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must”使用情况对比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cj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根据对语料库的分析,研究以下问题:(1)中国英语学习者must 的使用频率和本族语者相比,是否存在差异?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之间是否存在使用频率上的差异?(2)两者在使用must 时,在具体语义的使用上,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的频率远大于本族语者,并且使用频率随着英语水平的提升而降低。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认知意义的频率远小于本族语者。
  关键词:must;语料库;对比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基于语料库的对于情态动词使用情况的研究。但是对于情态动词must的使用频率、词从、语义及搭配方面较为细致的分析较少。本文借助S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must时在频率和意义上的区别,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must上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一、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SWECCL和LOCNESS两个语料库进行研究。SWECCL(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rpus of Chinese Learners)即“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共包括200万词,其中口语语料主要来源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语考试语料,书面语料主要来自国内不同层次的高校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限时和非限时作文3578篇。LOCNESS(Louvain Corpus of Native English Essays)即“英语本族语者议论文语料库”,该语料库共包含324304词,其中收录有英国中小学生文章,英国大学生文章和美国大学生文章。这两个语料分别包含了大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用语习惯,因此选取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频数
  1.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must频数对比分析
  Must作为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情态动词,在SWECCL和LOCNESS语库中出现频次如表1。
  从该表可知,中国学生情态动词must的使用频率高于本族语者。
  2.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频数对比分析
  不同英语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must的使用存在差异。通过对SWECCL语料库的分析可知,must出现的标准频次如表2。
  从该表可知,低年级同学使用must的频率远远高于高年级同学。究其原因,高年级英语学习者有更丰富的词汇量,因此会习惯于使用其他词语代替must这一简单词。
  (二)词从
  must作为情态动词,主要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表示认知情态,传达推测意义,用于肯定句中,表可能性较大或肯定的推测,译为一定,肯定。另一种是表示道义情态,通常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义务或必要性,译为肯定,必须;二是表示坚定的建议,如:You must come and see us as soon as you get to Shanghai.(一到上海你得马上来看我们)。
  1.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不同意义对比分析
  SWECCL语料库显示,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时,在must的意义上存在着差异。在使用must表认知情态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书面语与口语中最常见的搭配是“there must be”。在使用must表道义情态时,最常见的搭配分别是“they must+do”“we must+do”“you must+do”,具体数据对比如表3。
  表中数据显示,学生使用must表认知情态,即表推测意义的频率远小于表道义情态,即表义务或必要性的频率。
  学生用到表认知情态的must通常是为提出建议或号召,用must来强调任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we must adapt to the collective life in school.(我们必须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We must think questions as our teachers told us.(我们必须像老师教我们的一样思考问题)。
  认知情态的must也用于表强调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得不做某事,如:Some students are far from home and they mus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有些学生离家很远,他们必须自己照顾自己)。For this goal,they must study very hard and they usually have less sleep.(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必须努力学习并且他们经常睡得很少)。在这一情况下,must也翻译成必须,但这里的必须往往带有无奈的意味,由于客观条件所迫而不得不做某事,这些事往往是自己不愿意甚至厌恶去做的。
  同时,must多用于提出建议,用must来强调该建议的重要性,也可理解为是一种十分坚定的建议。如:you make agreement and you must think how should the agreement be without breaking the law.(你签了一个协议并且你必须思考这个协议怎样才能不违反法律)。If you have alternative,you must think carefully what kind of person you are.(如果你有其他选择,你必须仔细思考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用must强调建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强调提建议者态度十分坚决,也使建议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must不同意义对比分析
  由于教学方法、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外学生在情态动词must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
  借助于SWECCL和LOCNESS语料库,可以发现,本族语者在写作中使用must表认知情态,即表推测意义的頻次大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表道义情态,即表义务或必要性的频次大于本族语者。在must用于认知情态表推测时,常见的搭配为“there must be”,于是可以以这个搭配为例进行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使用must的认知情态的频次的比较,比较结果如表4。
  由此表可知,中国英语学习者不擅长使用must的认知用法来表示推测,而过于突出了must的道义用法。
  该现象可能受到情态意义习得先后的影响,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must表认知情态的用法后于must表道义意义而习得。此外,母语的影响也是导致英语学习者对must认知意义的掌握与使用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论
  (1)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相比,在情态动词must的使用上,存在使用频率偏高的现象。针对该现象,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学会多种表达。随着英语水平的提升,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must的频率呈下降趋势,并逐步靠近本族语者。
  (2)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于must的认知意义的使用频率偏低。针对该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尽早进行must认知意义的讲解,并且加强must认知意义的训练,从而使得学生习惯于must的认知意义的用法。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立非,梁茂成.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语料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3]李基安.情态意义和情态助动词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4):19-23.
  作者简介:王杭佳(1997—),女,浙江杭州人,英语语言学专业本科在读。
其他文献
摘 要:“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诗经》中蕴含着夫妇、亲子、兄弟及人际关系的 “和”文化。前三者是家庭中很重要的关系,他们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家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大力传承我国古代优秀作品中的“和”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诗经》;“和”文化;和谐  一、夫妇和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
期刊
摘 要:模型建构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物理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文章基于国内外建模教育研究结果与核心素养的内涵,以一道力学原始物理问题为例,调查高一学生运用、建构物理模型解决综合性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模型建构;原始物理问题  一、引言  自美国学者David Hestenes(1987)提出建模教学理论后,模型及模型的建构在教育界引起了
期刊
摘 要:文章以目的论为基础,运用目的论的三个主要原则对阿瑟·韦利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索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方法和模式,论证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影响,为《论语》英译研究找到新的视角,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目的论;《论语》;阿瑟·韦利;辜鸿铭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已经出版了多種语言的《论语》译本,其中,阿瑟·韦利(Arthur Waley)和辜鸿铭的译本尤其值得关注。 他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美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未来中职学校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体格,更要有健康的心理。体育文化在培养中职学校学生强健体格的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在中职班级建设中,尝试以体育为载体,打造体育班级文化,也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可以使体育文化在中职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交流与交际的重要工具。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区分作者的写作初衷与无意识表达、文本的主流价值取向与复杂的多样解读、读者的语文素养与见识的形成三个角度进行阅读教学技巧的指导。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意图;读者识见  一、区分文体,解读作者写作初衷与其无意识的表达  教师在组织与进行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核心素养是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取向,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内容界定,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应该是其中一项内容。文章以“专业探索”的教学设计为例,剖析如何渗透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学设计;高中生;专业探索  一、案例实施背景  林崇德教授在其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明确指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社会参与、文化基础和自主发
期刊
摘 要:校园欺凌严重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以及学校、社会的稳定,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严重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文章从法律的角度解析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分析了校园欺凌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校园欺凌防治体制提出可行意见并确定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校园欺凌;法律责任;防治体制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与现状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赵忠心提到:“正常的打架一般没有什么恶意,就是在一些具体事件上
期刊
摘 要:关于启蒙是什么的问题,康德与福柯都做出过经典的阐述。康德和福柯在启蒙问题上的分歧,最明显地体现在理性观和历史观两个方面:在理性观上,康德认为理性就是用启蒙理性去打倒宗教神学,福柯则是否定对启蒙理性的过分强调,进而对规训权力进行了批判;在历史观上,康德的历史观是一种趋向进步的连续性历史观,福柯的历史观则是一种“共时性历史观”。  关键词:启蒙;康德;福柯  1784年,康德发表《什么是启蒙》
期刊
摘 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表明,铜:硫化锌纳米晶体分布均匀,大小是2.9±0.5nm。这些纳米晶体成功地与锐钛酸钛纳米颗粒结合,生成TiO2/Cu:ZnS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fluorescence spectrscopes)对TiO2/Cu:ZnS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光辐照亚甲基蓝氧化的方法研究了T
期刊
摘 要:文章研究了河南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实际情况,对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型,最终根据河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创新创业理念便逐步深入人心。国内众多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