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创刊70年:拥抱变化,一往无前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年5月1日,在周恩来、陈毅、郭沫若、胡乔木等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下,由胡愈之先生创办的世界语版《中国报道》(当时刊名为《人民中国报道》)面世了。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这70年,有多少笔墨、多少故事、多少风流?
  70年,几代人与《中国报道》一起记录历史的变迁,共同见证着时代的行进。从一本刊物到多本刊物,从世界语到多语种,从新闻出版到多媒体矩阵,《中国报道》几经变迁,但始终不变的是向世界宣介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以自己的视角记录下时代的投影。
  綠星旗下,传递友谊
  1887年,出生于波兰一个小镇的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向世界发布了他创造的世界语方案。世界语便逐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标志是绿星旗。20世纪初,世界语传入中国。世界语“世界大同,人类一家”的理想,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感到希望和深深的认同,世界语运动在中国逐步兴起。
1950 年 5 月 1 日,《中国报道》(当时名为《人民中国报道》)正式创刊发行。

  毛泽东主席1939年12月为延安世界语者协会举办的展览题词写道:“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国际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
  1949年8月,北京的一批世界语者在中国世界语运动的缔造者、著名出版家胡愈之先生领导下,着手创办世界语对外刊物、筹建全国性的世界语组织。10月,由老世界语者张企程起草的关于出版世界语对外刊物的报告被送到主管国际宣传的国际新闻局。
1963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左一)参观《中国报道》等世界语对外宣传成果展。

  在周恩来、陈毅、郭沫若、胡乔木等领导同志的支持下,1950年5月1日,世界语版《中国报道》(当时刊名为《人民中国报道》)创刊面世了。创刊初期的《中国报道》,“最早的几期像小报一样简陋”,但此后的岁月,她不断嬗变,累计发行到156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外世界语读者誉为“最美的世界语杂志”,成为国际世界语界的旗帜性杂志之一。

  波兰是世界语的故乡,世界语在东欧各国和苏联比较流行,《中国报道》就成为该地区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但遗憾的是,由于东欧有的国家受苏联影响,禁止世界语活动。中央为了顾全大局,决定从1954年起暂时停止出版《中国报道》。1956年胡愈之应邀去莫斯科参加庆祝五一劳动节观礼,后去捷克斯洛伐克考察,他发现苏联、东欧国家的世界语活动已经解禁,世界语活动非常活跃。回国后,他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建议恢复出版《中国报道》。经陈毅副总理批准,《中国报道》于1957年12月复刊。
  世界语版《中国报道》先后开辟了60多个专栏,为世界各国的读者多角度地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反映新中国的变革和成长。尤其是在东欧,《中国报道》许多文章被各国译载或转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冰岛世界语者因为看到了《中国报道》,渴望更加了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成了1952年第一个由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冰岛代表团不远万里对中国的访问。

  1995年在庆祝《中国报道》创刊45周年时,波兰读者斯·罗曼在来信中说:“中国对欧洲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而目前《中国报道》则是我们唯一能够了解中国的刊物。没有谁能够比《中国报道》的读者更了解中国。”
  以世界语架桥,《中国报道》增进了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与世界各国的读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几十个国家的读者,为了让东欧国家读者看到《中国报道》,纷纷为“订刊基金”捐款;比利时的一位独身老人吉斯林先生,把他对拓展世界语事业的美好心愿托付给《中国报道》,生前立下遗嘱并办理了公证,将他一生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全部遗产(约50万美元)捐给《中国报道》,用于发展世界语事业。
  大师云集,星光闪耀
  新中国的世界语运动从这里开始。作为世界语界的旗帜性刊物,《中国报道》可谓星光云集。

  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胡愈之,是《中国报道》创办者和出版人;胡乔木、巴金、楚图南、胡绳、冰心、叶君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文化大师,都曾长期为《中国报道》撰稿;《中国报道》创刊35周年,姚依林、胡愈之、黄华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纪念大会;在创刊50周年之际,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题词:“报道中国,传播友谊,办好《中国报道》”;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出席纪念会。   陈原、张企程、冯文洛等世界语学者和活动家,都是《中国报道》早期创办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世界语者叶籁士,是《中国报道》复刊时的总编辑;著名作家、翻译家、世界语者叶君健,1979年调入《中国报道》担任顾问;李士俊是世界语界公认的大师级翻译家和学者,用世界语独自翻译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部作品全译本;叶君健、李士俊、毛大风、吴恂南、谭秀珠、邹国相、陆彬生等都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81年12月,由楚图南、胡愈之、巴金、夏衍、冰心、赵朴初、叶圣陶、白寿彝、叶籁士、朱九思等文化、科技、教育、新闻界知名人士发起的世界语之友会成立,第一批会员中的楚图南、胡愈之、巴金、周培源、胡绳、雷洁琼、周谷城、黄华、赵朴初等还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或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们都是《中国报道》的老朋友、引路人。
  虽然是“小语种”刊物,但《中国报道》忠实地履行“为中国和各国世界语者架起一座相互了解的桥梁”的责任,触角延伸至世界各地,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被许多读者称赞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

  巴金在给《中国报道》创刊40周年的贺信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我的心总是和你们的心跳动在一起的。你们的火也在我心里燃烧。”
  薪火相传,华丽蝶变
  在出版完2000年第12期后,走过50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报道》世界语版纸刊,在历史的行进中完成了她的使命。随后,《中国报道》世界语网络版上线,同时,网络版编辑部还承办中央重点网站“中国网”的世界语版的编译工作。2001年,《中国报道》中文版复刊,与网络版并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报道》骨子里就带着创新的基因,从来都是顺应变革、不惧前路。从最初只有六七个编辑、翻译和八开八版的刊物,到彩色印刷、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两次停刊,再到复刊新生、勇敢探索,《中国报道》守正不渝,创新不止。
  《中国报道》世界语网络版创刊以后,经过多次改版,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网络版更能及时提供有关中国的时事新闻、社会热点,还能更多元化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百姓生活,充分展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时任国际世语协会主席科尔塞蒂称赞《中国报道》世界语网络版是“关于中国和国际世界语运动的真正信息宝库”。如今,世界语网络版还开通了海外社交账号,实现与各国世界语者实时互动。
1979 年,( 从左至右 ) 邱及、叶君健、杭军、陈原、胡愈之、方善境、张企程等出席第二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

  如今,《中国报道》世界语网络年访问量600多万次,中国网世界语频道年访问量更是超过6000万次。
  2008年,《中国报道》中文版也进行了大改版,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逐月记录中国社会经济的伟大变化,做“中国发展的经济月历”。刊物以全球视角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变革与发展进程,透视中国经济领域重大举措和瞩目人物,提供国内外权威经济观点和主流价值观。林毅夫、钱乘旦、王长江等知名专家学者,均是《中国报道》学术顾问。

  2009年,依托《中国报道》杂志,中国报道网创办,旨在打造覆盖全国的媒介前沿新闻平台。
  品质立刊,创新发展
  改版后的《中国报道》中文刊聚焦政经领域,迅速以品质立刊。2011年,《中国报道》杂志被中宣部列为政经类重点期刊和全国期刊战线“走转改”4家试点单位之一。
  2012年9月,《中国报道》推出“十年·崛起印记”特刊,从战略高度客观分析、梳理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宣部《出版阅评》以《聚焦辉煌成就揭示背后原因展望发展前景〈中国报道〉迎接党的十八大专题宣传濃墨重彩》为题进行专题评述,予以高度评价。
  在中国外文局历年年度优秀外宣作品评选中,《中国报道》“这个政党有信念”“十年·崛起印记”“时代的选择 人民的力量”等特刊均获得优秀期刊奖大奖。
  《中国报道》在全国20余个省份设有发行工作站,发行覆盖中央各部、委、办、局,各省级和地市级党委、人民政府,180余个驻华大使馆、总领馆及北美、东盟地区部分国家,准入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事、外事和重大活动场所;与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建立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实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全覆盖。
2019 年 3 月 22 日,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 , 由中国报道社承办的“千亿像素看中国——城市与人”互动主题展在罗马隆重开幕。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陈实(左二)向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与旅游部原副部长比安奇等嘉宾介绍展品。

  同时,世界语也开拓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中国报道杂志社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以国际世界语大会为平台,通过图书、图片、书画展览和工艺品制作、世界语影视作品赠送等活动,在越南、蒙古、韩国、瑞典、冰岛、阿根廷等国展示中国文化艺术、城市建设、旅游风光等,向世界多元化地展示今日之中国。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大潮中,《中国报道》敏锐地把握大势,积极谋求新变,推动采编业务与互联网深入融合发展。2011年12月,基于《中国报道》中文版和世界语网络版采编力量成立的《中国文摘》编辑部,推出了新媒体读物“iDigest中国文摘”,全面覆盖苹果、安卓和Windows三大主流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以中、英、日、西、阿、世界语等6种语言版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015年,中国报道杂志社被评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同期入选的中央期刊只有3家。创刊于1950年的《中国报道》,拥抱变革,青春正茂。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新时代,新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中国报道社牢牢秉持的主线。
  《中国报道》立足大外宣格局,坚持内外宣一体化,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思想内涵,追求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体裁、手法、语言,走出了期刊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封面报道。
  从厉以宁、吴敬琏等著名经济学家,到胡福明、皇甫平等关键历史節点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从各国首脑、驻华大使的专访,到平常百姓的生活变化;从宏大题材的阐释,到案例样本的剖析……《中国报道》不忘初心,传承使命,向世界报道新时代致力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伟力的中国。
  2016年1月,以《中国东盟报道》英文刊创刊发行为标志,中国报道杂志社开始致力于打造中国与东盟间双向传播的“英 N”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往合作,生动讲好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故事。《中国东盟报道》是第一份专门面向东盟国家的中央外宣期刊。
  短短几年,新生的《中国东盟报道》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十国民众双向了解的重要平台。时任缅甸总统吴廷觉、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泰国总理巴育等多位东盟国家首脑、部长、驻华大使,都是中国报道社的采访对象。《中国东盟报道》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友好交往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东盟报道》在东盟多国举办了文化交流活动;东盟国家政要、主流媒体通过《中国东盟报道》来华进行多次交流、参访。

  如今,中国报道社已经发展成为多语种出品、全媒体运行的高品质国际化传播平台,在曼谷设有分社;除了《中国报道》《中国东盟报道》《小读者》《世界》《INTERNI设计时代》等多本杂志出版,还运行多个新闻网站和海内外社交媒体账号,制作多语种视频;旗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论坛。中国报道社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例如配合高访外宣活动、“外国人看中国”活动、中外媒体论坛会议、世界语国际交流活动、“光明书香”公益活动等。
  至今,中国报道杂志社已经承办了“感知中国·德国”创新中国主题互动展、“中国设计四十年—传承与创新”主题展、“丝路华章”文化展、“千亿像素看中国—城市与人”互动主题展等近20场高访外宣活动。2019年5月,中国报道社积极参与中国外文局承办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亚洲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分论坛,旗下解读中国工作室推出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主题音乐短片《声声慢·致文明》国内播放量突破2.5亿次、国外播放量突破1100万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当《中国报道》的先辈们筹划创刊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70年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呢?他们可曾设想70年后《中国报道》将会如何报道中国呢?
  70年后,我们整装再出发,一往无前。
其他文献
<正>一、经济适用房概念的界定(一)经济适用房的内涵所谓经济适用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普通居民住房。它已经列
会议
一棵具有n个顶点且有完美匹配M的树T,若有一个优美标号f使得对T的每条边uv∈M都有f(u)+f(v)=n-1,则称树T是强优美的.证明所有直径不大于7且有完美匹配的树都是强优美的,并给出了一
目的:本研究拟以西瑞香素为指标,筛选优化瑞香狼毒最佳提取工艺,进而研究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体外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以瑞香狼毒所含香豆素类化合物西瑞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的需要和憧憬,依然存在着各种现实层面
研究了1维简单晶格振动热容,得到了热容的表达式,并讨论了高温、低温情况,得到了在低温极限情况下,1维简单晶格振动热容与温度成正比的研究结果.
万寿菊抗性强、适应性广、花期长、花色鲜艳且纯正,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中,但万寿菊种子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不能满足提高的城市绿化美化的需要。开展F1万寿菊杂交育
<正> 同乡团结和家族团结还不足以说明通商口岸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特点。由于情况不同,各个部门在采用最新技术和推广新管理方法时各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必须按行业的种类研究一下(即使是简要地)企业主的类型。按行业的种类对企业主分类并不容易,因为行业的种类繁多,而且形形色色。因此,必
我没有亲戚在武汉或湖北。但是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非常关注湖北和武汉的情况,我与他们感同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武汉和湖北的每个人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自从疫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研究与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群众体育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群众体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区
<正> 韦应物田园诗代表作《观田家》为《古诗笺》等多数选本所选,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讲评了这首诗。傅璇琮同志在《韦应物系年考证》 (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说:“韦应物在滁州尚有《观田家》”,“其中有‘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西涧在滁州,韦集中屡见,可见此诗也当在滁州作,确切年月则未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