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的三个关键

来源 :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mw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文化强国,意味着我们目前还不是文化强国,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全会讲话中说的,“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扭转。这是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处历史方位一个重要而清醒的判断。同时,六中全会总结我们党建设先进文化的经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这又说明,在努力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问题上,我们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提出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自然引出什么是文化强国的问题。有的基本标准是比较清楚的,也容易去衡量。比如,文化生产力的高低和文化产品的多少,为人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不是足够普及,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当中的比重有多大,以及人民群众参与创造、共同分享和积极消费文化产品的程度如何,等等。达到这些要求,虽然也不容易,但只要有持久的努力和足够的投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文化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文化产品的日益丰富,是可以预期的。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有一些基本要求,难有明确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但它们却更具关键意义,甚至可以说是能否实现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前提。这里谈三个这样的关键问题。
  第一,对内而言,建设文化强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关键
  鲁迅说人无信不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也是无信不立。所谓信,就是信仰、信念、信心这些价值观,并且把它们当着做人做事的评判标准,还要对它们产生敬畏之心。这样要求,并不是苛刻。因为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任何一个强国的兴起,其思想文化的力量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其价值观念都居于核心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是谈不上建设文化强国的;如果没有对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珍惜,文化强国也是建设不起来的;如果核心价值体系没有发挥足够的化人、育人功能,成为人们的基本遵循,也不能说你的文化有多强。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立“信”、树“魂”,想方设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之在社会成员当中发生入脑、生情和范行的真切影响。这是关键,是灵魂,是前提,是坐标,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根本要求。“软实力”强了,实现以“文”化“人”就更容易一些。文化,其要害是其“文”可以并且能够去化“人”。现在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影响力如何?应该说,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是强的。如果不承认这一点,否认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思想道德领域的巨大进步,就很难解释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成就。不能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正是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观念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我们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论者,而不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二元论者。当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任务仍然很重。这是一件相当长远和仔细的工作,需要耐力去坚持去推动。不像搞经济建设,十年二十年可以翻一番、翻两番。而文化的繁荣发展,虽然离不开经济,离不开钱,但有了经济发展,文化不会自然繁荣;立“信”、树“魂”这样的事,更不可能靠钱堆出来。古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唯其如此,六中全会才没有提出实现“文化强国”的时间表,而是强调“努力建设”。
  第二,对外而言,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是关键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中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文学艺术,对周边国家有过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天我们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实际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民族复兴,当然包括文化复兴,而且文化复兴是重要的也是带有根本标志性的复兴。文化上是不是复兴,是不是强国,在当今世界,不能关起门来衡量,还要看你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特别是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国民素质、国家形象,能不能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能不能赢得更多的认同,能不能在世界的精神文化高地上占据特殊的分量。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虽然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还有三个不相称,一是和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方面的硬实力和影响力不相称,二是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相称,三是同我们倡导和奉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相称。我们虽然为语言、民俗、饮食这样一些生活状态的和实用性的文化形态走出去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不小成绩,但目前国际文化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原因在哪里呢?过去我们强调走出去,为的是打破文化上被视为“异类”的围堵,从展示生活状态的和实用性的文化形态开始,是必然的选择,别人也容易接受一些。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文化影响力是有限的。现在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和熟悉跨文化交流的规律,在涉及价值观念层面的交锋中更显主动和从容,在文化交融中既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又实现自己的创新。这样才能在走出去的同时,能够“走上去”、“扎下去”,在当代世界的价值观念层面取得话语权,提升软实力。这方面要做的事情更多,更复杂,更需要掌握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规律。
  第三,对文化创造本身而言,建设文化强国,最大限度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是关键
  努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又一个并且是带有根本性的要求,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我们是文化资源丰厚的大国,也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大国,之所以还不算强,是因为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创造的规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掌握,对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还存在不足。我国一年的精神文化产品,从电影到电视剧,从舞台演出到图书出版,从小说到诗歌、散文、歌曲等等,产品的供给总量是很大的,有不少精品力作,文化创新也做了大量探索,对满足人的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但总的感觉是精品力作还不够多,一些作品重复多,格调不高,存在娱乐色彩过浓等问题。不进一步解决思想内容进一步提升,增强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的问题,文化产品数量再多,形成的有效需求仍然有限,也不能说是文化上的强国。
  增强文化创新活力,关键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要努力培育、引导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和需求能力。这当中,有文化人才培养问题,有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有文化市场的培育问题,有文化氛围的提升问题,更有对文化规律的掌握和运用问题,等等。这里有两个问题特别要注意,一个是对待既有文化资源的态度问题,一个是重视用正确的思想情感提升文化品位的问题。
  中外优秀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好的文化成果一旦被创造出来,可以被一代又一代人享用、消费,既可以产生新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不断起到“化人”的作用。这就是出版界不断重印中外文学经典和学术经典的原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建设的文化强国,前面有一个定语,叫“社会主义”,因此,对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创造和积累的文化资源,更要珍惜。断了文化的血脉,想一切从头开始,是建立不起文化强国的。美国历史不长,但它的文化基因,却也是从欧洲文明传承而来。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说的文化复兴,不是复述或娱乐化演义文明古国的故事,也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西方,向别人看齐。这样做,不可能改变西强我弱这种国际文化格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矮化了文化自觉,舍弃了文化自信,算不得文化自强。只有在大胆汲取各种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创造出贴近时代生活,体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东西,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真谛。
  再谈用正确的思想情感提升文化品位的问题。没有健康的和有品位的思想价值观念这个灵魂,任何文化产品都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在文化创造的工艺技术方面,我们不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只要是国外有的技术手段,我们很快就会有。这些年的电影大片,已经证明这一点。文化创新,需要优良的文化品种。这种优良的文化品种就是思想价值观念。就像种庄稼,有了农田,水利设施也完善,气候也适宜,但如果缺少优良种子,还是不行。没有优良的思想情感种子,形式再华丽,故事编得再好,制作工艺再精,最多也只能引起一次性文化消费,而且影响力也如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是空洞的形式躯壳,不可能成为经典。由此可见,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有思想、有品位的文化创新活力。
  (作者系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冯静)
其他文献
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砥砺“三严三实”作风的重要途径,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一场接力,也是一场考试。“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赶考,考的是党员干部的真本事,考的是领导水平和治理能力。  天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过程中,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时有一个心愿:希望美国能从现有的战争中解脱出来,并且避免被拖入新的战争。他认为,减少美国在中东地区庞大的军事和政治投入符合其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他决心要重新平衡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承诺,即重心东移的所谓“再平衡”战略。然而,在过去的2015年,奥巴马呈现给世界的中东地区,却面临着两大相互关联的危局:“伊斯兰国”的肆虐和扩张,一战后在中东地区形成的国家疆界、权威和维持了百年的安全秩序正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人民军队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光辉历程,展望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光明前景的同时,高屋建瓴,对八一起义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他说:“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拉开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八一起义,功在第一枪  习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学习领会这些新思想新论断,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真正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观点是马克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按照“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各项工作、创新活动载体、实现发展目标”的工作思路,把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干部成长、提升党组织创新能力、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紧抓不放,扎实推进。  瑶海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将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定期举办“瑶海讲坛”,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为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形势教育、经济分析、科学发展观辅导、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及时为领导干部“充电
编者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吟咏治官治政治身、兴衰成败得失的诗词,其心之深,其情之切,其意之重,如警钟在耳。今天重温它们,对增强忧患意识,始终警惕“四种危险”,有效应对“四种考验”,不无教益。  中国古诗,蕴含丰富深刻的治国理政智慧,给人启迪,引人深思。本文试辑几首,共勉为鉴。  一、《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
半年前,提起中南传媒,投资者也许还不太熟悉。随着中南传媒的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刮起了一股中南传媒旋风,传媒行业掀起了一种中南传媒现象。  中南传媒不仅拥有8家大型出版社,而且拥有从印刷、出版到发行以及报纸、网络、互动框架媒体等新媒体在内的出版传媒业最完整的产业链,销售规模与利润也跃升至全国同行业前列。  “只有把作品变成产品、把资源变成资本,出版传媒企业才能找到准确的定位,将自身的价值凸显出来。”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青海调研时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基层深入推进,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基层实际出发,注重吸引群眾参与,着力强化问题导向,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活动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7月17日至19日,刘云山先后到青海省海东市、西宁市农村、社区、企业和窗口单位,就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调研,对青海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精彩导读  传统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教条化,给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是当代中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大人民群众。  科学发展观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消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错误。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当下,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委、市政府探索创新内容、载体和方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宁波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营造有利于良好道德风尚形成的社会氛围,社会风气不断改善,公民道德素养不断提高。  一、具体做法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宁波市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解,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建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宁波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