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苦恼于农村儿童课外阅读量小,因此每接一个新班级,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他们课外阅读量。今年亦如是——五年级,29人,五年来,课外总阅读量五本以上的5人,1~5本的23人,一本课外书也没看过的1人。在农村教了20多年书,这样的小调查做过N次,结果基本相同。孩子们并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课外阅读量,老师也没因新课改的推进而改变教育理念。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学期,年复一年。
受网上一群爱读书的朋友的影响,我决定从今年开始,带领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开学伊始,我制定了一系列赠书细则(学校几乎没有图书),只要达到我的某个条件,就能获得我精心挑选的图书一本。很快,全班几乎每个同学都获得了我的一本甚至几本课外书。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我精心策划的结果。可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这些孩子对这些课外读物并不感兴趣。每次问他们课外书读得怎么样了?好看吗?有收获吗?他们总支支吾吾。许多孩子得到课外书后,随便翻几页,发现没意思就丢在一边了。我知道每个人兴趣不同,喜欢的书自然也不同。于是,我让他们将各自获得的课外书放在教室拐角处的桌子上,同学间互相交换着看。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不把书损坏了就行。尽管如此,还是很少有人问津,一摞书孤独地躺在那儿,像是被遗弃的婴儿。都说求知欲是儿童的本能,这群孩子怎么了?观察许久,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没有阅读的习惯。全班29个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根本谈不上阅读引导。在学校,老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少引领孩子读课外书。
阅读能力较低。他们虽然高年级了,可大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只能达到中年级甚至低年级水平。而我买的课外书大多是高年级段甚至超过这个学段的。这让他们读起来感觉很吃力,于是便失去了阅读兴趣。
轻易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为了初步实现让每个孩子至少拥有一本课外书的目标,我采取“滥奖乱发”的政策。奖励书的标准很低,表现再差的学生在我这儿都能得到一本课外书。这样轻易获得的东西,他们当然不珍惜。
以上的诸多因素合在一起,使这些急需精神营养的孩子错过了一生中最美妙的阅读时光。
长假转眼过去,痛定思痛,带着新的计划再次上路。我将女儿小时候读的课外书全部背到学校,同时又驮去一大堆我家常年订阅的《读者》《意林》《哲思》等杂志。每周专门拿出一节课时间读书给孩子们听。每次限定三本。我总是从三本书中挑选最精彩的片段,读到最关键时戛然而止,然后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你自己阅读”。随后将书借给本周积分(有详细的积分细则)前三名的同学。前三名看完后交给排名四、五、六的同学,以此类推。不愿意看的同学跳过。全班轮完后书归还给我。每次,我还根据书的薄厚限定在每位同学手里停留的时间。到期必须下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拿到书后,总是争分夺秒地去看,有时在课堂还偷偷瞅上几眼。看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样每周借出去三本,虽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却无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读书欲望了。这岂不是违背了我推广阅读的真正目的了。别急,书不够,杂志凑。凡是想读书,而此时没有书可读的孩子,可以无条件到我那借杂志一本,而一本杂志最多只能借阅两天。转眼间,我的杂志又成了抢手货。杂志属于浅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同学比较喜欢。常有一些同学,放学时到我那借杂志,第二天一早就忙着找我换新的。我总故作惊讶地问:“这么快?看完了?”“没有,我挑着看的。”孩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关系,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其实他们怎么看并不重要,哪怕只是随便翻翻,闻闻书香的味道,总胜过整天和电视呆在一起。
我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每位同学即使每周只看两本杂志,按一学期20周计算,期末结束时平均每人可以看40本,外加每周发下去的3本课外书(当然并非每个同学都看),按人均每人每月只看一本的量计算,一学期下来,每人看5本。40本杂志加上5本课外书,这个量已远远超过他们前五年课外阅读量的总和。知足了!
如今,我的“班级阅读行动”正在我的精心策划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信我的孩子们会在我这个老犟龟的带领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收获。我坚信,好饭不怕晚!
(作者单位:安徽霍邱县宋店中心校)
受网上一群爱读书的朋友的影响,我决定从今年开始,带领我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开学伊始,我制定了一系列赠书细则(学校几乎没有图书),只要达到我的某个条件,就能获得我精心挑选的图书一本。很快,全班几乎每个同学都获得了我的一本甚至几本课外书。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我精心策划的结果。可一段时间过后,我发现这些孩子对这些课外读物并不感兴趣。每次问他们课外书读得怎么样了?好看吗?有收获吗?他们总支支吾吾。许多孩子得到课外书后,随便翻几页,发现没意思就丢在一边了。我知道每个人兴趣不同,喜欢的书自然也不同。于是,我让他们将各自获得的课外书放在教室拐角处的桌子上,同学间互相交换着看。不需要任何手续,只要不把书损坏了就行。尽管如此,还是很少有人问津,一摞书孤独地躺在那儿,像是被遗弃的婴儿。都说求知欲是儿童的本能,这群孩子怎么了?观察许久,我终于找到了原因:
没有阅读的习惯。全班29个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根本谈不上阅读引导。在学校,老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很少引领孩子读课外书。
阅读能力较低。他们虽然高年级了,可大多数学生阅读能力只能达到中年级甚至低年级水平。而我买的课外书大多是高年级段甚至超过这个学段的。这让他们读起来感觉很吃力,于是便失去了阅读兴趣。
轻易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为了初步实现让每个孩子至少拥有一本课外书的目标,我采取“滥奖乱发”的政策。奖励书的标准很低,表现再差的学生在我这儿都能得到一本课外书。这样轻易获得的东西,他们当然不珍惜。
以上的诸多因素合在一起,使这些急需精神营养的孩子错过了一生中最美妙的阅读时光。
长假转眼过去,痛定思痛,带着新的计划再次上路。我将女儿小时候读的课外书全部背到学校,同时又驮去一大堆我家常年订阅的《读者》《意林》《哲思》等杂志。每周专门拿出一节课时间读书给孩子们听。每次限定三本。我总是从三本书中挑选最精彩的片段,读到最关键时戛然而止,然后来一句“欲知后事如何,请你自己阅读”。随后将书借给本周积分(有详细的积分细则)前三名的同学。前三名看完后交给排名四、五、六的同学,以此类推。不愿意看的同学跳过。全班轮完后书归还给我。每次,我还根据书的薄厚限定在每位同学手里停留的时间。到期必须下传。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拿到书后,总是争分夺秒地去看,有时在课堂还偷偷瞅上几眼。看来真应了那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这样每周借出去三本,虽吊起了孩子们的胃口,却无法满足大多数孩子的读书欲望了。这岂不是违背了我推广阅读的真正目的了。别急,书不够,杂志凑。凡是想读书,而此时没有书可读的孩子,可以无条件到我那借杂志一本,而一本杂志最多只能借阅两天。转眼间,我的杂志又成了抢手货。杂志属于浅阅读,阅读能力差的同学比较喜欢。常有一些同学,放学时到我那借杂志,第二天一早就忙着找我换新的。我总故作惊讶地问:“这么快?看完了?”“没有,我挑着看的。”孩子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关系,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不喜欢的可以跳过。”其实他们怎么看并不重要,哪怕只是随便翻翻,闻闻书香的味道,总胜过整天和电视呆在一起。
我简单地计算了一下,每位同学即使每周只看两本杂志,按一学期20周计算,期末结束时平均每人可以看40本,外加每周发下去的3本课外书(当然并非每个同学都看),按人均每人每月只看一本的量计算,一学期下来,每人看5本。40本杂志加上5本课外书,这个量已远远超过他们前五年课外阅读量的总和。知足了!
如今,我的“班级阅读行动”正在我的精心策划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相信我的孩子们会在我这个老犟龟的带领下,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收获。我坚信,好饭不怕晚!
(作者单位:安徽霍邱县宋店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