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的魅力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126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自编教材,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贝聿铭是世界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的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如卢浮宫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伊斯兰博物馆、美秀美术馆等,在建筑界有重大影响和历史意义。2019年5月,贝聿铭去世,引起世界震动。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正在发生的美术大事,了解贝聿铭建筑艺术的特点,感悟其建筑的独有魅力,以简单的几何图形,为自己的学校或社区,创作出造型独特、富有个性的现代主义建筑。
  学情分析
  几何形是基本的绘画图形。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而言,画几何图形非常简单。但,将几何体进行建筑的创意设计尚欠缺,学生容易受固定思维的束缚,创作的画面缺少个性。本课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贝聿铭建筑风格的魅力及秘诀,改变学生对于几何体设计构建的单调性,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通过画面赏析、小组探究、自问自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创意表现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贝聿铭建筑艺术的特色,感悟贝聿铭建筑中几何构建的魅力,以简单的几何图形创作出造型独特、富有个性的建筑。
  过程与方法:在画面赏析、作业单完成和创意表现的过程中,感受贝聿铭建筑的独特魅力,能灵活运用几何形构建的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审美经验,调动学生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将几何图形重构进行建筑设计。
  难点:几何构建的灵动,所设计建筑造型的独特,具有创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PPT课件,三个基本几何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形)。
  学生准备:8开铅画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显原认知
  1、房子搭建
  教师黑板上呈现三个基本图形:矩形、三角形、圆形。(图1)并提出习作内容及要求:同学们从小就玩过七巧板的游戏,今天一起来重温一下,请你用数量不限的这三种基本图形,搭建一所自己喜欢的房子。
  学生们觉得很好奇,也觉得很简单,进行了为时3分钟的简短的作品创作。
  2、作品点评
  作品在黑板展示(如图2、图3、图4)
  教师点评图1:老师看了看,发现大部分同學的作品和这位同学以及我小时候爱画的房子差不多,喜欢用三角形画屋顶,用矩形表现房子主体。有些同学们不好意思地笑着。教师展示点评图2:第二位同学搭建的房子复杂一些,看样子这位建筑师的段位要高一些。教师展示点评图3:老师又有了新发现,我居然从第三位同学的作品中找到了某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子!学生们呈现好奇的表情。
  3、大师引出
  课件呈现卢浮宫金字塔前贝聿铭的肖像(图5)。
  教师提问:这就是老师刚才所说的建筑师,他是谁?你认识吗?学生回答:好像念做贝什么铭。教师补充并追问,知识面真广,中间的字念yu,贝聿铭,你知道他有设计过哪些建筑吗?同学继续回答:他身后的卢浮宫金字塔。教师问:其他同学有了解吗?其他同学回答:苏州博物馆。教师肯定:说对了。继续问:还有同学知道吗?无人回答。
  4、揭题:这节课,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世界。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3分钟小练习的方法导入,将学生的元知识体系显现出,与之后环节中贝聿铭作品形成强烈对比,也激发学生后续的创作热情和信心。教师提问学生对贝聿铭及其建筑的了解,是为了激发学生本课学习的好奇心。
  二、疑问引发,激探索欲
  1、大师简介
  教师简介贝聿铭生平:这位逝世于2019年享年102岁的建筑大师,是一位美籍华人,他本人出生于广州,孩童时常回苏州狮子园生活,也就在刚才那位同学所说的现在苏州博物馆的隔壁,后求学与生活于美国。他所获的国际大奖可多了。课件出示其获奖表单: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学生露出惊叹的表情。
  教师:这其中有一个大奖同于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看了这些荣誉,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贝聿铭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建筑师!受到很多国家的嘉奖。
  2、疑问引发
  教师:对于这位了不起的建筑师,你想要对他有哪些更深的了解吗?以往都是老师向你们提问,现在给你们一个向老师提问的机会,请想一想。
  学生A:我想知道贝聿铭其它的建筑代表作有哪些?
  学生B:他是怎样走向建筑之路的呢?
  学生C:好奇地说:不知道他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
  学生D:贝聿铭老先生为什会设计出卢浮宫金字塔这样的建筑呢?
  ……(学生们踊跃提问,教师板书书写问题)
  教师及时小结:爱提问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人,你们提的这些问题也是老师很想了解的,我们来看看这些问题能不能你们自己得以解决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运用“自问式激趣法”,让学生在惊叹贝聿铭的艺术成就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其建筑艺术探索的主动性,开动学生的思维。
  三、作品欣赏,探建筑风
  1、欣赏作品
  教师课件呈现贝聿铭系列代表作:提问:接下去我们一起去欣赏贝聿铭的建筑代表作,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你能从中得到刚才所问问题的答案吗?(图6-图17)
  学生边欣赏边发出惊叹声。
  2、分享体会
  教师提问:我已经从你们的表情中感受到贝聿铭建筑带给你们的震感,请问这些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或者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E开心分享: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国、伊斯兰、日本等地,而且大部分都是艺术馆、博物馆;
  学生F欣喜地说:他的作品外观简洁,都是用几何形来搭建的;   学生G犹犹豫豫地说:他的建筑中有很多运用了玻璃这种材料……
  3、自问自答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到位,并将学生重新引导到之前板书的学生提问清单:第一个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学生大声回答:解决了),教师将该问题打勾以示解决。再问:第三个问题所问的建筑风格是怎样的?刚才谁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齐声回答:F同学);教师小结:结合同学F和同学G的回答,贝聿铭老先生是一位善用几何形构建建筑外观,并主要以什么材料来建造的?(学生:玻璃)对,还有钢材等作为建筑材料。类似这样的建筑风格我们称之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贝聿铭老先生就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杰出代表。这两个问题被同学们解答了,把掌声送给自己(学生开心鼓掌)。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运用“欣赏总结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了之前提问环节中的主要问题:建筑代表作及其风格特点,并引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教师总结定义其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四、作品探秘,寻设计法
  1、作品对比,知不足
  教师要求学生讲之前自创作品与贝聿铭建筑进行比较,提问:有何感受?学生不好意思地表示:我的作品太单调了;我的作品欠缺美感等。
  2、小组探秘,寻方法
  教师微笑着说:没有关系,只要掌握了秘诀,就可以和贝聿铭老先生一样设计出优秀的建筑作品。教师提问:如果这些图形和人一样有个性,你们猜它们分别是什么个性呢?学生们对这样的提问表示很好奇。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圆形提问:圆形会是什么个性呢?学生笑着猜:温柔的、圆滑的;
  教师:矩形呢?学生猜:我猜是方方正正的,靠谱的。(同学们齐声笑)
  老师笑着问:你们觉得它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呢?学生齐声:中年人!
  再问:三角形呢?学生:个性的、活泼的。
  教师小结并发放学习单:了解了这些图形“性格“后,请你们以6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贝式风格建筑探秘,组长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贝式建筑的设计秘诀。作业单设计如下:
  学生分小组激烈地讨论,五分钟后组长负责阐述本组的观点。(图18、图19)。
  讨论声渐止,教师提问:有关于香山饭店(图17),哪一组愿意来分享一下研究结果:
  六组自信地说:老师,香山饭店主要用的是矩形,贝老先生将这些矩形进行有序地排布。这样的建筑给我们的感觉是很沉稳。
  教师:其他同学认同一组的观点吗?(同学们齐声:认同)教师追问:你们知道香山饭店是什么地方吗?(学生们摇摇头)它位于首都北京,一度是我们国家接待重要贵宾的地方,所以,贝聿铭老先生将它它设计得沉稳大方,就像问稳重的中年人(学生齐声笑)。
  香港中银大厦(图8)由哪一组来分析一下?
  三组举手发言:我们组探秘后发现:中银大厦是由许多相同的三角形结合菱形往上有规律地拼接,给人一种很高大上的感觉。
  教师:有要补充的嗎?四组抢答:中银大厦给人很个性,很年轻时尚的感觉。
  教师:中银大厦的建筑通过几何图形向上方向的拼接,给我们一种“雕塑般”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存在于北京中国银行总部,最后哪一组来分析苏州博物馆(图7)?
  一组回答:苏州博物馆用了很多矩形结合圆形,给我们一种很古典的感觉。教师追问:中银大厦是向上纵向搭建,苏州博物馆是(学生:横向搭建)这个建筑有什么特点吗?(左右对称)所以,它在色彩上应用了白墙灰瓦,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哪里?学生猜测:中国古代建筑?教师:没错,再具体一点就是来自于苏州园林,贝老先生从小生活的狮子林之类的苏州园林。学生沉思并点头。
  3、方法总结
  教师竖起大拇指:同学们通过自我提问,自我探秘的方法找到了贝聿铭老先生的设计秘决,你们很会动脑筋,为你们点赞。
  教师呈现板书关键词(堆叠、重复、拼接、有序、错落、个性雕塑感、端庄、古典)并总结:贝老通过选择不同的几何图形,采用合适的方法,构建出了不同感觉的现代主义建筑。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教师运用“小组学习单”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到贝聿铭建筑风格的构建秘决,解决了本节课的作品创作的关键点:创作方法的分析及梳理。学生在大胆分析的过程中,揭开了贝式风格的神秘面纱,为进一步创作指出了方向。
  五、原创风暴,绘个性风
  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图20):选择合适的图形,合适的图形组合方法,创作出一幅个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图稿。教师着重强调不要急于落笔,构思好了再设计。
  学生进行构思、创作,教师落实个别化指导(图21,图22)。
  【设计意图】作业要求明确,创作步骤清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创作。意在笔先。此环节中,教师建议学生关注创作动笔之前的构思,学会用画笔设计属于自己的新颖建筑。
  六、作品展示,拓展欣赏
  1、作品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排列进行展示(图23),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认为自己什么地方画得最棒了?还有什么地方比较遗憾?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围绕“造型独特”、“搭建有法”、“富有创意”三个评价点进行针对性的评价。
  学生K(图24):我设计的是少儿美术馆。我进行了矩形的有序拼搭,让它有点像魔方,增加趣味感。
  学生D(图25):XX设计的这一幢建筑很有个性,三角形的搭建让它直冲云霄,如果线条能够再干脆一点就更好了。
  学生C(图26):我喜欢规则一点的建筑,所以我用有序的排列来设计它。
  学生创作的一幅幅充满创意的作品。(图27—图33)
  2、拓展欣赏
  课件展示贝聿铭建筑其它方面的特色(图34—图37),教师总结:几何的造型构建、光影美感的营造、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地域特色的保留,共同构成了贝聿铭建筑的魅力,贝老因此从众多现代艺术大师中凸显而出。像贝聿铭老先生一样善于学习与思考,才能成就卓越的自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贝式建筑其它方面的美感,让学生感知其建筑的更多风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拥有创意,我们的生活就会拥有无限精彩。以此为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和人生观奠基。
  教师评课:
  来自浙西衢州,曾获浙江省美术优质课一等奖的周海燕老师,她的创意设计课极富特色,是美术课堂教学变革的先锋。课上,周老师从一些常见图形入课,引导学生搭建自己喜欢的房子,从而较好地将学生对于房子的视觉原认知得以充分呈现。就在学生对话与困顿之时,周老师及时采用原籍金华兰溪的世界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的作品,引发学生核心问题下的项目化合作学习,激活思维,促进理解,交流共生,助力构想,通过引导学生感悟重复、叠加、有序、错落等创意设计招法,助力学生巧妙利用普普通通的常见形,给了工厂模式的学校建筑艺术化、雕塑化、童趣化的魔幻创意。许多与会老师惊叹于周老师带给学生创意思维的深度引领,惊叹于课之前后学生作业质量的迅猛提升,惊叹于教师不满足学生建筑设计之外形美,导引学生关注室内、环境以及地域文化、人性需求等。我想:其背后源于她对建筑艺术发展新动向的极其敏感和深刻研究,以及对儿童创意设计学习规律的持久钻研与精微把握,从而实现了好课的深入与浅出。(点评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曹建林)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  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媒体手段为博物馆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呈现和实践操作方式,强调学生自主搜集、梳理、分析信息的过程,这也正是信息化时代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尝试对当地博物馆展品画像石进行课程开发,以新媒体为手段,通过观-赏-析-研相结合,初步探讨新媒体教学在博物馆课程中的开发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教学 画像石 实践探究  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博物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新的契机
期刊
摘 要:从小学开始学习国画,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艺术。从现在的教育状况来看,国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问题,例如很多人认为应抛弃传统笔墨的临摹,注重写生创作等。但笔者认为,临摹是传承,创新是发展,两者在国画学习上皆重要。  关键词:国画教学 小学美术  培养学生从小学习国画是对我国国学艺术的传承,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任务
期刊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0年1月17日,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复兴国学·十载春秋”迎新年会在西湖边的杭州新新饭店成功举办。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领导班子及成员、《书画教育》特邀嘉宾等齐聚一堂,回望2019年取得的辉煌成绩,展望新一年的发展布局!  会议由复兴国学院教育委员会主任,《书画教育》杂志总监尹可磊主持。  首先由吴忠福理事长为新年会作新年致辞,作为国学院元老,他衷心祝福国学院能越办越好,不
期刊
摘 要:在校园文化的组成元素中,大量的元素都是属于美术内容。可以说,校园文化离不开美术,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积极营造仪式感,从最平常的美术课堂作业、社团作业,到大型的艺术活动、校园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展示,让学校充满艺术氛围,并且做到不断更新,这样,不仅美化了校园,使得校园内的艺术氛围浓厚,同时也是对师生起到了熏陶,无形中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
期刊
许雄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名称:集杨维桢诗句为联  注释:白马胡僧经写具,青鳥方士石旋 。
期刊
摘 要:学校是一扇开启美学的大门,而美术课程则是播洒美学最本色的一块土壤,美无处不影响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有效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笔者用真情在这块土壤上播洒“美”的种子,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创造之美、心灵之美四方面展开阐述,让美学效应扎根于日常的美术课堂教学。  关键词:美学效应 自然之美 意境之美 创造之美 心灵之美  何为美学效
期刊
每个人内心都渴求自我实现。  但每个人也害怕失败,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心怀恐惧。很多人,更期待熊掌与鱼兼得,既无风险之虑,又能实现梦想。  于是,很多人只是成了梦想家。  唯有学会了选择放弃,转身而行的人,成了众人仰慕的对象。王利芬、王佳芬、龙丹妮,都是这样的人。  这些转身而行者,并非心血来潮,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会主义。  这些人,本来就是传统体制培养的精英,也是活力的代表。在传统允许的空间里
期刊
庚子迎新名家作品邀請选
期刊
很多人会嘲笑他们,在功成名就之时却愚蠢地选择离开曾经的光环。更多的人会看到他们的勇气。这样的勇气正推动着中国进入新的创业时代。    当王利芬把身上“央视”的标签撕下时,她早就做好了与这个曾成就她无数荣耀的平台说再见;也许,她偶然会想起胡舒立,一个与她一样重新开始新征程的女强人。  王佳芬、龙丹妮是他们的同行者。  很多人会嘲笑他们,在功成名就之时却愚蠢地选择离开曾经的光环。  更多的人会看到他们
期刊
严格说来,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创业者。这就好比在一艘大船上,做一个大副或做高级的水手并不很难,但做哪怕是一条小船的船长,就要有勇气把所有的风险背在身上。  所有的创业者都有着这样一颗勇敢的心:他们心中有梦,并且有自信把梦想变成现实。哪怕现在他们没有多少盘缠,也喜欢遵从远方的呼唤。  曾经在一次会议上,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告诉我:到现在为止,中国民间的创造力远远没有释放出来,他自己的潜力也只释放了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