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探究在学生情绪体验中走向深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多年的学校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凡是有激动、赞叹、惊奇的地方,就有对于周围世界的逻辑的认识和情绪的认识。”如果我们的科学课堂能常常引起学生广泛的情绪体验,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发现美的惊奇,有体验成功的快乐,有经历困境的焦虑,有思维顿悟的快感……学生定然能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理由之一,情绪体验状态是衡量学生探究质量的一个课堂标志
  情绪,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是指情绪发生时的主观感受。如果说,探究材料是构成科学探究的显性要素的话,那么,情绪体验恰是构成科学探究的隐性要素——它不同于探究材料一般的可看可摸可测,但却以类似于“软实力”的因素影响着科学探究的活动质量,有时甚至决定着探究的成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小脸通红,眼睛发亮,通常这标志着他们已经进入最佳思维状态——此时的学生,探究热情最高,思维最活,精神高度集中,意志极为坚定。一堂好的科学课,应该带领学生踏入如此的课堂境界!
  理由之二,关注情绪体验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体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科学探究中体现这一理念?答案必然诸多。然而,在笔者看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从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开始——所谓尊重,学生对探究的任务应是自愿的,是兴趣盎然的;如果学生是以迫不得已、毫无兴趣的心态开始探究,又何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一位科学教师如果能够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并注意及时、相应地调整教学步骤和策略,他必定是一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好老师。
  那么,在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教学理念的科学课堂,我们如何关注学生们的情绪体验?让我们走进课堂去观察,去思考吧。
  1.减少教师预设,尊重情绪体验的生成,还原探究的真实
  教师对探究活动的预设过多会影响科学探究的真实性,适当减少教师的课前预设,尊重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情绪体验的自然生成,还原科学探究的真实场景,是科学探究走向深入的基本起点。
  案例1:笔者经历的一次教学事件
  笔者在市优质课展示上执教了《拱形的力量》,大胆地舍弃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铺垫,直接抛出探究任务:试一试,用教师提供的纸条做一个纸拱,完成不同力抵住拱足的对比实验。
  学生接到任务后,兴趣盎然地探究开了。两分钟后,学生发现问题并诉苦了:没有抵住拱足的拱,很难在桌上立足;跨度不一致,无法比较;放垫圈的方法不一样,影响实验结果等。这些学生的困境体验正是教师所需要的,于是,笔者适时发问、激发情绪体验:“好可惜,那这个实验我们就不能做了吗?”
  “我们有改进的办法!我们有办法!”学生有话说。此时,老师再水到渠成借鉴成功小组的做法,改进实验,学生听得心服口服,探究得有滋有味。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允许学生犯错,谁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探究学习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学生的实验探究很少是“一帆风顺”的。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与思维遇到挫折,途经歪路,都是十分正常的课堂现象。教师应大胆放手,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尝试实验,让学生在亲历实验中发现自己的设计“有问题”。在这一番情与情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大大激发,并提出合理的探究改进方案,自行修改实验。笔者发现他们不再是简单的 “玩”材料,更多的是在科学探究。这是真正在“做科学”,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探究经历,使学生更真实地体会到科学的本来面貌。
  2.利用典型材料,增进情绪体验的强度,提高探究的信度
  科学探究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能大大增进学生情绪体验的强度,从而加深他们参与该探究活动的印象,提高对科学知识的认识,促使探究情感的养成。
  案例2:一位教师在省科学年会上执教《滑动与滚动》的片段
  师:(在教室过道上事先放了一只装满书的大整理盒)这里有只整理盒,怎样能把它移到教室的另一端?
  生:推过去。
  师:推过去,这种运动方式叫滑动。有没有省力一点的方法?
  生:下面放木头或轮子。
  师:这种运动方式叫滚动。生活中你有事例证明滚动比较省力的说法吗?
  ……
  师:哪个大力士能把整理盒推到教室的另一端?
  (一位大个男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整理盒推到了教室的另一端。同学们观察到他已经累得满脸通红,老师适时请他谈谈感受,他气喘吁吁地说:“累死我了!”)
  师:我们给整理盒装上轮子,再请刚才那位同学推一推。
  (他轻轻一推,整理盒轻而易举地滚到了另一头,他说:“整理盒自己滚过去了。”同学们惊讶地张大了嘴。)
  课堂探究中,当大型的装满书的整理盒出现在学生面前时,给了他们很强的情绪体验。对于推的那位同学而言,“累死我了”“整理盒自己滚过去了”这样的体验有多深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看的同学而言,观察到“累得满脸通红”和“整理盒轻而易举地滚到了另一头”而惊讶地张大了嘴 ,其体验也感同身受。
  使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是促使学生情绪体验的关键要素。一位科学教师带领学生研究电磁铁的磁性,竟然给他的学生们准备了2公斤左右的大磁铁!有学者问这位教师为什么要这么做,教师的回答是:“给孩子们充分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刻骨铭心!”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体验都具有强度指标,并且可以在强度上有由弱到强的不同等级的变化,情绪的强度越大,整个自我被情绪卷入的程度也越深。情绪体验的强度首先取决于对象(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即为探究材料)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就越强烈。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典型材料,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绪并加以放大,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效地促进探究活动的展开。   3.调动多种感官,扩大情绪体验的广度,丰富探究的内容
  情绪体验需要借助感觉器官才得以完成,而感官的参与数量将影响到学生情绪体验的广度。一般而言,学生被调动的感官越多,他的情绪体验就会越广,探究的内容也越丰富,教学的质量也就越高。徐闻音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树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扩大情绪体验广度的示范性案例。
  案例3:(课堂上,事先让学生用绘制好的画板拼出一棵大树的树干、树枝,接着,搬出一篓树叶。)
  师:能不能选一些秋天的树叶“种”到大树上去?
  (学生饶有兴趣地选出树叶,一片一片地贴到树枝上,于是一棵缀满金色树叶的大树出现在黑板的中央。)
  师:想不想闻一闻秋天树木的气味?
  (要求学生轻轻闭上眼睛,用鼻子“找”。这时老师取出一只喷罐,把一些空气清洁剂逐渐喷洒在教室里。当学生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见大树边悬挂着各种花卉的图案。)
  师:能不能把闻到的气味“种”到大树上?
  (学生高兴地选择了把桂花的图案贴到大树上。)
  师:想不想尝一尝秋天树木的味道?
  (老师把藏在课桌内的小碟子让学生取出来,请学生一边品尝碟子里的瓜果,一边出示各类瓜果的图案。)
  师:能不能把尝过的味道“种”到大树上?
  (学生贴上了苹果、梨、橘子、枣等,大树这时已变得“花香四溢,果实累累”。)
  徐老师设计了一系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情绪体验的活动,从一大堆树叶里找秋天的树叶开始,当秋天的色彩缀满树木后,又要求神秘地闭上眼睛,寻找秋天树木的气味,气味引出秋天树木的滋味……诸多情节体验的事实很直接地走进学生的感觉器官中,不是含糊,不是凌乱,而是鲜明地、强烈地唤起学生共鸣的情绪体验,探究的内容大为丰富!
  4.保障活动时间,促进情绪体验的对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情绪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情绪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对流容易让学生的情绪体验愈加浓厚,在学生间不断的情绪交流中,形成了稳定的良性循环,促使科学探究走向深入。
  案例4:笔者执教《动物的卵》时,创设了多种活动机会,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请同学与老师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精心呵护,细心料理,用孵蛋器成功地孵出了小鸡。全班同学都异常兴奋!在孵小鸡的二十多天里,有不少同学主动写观察日记。教师则把观察日记贴在实验室的墙壁上,让学生互相交流。
  情绪体验具有在一定情境下自发产生的特点,因此,要想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探究情绪,首先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长的探究时段。在此课的教学中,课前20多天的孵蛋经历、课中25分钟的小组活动与交流,学生探究的惊奇感、欣喜感、成功感充分流露,最大限度地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和乐趣。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合作,体会到了和谐的欢愉,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乐于接纳他人的幸福,科学探究的信心就这样在积累中慢慢沉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有了情感的交流,学生更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情感。
  科学是理性的,是抽象的,但我们的科学探究却可以是温情的,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闪烁着灵动的情绪气息。如果教师关注并利用好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不仅能有效落实情感目标的达成,更能让我们的科学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和主动性。?
其他文献
从小到大,穿过的衣服已不记得有多少件了。但是,值得记忆的却只有几件,就是那几件衣服,曾经圆了我许多童年的梦,并成为我生命中永不忘却的纪念。
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应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具体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抓住儿童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关
诺基亚与普天通信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协议,正式决定合资9亿元成立TD-SCDMA产品研发和生产公司,其中诺基亚占49%的股份,普天通信则占51%。此公司总部将设立在中国武汉,2006年就会有使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全国妇联中国儿童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
日前,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下发了人社厅发[2011]102号文件,批准包括黑龙江大学在内的20个单位,设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黑龙
拿到工作后第三个月的工资,我在第一时间购买了摩托罗拉A728。刚来这家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时候,我就有心换掉自己那部使用多年、功能单一的老式手机了。不过说来话长,我这个人喜欢
2011年,笔者曾对澳大利亚联盟南澳大利亚州(以下简称南澳州)的8所中小学进行考察,其间笔者认真听取其《课程纲要》以及框架、试用、评估等方面的相关介绍,颇有收获。
古诗文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观。教学一首诗词,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拘泥于“就句论句”“就诗论诗”地教学古诗文,无异于画地为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流于疏浅。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深入解读文本,细读文本,大量地收集与作者、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依据文本,整合资料,有效链接。  古诗文教学的“链接”就像写作中的“引用”,贴切的“引用”能让一篇短文生动形象、意
早就听说李冰冰对数码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这次的采访当然也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在演艺事业上平步青云的李冰冰,在生活中原来和我们一样,也是个数码发烧友,她会在拍戏的时候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唐纳德·诺曼 回顾历史,人类总是通过自身制造的工具和技术进步来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