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的环节,学生对于实验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关乎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生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理论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领域,“有效”一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目标,还是激发学生潜质与学习主动性的一个理想状态。“有效实验教学”是人们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与监督学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尝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就要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生物知识在书本上与亲眼见的效果完全不同,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才能更加容易的理解。而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点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高中生物教育在开展了几十年后,经历了由“辅”到“主”,由必考到综合考等一系列变革,而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向一直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自主能力为主。可以称之为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性”,但根据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反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对生物实验课较为轻视
高中教育一直没有摆脱高考成绩的取向,学生仍然抱着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为首要任务的态度对待生物实验课,不能认识到实验课的真正作用,实验操作也是跟随为主,拓展极少。学校生物课的教学实验也严格按教学大纲走,即便如此,实验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做实验主要是要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方式以及对待科学的态度。绝大多数的高中生认识不到这点,对于实验往往得过且过,甚至不想占用太多时间。
而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多年应试养成的习惯,甚至目前年轻老师都印着当时应试时的烙印。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的理论局限性,也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前进。从应试的角度,生物考试不一定非要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这种观点事实上是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难以启发。
2. 实验课时设置太少,教学效果达不到
对于高中生,接触生物实验的课时比较少,设置的实验也比较少,很难满足高中生对实验课学习的要求。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希望多做实验,但实验时间少,很难完成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在一个课时内除去向学生讲明白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方法所用的时间,留给学生剩余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少,只能完成规定动作,甚至难以完成,更别提有所拓展。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领会操作方法或技巧,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开始到操作熟练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以需要更多的实验时间去思考。
3. 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
生物实验课的指导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在平时就应该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过高或是过低的估计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指导不当,缺乏师生协作配合的意识,学生不是手忙脚乱,就是觉得太简单的实验浪费时间,这都对于学生对待实验容易产生误区。
二、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的优势
1.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区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效果要从学生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来衡量,而不是完全用分数来衡量。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与自身能力拓展为第一要务,从这一角度来说,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应有效的。而对于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是阻碍学生对知识领悟以及探索精神培养的,就应是无效的。
2.有效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表现,而生物教学,很多老师一直在追求实验进课堂,每节课都要用教学仪器多种方式的展示,这样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但实际问题又摆在了教师面前,因为课时设置的局限性,实验做得慢,教学有可能就完不成,有可能会把理论教学的时间缩短。这样寻找一种教学的有效就成了老师研究的问题,怎样把理论与实验的教学结合紧密,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本质特征
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衡量的唯一指标是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思维的培养。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培养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时激发科学研究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生物实验教学重在教授学生实践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考,能使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探究能力、对待知识的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行为的建议
1.改变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适当增加实验
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实验同步展现给学生也成为了可能,尤其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更多复杂不能在课堂上实现的实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也能真实的看到。优秀的教学工具创造了便利的学习条件。因此实验适当的增加比重也成为了生物教学中的可能。加上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往往能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想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需要平时教学的积累,老师多做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能力,在实际动手时,也能提高实验技能。
2.注意教学行为和学生的适应
对生物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建议教师应适当延伸实验教学的空间,将一些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对于生物实验学习较为吃力的,应该做一些基础的实验,在完成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扩展。尽量克服自己学校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可以与高校联合,去高校的实验室参观,以增强学生们的兴趣。
3.培养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动机
实验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实验过程中的任一环节的疏忽或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失败。而且对于实验失败的案例,老师也要对学生做好引导,对于实验失败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失败是鼓励学生更加保持探究精神的动力,而不要使学生放弃,在这点上,教育的意义更要大过教学的结果。
4.增加开放性实验,拓展学生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拓展思维空间,选择开放性的实验方式与内容。实验教学的优势就是开放性,教师可根据现有的条件,将有些实验设计成半开放性实验,比如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提供多种实验材料可供选择,或者上实验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多元化选择实验材料。还可以将实验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丰富的生命世界给教师提供了诱发学生对自然发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良好机会,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09,(3):44-45.
[2] 陈霞.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1,(31):174-175.
[3] 肖贻杰,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概览[J]现代教育研究,2003,(11):24.
[4] 张建琼.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4,(9):50-53.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教学领域,“有效”一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但是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目的的一个目标,还是激发学生潜质与学习主动性的一个理想状态。“有效实验教学”是人们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与监督学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尝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研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就要达到这个目的,因为生物知识在书本上与亲眼见的效果完全不同,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才能更加容易的理解。而如何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要研究的重点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高中生物教育在开展了几十年后,经历了由“辅”到“主”,由必考到综合考等一系列变革,而生物实验教学的方向一直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自主能力为主。可以称之为生物实验课的“有效性”,但根据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反映,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仍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学生对生物实验课较为轻视
高中教育一直没有摆脱高考成绩的取向,学生仍然抱着为了考试而学习、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为首要任务的态度对待生物实验课,不能认识到实验课的真正作用,实验操作也是跟随为主,拓展极少。学校生物课的教学实验也严格按教学大纲走,即便如此,实验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模仿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做实验主要是要学习实验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方式以及对待科学的态度。绝大多数的高中生认识不到这点,对于实验往往得过且过,甚至不想占用太多时间。
而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多年应试养成的习惯,甚至目前年轻老师都印着当时应试时的烙印。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的理论局限性,也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前进。从应试的角度,生物考试不一定非要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这种观点事实上是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难以启发。
2. 实验课时设置太少,教学效果达不到
对于高中生,接触生物实验的课时比较少,设置的实验也比较少,很难满足高中生对实验课学习的要求。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希望多做实验,但实验时间少,很难完成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在一个课时内除去向学生讲明白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方法所用的时间,留给学生剩余动手操作的时间很少,只能完成规定动作,甚至难以完成,更别提有所拓展。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领会操作方法或技巧,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开始到操作熟练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理解和消化,所以需要更多的实验时间去思考。
3. 教师缺乏正确的指导
生物实验课的指导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在平时就应该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教师过高或是过低的估计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指导不当,缺乏师生协作配合的意识,学生不是手忙脚乱,就是觉得太简单的实验浪费时间,这都对于学生对待实验容易产生误区。
二、高中生物有效实验教学行为的优势
1.有效教学与无效教学的区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效果要从学生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来衡量,而不是完全用分数来衡量。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与自身能力拓展为第一要务,从这一角度来说,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应有效的。而对于损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是阻碍学生对知识领悟以及探索精神培养的,就应是无效的。
2.有效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表现,而生物教学,很多老师一直在追求实验进课堂,每节课都要用教学仪器多种方式的展示,这样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但实际问题又摆在了教师面前,因为课时设置的局限性,实验做得慢,教学有可能就完不成,有可能会把理论教学的时间缩短。这样寻找一种教学的有效就成了老师研究的问题,怎样把理论与实验的教学结合紧密,不但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本质特征
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衡量的唯一指标是学生学习能力是否有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思维的培养。有效的生物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培养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同时激发科学研究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生物实验教学重在教授学生实践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思考,能使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探究能力、对待知识的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所以,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行为的建议
1.改变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适当增加实验
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实验同步展现给学生也成为了可能,尤其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更多复杂不能在课堂上实现的实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也能真实的看到。优秀的教学工具创造了便利的学习条件。因此实验适当的增加比重也成为了生物教学中的可能。加上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往往能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想要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需要平时教学的积累,老师多做实验,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能力,在实际动手时,也能提高实验技能。
2.注意教学行为和学生的适应
对生物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建议教师应适当延伸实验教学的空间,将一些课内实验延伸到课外。对于生物实验学习较为吃力的,应该做一些基础的实验,在完成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扩展。尽量克服自己学校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可以与高校联合,去高校的实验室参观,以增强学生们的兴趣。
3.培养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动机
实验另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严谨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实验过程中的任一环节的疏忽或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导致失败。而且对于实验失败的案例,老师也要对学生做好引导,对于实验失败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失败是鼓励学生更加保持探究精神的动力,而不要使学生放弃,在这点上,教育的意义更要大过教学的结果。
4.增加开放性实验,拓展学生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要拓展思维空间,选择开放性的实验方式与内容。实验教学的优势就是开放性,教师可根据现有的条件,将有些实验设计成半开放性实验,比如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的空间和探索的余地,提供多种实验材料可供选择,或者上实验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多元化选择实验材料。还可以将实验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丰富的生命世界给教师提供了诱发学生对自然发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良好机会,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卫宏.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09,(3):44-45.
[2] 陈霞.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1,(31):174-175.
[3] 肖贻杰,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概览[J]现代教育研究,2003,(11):24.
[4] 张建琼.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J]教学理论与实践,2004,(9):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