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视野下高职院校特色环境伦理教育浅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区域环境危机日益表现出“个性”鲜明的区域特征,在区域环境伦理的构建中,高等院校的环境伦理教育无疑处于研究及设计的顶端。该文基于我国云贵区域丰富多样的环境及民族文化,以地质类专业为例,提出高职院校要突出其显著的环境类专业属性,开展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研究及实践,做到专业发展与环境伦理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引导专业学习實践与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进而延伸到终生学习等拓展教育中,达到内化的环境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合格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 云贵区域;高职教育;环境伦理教育;地质类专业
  [基金项目] 2015年度云南国土资源职教研究会职教科研课题(GTZJ-2015-20)
  [作者简介] 杨 超(1970—),男,山东淄博人,博士,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7-0360-02    [收稿日期] 2019-11-25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唤醒了全球范围的人类环保意识,揭开了世界现代环境保护的浪潮。许多国家开始普遍关注环境危机带给人类的威胁,并致力于寻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社会大众层次,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改变人们的环境行为,而单一的“知识—态度—行为”转化模式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环境行为的核心涉及到人们的环境态度和伦理责任,环境教育的重心需要放在环境伦理教育上。
  环境问题表现为显著的区域性特征,相应的环境伦理教育及研究必须实现“本土化”。在云贵区域,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区域环境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区域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基于专业特点的职业院校环境伦理研究及教育,探讨建立全方位的知识实际教育体系,并拓展延伸,结合终生学习等,探析科学合理的区域环境伦理教育特色。
  一、云贵区域高职院校环境伦理教育现状
  1.学校管理主体对环境伦理教育认识不足。高校作为环境伦理研究及教育的引领作用早已普遍展开,但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高职院校的环境伦理教育中,无从谈起环境伦理教材的编写,以及相应的教学规划,师资配置,环境伦理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并且,在高职院校相关的教育活动很多只是即兴,往往就是组织学生去郊外看看,仿效中学的清理等环保活动,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高职院校基本没有从事环境伦理教育的专门师资。
  云贵区域的高等职业教育,多数同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存在办学水平不高、特色不强等众多问题。其中德育教育的弱化,存在较严重的缺位甚至失位现象。从本质上讲,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教育,都把塑造人格、培养成“人”作为首要的、最核心的目标,而当今的环境伦理教育也必须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生的环境伦理知识整体较低,环境伦理素养多处于浅层次。职业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的动力较弱,热情不高,自我约束管理的能力低,但其大多活泼好动,环境伦理情感丰富但易转移和中断。高职学生的道德情感较好,大部分都热爱和向往大自然,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有较强的保护环境和打击破坏者的意识。但在许多道德评价及行为选择方面,往往存在从众心理,反映出其道德认知停留在表面、浅层次。
  二、凝练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环境教育内容
  1.密切联系区域文化特色。云贵地处我国边陲地区,历史上长期居于偏远闭塞的环境,其地域广大,环境特色鲜明,各民族自我繁衍,诞生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也包括历史上传承至今的环境保护典范——元阳梯田等,代表了鲜明的区域环境伦理特色,但也囿于各地环境条件社会进程的制约,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在长期的教学及社会实践中,也需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着眼于未来发展,在探究式学习中形成共识。
  2.紧密结合专业实习。在地质类专业培养体系中有一个综合实习阶段,其一般安排在学业的后半段,这也是专业培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期间师生长期在野外共同生活学习,明显感觉到高年级学生在专业素养及生活中自律性等有了很大提高,诸如生活垃圾在野外集中携带,带到山下投放垃圾箱等可见一般,但在生产中碰到的问题,如环境破坏之类,仍有部分同学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项目做完,把钱装到包包里就行了,别的就不用管了。这显示我们的环境伦理教育还没有深入到思想的深处,如何在教育体系里进行环境伦理教育及管理仍是任重道远。
  3.生活工作中扩展环境伦理实践。缺乏足够案例的伦理教学往往效果了了,空洞苍白的说教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更是不堪一击。因此结合学生成长环境及今后工作环境实例,做深入的理性分析,才能够收到应有的效果,不至于单纯形式化的、表面的甚至是感性过多的教育过程,使多数受教育者在专业行业实践中及今后工作时无法应对未曾触及的社会现实,而导致本身脆弱的环境认知的扭曲,甚至是原有思想体系、价值观的翻转、坍塌。
  大学生应是先进思想的坚定守卫者,如何让他(她)们站得高、看得远并不断践行是教育者的重任。在校园环境伦理教育实践中,必须从教育的前瞻性出发,引导客观地看待区域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即能不回避突出的社会现实,能理性地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根源、解决途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思想及实践中树立环境伦理是当代人的根本诉求,相信社会经济的进步必将迎来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春天。
  三、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环境伦理教育体系
  云贵高原地域广阔,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众多的高职院校也各自具有鲜明的专业及地域特色,因而不同的院校采取的环境伦理教育同样也应是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以下仅根据有限的情况建议采取的环境伦理教育实施途径。
  1.开设高职院校环境伦理教育选修(或必修)课程。在环境伦理教育较为欠缺的院校,可以参考相关研究,建议将选修课定为基础课程,甚至是公共必修课程,并根据课程实际开展效果确定相应的课程性质与定位,确定合适的课程目标与任务,及课程主要内容与教育方式。在过程上,从入学起始开始,密切结合各专业课堂及教学实践,校内外日常生活,贯穿整个高职教育过程进行环境伦理教育。   2.構建国土类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特色的环境伦理教育教学体系。本文研究以地质类高职院校为主,建议将环境伦理教育纳入院校的德育体系,在教育目标上强调现代大学生基本的素质培养,注重引导,重视养成过程;在教育方法着重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评价方式上从根据教育方式方法注重多样化;将环境伦理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机构管理;健全环境伦理教育组织领导与教学机构等。
  3.拓展高职院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方式。如果有多年开设环境伦理选修课的基础,或者如地质类及农林生物类院校及专业具有较浓厚的环境伦理教育土壤,采用的教育方式及途径即有了雄厚的基础,诸如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在各专业课程领域渗透环境伦理教育;于各类校园活动中提升环境伦理教育水平;在日常生活学习习惯中注意培养环境伦理知识及素养等。教育中也要贯彻终生学习理念,引导环境伦理教育的延伸、内化,从合格的大学生继续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最后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环境伦理思想融入到高职院校有关德育教育建设中。
  四、结语
  在环境灾难频繁爆发的今天,环境保护与教育已成全社会共识,学生环境行为及环境品质的高低业已成为衡量大学素质教育的标尺。适应社会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前瞻性研究,是高校开展环境伦理教育的必经之路,在全球普遍爆发生态危机的当下,高等教育必须以改善环境为己任,切实置身于环境保护与教育实践。
  而我国云贵区域的环境伦理高职教育,立足于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组成最基本的“细胞”——专业及课程建设,与区域行业及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专业特长,形成特色环境伦理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增强“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夏玲,梅军.苗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以贵州省三都县盖赖苗寨为个案[J].怀化学院学报,2018,37(04):8-11.
  [2]温丽馨.绿色大学建设的环境伦理纬度探析[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3]李培超,周甲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与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目标指向[J].伦理学研究,2018,(01):7-14.
  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rich and diverse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culture of Yungui region in our count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highlight their outstanding environmental specialty attributes,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train qualified social talents with modern environmental ethics thought.
  Key words:Yungui reg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ethics education;geological specialty
其他文献
[摘 要]科研应该是以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为中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科研思路与方法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对提升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现代社会,特别是在高校的教育当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不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对学生今后的科研会有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从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学习,也为了激发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使用“翻转课堂
期刊
[摘 要]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是医学生临床教学中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部分内容。SPOC与TBL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个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将SPOC+TBL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加以应用,得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持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学;临床技能;SPOC;TBL  [基金项目]2018
期刊
[摘 要]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为例,在不影响专业分流和本科四年制的情况下,提出土木工程大类工程造价类课程优化原则,并对课程具体优化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關键词]土木工程大类;建筑工程和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类课程;课程优化与实施  [作者简介]宋协清(1971—),男,湖北云梦人,结构工程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
期刊
[摘 要]“经典”是指经过历史长期检验仍然蕴含道德的光辉、含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课程思政理念和改革,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背景下,以传承“经典”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的大学语文课程,如何与课程思政理念相结合,成为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以《诗经》相关篇目的教学为研究范例,探讨了大学语文“经典”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探索高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范式并进行推广示范,对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充分剖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由“送培”到“联培”再到“合作共赢”的过程。提出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关键在于“人的合作”,核心在于“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理念。以此推动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关键词]研究生联合培养;运行机制;质量
期刊
[摘 要]该文以华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该校以CBI教学理念为指导的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对CBI教学理念在提高阶段课程设置中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以具体课程为例说明CBI教学理念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优势,论证基于CBI的课程体系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CBI;大学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2018年华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
期刊
[摘 要] 为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的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该文作者对六名幼儿家长使用个案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时代家园共育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心理学;互联网;家园共育;对策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师范大学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培育项目——“‘阳光心坊’心理教育工作室”  [作者简介] 刘曦瞳(1990—),女,广西河池人
期刊
[摘 要] 该文认为,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据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经验,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优化课程设置、重构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研项目“市场营销技能竞赛资源库建设”  [作者简介] 孙永生,硕士,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市场营销专业负
期刊
[摘 要] 智慧课堂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形态,该文以“中药鉴定学”课程为例,分析了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如何优化平台功能,搭建适于高职教育的智慧课堂“云+端”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智慧课堂;“云+端”平台;中药鉴定学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中药鉴定学智慧课堂试点”(2017zhkt415);2019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实
期刊
[摘 要]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的重任。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在做不同的尝试,中职-高职培养模式、中职-应用本科培养模式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之举。该文将结合上海某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工匠精神”培育项目,对中本贯通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 中本贯通;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培育项目  [作者简介] 赵蒙蒙,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