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课开展区域城乡校际远程协作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何用信息化手段以最经济的成本构建城乡学习共同体,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从2008年4月起,南宁市以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为契机,选取南宁市53所城乡小学以结对方式在小学科学课开展基于网络信息技术(ICT)的区域校际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笔者对南宁市开展该探究活动近4年的实践模式、过程、成效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项目背景
  “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08—2010年),于2008年4月在重庆市启动。该项目通过网络信息技术(ICT)在东西部、城乡小学之间建立起手拉手合作关系并开展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的对话与交流,提高城乡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技能,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
  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2010—2012年),于2010年3月在南宁市启动。该项目应用ICT开展基于项目的城乡校际协作学习实践活动,将城乡学校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以此加强城乡学校的沟通与交流,深化城乡学校的课程改革,提高城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城乡学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南宁市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研究的学校共有14所农村小学、9所城市小学,参与实施“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研究的学校共有15所农村小学、15所城市小学,他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以结对方式在语文、数学、思品、科学等学科开展基于项目的区域校际远程协作探究实践活动。本文仅对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活动情况进行描述探讨。
  
  二、活动思路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这一宗旨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城乡小学科学教学条件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品种齐全、先进设备较多,农村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品种相对较少、先进设备比较缺乏;科学专任教师素质城市小学的比农村小学的相对要高;城市小学拥有便利参观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科技馆、校外科技活动基地、工厂企业先进技术设备的条件,农村小学拥有便于考察、饲养、栽培等实践活动的广阔田野、山川湖泊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比如,广西的乡村田野、山林湖泊盛产甘蔗、荔枝、龙眼、香蕉、芒果、板栗等土特农产品,拥有白头叶猴、灵猫、果蝠、金钱龟、大鲵、蛤蚧、冠班犀鸟、银杉、桫椤等众多特色动植物资源。因此根据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如何以最经济的成本加强城乡小学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城乡小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将城乡小学间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提高城乡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我们此次在小学科学课开展城乡校际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的目的。
  
  三、活动过程
  开展校际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包括活动准备、师生培训、活动开展和活动评估4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确定活动目标、制订活动计划、遴选学校、召开活动启动会议等。
  (2)师生培训阶段:开展活动、启动培训,包括师生市级培训、校本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活动的基本理念、活动设计与开展的过程和方法、活动评价以及活动技术支持手段等。
  (3)活动开展阶段:活动共分3个周期开展,每个周期为1年,在每一个周期内,由参与活动的城乡学校师生结成的合作组共同完成2个或2个以上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的选题、计划、实施、评价与总结、成果作品提交工作。
  (4)活动评估阶段:包括学校自评、活动开展过程监测、总结性评估三类。
  
   四、具体做法
  1.学习模式
  该科学探究活动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以网络信息技术(ICT)为支撑,整个学习过程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实验探究、收集并分析数据,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一系列活动来构建新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基于项目的城乡校际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是指城乡学校师生结成的合作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ICT)形成学习共同体,围绕双方感兴趣的同一个科学问题进行校际协作探究、交流、讨论,以达到对问题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双方的一切活动都是基于专题网站、QQ工具、博客、面对面进行的,如图1所示。
   这种协作学习模式对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作用。
  2.学习过程
  (1)建立城乡学校的学习团队。(学校、教师、学生结对)我们认真遴选城乡结对学校,认真指导城乡结对学校精心挑选学生组建学习团队(一般每校5~10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活动项目的内容、流程、选题原则、实施方法、交流平台的使用、VCT作品设计制作等方面的知识,为他们开展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比如我们组织指导南宁市北湖路小学、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小学结对组建了“北湖响丁当” 学习团队。
   (2)选定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探究活动的核心和重点。我市各城乡结对学校按以下四个原则选择探究问题:①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必须建立在双方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基础上;②问题必须从学习内容中提炼形成;③问题能够基于双方的本地资源共同解决,问题研究的范围不宜过大,而要小而专,这样,学习者才能胜任,才能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见实效;④所选择的问题必须是双方学习者共同感兴趣的。比如“鸡宝宝孵出来啦” 探究课题就是根据人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小鸡的孵化》这一内容和南宁市北湖路小学拥有先进的小鸡孵化设备,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小学所处的丁当镇在养殖、孵化小鸡方面有着独到和丰富的经验,当地出产的丁当鸡全国闻名这一背景提出的。而“香蕉成熟的探究” 这一课题则是根据南宁市卫国小学拥有优秀教师,西乡塘区坛洛镇中心小学所处的坛洛镇是广西著名的香蕉生产基地,该镇在香蕉品种培育、种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一背景提出的。
  (3)制订探究活动计划。
  (4)开展网下探究实践活动和网上协作交流活动。
  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各城乡结对学校学习团队根据双方确定的探究问题在本校教师指导下各自开展网下探究实践活动,定期将自己的探究成果上传到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共享和相互交流、评价,必要的时候双方还进行面对面的观摩交流。各结对学校指导教师间的交流则采取“同题异构,网络研讨”合作备课的方式进行。
  为确保学习探究活动交流、沟通渠道方便快捷,南宁市各城乡结对学校在活动特酷网、隆安教育信息网搭建了专题学习网站,建立了“学习共同体”QQ群、博客圈等网络交流平台。
  (5)开展探究活动作品的协作创作与共享。
  (6)做好探究实践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五、活动成果
  1.“儿基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活动成果
  南宁市从2008年4月起参与实施“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的研究,目前整个项目实施工作已经结束。在近3年的项目实践研究过程中,我市由9所城市小学、14所农村小学结对形成的9个学习团队完成了28个课题的探究任务,整理编写出了这些课题的探究成果报告和作品。其中,2008年完成了“观察豆芽的生长”、“小学生环保意识现状调查”、 “关注浪费现象,培养良好习惯”、“我健康,我快乐”、“我们的节约型教室”等5个课题的探究任务。2009年上半年完成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小秘密”、“快乐设计我的文具”、“纸船承重”、“土壤中的大力士——蚯蚓”、“我健康我快乐Ⅱ——我的午餐我做主”、“黄豆宝宝喜欢喝什么”、“云彩与天气”、“鱼的家园”、“纸与我们的生活”、“鸡宝宝孵出来啦”、“我养蚕宝宝”、“风筝的秘密”、“我为绿色校园添份力”、“泡菜酸溜溜”等14个课题的探究任务。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2月底完成了“我的生态瓶新世界”、“真的钓到鱼儿了”、“香蕉成熟的探究”、“雨水的秘密”、“心灵手巧,小小设计师”、“快乐和纸做朋友”、“铁为什么生锈”、“绿城垃圾资源化处理PK垃圾填埋焚烧”、“壮乡特色美食——布泉酸鱼”等9个课题的探究任务。
  这些课题的探究成果得到了中央电教馆和项目专家组肯定,获得了多项全国奖励,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参与探究活动学校的探究成果VCT作品参加2008年和2009年春季、秋季全国项目作品评比活动,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9个,获奖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2009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VCT作品“鸡宝宝孵出来啦”作为中国两个代表之一于2009年11月赴巴西参加2009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该作品是广西首次走出国门的农村学校作品。参与探究活动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征文参加“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2010年度教育叙事征文评选活动,获全国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获奖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2.“VCT应用实验项目”活动成果
  南宁市从2010年3月起参与实施“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的研究,经过近2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市由15所城市小学、15所农村小学结对形成的15个学习团队完成了45个课题的探究任务,整理编写出了这些课题的探究成果报告和作品。其中,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水性笔变‘姓’记”、“没有塑料袋的日子”、“我的新家我做主”、“纸的变迁”、“小豆芽,大作为”、“一桶水的作用”、“探讨节水用水妙招”、“桉树人工林黑水事件探秘”、“探究甜酒的酿造”、“金鱼运动的探究”、 “探秘火的世界”、“美丽的对称”、“护蛋行动”、“身边的标志”、“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吸吸’相关”、“冰融化的探究”、“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探究”、“花朵变色啦”、“健康水果拼盘”、“南湖名树博览园环境调查”、“关注我们身边手机的污染”、“低碳,让生活更美好”等23个课题的探究任务。2010年下半年完成了“我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乡镇环境卫生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探究文具盒里的修正液”、“木质铅笔PK自动铅笔”、“寻找低碳和生活质量的平衡”、“什么样的桥墩最坚固”、“低碳课堂之水火箭的创意设计”、“能‘生长’的一定是生物吗”、“向近视眼说‘不’”、“落叶的梦想”等10个课题的探究任务。2011年上半年完成了“种子能探究”、“颜色的秘密”、“传承与发展的探究”、“染色食品及其安全”、“绿色植物与光的‘亲密接触’”、“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筷子”、“神奇的液体”、“中国圆田螺宝宝的探究”、“探究食品安全之零食篇”、“校园及周边突发事件的应对办法”、“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校园”、“文具‘飘香’孩子受伤”等12个课题的探究任务。
  这些课题的探究成果也获得了多项全国奖励,参与探究活动学校的探究成果VCT作品参加“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2010年、2011年春季、秋季创新教师竞赛活动,获全国一等奖9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8名,获奖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春季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校门口交通拥堵现象的探究》作为中国两个代表之一于2010年11月赴南非参加2010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2010年秋季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能‘生长’的一定是生物吗”获得参加2011年微软全球创新教师大赛入围作品提名资格。
  3.活动成效
  2010年12月和2011年12月,我们分别组织一批有关教育专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网络学习记录数据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开展“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校际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的成效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城乡学校结对开展校际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对构建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城乡学习共同体社区、促进城乡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城乡师生信息素养、推动城乡学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升城乡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缩小城乡学校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城乡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比如南宁市北湖路小学、隆安县丁当镇中心小学开展“鸡宝宝孵出来啦”课题探究和南宁市卫国小学、西乡塘区坛洛镇中心小学开展“香蕉成熟的探究”的课题就是我市利用城市学校的先进设备、优秀教师,农村学校的地理生态优势、乡土特产资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参与活动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深刻地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有了更为深切的了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信息素养、探究学习和远程协作指导能力不断提高,不少青年教师伴随着活动成长起来。“卫坛雁”学习团队的指导教师,西乡塘区坛洛镇中心小学的杜泽德老师是在校际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中成长起来的青年骨干教师,他在谈到参加活动的收获时说,科学探究活动给他提供了与国内专家教授请教交流,与城市优秀教师“同题异构,交流研讨”合作备课的机会,获益匪浅,表现在参加活动后转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促进了专业发展,教学及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城区奖励,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小组活动、校际小组交流、同伴互助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学会了利用QQ、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远程协作探究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信息素养和科学素质得以提升,其打字速度、写作水平、探究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创新意识、自信心也得到增强。“北湖响丁当” 学习团队队员、南宁市北湖路小学农婧雨同学说:“通过参加‘观察豆芽的生长’探究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发豆芽的一些基本知识,更感受到了与教师、同学们团结协作、热烈讨论、互相交流问题时那种气氛所带来的乐趣,我感觉棒极了!”“锦石桐心” 学习团队队员、隆安县那桐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农村学生说:“网络协作让我变得自信,使我由电脑盲变成电脑能手。”
   活动的开展对促进我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参加活动的农村教师在城市优秀教师的指导和带动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在2009—2011年南宁市、广西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竞赛评比活动中,参加活动的农村教师获奖人数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幅度提高。在2009—2011年度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大赛中,我市农村教师共有5人获得全国一等奖,16人获得二等奖。“卫坛雁”学习团队指导教师自参加探究活动以来,教学及科研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8人次,省级奖励23人次,市级奖励31人次。这些成绩说明开展校际远程协作探究活动是缩短城乡学校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于实施“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VCT应用实验项目”组织得力、成效显著,南宁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荣获中央电教馆颁发的2009年度项目优秀成果作品组织奖,南宁市的“锦石桐心” 学习团队、“北湖响丁当” 学习团队、“卫坛雁”学习团队分别荣获2008—2010年度项目“全国最佳协作奖”。同时,从2011年2月起,中央电教馆陆续把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教育部—微软 “携手助学”创新教室项目、中央电教馆—甲骨文教育基金会ThinkQuest项目作为后续项目放到我市组织实施。
  
   六、今后工作思路
  (1)以实施教育部—微软携手助学VCT应用实验项目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等后续项目为契机,将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的做法常态化,形成机制推动活动持续深入发展。
  (2)以南宁市教育局即将启动开展的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城乡结对学校数量,推广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经验在城市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应用,让更多的学校参与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学生得到均衡教育机会。
  (3)虽然这两个项目的远程协作科学探究活动成效得到参与活动师生的认同与支持,但从前一阶段开展探究活动的情况看,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比如如何选择既有深度、特色,又适合城乡双方学生认知能力的探究问题;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团队,团队成员在校际协作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培养彼此之间的情感;教师在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探究活动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城乡教师间的“同题异构,网络研讨”合作备课如何更有效;网络信息技术如何更有效地支持校际远程协作探究活动等问题都是今后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
  (4)将活动开展与支教工作结合起来,鼓励更多的城市优秀青年教师参与远程协作探究活动,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5)改善城乡结对学校的活动条件。争取尽快建成基于宽带教育城域网的高清级远程视频教育系统,让城乡学校实现高速清晰、双向互动的网上协作交流。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工程的实施,其特殊的优势对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极好的机遇。如何才能把握并运用好远教资源,让它真正为我校教育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要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核心,以资源管理为关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学一线。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育观念;教师培训;教育资源管理;教育资源应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
人生的尝试何止千万,每一次都珍贵无比。但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次尝试却是荒谬的,因为,它给了我深刻的教训。  我的爸爸很喜欢喝白酒,每当与亲朋好友相聚时,他总是端着酒杯,豪情万丈地与大家挨着喝个遍;他一个人独自在家的时候,也要倒上一杯白酒,津津有味地品尝,哪怕没有下酒的菜,他也不在乎。我不禁疑惑了:白酒真的有那么好喝吗?喝起来会比我最爱喝的可乐还爽吗?  有一天,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了爸爸,他笑眯眯地回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设置好任务,认为教师在对教材要有充分驾驭能力的前提下,以生活情趣为出发点,系统规划、点面结合,才能设计出适当可行、易于考核、方便操作的适合于学生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任务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2-0024-03    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应用软件日新月异的今
摘 要: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对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情况。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Photoshop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与综合素养,但由于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学生有一种“学困”感。笔者在Photoshop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与现实生活联系
摘 要:传统的纯预设教学模式已严重桎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新课标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同时在课堂中促使生成教学不断发生。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下雪了!下雪了!”同学们的叫喊声让我立刻清醒过来。一大早,我就听到了宿舍楼里的喧哗。大家或挤在走廊上,或趴在窗口看雪,欢快地讨论着大雪天气的话题,没有人像往常一样急匆匆地去食堂吃饭,似乎也不再赶着去上早自习。  在今年这个暖冬里,老天竟然赏赐给我们一场雪!  雪大概是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下的。从窗口望下去,草坪上、花坛上、操场上,还有对面大片的连绵的屋顶上,全部都覆盖上了一层拇指厚的积雪。放眼望去,
《阳光下的男生女生》是一部聚焦现代儿童成长的校园小说,讲述住在杨家新苑的杨媚、孙侠、杨小光和杨菲菲四个孩子成长的温情故事。部分故事来源于作者的学生或由学生转述,扎根于现实,具有一定的纪实性。  小说塑造了几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孙侠爱搞怪但又很敏感,杨小光调皮,杨媚安静沉稳,杨菲菲张扬、有活力。他们与身边的同学共同构筑了一个源于现实而又更具戏剧冲突的群体。  作品分为四个单元:《美猴王》《青蛙王子》《
天天看,特别是娱乐八卦,现在最热的就是圣西蒙勋爵那倒霉的婚事了。
摘 要:多媒体演示动画是Flash动画有广阔前景的一个应用领域。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演示动画完整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AS3实现影片的跳转、音乐的添加等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功能。  关键词:多媒体演示动画;Flash CS4;AS3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2-0065-02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演示动画在
近年来,福建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更加关注应用、提升质量、整合资源、服务终身学习社会的建立,把应用效益作为教育信息化成败最重要的标准,硬件、软件、资源建设超常规发展,由单纯的硬件投入转向提高应用效益;建立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教育电子政务与电子校务服务体系,实现从手工政务转向办公自动化;从教师单纯做课件的个体行为提升为新一代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科共同创建教学网站和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