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事里的镇江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pming_sn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时,交通以水运为主,一座城池的兴衰多与水有关,扬州如此,与之隔江相望的镇江也是如此。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

  镇江历史长达3000多年,曾称“丹徒”“京口”“润州”等,但唯有“镇江”最能体现它水运咽喉的独特地标功能。早在六朝时期,镇江的渡江航线就已形成,到了隋唐,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东西走向的长江与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形成了“十字黄金水道”,水面上帆樯如云,沿岸灯火万家,镇江也因此繁盛千余年。富商大贾、达官显贵、文人雅士接踵而至,他们或商海浮沉、或玩权弄谋,或喝酒吟诗……几多情愫便都遗留在了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如若在烟花三月进入到这座千年古城,那些“情”事,便越发让人觉得目酣神醉。
上图为北固山,此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从东进入古街,不久便能看见一座过街石塔,名叫“昭关石塔”。石塔建于元代,塔高4.69米,为喇嘛式,塔下为四方框架结构,可通行人,按照佛教的释义,塔即佛,每次从塔下过,便相当于拜佛一次。
  穿过石塔,便到了始建于宋朝的观音洞。在历史上,西津渡古街范围内的寺庙圣洞很多:佛教的观音洞、般若院,道教的紫阳洞、铁柱宫,此外还有妈祖庙、大王庙、关帝庙……虽教派不同,但核心功能只有一个——避水灾、祈平安。自古镇江便是水运交通要道,而西津渡则是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的渡口,旧时,此处的江面时有大涛,声势骇壮,水灾事故不断。人们修庙建寺,希望神佛能保一方平安,渡客上船之前,也必然到寺庙虔心诚拜,以期天神保佑出行平安。
  求仙是心灵的安慰,镇江人民更把保平安落到实处——成立救生会,打捞沉船、拯救落水者。
行走在西津渡古街,青石板路面上那深深的车辙足以证明这千年古渡、千年老街当年的繁华。那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那翘阁飞檐,那窗上的雕花,那斑驳的柜台……无不向我们娓娓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使人情不自禁地生出无限遐想。

  西津渡的救生会位于观音洞的斜对面,该会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中国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民间水上救助机构。穿过石门进入救生会内,在院里便能看到一艘救生船模型。救生船周身都被涂上红油漆,船头挂着一个虎头金牌。在当时,船夫们驾着“红船”在江面巡逻,一旦发现有沉船或落水者,便会敲响大铜锣,所有船只都必须避让,让“红船”以最快速度抵达出事地点,展开救援。   清末民初,由于连年战火,救生会逐渐式微,1920年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救生会创下的义举,正如这条老街上的古建筑一样,成为了刻录在历史卷轴上永不磨灭的记忆,任由后人凭吊、瞻仰。

镇江三怪与三鱼舌尖上的意外之喜


  镇江美食众多,尤以“镇江三怪”最为出名。在镇江,有一首当地人都会念的顺口溜——《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香醋为“镇江三怪”之首,与山西老陈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醋”。
  镇江肴肉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肴肉最初叫硝肉。相传,有一妇人在腌制猪蹄时,误把硝当做盐与猪蹄混在一起,本以为此举腌坏了猪肉,却不料肉质不但没坏,而且腌制过的猪蹄精肉部分红润如玛瑙,脂肉部分剔透若羊脂,品相甚佳,且入口香气扑鼻,味道鲜嫩。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品尝了这一美味后,连连夸赞,甚至有传言称,硝肉改称为“肴肉”,就是因为乾隆当时金口玉言:“如此佳肴,怎能叫‘硝肉’,应叫肴肉才是。”
  肴肉虽为肉食,但通常不做主菜。或许人们在每顿餐食、闲暇碎嘴时,随时都要吃上两口,才能表达对这道佳品最大的“敬意”。
  “镇江三怪”中的最后一怪“面锅里面煮锅盖”,指的便是镇江的锅盖面。锅盖面与肴肉类似,都是来源于意外的美食。相传,乾隆曾到镇江的张嫂子面店吃面,张嫂子慌乱中将汤罐的盖子放进了面锅中,不曾想,煮出来的面条竟不烂不硬、喷香爽口,因锅中盖便于清除浮沫,面汤鲜亮不浑浊,乾隆吃后龙颜大悦。此后,镇江人便纷纷效仿,煮面时都特意煮上小锅盖。
鎮江美食众多,最有名的就是镇江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此外,蟹黄汤包、鸭血粉丝、老鹅、江鲜等,也在全国独具特色。

  镇江的美食除了“三怪”,还有“三鱼”——鲥鱼、刀鱼和鮰鱼。鲥鱼是回溯鱼,在长江、珠江、钱塘江的中下游流域都有,不过尤以镇江为佳,而镇江的鲥鱼又在农历三月为最鲜。
  镇江人做鲥鱼以清蒸为主,蒸时不去鱼鳞,鱼鳞下肥厚的脂肪在高温下呈半融化的胶状,鱼肉食用时便鲜滑润口,吃的时候再配上姜丝和香醋,更是满口生香。苏轼在镇江尝到此菜时,也忍不住写诗夸赞:“芽姜紫醋灸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鲥鱼虽味美但刺多,若嫌挑刺麻烦,就可把目光转向鮰鱼,镇江人做鮰鱼喜欢做成“白汁鮰鱼”:刮鳞、去脏,焯水,用油稍煎后,加酒重焖去腥,最后加上笋片、清水焖烧,等到汤汁如乳,白汁鮰鱼就大功告成了。鱼保留着最原本的鲜味,鱼肉厚而无刺,嫩而不腻,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烟花三月到镇江,一定还要尝尝刀鱼。此时的刀鱼以清蒸烹制,鱼刺软绵入口即化,肉质细腻,唯有一个“鲜”字能赞誉。
  镇江三鱼味道有多美,大概就是在乾隆御宴上必不可少。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镇江,经过对古迹资料的查阅整理,“金山饭店”复原了当时乾隆所吃菜品,并于1982年推出了“镇江乾隆御宴”,菜单包含冷菜、主碟、八围碟、点心、汤菜等十个方面共30多道菜:八方迎驾、七级浮屠、喜鹊登梅……道道菜都讲究“奇、清、雅”,光看就已让人口舌生津、食指大动。
其他文献
上图为多雄拉雪山的星空,三月的西藏,夜里寒意侵人,星辰却很明亮,在清冽如水的月光映照下,雪山清丽动人。下图摄于西藏希夏邦玛峰,当时我驻扎的营地海拔有5200m,因为缺氧头疼我浅眠了一会儿,梦中想的都是找机位和如何构图,醒来后就看见繁星满天。上图摄于新疆北疆琼库石台村。凛冬已至,千里冰封,这里的小河依旧流水潺潺。为了拍下理想画面,我在水中站了4小时,于零下二十度的清晨完成了这张作品。下图摄于川西,深
从地理位置来讲,上海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的文化亦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上海文化也被称为“海派文化”。那现在为什么要讲海派文化,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文化是靠人传播的,上海刚建立时,整个上海县人口有五十万,其租界里的人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尤其是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如此一来,江南成了上海移民的重要来源。另外还有外国移民,上海刚刚开埠时,外国人仅二十几个,到1942年统计数字,最高达15万。到
先让我们回到2015年:津巴布韦颇有名气的狮子王西塞尔(Cecil)在觅食之际,被人为刻意放置的诱饵引出了国家公园保护区,迎接它的是捕猎者的弓箭、子弹与毙命前40小时的痛苦挣扎。据悉,西塞尔之所以成为当地的焦点,是因为它独特的黑色鬃毛、庞大的身躯和对游客友善的态度——西塞尔会在游览车附近漫步,摆出姿势,允许游客拍照,因此被认为是国家公园里的明星。  杀死西塞尔的捕猎者是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牙医沃尔
左图为依山傍水的魅力城市廷斯菲尤尔,右三图为廷斯菲尤尔的著名景点斯泰丁山和在廷斯菲尤尔拍摄到的北极光。  冰天雪地的沿海岛屿、迷人的山脉与峡湾、美味的鳕鱼和驼鹿……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的挪威,是世界各地旅行者共同憧憬的最北目的地。2017年,挪威被联合国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2018年,挪威在全球幸福指数排行榜上高居第二;自2009年起,它连续十年占据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的榜首……富裕的
地处皖南低山丘陵之间的徽州,溪山环峙,秀峰叠翠。古诗有云:“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这首《徽州》描绘出一方水土的清幽和纯朴民风,让人心生向往。  要想感受徽州的古朴雅致,深入散布其中的古镇村落是最好的方式。徽州古镇村落众多,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西递、宏村、呈坎,还有很多并不知名。例如位于绩溪县的上庄镇,就静静地在时光里行走了上千年。  上庄镇群山环抱,溪水
日干乔沼泽,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跨瓦切、麦洼、色地三个乡镇,现存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大的沼泽,“红军过草地纪念碑”现立于瓦切镇的沼泽入口处。  我初步考察了沼泽情况后,就开始了耗时三天的徒步穿越。虽装备相较红军长征时期先进不少,但由于自然因素,我依然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危难…… 1边缘草地-湿地沼泽-凶兽丘陵-牛棚营地 初入日干乔沼泽,我与向导索夺就遭遇了狼。而后的狂
骑田岭,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宜章县、郴州市之间。在古代,骑田岭的名字很多,包括了阳山、腊岭、桂阳岭、客岭山、折岭等。根据《史记》记载,早在公元前214年,就已经有犯人通过骑田岭古道被发配到越地(即岭南)。  南方五岭中,在唐代大庾岭古道开凿之前,骑田岭古道一直是最为重要的古道,一方面商旅如云,另一方面古代将军要想稳坐岭南,就必须守住骑田岭阳山关这道天险……  阳山关  见证骑田岭的战争往事  从古代
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为新石器时代陶器,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奇异,工艺复杂,以薄如蛋壳的杯壁闻名于世,为史前陶器文化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它标志着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第一次利用天然物创造出了崭新的物品。陶器文明中,蛋壳黑陶杯以薄如蛋壳的杯壁和极为精致的工艺脱颖而出,被世界考古界称为“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壳黑陶杯的器型多种多样
东西纵横的嘎玛沟,地处喜马拉雅东坡,因发源于珠穆朗玛峰东坡的雪山河流——嘎玛藏布流经、侵蚀而形成,其西段属定日县曲当乡,东段属定结县陈塘镇。作为英国探险家霍华·巴瑞口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嘎玛沟森林密布、花草缤纷,是一块未被外界侵扰的净土和秘境;作为没有人口聚居,仅有几处夏季放牧点和护林员露营地的“无人区”,嘎玛沟无疑是一条颇具挑战性的史诗级徒步线路。  我曾两度与嘎玛沟结缘:第一次,我与同伴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历史和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同时,立陶宛人又坚定地信仰着天主教。左页大图为著名的十字架山,是立陶宛人反抗侵略、争取民族和国家独立的精神象征;右页一图为立陶宛国家戏剧院缪斯女神盛宴雕像;右页右二图分别为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徽。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立陶宛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家认同感和民族信念也最为强大。  历史上,立陶宛国力十分强盛,曾一度称霸欧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