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我的镜头不是审美是使命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inli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在读社会这本大书,并希望有机会有能力为它记下些什么。
  ——胡杨
  
  去胡杨先生的家里拜访他,看到的全然不是想象中严肃沉重的社会纪实摄影家的样子,中长的头发垂下来擦过脸颊,分明一派大学里美术系老师的儒雅风流。
  恐怕很多人认识胡杨和他的作品,都源于2年前的那一套《上海人家》作品系列,他用了14个月的时间,采访和拍摄了500多户住在上海的居民和他们的家,从卖水果小贩的简陋居所到文艺经济界名人商贾的豪宅别墅,从本地人几代窝居的石库门老房子到外地、外国漂来的“新上海人”现代化国际化的新居所,胡杨默默地艰辛地然而坚定地一个人做完这一切,他说,“这对于我已经不是一个摄影选题,而是一个摄影工程,做完它,我才是完成了一个真正的‘摄影人’的本分”,因为,“作为一个摄影人,我如果没有用镜头记录时代那就是一种失职。”正是因为这样的发乎本心的使命感,和胡杨毫无功利心地付出和坚持,《上海人家》那种纯粹的真实的镜头感如一面干净的玻璃,将上海各个层面的众生百态与这个城市这个社会的种种生存状态清晰地显影,更让每一个观看者在看到玻璃对面的“别人的生活”的同时,亦看到了玻璃上“自己”的影子;为此唏嘘,为此震撼,为此悲悯,为此感动,最终开始思考。这一组摄影作品由此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和肯定,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以及机构和私人收藏了353幅,更作为中国现代城市的社会学研究资料,在全世界范围内频频受到邀请开办展览。
  
  社会的认可给了胡杨更多的力量,他开始策划和制作自己的大型社会纪实摄影系列“上海三部曲”的后两部,其中将于今年底推出的影像集《上海“下只角”》已受邀明年4月送去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开展,相信这部历时28年记录完成的作品、社会涉及面之广、反映社会变迁程度之深,会创造《上海人家》之后摄影界新的亮点,再次以“真实的力量”引发社会关注的高潮。而“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则是关于“青年人”的,胡杨说已经完成了近半,如果进展顺利的话,我们将在明年春天看到它。至于为什么之前的两部都是“真社会”、“老照片”这样比较沉重和沧桑的主题,而“三部曲”的最后压轴却隐约透露出活力和轻快?胡杨说,因为自己做选题必不可少的“三要素”就是:“喜欢”,“对社会有用”,以及“能学到东西”。“我们这一代人的很多视觉角度和观念是年轻人不具备和不理解的,然而年轻人也有很多视觉角度和观念是我们不具备和不理解的”,而“他们的更附和这个社会现在和未来的轨迹”,所以,胡杨选择做年轻人的选题,不仅是为记录现实社会的进步,更为了向年青人学习。
  对于现在自己做的这些我们称之为“艺术”和“事业”的事情,胡杨总是一再地否认,一再地说,这只是“一个摄影人天生的使命感”,他说自己想做的,只是“从历史学角度来说,为后人留下一些历史的影像文献;从社会学角度来说,给当今的社会提出一些问题和讨论”,也许自己最终没有力量解决任何问题,但至少,用自己的镜头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这就已经实现了一个摄影人最重要的社会价值。
其他文献
她17岁时认识了他。那年,她只身从上海去香港投奔亲戚。这兜了一大圈才攀上的亲戚,就是他家。   他40岁,有妻子儿女,还有一盘做得不错的生意。  他帮了一些忙,让她度过了最初那段难熬的日子。这事情,在他是举手之劳,权当作点小小的善事;在她,从此人生不同,是一生一世的恩情。  没多久,她就爱上了他,也晓得他是喜欢她的。身处异乡,心灵和生活一并窘迫的年轻女孩,是很容易爱上拉过自己一把的男人的,尤其是这
期刊
北海路的特别不只于在它两边的建筑,更在于它本身的形状。  它是上海闹市里少见的圆弧形马路,而且还与也是圆弧形的海口路、湖北路相接,形成一个更大的半圆圈。走在这条马路上,你必须不断地转身,如果开车的话,你的方向盘必须一直向左或向右拐,就好像走在盘山的公路上。   其实,北海路是真正的“马路”——它原本就是一条圆型的专门用来跑马的道路。这要从上海最初开埠的历史说起,从中你可以发现马路一词是上海“生产”
期刊
陕西北路369号,过去也叫做西摩路139号。这幢建筑建于1908年,原来的宅主是一个名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1918年,宋美龄的父亲宋耀如病故,其母倪桂珍买下了这幢洋房,并带全家迁居于此。  这是一幢西欧乡村式的别墅,两层楼。建筑面积为660平方米,花园面积约为980平方米。打开黑漆的大铁门,便是一条不长的甬道,通向内门的石阶。沿着石阶走下去,便看到一个四周装有彩色玻璃的客厅。客厅中间有活门开启
期刊
上海的女子学校最早是由基督教的教会创办。由于中国少女世世代代长期被禁锢于深闺之内,几乎足不出户,因此起初教会学校竟然招不到女生。那时女校学费低廉、还提供食宿和生活津贴,却只能招收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入学。后来这些女孩子学成毕业,在洋行里找到了很好的职位,于是女校的生源才逐步增加。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积累,教会女中逐渐成为贵族学校,时髦的洋名、流利的英语、良好的社交能力,使“名媛学堂”的女生成为
期刊
九月中旬,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人体艺术与人性文化研究”的机构在位于常州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成立,这标志着在中国有着百年历史的人体艺术终于从“羞羞答答”的幕后艰难地走到了“堂而皇之”的台前。作为这一国家级研究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莫小新副教授,在最近一次“人体艺术与人性意识教育”现场教学研讨会上,当众脱光衣服,赤裸着身体向几十名学生及老师阐述自己对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理解。莫小新副教授
期刊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莫小新,在“人体艺术与人性意识教育”现场教学研讨会上,当众赤裸着向几十名学生及老师阐述自己对人体艺术和人性文化的理解。他认为这是一种“阳光教育”,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要让学生克服在人体艺术创作和研究方面的心理障碍和羞耻心。然而,为什么艺术总是会与裸体纠缠不休呢?“全裸授课”怎么就成了“阳光教育”呢?如果“全裸授课”就是“阳光教育”,终日着衣整齐地上课难道是“阴暗教育”?  所谓“
期刊
近来说侯佩岑出书爆当年她跟周杰伦分手的时候,曾在经纪人面前痛哭流涕,具有高度专业精神的经纪人立马对侯佩岑进行魔鬼训练,模拟媒体问她各种问题,不停轰炸,直到提到周杰伦三个字她情绪泰然为止。我这些天也有点情绪不佳,因为我要好的一个朋友要离婚了,原因是他们夫妻厌倦了冗长乏味的婚姻。我朋友有点投奔新生活的蠢动和踊跃,倒是我不停为婚姻感慨。我知道他们当年多么甜蜜浪漫恩爱呀,那时候我刚来深圳,跟他们住一套房子
期刊
他是自爱因斯坦之后最有贡献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0年前他的获奖改变了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心理。而在2004年,82岁的杨振宁迎娶了28岁的翁帆,再次引发一场“地震”,以杨振宁的特殊身份,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决定,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吸引他们走到一起的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倾听杨振宁的魅力人生。      曹:杨先生你好,很荣幸能够在清华园跟您做访问。我知道您从上个
期刊
盎格鲁撒克逊有一套培养精英的办法,避免了中国那种“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北大建高尔夫练习场不了了之,但高尔夫风却刹不住。厦门大学最邪乎,要让高尔夫成为几个专业的必修课。上海财经大学稍微理性一些,仅开设了高尔夫选修课,结果此课在校园中热得烫人,学生要在电脑上随机抽取才能获得选课的权利。这无疑给推动高尔夫教育的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学不是要为学生服务吗?这是学生的要求!  中国人多地少,基本的体育用
期刊
排队,古人文雅地称之“鱼贯而入”,据说在物理学、运筹学方面还有个“排队论”。  奥运将至,北京从今年年初起把每个月的11日都列为“排队日”,希望借此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举措固然是好,然而细想来,“排队日”的这种说法非常露怯,因为排队本来就应该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常态,而“排队日”却把这种行为给特殊化了。  办事按序排队,是一个人自觉、自律、自尊的象征,也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那么作为国际大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