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断句”应注意的几点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s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江苏省《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选修历史科目的考生在加试内容中必须“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古文断句题。6分”。对于江苏的考生来说,在高考中出现这种题型还是第一次。要能准确断句,我认为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文言虚词
  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的,但常用到虚词,熟悉并掌握文言中常用的虚词的意义、用法和所处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准确断句。如:
  (1)发语词。“盖”“夫”“若夫”“至若”等发语词,常用于句首,表议论或另提一事。发语词之前要停顿。
  (2)语气词。语气词通常用于句末。如表判断语气的“也”,表陈述语气或肯定语气的“矣”“耳”,表感叹语气的“哉”“兮”,表疑问语气的“乎”“耶”“欤”等,这些句末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2.注意文言中的特殊旬式或一些固定旬式
  特殊句式如:
  (1)判断句。“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等等。
  (2)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古之人不余欺也”等等。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等等。有其他语言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我之谓也”“惟兄嫂是依”,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3)定语后置句。如“楚人有涉江者”“石之铿然有声者”“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马之千里者”“我持白璧一双”,等等。
  (4)介词结构后置句。如“覆之以掌”“树之以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俟我于城隅”,等等。
  (5)主谓倒装句。如“甚矣,汝之不惠”“快哉,此风”“美哉,我少年中国”,等等。
  (6)被动句。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为天下笑”“恐为操所先”“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若属皆且为所虏”,等等。
  固定句式如: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不可乎”“何辞为”“何以伐为”“何以家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不亦君子乎”等等。
  掌握文言中的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对我们准确断句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3.注意文言中的一些固定词语
  文言中有些词语经常连用,形成了固定结构,约定俗成,流传至今,断句时不能把它们拆开。如“孰与”“得无”“无以”“有以”“以为”“以……为……”“何如”“有所”“无所”“比及”“何其”“于是”“是以”,等等。
  4.注意文言中的整句。古人写文章有时善用整句,上下句之间句式相同,结构相似,字数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断句时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等。
  5.注意文言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如人名、地名、官职、年号、庙号、谥号、国名、器物名等。
  古人的名字相对复杂,有姓、名、字、号等。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有时还有复姓,如司马迁、长孙无忌、欧阳修、尉迟恭。
  自汉武帝以后有年号,如“建安、贞观、开元、洪武、康熙、乾隆、光绪”等。
  含“祖”含“宗”的一般为庙号,如“高祖、太祖、世祖、成祖、圣祖、高宗、玄宗、神宗、英宗”等。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一般会有谥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周平王、秦穆公、魏安王、赵惠文王、汉武帝、隋炀帝。一般文人学士也有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结尾是这样的: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其中“至和”是年号,“庐陵、长乐、临川”是籍贯名,“萧君圭君玉、王回深父”是先称姓后称名再称字,“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则是先称名再称字。
  如果不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要能对以上一段话准确断句恐怕也是比较困难的。
  6.注意词语的语境义
  古今词义有很多不同,变化很大,而且古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也较普遍,因此,要能准确断句,必须注意词语的语境义,也就是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否则,就有可能出错。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
  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对画线部分要能准确断句,其关键是对“服”字的理解。而服有多个义项,可以理解为“服从”“衣服”“穿”“佩服”等。联系上文敬德“解衣投地”的行为,可判断“服”在这里是“穿上”的意思,因此画线部分可以这样断旬:“卿复服,朕不疑卿做语卿/1可更恨邪。”如果断为“卿复服朕,不疑卿,”,理解为“您给我穿上衣服(您服从我),我不怀疑您”,似乎也通,但与上文意思明显割裂,属于断章取义。
  7.注意文言中的对话
  文言中的对话常常有明显的语言标志,“曰”的后面常要停顿。
  试给以下一段古文断句。
  ①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曰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参考答案: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曰/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其他文献
纵观近几年来的语文试卷,作文占了“半壁江山”,要想在中考作文取得理想的分数,务必做到“一新一异”,即“立意新,表达异”。    立意新    “立意”,简言之。也叫确立文章的主题,它是全部构思活动的重要环节,“怎么写”主要靠它主宰,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材料就像文章的“血内”,结构就像它的“骨骼”。有骨有肉四肢发达、体格健壮,这当然就好了,但是,它如果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那只不过是一个躯壳而
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学的基本途径,教育教学的改革已成为人人关注的主题,被提升到议事日程上来,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  改革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确立起与新课改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本次新课改的首要任务。教改是攻坚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最终要转变到学生本人身上来,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学习和教育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
英语学习的内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记忆词汇。日常学习中许多学生反映单词难记,很容易遗忘。其中,影响学生记忆效果的因素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兴趣问题。兴趣是驶向成功的翅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无论何人何地,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尽情展示独特的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创新素质的教育。综合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与动机(触及的是“想不想”创新的问题)、创造精神(决定“敢不敢”创新)、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与创造技能,解决的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和创造个性(“善不善”创新)等要素。创新教育是通过“创造的引导者”——教师,应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提供创造的环境,激发“创造者”——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人格品质”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很多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比较分散,上课容易疲劳,坚持不住,因此上好一堂课就应该多设计些精彩的活动,以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在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以歌促学  上课之前做些warm?鄄up(热身运动)。  通过教唱歌舒缓学生的压力,让他们进入轻松愉
“文史不分家”,这一浅显道理人人都懂。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历史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延续生产生活经验、弘扬历史人文精神的重担;作为中学历史课程,历史教学又和语文教学一样,需要对其中的新事物进行认识,这里面就包括了“字音、字形、字词含义、篇章结构的分析、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等”。笔者认为,以上方面的教学应贯穿于中学各科当中,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专利,也不只是语文教师特有的责任。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就不断渗透着字
书面表达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书面表面题也是高中英语测试的重要题型——综合能力题型。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书面表达在英语考卷中约为30分,占总分的20%。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有胜人一筹的策略。      一、开拓作文视野      写英语作文的素材基于本人生活资料和英语水平,要实实在在地写,不要让人一看就觉得是胡说八道
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信息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或者灌输式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我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与大家切磋,共同提高。    一、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    1.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构建自我探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一)  祥林嫂的悲剧,是个人悲剧,在封建社会中,广大的妇女无一不被封建宗法社会中的“四大绳索”所束缚,而在这众多的妇女中,祥林嫂更有着不同别人的悲惨经历,她由丧夫到失子,到沦为乞丐,无一不具有悲惨性,单鲁迅对这一人物塑造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她第一次到魯镇,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
短文改错的宗旨是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错误的能力,以检测考生在语篇中准确使用英语的能力。该题虽然占分值不多,但它的灵活性却很大,考点综合性强,测试层次多,涉及词法、句法、行文逻辑、动词的时态、非谓语动词、介词、名词、冠词等用法。做此题时,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