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文本方得课堂真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文章应该如何讲,讲什么,这是语文教师讲一篇文章首先要思考的东西。教师深思如何讲的多,熟虑讲什么的少,真正能静下心来反复多读上几遍文本、深耕文本、细读文本的教师屈指可数。经典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作品,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是典范的、权威的作品。经得起历史考验,足以说明文本中的每词每句都值得推敲,都值得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作者故意删去了什么。
  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例,《藤野先生》是一篇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因此要讲出新意来恐怕不容易。但越是传统的、经典的,越要敢于试探,敢于挑战,没有这点勇气,语文是教不好的。鲁迅先生也说过,文章写成以后他至少要看两遍,要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因此,教师研读文本时,不只要读懂文本语言,更要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好多语文教师反映鲁迅的文章难讲,是因为他们还未深入鲁迅的文章,一旦深入进去便能体验到鲁迅的文章如苏州园林一样,不只是技术,更是艺术。
  《藤野先生》一文,前五段写的是作者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后又插入了幻灯片事件,大多数教师对这两部分的处理是简而又简。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思考到这两部分在文章中应起到的作用,而脱离这两部分对人物进行分析是片面的、生硬的。
  為此,可以尝试作如下思考与探索:
  开头前五段,足足用了五段,既然鲁迅先生写了,这足以说明这五段在文本中要负起其使命。通过阅读文本,可以知道这五段写的是作者“我”与清留学生的格格不入,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一句“到别处去看看,如何呢”,足以说明鲁迅当时那种无奈的心情和生存状态的困境。如此的生存状态促使鲁迅要离开仙台,生存状态越差,越急于离开,越想新环境、新状态下能遇见自己想见的人。而在仙台,鲁迅恰恰遇见了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藤野先生正是在鲁迅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情况下,给予了鲁迅毫不经意中的关怀,慰藉了鲁迅“孤寂”心灵。鲁迅写完了自己的生存困境,接着开始写了更让自己难以容忍的精神困境,即作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异乡——日本,在日本民族主义的狂潮中,所感到的巨大压力,所受到的不能容忍的屈辱,所激起的思想的反省。这一次,又是藤野先生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超越民族主义的心胸,缝合了鲁迅些许的伤口。
  离开以上的这些分析,对那时的鲁迅、那时的藤野先生的分析都是片面的。只有充分理解鲁迅这样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鲁迅的意义。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为什么鲁迅给予藤野先生这么高的评价,很大原因是因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是一种自然,是一种平常,是一种不经意,而正是这种自然、平常和不经意,才在鲁迅的心灵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并且引发了极其崇高的敬意。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多次说过这样的话语:黑暗的现实,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因此,他总想努力地去寻找并挖掘“理想的人性”,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鲁迅写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要写《藤野先生》,目的就是要从藤野先生身上挖掘出“理想的人性”,并用来和现实对抗。
  对文本挖掘到这种程度,授课的思路也就开阔了许多。
其他文献
今天是9月初9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平日里奶奶照顾我十分辛苦,因此我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给奶奶准备一件礼物。“送什么呢?”我一直在想。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了,我心里焦急万分。  在我刷牙洗漱时,无意间看见卫生间角落里有个盆。我灵机一动,心想:“我不如就给给奶奶洗一次脚吧!”  我赶忙在盆里装上半盆温度适宜的洗脚水,还在旁边放了一张小板凳。准备工作就绪,我来到奶奶房间,拉着奶奶的手说:“奶奶,今天是重阳
期刊
放下,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勇气。  与往常一样。外婆,妹妹,我。三个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共进晚餐。“我们边吃边看电视吧!”妹妹怯怯地望望外婆,再小心翼翼地瞥了我一眼,眼睛满是期待。气压瞬间降低。  “不行!多费眼睛,对消化也不好!”我坚定地说。  “你也别这么苛刻!就让她……”婆婆护着说。  “不行就是不行!”我也守护着姐姐的权威。瞬间,妹妹甩下饭碗,直冲楼上,头也不回。  “有本事就别下来!”我生气地
期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杜甫老先生寥寥数语,道尽了春风化雨对于万物生长的影响。若是狂风骤雨,只怕雨后只能留下满目疮痍吧?这大概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大自然如此,教育也是如此。无痕的教育就如同那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却早已滋润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过程中,儿童越是察觉不到教师的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我认
期刊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學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激情传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站在语文新课改旗帜下,语文教师应当怀着自己对于文学的虔诚和生活的热爱投入到语文教学之中,置身文本之中,亲身感悟,把我们思考的智慧和发现的喜悦以丰富的手段
期刊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作文教学,现就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興趣和写作能力说说自己的浅见。  一、指导阅读促进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写好作文,一定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也是积淀文学素养的关键。首先,在给学生日常授课和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白他们要去读的是什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和指向性,目标要明确,还要明白怎么去读,怎么去理解。对于不同
期刊
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今仍是我的理想,虽然受主客观各种条件的限制,我距离自己的理想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但是我却在一如既往地努力着。淡泊从容地继续我的路,承认自己的平凡,但决不苟同于平庸,默守平淡,但时时不忘为自己喝彩。  雾霾,无处不在,我们只能无奈;天气,不受控制,我们只会抱怨。工作,如若只是因为养家糊口,教学,就是机械的重复,生活的激情荡然无存。创造?更是天方夜谭,生活,哪还有快乐可言?  哲
期刊
时事评论成了当今流行的一种写作方式,那么,中学生面对当今的时事,又该有怎样的感悟与体会,并把它们变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呢?  首先,关键是学生的道德取向。网上的调查结果表明,“负责任”在中学生“最看重的品质”中排第四位,和第五位“沟通”都没有超过0.40,也就是排在同类积极品质的末尾。在中学生所持道德价值取向与其生活体验的关系分析中也发现,“负责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显著相关。这些都表明,责任感和责
期刊
人生是短暂的,“寄蜉蝣于天地”;自我是渺小的,“渺沧海之一粟”。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也许《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者李筱懿在书中用她那女性特有的流畅而理性的文笔书写了民国时期26个女神级女人的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作者多维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民国奇女子的幸与不幸,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作者剥去这26位女子的层层光环,不仅写她们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辛酸与沧
期刊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在人教版教材中被安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鉴赏时,学生对尾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产生三种看法:“回去、回家”,“雨归去了”,“回到刚才那个地方”。显然,这样的解读不足以表现词人的创作心境。  品读这首词,在轻松、俏皮、更具有挑战色彩的豪迈中,能感受到词人一种不息的信念与朴素的哲理。有诗云“赋到沧桑句便工”,这首词“生花”的“妙笔”在词尾究竟能透出词人怎样的“
期刊
语文教学旨在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教学生会读书,会思考。语文教学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为部分重教轻学的语文教师所不了解,就是语文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语文学习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而新课改之后,教学课时大幅减少,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时间明显增加。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必须有效地开发课堂内外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空间,那么课前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