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的推荐算法综述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系统作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解决手段,其发展已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该系统也已经应用于软件开发的众多层面.研究首先针对目前在该领域所存在的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脉络、存在问题等进行梳理,给出了推荐系统的主要分支;然后对已经面世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给出推荐算法中目前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为"聚类"算法;最后针对基于聚类的推荐算法进行讨论并描述其结构,并给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的威胁在过去二十年里引起了全球性广泛关注.由于地球上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水资源,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获取绿色能源的一种有效途径.迄今为止,许多光催化剂已经
针对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的高时间和高空间分辨率需求,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影像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以大疆精灵4无人机正射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变化矢量分析与人工判别生成变化标签数据,并通过数据增强生成数据集。基于DeepLab V3+深度网络,利用生成的数据集进行无人机影像建筑物变化迁移学习,最终实现建筑物变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可有效用于无人机影像的建筑物变化检测,对本实验所用数据总精度达
基层国土所在开展自然资源外业巡查过程中,对于无法到达区域难以进行巡查。近年来,无人机在自然资源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无人机优点是机动、灵活,一次性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且影像分辨率高。基层国土所现有执法巡查系统当前不支持与无人机设备衔接,对于难以到达区域,无法支持采用无人机设备进行巡查,研发一套能将无人机与基层自然资源巡查相衔接系统能够极大方便国土所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实践过程中,研发一套软硬件设备实
针对传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无法高效进行建筑物室内建模的问题,选择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大楼为试验对象,利用徕卡Pegasus Backpack获取点云数据,运用Revit快速创建大楼BIM,并运用3DMax和Photoshop为模型赋予纹理,最后通过Unity3D实现大楼室内场景的漫游设计。结果表明,背包式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很好地构造建筑物室内三维模型,同时以此精细化模型制作的室内场景漫游可以更加真
黄土-泥岩滑坡广泛发育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十分严重。黄土-泥岩滑坡因其孕灾体岩性的多样性使得其研究方法不完全相同于单纯的黄土滑坡,针对黄土-泥岩滑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滑坡特征、黄土蠕变力学性质、滑坡滑带土强度与理论、诱发因素、形成机理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分析了其局限性和差异性并提出今后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期为黄土高原地区此类滑坡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2016~2018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提取研究区土地覆被变化信息,对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3年来,研究区土地覆被类型以种植土地、林草覆盖和房屋建筑(区)为主,种植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工堆掘地扩张显著;(2)研究区的土地覆被动态变化2017~2018年较2016~2017年剧烈,其中以人工堆掘地的转入和转出最为频繁,其他类型结
在河道水深测量作业中,测船姿态的变化将引起水深测量的测深误差和回波水深点的位置误差,在水深变化较大的复杂水域,这种误差将较大地影响测量精度。为提高使用河道水深测量的精度与可靠性,需在采用合适的模型进行测深改正和回波水深点的位置改正。考虑到河道水域水下水深变化的特点和水深测线布置的特性,提出了"相对纵摇"和"相对横摇"的概念,采用简单的计算模型即可以有效地减弱波束角效应与测船姿态耦合效应在河道陡坡水
CORS站坐标运动特征预测分析是维持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准确性和现势性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CORS站高程数据建模采用线性最小二乘给定固定整年周期项与实际周期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速度场建模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线性最小二乘的解作为非线性最小二乘初值求解出非线性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CORS站高程数据的预测。以上海CORS站2005~2017年高程数据为研究对象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Web数据量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并快速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到用户自身需要的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互联网地理信息数据传输方式、组织结构、数据格式等方面特点的基础上,以获取房产数据为例,研究总结出一条较为全面的技术路线,从获取规则设计、互联网信息获取、解析地理信息、数据整合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工作原理。基于网站信息架构分析,利用构建HTTP请求和浏览器自动化两种
G蛋白偶联受体5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R50)是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超级家族的一类跨膜蛋白,与Mel1c受体同源,介导跨膜转运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