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cnbbz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力军。本文经过对济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全面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和全力发展各类主体所采取的先进经验做法,深入剖析约束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盈利能力、品牌创建、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思路,以推动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济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发展思路
  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总面积1.1万km2,总人口850万人,辖11个县市区和4个功能区,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
  1  济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全市现有农民合作社18397家、家庭农场2379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7425个,其中国家、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场)分别是26家、183家、449家,14家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入选第一批省级示范组织,兖州区向阳花家庭农场入选全国第一批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嘉祥县获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1.1  坚持主体和产业融合,打牢发展基础
  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等特色产业和“三区一园”(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鼓励引导各类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旅游和电商等多种功能,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提高产业整体规模效益。目前,我市已初步建成泗水甘薯、邹城食用菌、微山淡水渔业、鱼台稻虾、金乡大蒜、嘉祥种业、梁山鲁西黄牛等11个特色优势产业。
  1.2  强化政策和项目支撑,创优发展环境
  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87万hm2,建成后我市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到35.33万hm2,农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提升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共吸纳各类主体177家、产品314个。全市入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名单。三是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积极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防范粮食生产风险,提高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植积极性,目前全市承保面积达到47.33万hm2。在全省创新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实现了农作物财政补贴险种全覆盖。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担保费用全部由市财政承担,有效缓解了各类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1.3  夯实科技和人才保障,提升创新能力
  全市共建成院士工作站11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4个、省级10个,市级创新团队23个;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建设“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全市11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主要農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万人,25人荣获齐鲁乡村之星称号,2人获得“全国十佳农民”称号。我市农业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的创新能力。
  1.4  适度规模经营和统防统治相结合,保障粮食安全
  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托管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成立了市、县、乡三级产权交易中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等全方位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51%。2020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71.7万hm2,较上年增加133.33hm2,总产482.8万t,较上年增加7.5万t,实现了播种面积和产量双提升。
  2  存在的约束因素
  2.1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新经济占比较低
  产业化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各类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市农业生产传统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种植业的比重一直高达 60%,比全省的 53.8%高 6.2%,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 2020 年为 73.8 亿元,仅占全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 13.0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倍)为 1.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经济占比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省排第三的地位不匹配。
  2.2  农产品竞争力较差,高端产品少
  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种植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水平不够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农产品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要求,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端果蔬、特色养殖等特色农业发展缓慢,2020 年高端设施蔬菜种植面积 0.987万hm2,仅占全部蔬菜瓜果种植面积的 5.3%。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1]。
  2.3 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老龄化、低学历现象严重,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当前农村中大量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谋生,留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问题突出,乡村发展缺少活力,成为制约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的直接障碍[2]。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农户登记情况看,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年龄 35 岁以下仅占23.9%,年龄 55 岁及以上的占 31.6%;从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学历是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主力。加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对农村人才培养的统一规划和切实可行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2.4  农业科技开发应用还需加大,信息服务薄弱
  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投入不足,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存在资金困难,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很多农业科研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转化为实用新型成果较少。信息服务不足,信息质量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还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
  3  下一步发展思路
  3.1  精准施策,加快农村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提升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构建現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新经济占比。各地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区域优势,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要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继续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
  3.2  提升产能、做强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品牌农业,打造济宁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重点培育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把财政支农资金和各类涉农资金以及其它有关开发项目,尽快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以毛木耳、龙虾等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引进外地食用菌、龙虾深加工企业,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管理经念和模式尽快增加毛木耳和龙虾深加工产品在产品销售中所占的份额,变原料主产区为精深产品加工地,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3.3  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一要加大对职业农民基础教育的投入,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和社会力量在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作用。二要推广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完善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农闲时间学习新技术、新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三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领头雁领飞工程。培养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使其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基层组织的合格带头人。全面建立事业单位专业人才和科教、文化、医疗人员定期服务乡村振兴机制,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挂职、兼职和离岗创业。四要大力推行优才计划和人才返乡计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在农村创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回乡建设。
  3.4 要依托“数字济宁”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智慧化
  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乡村治理”等数字方式,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3]。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等融合。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网上带货、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俞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约束与发展思路--以浙江省为例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6-25.
  [2] 张照新,赵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困境摆脱及其体制机制创新[J].区域经济,2013(2):78-87.
  [3] 李成霞.数字经济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研究[J].海外文摘·学术,2018(16):10-13.
其他文献
摘要:据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天然草原面积为208.8万hm2,由于各种原因,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这些退化的草原植被遭到了破坏,且很难恢复。草原生态的恶化也会影响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农牧民的正常生活和整个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对策;建议  草原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缓解宁夏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农业、农村经济结
摘要:该文简述了高淳区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发展瓶颈,并提出了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稻米产业链;发展目标;具体措施  为加快推进全区稻米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我区按照乡村振兴总体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水稻产能,坚持市场导向,围绕“产业高效化、产品品牌化、生产绿色化”要求,推动稻米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摘要:荔枝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荔枝的商品化生产不断壮大,但荔枝产业的发展同样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云南荔枝;荔枝产业;发展前景;对策研究  0 引言  荔枝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史。荔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潮湿、土质松软的地方,其地理分布和经济栽培区域不广泛较为狭窄。云南荔枝成熟早、品种优,但受气候
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健康,影响着餐桌安全。一旦出现农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社会,还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后果以及影响并不会短期消失。农产品安全是一项基本民生工程,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非常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0 引言  目前社会,食品安全是非常明显的民生问题,监督与管理农产品质量是让问题食品无法流入市场的重要方式。所
摘要:粮食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和民生健康。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粮油质量检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指引开发快速、安全、高效的检测手段,为我国的粮油质量安全提供支持,为实现粮油产品的全流程监督和管控做出贡献。  关键词:粮油质量安全;色谱技术;光谱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已不能仅仅满足粮油量上的需求,在今年“十四五”
通过对黎城县1991~2020年近三十年的降水资料统n计,结合北方地区农作种植物候、需水特征,研究了本地n降水的时空分布形成气候干旱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至今日,我国各行各业都焕发出崭新的面貌。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是与社会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在当前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应通过加强研究促进自身管理能力和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目前的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其次,对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鲜蔬菜;质量安
摘要:湿地公园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效益提升的一种手段,随着城市人口流量的不断增加,湿地公园应用范围较广,在此过程中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岌岌可危,管理工作的落后给湿地公园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加强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是必然选择。  关键词:湿地;建设;保护  1 城市湿地的定义和意义  1.1 城市湿地的定义  城市湿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说:海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池塘等等,以及
摘要:河北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在实际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基于此,本文对河北省南宫市的气象灾害及其对于农业种植的影响展开探讨,并针对不同气象灾害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处理措施。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种植;干旱  1 南宫市常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  1.1 干旱  对于农业产业而言,干旱灾害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通常将地区供水不足,难以滿足正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受森林自身特征影响,若森林中发生火灾,会迅速蔓延到周围,且森林面积广大,发生火灾时扑救难度极大,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国不断探索先进技术,来提升森林中火灾的检测和预警能力,降低火灾发生几率,提升森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林火监测;林火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