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婶娘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8月30日清晨,我跟往常一样吃过早饭。
  母亲对我说:“晓林,这学期你到石子小学读书,我和你爸跟家住石子街上的婶娘说好了,你吃住都在她那里。”于是,我收拾好生活所需,遵照母亲的吩咐,踏上了异地求学之路。而对于婶娘一家来说,突然多了一张嘴巴,原本拮据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婶娘用她淳朴善良的母性情怀待我,如同疼爱亲生儿子一般。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忙着生火做饭。开学后没几天,她特地到商店买了一个保温饭盒,盛满热饭热菜,让我带到学校作午餐,如亲娘的怜爱暖在心窝。渐渐懂事后,我才知道两家的笃厚情缘。原来,婶娘家与我家并不是至亲,只因都是王姓而认的本家,俗称“家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父亲在离婶娘家不远处的区委工作了几年,当时,婶娘的一个儿子正在部队服役,一个儿子尚未成年,丈夫体弱多病,日子过得尤为艰难,身为文书的父亲看到婶娘待人诚恳,手脚利索,便把区委招待所床单被子的浆洗和缝补等针线活儿交由婶娘来做,让她从中挣点儿钱贴补家用。父亲的举手之劳让婶娘感激不尽,用她的感恩之心无怨无悔地照顾了我两年。
  生活常常伴随着艰辛。婶娘笑对人生,从容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用她的坚韧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一片蓝天,她干农活儿是个好把式,田里地里样样在行,很多男劳动力都自愧不如,家务活儿在她的手中也做得十分精细。我跟婶娘是同床睡,我有掀铺盖的习惯,她生怕我着凉,每晚要给我反复盖多次。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婶娘的身体一直不好,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每天夜晚几乎得不到休息,咳喘不止,周身大汗淋漓,耗尽了积蓄的能量,尽管如此,她依旧坚持每天清晨给我做早饭,每每看着婶娘浮肿的脸,我真不知道如何安慰嬸娘,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好好读书,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婶娘!
  滴滴恩情,温暖我心。懵懂的我,总想着怎样才能为婶娘多分担点儿。那时婶娘家用的燃料全是未充分燃尽的“二炭”,我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筛拣一背篼二炭回来。于是,每天天刚亮和下午放学后,我背上背篓四处在煤渣堆里拣“二炭”,完全把自己当成婶娘的一个儿子。几载光阴,我走遍了石子场镇所有的街巷和单位驻地拣“二炭”。提起我,婶娘一脸自豪,常在别人面前夸我“懂事听话,将来一定有出息”。在婶娘的精心呵护下,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了石子中学,离别婶娘那天,我依依不舍,婶娘也泪眼朦胧,两年的相依相伴,婶娘待我如己出,真是我的亲娘!
  婶娘是在1994年的腊月去世的,当时我正在重庆求学。后来听哥哥讲,她是劳累过度导致心脏衰竭而死,62岁的婶娘还未来得及安享晚年,便匆匆地离开了我们。
  责任编辑:江雯
其他文献
印象中,在小时候老家的草房屋檐下,常会见到大小不一的马蜂窝,像话筒似的,悬挂着。  不过,这话筒一般人不敢碰,它们是马蜂们的专利。“嗡嗡嗡……”马蜂们整天围绕着这麦克风说唱着。  孩提时候的我们,习惯地把那些无家可归、飞舞过来的马蜂比拟成鬼子的侦察机,“嗡嗡嗡……”听到它们到来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会吓得相互惊叫着:“马蜂来了!”同时倚在什么地方,或伏在什么地方,一动也不敢动,唯恐被“鬼子们”发现,招
期刊
在我的窗前,曾有一棵凤凰树。凤凰花开的日子,我的家蓬荜生辉,我浑身洋溢着热情,生活一片阳光。春天播下的希望,也在茁壮地成长。  每一个轮回,我都为凤凰花的绽放而雀跃,又为它的涅槃而默默地祈祷。每当“凤凰鸟”离去的那一刻,我总是忧心忡忡,生怕它一去不回。但这一天还是来了,我窗前的凤凰花谢了,我的“凤凰鸟”飞了。那天,我眼睁睁地目睹市政人员为了拓宽道路,无情地把我家门前的凤凰树砍了,运走了。从此,窗前
期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养成了每个周六回家的习惯。尽管每个周六回来之前,父亲一个劲儿地嘱咐,真忙了就别回来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但我知道父亲的期待,每个周六,不管风吹雨打,我总会如约回家,也总会看见父亲风尘仆仆地从地里赶回来,乐滋滋地为我煮面条、炒菜,不厌其烦地重复着问过许多遍的问题。  自打母亲去世以后,父亲就成了我唯一的牵挂。母亲刚刚离开的那段日子,六十多岁的父亲衰老了许多,原本黑漆漆的头发,一
期刊
我家的菜地里,有一株木槿花,从初春到深秋,每天都绽放出淡紫色的花朵。  奶奶清晨起来,淘米下锅,让爷爷烧火看着饭,自己提着篮子去采摘木槿花。奶奶小心采下绽开的花朵,望着满树含苞待放的花蕾,心想,明天要带上大篦篮,不然就装不下了……  奶奶提着满满一篮子木槿花,一路小跑着回来。爷爷接过奶奶手中的篮子说:“饭汤刚沸腾。”爷爷开始将木槿花一瓣一瓣掰下来,泡在水里。奶奶开始摝饭,装入饭甑里继续蒸煮。而将饭
期刊
我童年的记忆中,常闪现出蚂蚁搬家的场景。那会儿,看它们搬家兴奋不已,总是拿松针不住地拨弄它们前行的道路。  直到有一天,我们也成了蚂蚁,不断地搬家,将往日辛苦衔来的稻草穿过无数个白天黑夜,惊觉自己已不再年轻。  蚂蚁的出生似乎就是为了搬家,离秋山草坡、水泥瓦房越遠,目光越近。
期刊
童年的家,常常梦中邂逅。  那条长驱直人的老街,曾经是那样的熟悉,熟悉到每一个犄角旮旯我都如数家珍;又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馨惬意。这条古老而苍劲的老街,承载了我儿时的记忆,承载了往日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老街里石块儿铺就的街道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高大挺拔的老树,遮天蔽日,透着刚烈风骨,我们常在树下玩耍。街道的左右两边对称排列着青石板条,供人们歇脚、纳凉。  农闲时,沿街叫卖的货郎走进老街。每当摇起他
期刊
栀子花,纯纯的萼,洁白的瓣,很自然让我想起老家的小山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全是满目的栀子花。  上中学时,更是离不开栀子花。间或,我会在课桌肚里放上几朵含苞待放的蓓蕾,或者就在书本中夹上几片盛开的花瓣。年少的我,尤其喜欢背唐诗《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并以此孤芳自赏,常常乐此不疲。同学中间,有位叫芹的女孩儿,城里
期刊
大運河畔,丝绸、青瓷、盐和粮食,很早就在小镇集散,南下杭州,北上京城,一条船,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船夫和贩卒,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把辛苦赚来的银子换成青砖,盖了几进几出的深宅,在门楣上题字,让孩子们读书,户户都是书香门第。沿街而建的长廊,蜿蜒曲折,给女人们撑起一把流动的伞,再大的风雨,都被挡在小镇以外。  繁忙的大码头上,一条船刚驶离,另一条船就要进港了,船在这里进进出出,船夫们在这里进
期刊
父亲出生于1945年,在那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年代,因家中兄弟姊妹太多,家庭承受能力有限,不到12岁的父亲便辍学了,只上到初一。五爷常摇头对我说,你父亲读书时成绩好,实在遗憾!  三年后,15岁的父亲俨然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栽秧搭谷,一筐一筐沉重的谷粒落在父亲稚嫩的肩膀上,让父亲的身体上、手掌上起了一茬又一茬的血泡。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二胡技艺了得的老艺人,凡是听过他拉二胡的
期刊
时光总会在某个时刻,让我们迷失在昨天与今天之间,把二者之间的距离切割得很近,又拉伸得很远。  我是在开车经过女儿曾经就读的学校门口时,突然迷失的。那一刻,我無意识地踩了一脚刹车,惊扰了戴着耳机听歌的女儿,她坐在旁边,问我,爸爸,你看到了什么?我回过神说,看到了你走出校门口,脸上有幸福,也有沮丧,有兴奋,也有忧愁。  女儿摘下耳机,朝校门口望。此时,校门口车辆依旧拥堵,人群密集。在这个时间点,这是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