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经典《西厢记》的诞生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66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1月22日,应上海文广集团节目资料中心之约,我到电视台做一个节目,谈上海的越剧《西厢记》的诞生经过及其艺术造诣。同时被邀的还有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吕瑞英两位。在录制尚未开始时,我在小圆桌上摊开1954年越剧首演、后来成为经典作品的《西厢记》的说明书,以及50年代的苏剧、赣剧与1980年北昆、沪港台合作的歌剧《西厢记》等8份说明书时,袁、吕表现出了惊讶的神色,包括1954年版本的越剧《西厢记》说明书在内,她们都没有收藏,说记忆也记忆不清楚了。
  对我来说,因为从事戏剧史的研究,收藏说明书几乎和剧场观摩难以分开,成了习惯。再说《西厢记》既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辉煌之作,又是我研究工作中的重点,所以收藏比较丰富,那是必然的。
  再说,这件事情也和我的工作经历有关,和著名戏剧家、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伊兵(周丹虹)有关。事情说起来,一下子真也说不完。
  
  周总理决定华东戏曲研究院改编排演《西厢记》
  
  解放之初,伊兵历任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剧艺室、华东文化部戏改处、华东戏曲研究院领导,我都是随着他同时调动,在他指导下工作的。他分配给我的任务,就是为古典名著的改编剧目和新编写的历史剧提供参考材料,并提出我自己的看法。
  当周恩来总理决定华东戏曲研究院改编排演元代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之后,伊兵全力以赴,进行研究,也听取了我的汇报。我主要介绍了此剧在中国戏剧史乃至世界戏剧史上的地位,并特别强调了艺术风格上尽可能保存原著的诗情画意。此外,只是认为主角应是崔莺莺,红娘次之,张生又次之。伊兵认为这与他的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随后,编写的任务具体落到了编剧中对古典文学最有研究的苏雪安老先生身上,他从来写京、昆的剧本,那时也只能勉为其难破例写越剧了。改编是从何人(宋之的)的改编本这个中间体开始的,进展得比较顺利。完稿之后,加紧排练。于1953年11月就到了北京,在怀仁堂作了一次听取意见的演出,中央领导、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在基本肯定的前提之下,都畅谈了各自的感受。编、导、演都受益匪浅,回上海又立刻进行加工。那次演出编导的署名形式为“华东戏曲研究院编审室整理 执笔苏雪安”。“执行导演 黄沙、韩义、陈鹏”。袁雪芬扮演崔莺莺、傅全香扮演红娘、范瑞娟扮演张生。那时她们年龄都在三十一、二岁,应该说,还都是青年。
  
  伊兵叫我为新秀作一次专题讲座
  
  华东戏曲研究院的业务工作既是有条不紊,也颇有远见,当袁、范、傅主演的《西厢记》刚搬上舞台以后,更年轻一代排演的《西厢记》已经开始了,决定起用金采凤扮演崔莺莺,吕瑞英扮演红娘,导演则较多地借重黄沙。秘书长伊兵考虑到她们只是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舞台经验并不丰富,书读得不多,要理解古典名著元杂剧《西厢记》的文字与内涵比较困难,决定对她们作一次专题讲座。他认为我就是合适的人选。我拟了一份提纲,请他过目,他稍作调整之后,我就按照提纲讲了一个半小时,导演黄沙也来听了。
  这份提纲我一直保存着,1960年起上海市文化局与上海戏剧学院多次合作开办编剧研究班、编剧班、导演进修班、舞美进修班等班级,我都是用的这个提纲讲授《西厢记》的,不过随时略有补充而已。“文革”中抄家时提纲散失。改革开放之初,各大专院校、各省市文化方面的领导机构又约我讲《西厢记》,我到处寻找提纲仍无下落,最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叶露茜在教学档案中终于找到了一份打印稿,这个老朋友帮了我的大忙。
  通过多年来的讲课,多年来的深入研究,我又把提纲作了修改和丰富。现在我所著《西厢记研究与欣赏》(200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引论部分第一篇《西厢记的形成、影响及其艺术特征》就是这份提纲的定稿。饮水思源,我十分感激1953年伊兵对我的信任,布置我这一光荣任务。当然,当年黄沙、吕瑞英、金采凤诸位安静地专心地听我讲解,合作得很好,也增进了我研究《西厢记》的兴趣和信心。
  
  精心打造的越剧《西厢记》获多项荣誉
  
  袁、范、傅排演的《西厢记》,1953年的北京怀仁堂的演出实际上只是一次彩排性质的内部审查,并未面对广大观众也。广泛吸收意见之后的修改加工,自然有了显著的提高。正好1954年秋,要举行规模空前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福建报的梨园戏《陈三五娘》、闽剧《炼印》、安徽报的黄梅戏《天仙配》都是好评如潮的剧目,华东戏曲研究院自然也有决心把越剧《西厢记》精心打造成为代表作之一。
  在华东会演即将开幕之际,再次组织了一次进京演出,地点放在北京大众剧场。说明书上有十分详尽的编、导、演名单和包括音乐设计刘如曾、陈捷、顾振遐,美术设计幸熙、苏石风等等58位工作人员的名单。
  苏雪安写了《西厢记越剧修改后记》: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第一团这次演出的《西厢记》是根据何人原译本重加改编的,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在北京怀仁堂演出后,得到中央首长、文化艺术界负责同志、全国文联、全国剧协同志们许多宝贵意见,回沪后再度修改,成为这次的演出本。
  在这一演出本里需要说明的有如下几点:
  (一) 演出本主要根据王实甫北西厢记,其中个别地方也参照别种西厢本子。
  (二) 为了尊重西厢记这一文学巨著,所以尽可能采用原词(唱词),并尽量保存西厢记的本来面貌。
  (三) 全剧计分《惊艳》、《借厢》、《酬韵》、《闹斋》、《寺警》、《请宴》、《赖婚》、《听琴》、《前矦》、《闹简》、《赖简》、《寄方》、《佳期》、《拷红》、《长亭》十五场。
  之所以要在说明书上发表这篇《后记》乃是对《西厢记》的高度重视,希望能听到更多的意见。为什么要参照别种西厢本子呢?首先因为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的,所以苏雪安又认真地阅读了一遍《董西厢》,再说职员表中有“舞蹈指导”朱传茗、薛传钢、沈传芷三位,说得更精确一点是“表演艺术指导”。朱传茗等三位都是传字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分别是旦角、净角、生角的大师也。越剧到了建国初期,固然已经演了不少古装戏,但是因为《西厢记》是经典名著,所以排演时特别郑重其事,请三位对表演艺术的“手、眼、身、法、步”各方面加以指导。
  果然,由于表、导、演以及舞美、戏曲音乐等等都有突出的成就,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给予了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等多项荣誉。
  而且,在观摩演出过程中,伊兵作了一次专题报告:《整理改革戏曲遗产 发展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戏曲》,特别强调指出:“在会演舞台上,我们看到了经过整理的祖国优秀的古典名著《西厢记》和朝鲜人民杰出的古典名著《春香传》。”
  
  保留剧目《西厢记》受到外国戏迷的追捧
  
  会演结束之后不久,华东戏曲研究院建制撤销,成立上海京剧院与上海越剧院。上海越剧院根据新的情况,为了兼顾《西厢记》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同时加工和演出,对主演的表演艺术家的分工有所调动。《西厢记》一剧仍由袁雪芬扮演崔莺莺,张生改由徐玉兰扮演,红娘一角起用了较年轻的吕瑞英。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由范瑞娟、傅全香担任,她们本来是东山剧艺社时期的老搭档,一直合作得十分精彩的。
  必须说明的是,1953年华东戏曲研究院奉命招待朝鲜金日成主席的越剧《西厢记》,是袁、范、傅主演的,1954年北京公演与华东会演时也是如此。1955年上海越剧院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演出,由袁、徐、吕主演的。当然,后来因为《西厢记》成了保留剧目,到如今已经历了半个世纪,版本就更多了。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演出时,有好几位白发苍苍的观众还带了线装的古本《西厢记》在手,查对唱词的异同,可见他们对中国古典戏曲是研究有素的。演出结束时,总理格罗提渥亲自上台慰问有加,并与大家合影留念。在苏联首都莫斯科演出,更是盛况空前,领导人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等都出席观看,他们赞誉出场并不多的张桂凤,说这个老顽固演得很出色。
  正因为1954年的《西厢记》,亦即袁、范、傅参加华东会演、并对观众公开演出的《西厢记》,次数极为有限,而且也未留下电影或电视的舞台记录片,所以我所保存的两张说明书已经成了罕见的历史文献。
  有人认为,对于越剧的发展史来说,《祝福》近似一幅黑白分明的木刻,《红楼梦》近似一幅色彩鲜艳的水彩画,《西厢记》则是一幅工笔的诗情画意的唐代人物画。我所收藏的两张说明书也许可以帮助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欣赏吧!(作者为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顾问)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歌曲等  陈一萍    看到2009年8月5日《楚天都市报》文化科技版上的《辛亥首义军歌在汉现身》的报道,使我想起小时候曾听到在革命军中当女看护兵的姑奶奶唱过的几首关于妇女从军、提倡女权的歌曲,印象最深的是《女革命军》和《赤十字会》。年幼的我,丝毫不懂歌中的内容,成年后我学习音乐,在音乐通史课中才得以读懂这两首歌的内容。《女革命军》共四段歌词,头两段歌词是:“女革命,志灭清,摒弃
期刊
王淦昌牵着羊儿去教书  步武尘    王淦昌,江苏常熟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0年赴德国留学;193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相继任山东大学和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99年9月8日,王淦昌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淦昌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与5个子女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他在他的孩子们的心中,父亲依然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王淦昌与夫人是“娃娃亲”,目不识丁的妻子有双
期刊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与20世纪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蒋介石的研究,是学术界长期的课题之一,普通读者对蒋氏的历史亦兴趣不减,坊间充斥着有关蒋的言行事迹的出版物,严谨的学术著作与戏说性质的野史裨闻混杂。近年来,充满神秘色彩的“蒋介石档案”(大溪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相继由台北“国史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对公众开放,中外学者们通过档案“走近”蒋介石,他与许多
期刊
1949年春夏,戴逸读到了一本刚出版的介绍解放战争的通俗读物,由此萌发了写一部抗战史演义的愿望。他于同年冬开始撰稿,为保证史料之详实,思想之正确,文风之生动,作者查阅了大量报刊文献,并时常向胡华、彭明等中共党史专家求教请益。为了合乎广大民众的阅读需求,作者发挥少儿时代喜好浏览演义小说所积累的文字功底,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这14年间的中国抗战史以演义形式挥写成稿。《中国抗战史
期刊
大跃进的年代是出数字的年代。钢多少,粮多少,时时都有新的记录出现。亩产几千斤、一万斤刚让人惊喜,亩产10万斤的记录又已创下。  革命的时代“一天等于二十年”,“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这个“造”,真是点睛之笔。谁若不信,便是“观潮派”。一入“观潮派”的行列,就很容易成为批判的对象,因为这是对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力的怀疑,是对党领导下的“革命变革”的怀疑。于是“观潮派”又可能升格为“怀疑派”。“怀疑
期刊
《申报》的那条“奉召”  消息是假新闻    关于胡适与蒋介石于何时何地第一次聚首,是有些争议的。  1931年10月,上海的《申报》以《丁文江、胡适来京谒蒋》为题,刊登如下消息:  丁文江、胡适来京谒蒋。此来系奉蒋召,对大局有所垂询。国府以丁、胡卓识硕学,拟聘为立法委员,俾展其所长,效力党国,将提14日中政会简任云云。   此消息言之凿凿,细节清楚,加上《申报》是一家有信誉的大报,故许多人信以为
期刊
     
期刊
1935年11月1日上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的中央党部举行,就在开幕式后举行全体委员合影之际,摄影记者中突有一人举枪射击,只见国民党的二号人物、行政院长汪精卫当场中弹倒地。“行政院长汪精卫遇刺”一时成为轰动全国的新闻,轰动程度盖过了四届六中全会本身。当时,日本策动“华北事变”,中日矛盾激化,国民党内部倒汪的风潮不断,四届六中全会本是为召开确定国民党内外方针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的,此际发
期刊
我进大学是在1957年秋。轰轰烈烈的“反右斗争”,正在我准备应考期间,无暇顾及。因为是从北京病休回沪之后以“同等学历”报考,所以连中学如何“鸣放”,如何“辩论”也不知晓,每天只是照例到附近的虹口公园温课复习。公园里人不多,很清静,回想起来倒像是桃花源中人。  及至入学,一进校门便见两旁一片“反击”的大字报,上面点名的记得有孙大雨、王造时、王中诸人,还配有漫画。孤陋寡闻,均不知先生何许人也,只记得把
期刊
1946年,笔者从复旦大学政治系毕业,同窗挚友严君忠谨深知我为人可靠,就热忱举荐给他父亲严惠宇先生,我就充任了惠宇先生的秘书,又尊他为师。我的一生从此就跟着他的脚印,亦步亦趋,竭尽心力协助他干了一辈子民生工程的崇高事业。  严惠宇(1895—1968),名敦和,镇江人,被尊为镇江三老之一,另两位是冷御秋、陆小波(当地人热称严二、陆三、冷四)。严老闻名于银行界,24岁时已升任为金城银行副经理,前辈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