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会学习,必须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真正让课堂教学从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变教师先讲为学生先学,教师后导。在讲《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其第二自然段要求背诵,我先启发:卢沟桥的狮子真有意思,想不想背下来?自己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很快地背下来。接着学生在下面自由背——小组之间互背——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背的——指名背——介绍背诵方法——评议——教师适时点拨——归纳方法(如总分记忆法,画面记忆法。板书记忆法,抓重点词记忆法,理解句意记忆法)——再指名背——同桌互背。这一设计改变了以往教师机械教条灌输的做法,鼓励了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先学为主,教师择机点拨,适时归纳,效果扎实。再如:在学习自读课文《镜泊湖的奇观》时,首先提出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①奇在吊水楼瀑布;②奇在地下森林;③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的神奇之处。经过小组自学合作后,开始汇报,认为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的学生,想到峰峦绮丽多变,“如屏似壁”、“石岛耸峙”、“退避三舍”很神奇,同时会选择相应的第三段朗读。这时教师可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奇观,画一画镜泊湖的风光图,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又如在讲到《颐和园》第一课时结束后,我随堂相应出了几道填空题,题目是:颐和园这课是按( )顺序写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我的本意是按浏览顺序,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可当我出示这题的时候,却有同学这样答,这篇文章是按总分总的顺序写的,先写(颐和园是美丽的大公园)。接着写(颐和园怎么美的),最后写(颐和园的美丽)。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也随机给予肯定,让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
  这些例子,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先学,先讲,教师后学后导”的特点,这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参与,真正成了课堂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二、变教路为学路
  
  素质教育的真谛,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而是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会学习的一代新人。要真正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就必须尊敬学生主体,分析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路,顺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教学。
  讲授《颐和园》第二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放录像,观赏颐和园的建筑风光。观赏后回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园中的哪处景观?(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最喜欢万寿山的排云殿和佛香阁。)
  (二)根据学生发言,随机选择第三段进行教学:①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②交流、讨论:你已解决了哪些问题?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③觉得哪些话写得最美,想办法把它们背下来。
  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最喜欢万寿山”的情况,及时改变教路,变先导读第二段“长廊”为先导读第三段“万寿山”,同时也引导琢磨教材中先写“长廊”的道理。审美观、语文基础、鉴赏能力的差异性,决定着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入手去“品味”课文,既会有不同的收获,也会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不懂问题”。
  又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时,我让学生说出“狼才山五壮士”的“壮”包含什么意思。即“壮”在哪?说出一些含有“壮”的词语,这时有的同学提出:老师,我们可以讨论吗?还有的学生建议再读一遍课文,再讨论。我立即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这种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随着学生学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路,变教路为学路。这样的教学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服从”于学生,老师的“教”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变提问为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教《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时,向学生提出:“同学们,读书要自己阅读,自己去发现问题,不要等着老师提问,你们回答。”结果,学生接触课题后,就纷纷提出“为什么说他倔强而不用坚强或者别的?他是怎样倔强的?最后结果怎样?通过这篇课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等问题。最后我们再一次总结出了质疑的学习方法:
  ①先认真读这篇文章,然后自己给自己提一个问题,如“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
  ②围绕题目,提几个“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自问自答。
  ③整理问题
  又 如:学习《落花生》一课,我采用“读课文——理顺序——抓重点——明道理”的教学思路,进行到“明理”这一环节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实际是没有用的东西?”(其他同学听了,便开始议论)我说:你再读这段,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这句是说桃子,苹果它们没有花生用处多,我喜欢花生。有的说,我觉得桃子它们把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不是炫耀。而是展示。像班上有才能的同学向人家展示自己的才华一样。还有的说:我喜欢苹果、桃子,它们既好吃又好看,还可以榨果汁,做果冻,但我喜欢花生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个教学充分调动起孩子主动提问,自主释疑,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云亦云,不值一文,独立思考,无价之宝。孩子心中的“哈姆雷特”也不尽相同。当学生看法有失偏颇时,可用“这只是你的理解”或“你是这样认为的”延迟了评价,更激起发表独到见解的热情。教师予以肯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后,有的同学质疑:
  ①群众和连队都转移走了,五壮士英勇跳崖,光荣献身这一件事谁知道,怎么写下的?
  ②“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会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由同学自己问答出这两个问题。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老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正如叶圣陶所说:上课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
  总之,教应为学服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让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赏心乐事。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摘录: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2015年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要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
总政治部日前发文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要坚决防止政治上的自由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特别是政治上的自由主义,不仅是军队的任务,更是全党的使命.政治自由主义表现有多种,统观起来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打造学生美好的精神世界。其中,诵读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审美,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独特的个性体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瓮安县委紧扣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主题,当教育实践活动的号手,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开局不虚不空不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的家乡建平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辉的革命斗争史,美丽的自然风光,飞速发展的建设成就,是一份极好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十分重视乡情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
摘要: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中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学习中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体验式学习;形式;反思    所谓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作为
截至6月18日,省级"双服务"工作组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20次,解决落实问题288项;市、县两级开展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大行动2846次,解决落实问题1908项。"标准厂房可以,就搬进
“十二五”期间,黎平县启动“后发赶超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三大工程,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何指导学生读数学书,已成为小学数学改革中的热门话题。但从平时教师的谈话内容和报章杂志上登载的资料来看,涉及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读数学书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方面的内容还不太多。本文拟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指导读书中训练思维方法    学习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影响这种智力活动的发展和效果的关键是思维方法,即平常所谓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时才能做到步骤清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