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家校沟通的困惑与变革

来源 :江苏教育·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主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 吴昌龙
  主持人语: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这就意味着,家校之间要有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的信息化社会,以“70后”“80后”为主体的学生家长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到校开家长会、邀教师家访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他们更希望随时随地关注教育,关注班级,关注学生。微信、QQ作为一种网络互动方式,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一种交互式、合作式交流的手段。教师依托这种网络优势,可以实现家校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交流。那么,微时代背景下的家校沟通到底应该怎么做?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摘要】近年来,网络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QQ、微信等交流工具日益得到家长与教师的青睐。但在实际交流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障碍。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家校沟通效果的相关因素展开分析,以便为一线班主任提供帮助。
  【关键词】微信;家校沟通;数据分析;职业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7-0058-03
  【作者简介】吴昌龙,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江苏苏州,215123)教师,一级教师。
  微信是一种网络互动交流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笔者在借鉴、参考其他问卷的基础上,利用问卷星软件制定出《小学家校沟通中微信平台使用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然后在本校家长群体中发放,最终收回有效样本308份。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我校73.05%的家长使用微信与教师沟通,74.67%的家长关注了学校微信公众号,75.11%的家长经常浏览学校公众号推送的教育资源,64.61%的班级建立了微信交流群。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信已经成为家校沟通交流的主要载体。尽管如此,但很多家长和教师表示,微信沟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精研细剖数据,解读现实困惑
  1.家长学历透视:交流话题冲突。
  调查显示(见第59页图一),30.19%的家长具备大专学历,37.66%的家长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些家长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或许,他们的质疑并不合理,但这一客观现象依然存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家校沟通的内容。但也恰恰是这一现象的存在,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陷入不畅。教师乐于把自己看成教育的权威人物,对于家长们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議,往往不重视。相反,教师往往会在交流中尝试说服家长们接受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家长们也不希望被教师视为门外汉,在与教师交流时,也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与其说彼此意见相左,不如说是家长们的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这种冲突。
  2.家长职业透视:交流风格碰撞。
  据不完全统计,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特别是家长职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了解。由于职业因素的影响,家校沟通屡陷困境。家长职业类别千差万别,每一种职业都有每一种职业的沟通习惯:科研技术人员往往注重客观事实,交流时追求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偏于规章程序,沟通往往趋于严谨;商业以及服务行业人员表达能力强,且富有情感色彩;自由职业或待业人员闲暇时间充足,交流时易出现问题分散、中心不明的情况。不同的职业带来了不同的交流风格,不同的交流风格导致了不同的交流结果。微信交流时,多数家长以文字交流为主。文字简短,缺少感情色彩;文字冗长,又导致表意不明。凡此种种,导致交流不畅。
  3.沟通内容透视:育人本位不正。
  依托微信平台,家校之间的交流变得方便与快捷,但这并不意味着遇到任何事情家长都要通过微信向教师询问。数据显示(见图二):首先,家长热衷于同教师就学生在校表现、课程作业、学业辅导等诸多问题展开交流,问题呈现多样性与复杂性。试想,假如每个家长凡事必问,那么教师就会深陷交流的泥沼而不能抽身。长此以往,教师就会为躲避不必要的交流而被迫“潜水”,假如真的陷入这样的尴尬,那么微信等网络交流也就会名存实亡,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其次,通过图二,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微信交流学业的家长在50%以上,咨询课堂表现的达到80.19%。这说明家校之间的交流偏重了学业而忽略于育人。长此以往,教育就会日益陷入目中无“人”、六神无“主”的怪圈,立德树人也将成为一种口号。
  4.助推资源透视:观念引领不力。
  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对家长来说亦是如此。倘若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不被家长认同,那么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必然受阻。微信公众号具有强大的助推功能,数据显示(见第60页图三):学校在助推资源时,依然存在简单对待的现象,推送资源主要集中在本校发生的相关活动新闻上,占比高达73.26%。而学校规划以及发展理念方面只占4.65%,学生作品等占比不足2%。可见,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资源存在内容简单化、集中化等现象,这极易造成家长们的阅读疲劳与审美式微。
  二、还原现实语境,审视促进变革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见,微信虽然功能强大,但是它不可能脱离人的需要而单独存在。任何虚拟语境只能是现实语境的一种补充。沟通的成败并不取决于微信平台本身,而更多地取决于使用微信沟通的主体。因此,在深入了解和熟练操作微信这一媒介的基础上,教师更应关注沟通主体,即人的沟通需要。
  1.熟悉微信功能,提高沟通效率。
  微信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交流工具,每一项功能都有其显著的实用价值,并且很多实用性的功能也随着现实需要在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每一项功能的推出,都需要人们对其加以了解,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去操作。如朋友圈功能,可以及时分享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视频、图片等;城市服务功能,其中包括必要的交通信息资源,如地铁、公交、滴滴等常用交通工具,这为家校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来便利;当然,微信还具有位置定位、转账等诸多功能。这些都要家长多加摸索、熟练操作,以便提高家校沟通与合作的效率。
  2.寻找交流话题,形成沟通交集。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否顺利,取决于交流主体之间是否拥有符合交流者本身需要的话题基础。以家校交流为例,教师与家长之间通过寻找彼此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沟通,让彼此观点在冲突中更加鲜明,在补充中更加丰富,进而形成共识和交集。比如学校运动会即将开始,学生们希望拥有一套自己的班服,家校沟通后由家委会负责挑选服装,家长们根据学生的身高进行挑选,这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
  3.尊重职业习惯,多元沟通表达。
  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习惯,当然也包括与人交流的习惯。有人喜欢简明扼要,说话言简意赅;有人热情奔放,表达富有情感;有人言语拖沓,表达含混不清。总之,千人千语,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文字,亦可选择语音、视频,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让交流达到预期的效果。
  4.问题抓大放小,突出育人为本。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的最大问题,也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家校沟通,就应该紧紧地抓住人的发展这一问题展开交流。学业成绩是育人的一方面,而不是教育的全部,让学业成绩占领教育的全部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也是与立德树人观念相悖的。因此,家校沟通,就应该抓大放小,在沟通之中对家长进行积极引导。同时,也不能因为微信交流成本低廉,就眉毛胡子一把抓,陷入“家长凡事必问,教师凡问必答”的怪圈。倘若如此,教师必然陷入家校沟通的困境。
  5.推送多样资源,彰显交流张力。
  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家校沟通,其方式多种多样,文字、语音、视频均可以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除此之外,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等渠道推送、分享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让家长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读到育人美文、看到美图与精彩生动的视频。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有益活动,拓宽家校沟通的空间,彰显家校沟通的张力,进而实现家校沟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软件逐渐因人们的需要而被开发出来,更好地为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服务。我们相信,“微”时代的到来,以微信为主的交流工具,其功能会更加完备与强大,“微”时代的家校沟通,也会见“微”知著,不断向好。■
其他文献
【摘 要】2017年版课标中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课程,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家乡怎样发展”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为例,尝试探索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区域地理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地理探究活动;新课标;地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3-0055-03 
【关键词】等比数列前n项和;教学设计;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62-03  【作者简介】黄保球,江苏省清江中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高级教师。  一、设计理念  “让学习真正发生”,首先在于“让”,教师要有“让”的意识,所以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教师在后”,只有“教师在后”,才能做到“学生在前
【摘要】在“互联网 教育”时代背景下,班主任需顺应潮流,以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为支撑点,通过“给力制度”“助力导师”“合力活动”,“共研”“共享”“共荣”“共进”,拥“器”握“术”,化“法”寻“道”,不断提升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享受教育幸福。  【关键词】班主任;制度;导师;活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5-0035-03 
【关键词】核心素养;责任意识;班会活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0-0048-04  【作者简介】俞萍,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南京,210000)教师,一级教师。  一、活动背景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提出9大素养,分别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其中排
[摘要] 目的 評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肠系膜下动脉(IMA)和Riolan动脉弓的显示能力,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前了解IMA和Riolan动脉弓的三维影像解剖特点对手术的意义。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且术前行肠系膜动脉MSCTA的患者72例。采用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容积再现(VR)后处理技术对IMA及其
关于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有不同的表述。蒙台梭利的表述是:作为教师,的儿童。陶行知的表述是:让自己变成儿童。陈鹤琴的表述是:让自己重新做回儿童。李吉林的表述是:我,一个长大的儿童。苏霍姆林斯基是这么描述的:我要寻觅“通向儿童心灵中最神圣角落的小道”,真正“進入童年的宫殿”,但一定要取得“进入宫殿的通行证”。他又说,教师“使自己保持一点儿童气质,但同时又不把自己和儿童等同起来”,“教师要珍惜自己身上童年
【摘 要】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本文以“工业革命前欧洲历史发展进程”高三历史复习课为例,阐明应用唯物史观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即将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内容整合在一起,使高三历史复习具有广度、深度和高度,提高高三历史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历史;复习课;唯物史观;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
【关键词】新课标;苏教版教材;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096-03  【作者简介】王子扬,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210003)教师,二级教师。  一、课程结构内容优化,突出主线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必修课程分成预备知识、函数、几何和代数、概率与统计、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压力超负荷兔子模型心肌细胞增殖、血流动力、心肌成纤维增生及心功能的变化。 方法 随机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0只,将兔子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两组,每组兔子30只。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胸主动脉,模型组开胸后分离胸主动脉。分别测定各组兔子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水平、心重指数和心肌细胞体积水平、心肌细胞增殖情况、心肌组織形态变化以及各组心肌胶原含量以及各
【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重合作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因此,这节课我借助导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决定本堂课的重难点,以学定教。并且借助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肖邦故园》是一篇篇幅较长的译文,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教师的引导。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我把思路定位在“方法—景物—情感”这条线上,作者运用对比、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