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AMI患者PCI术后的反应与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经常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心律失常,护士充分做好急救药品物品准备,严密监护和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除颤仪等抢救仪器,对纠正术后心律失常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1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358-0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诊经皮冠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PCI)是治疗AMI最积极、有效的措施。但PCI术后极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有些无预警而突然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为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扰。我院通过对83例急诊PCI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共83例,男76例,女7例,年龄38~79岁,平均58.5岁。其中合并室壁瘤7例,合并糖尿病20例,合并高血压37例。有60例在术后CCU监护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12例在急诊术前就合并有心律失常,占20%。其余48例是术后才出现,占80%。
  2 结果
  急诊PCI术后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部位的关系在60例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中,其中23例为一过性,无不适主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未予特殊处理而自行恢复正常。其余37例均根据医嘱及时处理,患者转危为安。其中使用阿托品4例,异丙肾上腺素3例,胺碘酮20例,利多卡因6例;使用电除颤8例,安装临时起搏器7例。
  3 观察和护理要点
  3.1 药品和物品的准备。CCU护士接到介入回患者通知后,迅速了解患者的病史及诊断,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术前合并有心律失常、伴有室壁瘤、心功能差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非常高,常规备好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并备好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备齐用物,微量泵、插管车、抢救车等置于易取处。
  3.2 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患者入CCU后,迅速给氧进行心电监护,记录术后初次床边三支笔心电图。以后每日常规行一次床边心电图,发生心律失常时立即做心电图,做对比判断。前壁AMI发生快速心律失常多,且多为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尤其频发室早及室速,特别是多形性、频发性的室性早搏是室颤的信号[1],要提高警惕性。本组41例有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及加速性自主性室性心律,21例为一过性,无不适主诉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未予特殊处理而自行恢复窦性心律。6例患者按医嘱给予利多卡因200mg静推后以1~3mg/min维持泵入;12例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300~1000μg/min泵入,均转为窦性心律。还有8例患者出现室颤后立即给予200J双相电复律后恢复窦性心律,而后给予胺碘酮300~1000μg/min静脉泵入维持用药。而下壁右室及后壁AMI缓慢心律失常更多见,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应严密监护,注意心率、血压的变化,即使是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也不能忽视,警惕转变为Ⅱ度或Ⅲ度AVB,一旦发生立即安装临时起搏器。
  3.3 正确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熟练掌握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药物的配制及使用方法。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首选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注射胺碘酮时必须稀释后缓慢静推,并严密监测心电变化,注意避免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若心室率<45次/min,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并观察心率,备好心脏临时起搏器;若需要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时,应从小剂量开始,使心率维持在50~70次/min,以防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希氏束起搏节律,诱发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2]
  3.4 备好除颤仪并熟练掌握除颤仪使用方法。一旦出现室速和室颤,迅速电复律是唯一有效的办法;除颤时要求准确、迅速,保证足量电流通过心脏。8例室颤者,我们采用200J双相电波进行除颤,转复后再根据医嘱予胺碘酮300~1000μg/min静脉泵入,维持用药,防止恶性心律失常的再发生。并采用桨型电极接除颤仪持续监测心电示波,将其调到“手动通”状态,当再次发生室颤时可及时发现并处理,为抢救节约时间。
  3.5 心理护理。急诊PCI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极易发生心律失常,应加强生命体征观察,给予有效的镇静、止痛措施。对于出现心律失常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倾听患者的主诉,调整患者情绪,减少心肌的氧耗,杜绝精神因素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4 体会
  AMI患者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
  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AMI患者生命体征及心电活动均不稳定,在PCI术后极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甚至会导致死亡。但充分的准备、严密的心电监护,熟练掌握专科药物知识及抢救技术,使我们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急诊PCI术后心律失常,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及介入治疗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孟庆义.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诊断与治疗.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178-305
  [2] 陈树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处理.医师进修杂志,1998,21(2):60-63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老年人肝肾不足,筋骨衰弱,骨质疏松,加之股骨颈的特殊解剖特点,很小的暴力即可引起此部位骨折,所以,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我们对38例老年患者在骨折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伴随疾病,通过心理、饮食护理及患肢及时、合理的功能锻炼,使病人骨折顺利愈合,患肢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良好,减轻了家庭负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辨证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了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院前急诊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HAMA评分为30.9±4.1分,而对照组为50.1±3.8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
期刊
摘要:护理风险管理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不能放过工作的每个环节,需不断培训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  关键词:临床护理 风险管理 分类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9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在我院治疗的50例中风偏瘫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每组分别有25例,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25例常规护理组有9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25例精心护理组有19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干性疗法与湿性疗法在褥疮护理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了2009年8月—2011年7月期间我院46例溃疡期褥疮患者(84处溃疡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的20例(38处)患者采取湿性疗法进行护理,B组的26例(46处)采取干性疗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45±18d,B组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51±22d,A组患者的愈合效率明显更快。A
期刊
摘要: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护理包括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合理的护理措施及合适的心理护理可提高子宫肌瘤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肌瘤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13  Uterine fibroids care  Zhang Huiying  Abstract:Uterine flesh tumour is a kind of c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因此,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实施心理护理的基础。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心理活动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要善
期刊
摘要:肺炎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不同致病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在发达国家小儿肺炎以病毒为主,在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为主。小儿肺炎的症状有轻有重,针对小儿的特殊生理、心理特点必须加强护理,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观察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82例小儿肺炎患者,提出了肺炎的生理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着重提出了护理因素在小儿肺炎痊愈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病人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术后对病人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饮食营养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相应护理。结果:全部子宫肌瘤病人经过术后护理后,病情都得到了比较好的康复。结论:术后护理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病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 术后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414  【中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护理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10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中进行选取,从中选出9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选取的患者采用认知疗法进行护理,并在护理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抑郁程度的变化。并对其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认知疗法护理的患者,其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