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语文学习体验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完整的认知体验、思维体验、情感体验、具身体验等,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深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文学习体验 认知体验 思维体验 情感体验 具身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0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体验”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新课程理念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体验都非常重视,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时候或多或少总是有所欠缺,致使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够完整,严重影响了体验学习的质量。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完整的学习体验呢?
  一、经历完整的认知体验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并对其进行加工的心理认识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传统的灌输式、碎片式、浅层次的学习形式,而应该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完整的学习过程与经历,学习体验才是完整、深刻的。
  例如,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主要讲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并围绕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描述。这篇课文充满了异域风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小艇对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意义呢?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带领学生重回文本中语言描述的“现场”。如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以镜头聚焦的形式让学生具体观看小艇的整个身长,以及船头、船艄的样子,为学生再现小艇的整体、小艇在威尼斯各个街道穿梭的画面,以感受船夫那高超的驾驶技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仔细感受、体验威尼斯的小艇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视频图片资料对照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朱自清写的《威尼斯》和法国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体验在课文内容、视频图片及拓展资料的层层铺垫下变得更加完整,对课文内容有更为立体的认识。这样教学,从文本内容到视频图片再到资料拓展,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二、经历完整的思维体验
  如果把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比作建造房子,那么,思维就是这个建房过程中的骨架与脊梁。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阅读就应该把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性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与认识。因此,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的特点,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思维学习体验,提升阅读品质。
  以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一课的教学为例,文中的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的情感变化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教学伊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关注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我一向讨厌母鸡”;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引领学生感受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然后让学生联系课文第5~9自然段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画面,体验作者对母鸡情感的变化;再让学生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并思考引起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以及这些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细细感受和体验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以及作者对母鸡的情感,鼓励学生在批注阅读的时候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与独特的阅读感受。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思维状态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步清晰再到最后的深刻感受,通过完整的思维体验感受到了作者一开始由讨厌母鸡到改变心思、喜欢母鸡,直至对母鸡产生敬佩之情的原因。由于学生的思维认知渐趋完善,因而对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感受也更加深刻。
  三、经历完整的情感体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具有良好精神品格的人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光要关注学习内容,更要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完整情感体验为目标导向,让学生实现语文学习与情感体验完美融合,在学习和体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等。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这类以“爱”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应该从关照学生生命健康成长、让学生感受爱和表达爱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母亲和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的关爱和心甘情愿的付出,以及隐藏在文本语言背后母亲和父亲对孩子的期待之情,并且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儿子对父母亲的感恩、感激之情,以及回报、反哺之心。在学生感受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和儿子对父母的感恩、反哺之心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和父母之间相处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母爱之伟大。最后,教师还可以播放《游子吟》《父亲》《母亲》等歌曲,使学生在歌曲的感染下受到启迪、升华情感,自发产生一种感激父母、回报父母的决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经历了感受和体验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的完整的情感过程,精神品质和价值观念等也在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经历完整的具身体验
  “具身体验”是从“具身认知”延伸而来的,其反映的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着强烈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各部分内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基于这点认识,教师应注重促进学生认知、思维、情感之间的相互融通,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具身体验,以实现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情感价值等体驗的完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教材中编排了“汉字真有趣”“我爱你!汉字”两方面的内容。在这两个板块中,教材明确提出了“感受汉字的有趣,学习汉字的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综合性学习的方法策略。教学时,教师应该从让学生获得完整的丰富的学习体验入手设计教学:首先,让学生结合阅读经验及生活经验交流自己认为汉字有趣的内容;其次,让学生以查找资料或者询问别人的方法搜集有趣的汉字学习内容,形成完整的学习报告;最后,让学生以生活体验或者实践探索的形式感受汉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这样教学,从认知、思维、情感三方面出发引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完整的学习体验,真正把综合性学习的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学习效果更显著。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学习体验,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所学内容的特点,引领学生真正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并且还要敢于打破书本、时空的限制,确保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完整、丰厚,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沈瑞荣.深化体验 深度学习:关于小学语文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新智慧,2021(3).
  [2]马志鸿.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5).
  【作者简介】陈兴环(1978— ),男,广西兴业人,大学专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福绵区新桥镇阳岗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论述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意象的策略,提出从感受画面美、体悟情怀美、感受人格美三个方面展开意象品读教学,通过意象这把钥匙打开品味古诗词诗意的大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意象 画面 情怀 人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72-03  诗歌的诗意美常指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诗之所以美的关键,是诗的灵魂,是诗人的主观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文本表达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方法:在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信息提取中发展学生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 整体感知 文本 语言 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107-02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编者
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为例,论述教出神话故事的“神话味”的策略:借助想象,描绘“神态”;把握语言,体会“神韵”;纵观全文,把握“神魂”,目的是提升神话故事文体的教学质量。
本文以“认识296”教学片段为例,论述“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教学策略,以数小棒、整理纪念币、钱币认识数的组成,以十进制象形计数法认识数的简化书写,以算筹计数法认识数
【摘要】本文论述“四看六步”识字写字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字形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观察达到对汉字“知形”;师生根据字形相互交流,让学生“悟形”;不同形式的范写,让学生跟着书空进而“仿形”;加强练习,让学生对汉字进行巩固达到“入形”;展示学生写字练习成果,让汉字得以“显形”;利用師生相互评价,相互借鉴,找出优缺点,让汉字得以“整形”。  【关键词】“四看六步”教学法 识字写字教学 观察 字形 
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第二课时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三个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以阅读链接的比较寻求思维变式、以
【摘要】本文从结缘四度六步教学法、实践四度六步教学法两个方面,总结“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部分学科推广应用的行动研究——以凤翔路小学为例”课题研究的中期工作情况,以及在小学数学、语文、科学三个学科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四度六步教学法 教学实践 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45-04  四度六步教学法是由广西特级教师戴启猛老
本文以《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为例,阐述四度六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两个“分草莓”的问题情境将有余数除法与表内除法联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
本文论述整合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方法:重组教材,优化教学;融合资源,“串联”教学;拓展教材,充实文本,以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本文论述初中文言文断句教学的方法,认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引导学生理解断句的作用、探寻断句的方法、强化断句练习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攻克初中文言文断句难关,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断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5-0081-03  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古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