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乐话6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证明其崇高而特殊的文化地位。木卡姆共有4种,十二木卡姆为主要代表。她发源于新疆的库车、喀什、莎车等地,集音乐、文学、舞蹈、民俗、生活于一体的巨型传统艺术。它既代表了宫廷官府的主流雅文化,又涵盖了市井乡村的边缘俗文化。
在新疆各地维吾尔族群众中,无论上层社会普通百姓,男女老少人人都熟悉喜爱它。它的社会地位、普及程度在世界所有他民族中鲜有。温家宝总理2007年访问日本,便带着新疆木卡姆表演艺术团,以弘扬华夏文化。
十二木卡姆共有12套: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每套木卡姆均由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组成。全套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歌舞曲、器乐曲300余首,全部演唱需20多个小时,这样庞大的传统音乐作品举世罕见。十二卡卡姆有着复杂、多样、精深的节拍、节奏、音阶、调式、音律。我国其他民族的传统音乐,常用散板、一拍子、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而十二木卡姆却有5/8、6/8、7/8、9/8等复合节拍,3/4+2/4等混合节拍和、等增盈节拍。我国其他民族传统音乐基本上只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平均律,而十二木卡姆却还有La到Do间、Mi到Sol间的中立音及音阶间的活音存在。这些元素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功能。
维吾尔族由历史上活跃于西域的多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音乐文化的基因复杂多样。十二木卡姆在萌生、流播、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本地文化沃土,同时广泛融合、有机消化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成分。从不同空间范围的相互交流、影响来看,十二木卡姆毫无疑问是维吾尔人的天才创造,同时大胆吸收融汇西亚、南亚、北非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木卡姆”一词就源自阿拉伯语。从社会地位的层面来看,她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成果,同时,上层社会卓有成效的组织参与并投入创造性的劳动也相辅相成。叶尔羌汗国王妃阿曼尼莎汗(1533—1567)在宫廷乐官喀迪尔汗大力协助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对当时流散于民间的木卡姆进行大规模搜集、整理、规范,使得十二木卡姆基本定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万桐书等同志用钢丝录音机及时抢录下吐尔地阿洪等大师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并记谱、整理、出版,使得这一濒临溃散的传统艺术得以完整存活。改革开放后,新疆先后成立了十二木卡姆研究学会、艺术团、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艺术班、新疆师范大学木卡姆研究中心;并多次组织并召开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木卡姆学术研讨会;录制并出版CD、VCD、DVD,配以维、汉、英、阿拉伯四种语言文字向国内外出版发行;重新采录、搜集、整理、出版音乐巨著《维吾尔族十三套木卡姆》(除了《十二木卡姆》外,还增添了新搜集的阿曼尼莎汗创作的《依希热恩格兹木卡姆》,共十三套)。今天的十二木卡姆仍然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艺术,它不仅是维吾尔族人民引为自豪的民族艺术珍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
■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世界非遗名录,证明其崇高而特殊的文化地位。木卡姆共有4种,十二木卡姆为主要代表。她发源于新疆的库车、喀什、莎车等地,集音乐、文学、舞蹈、民俗、生活于一体的巨型传统艺术。它既代表了宫廷官府的主流雅文化,又涵盖了市井乡村的边缘俗文化。
在新疆各地维吾尔族群众中,无论上层社会普通百姓,男女老少人人都熟悉喜爱它。它的社会地位、普及程度在世界所有他民族中鲜有。温家宝总理2007年访问日本,便带着新疆木卡姆表演艺术团,以弘扬华夏文化。
十二木卡姆共有12套:拉克木卡姆、且比巴亚特木卡、斯尕木卡姆、恰哈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孜哈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纳瓦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每套木卡姆均由琼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组成。全套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歌舞曲、器乐曲300余首,全部演唱需20多个小时,这样庞大的传统音乐作品举世罕见。十二卡卡姆有着复杂、多样、精深的节拍、节奏、音阶、调式、音律。我国其他民族的传统音乐,常用散板、一拍子、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而十二木卡姆却有5/8、6/8、7/8、9/8等复合节拍,3/4+2/4等混合节拍和、等增盈节拍。我国其他民族传统音乐基本上只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平均律,而十二木卡姆却还有La到Do间、Mi到Sol间的中立音及音阶间的活音存在。这些元素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功能。
维吾尔族由历史上活跃于西域的多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音乐文化的基因复杂多样。十二木卡姆在萌生、流播、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本地文化沃土,同时广泛融合、有机消化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成分。从不同空间范围的相互交流、影响来看,十二木卡姆毫无疑问是维吾尔人的天才创造,同时大胆吸收融汇西亚、南亚、北非国家优秀文化成果, “木卡姆”一词就源自阿拉伯语。从社会地位的层面来看,她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成果,同时,上层社会卓有成效的组织参与并投入创造性的劳动也相辅相成。叶尔羌汗国王妃阿曼尼莎汗(1533—1567)在宫廷乐官喀迪尔汗大力协助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对当时流散于民间的木卡姆进行大规模搜集、整理、规范,使得十二木卡姆基本定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万桐书等同志用钢丝录音机及时抢录下吐尔地阿洪等大师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并记谱、整理、出版,使得这一濒临溃散的传统艺术得以完整存活。改革开放后,新疆先后成立了十二木卡姆研究学会、艺术团、新疆艺术学院木卡姆表演艺术班、新疆师范大学木卡姆研究中心;并多次组织并召开国际性的、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木卡姆学术研讨会;录制并出版CD、VCD、DVD,配以维、汉、英、阿拉伯四种语言文字向国内外出版发行;重新采录、搜集、整理、出版音乐巨著《维吾尔族十三套木卡姆》(除了《十二木卡姆》外,还增添了新搜集的阿曼尼莎汗创作的《依希热恩格兹木卡姆》,共十三套)。今天的十二木卡姆仍然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艺术,它不仅是维吾尔族人民引为自豪的民族艺术珍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