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民区党建推动单位\区域\行业党建互联互动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5643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海市静安区“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模式,其核心理念和创新点是把原本停留在社区(街道)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理念延伸到居民区,把单位、区域、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新格局的构建落在了最基层,同时,切实有效地搭建各种工作载体,尤其是理顺社区(街道)、居民区相关体制机制。这些做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开拓意义,为基层党建、社区治理、群众自治的工作格局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居民区党建;区域化党建;社区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3-0048-02
  
  一、“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理念
  
  2007年4月,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静安区调研党建工作时,强调指出要通过构建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党的工作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当时,上海已推广实行社区(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的“1+3”社区党建工作新体制。在“1+3”模式中,行政组织党组和综合党委是按照工作对象划分的,居民区党委是按照区域划分的,所以开展工作时常有关系不顺的现象。社区(街道)党工委在推动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应的现象,主要是驻区单位党组织和一些党员对社区党建认同感不强、社区党建出现“行政化”和“条块分割”现象以及党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静安区静安寺社区(街道)率先提出“同心圆”、“共同体”的党建工作理念,即在居民区内实现“党建引领、区域一体”,探索性地提出把党建整合放到“下面”,放到居民区里,以“下面”的联动带动“上面”的整合,通过居民区党建“同心圆”,带动构建行政组织党组、综合党委、居民区党委的“同心圆”。“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工作的亮点和创新点是:把原本停留在社区(街道)层面的区域化党建理念延伸到居民区,把党建新格局的构建落在了最基层,并采取多种具体做法,创造性地开展居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静安寺社区(街道)首先选择辖区内的美丽园社区开始试点。这个社区的典型性在于驻区单位比较密集,有6幢商务楼宇,居民区和法人各占一半。街道在社区内有一幢占地约450平方米的“小礼堂”,作为社区内的“同心家园”党建工作站,既是居民区党组织的工作阵地,又是居民区党员的集中活动基地。同时,区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居民区工作经费和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确保每个居民区每年工作经费不少于20万元,其中党建工作经费不少于5万元。
  
  二、“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力量
  
  为了充实居民区党建工作力量,静安区首先将社区(街道)体制内的党建队伍进行整合。在居民区层面上,有选择地将“两新”组织专职党群工作者、驻区单位党员代表、社区民警等吸收进居民区党总支,充分体现居民区党总支的区域性、广泛性、代表性。同时将综合党委下属的“两新”组织党组织,按照属地原则,纳入居民区党总支领导,进行双重管理。专职党群工作者经过统一安排,也按照属地原则,进入居民区工作,协助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抓好党建工作。同时,搭建共建理事会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驻区单位是居民区党建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只要引领得好,就能发挥出积极作用。静安寺社区(街道)成立了“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并在11个居民区和社会组织联合会成立理事会分会,建立起区域、单位、行业互联互补互动的“1+11+X”共驻共建模式。
  “同心”首先要有“共同话题”,社区共同体首先是“利益共同体”。驻区单位与居民区、白领与居民是利益相关的群体,社区自治、共治是必然趋势,只是在社会自治观念和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党建引领来加快这一进程,把法人和自然人、法人与法人“和”到一起。针对社区居民,主要是围绕居民的安、居、乐、业做好工作,使群众得实惠,从而自觉拥护、配合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针对社区内“两新”组织,主要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服务。通常来说,“两新”组织单位有一个特点,就是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组织依赖。因为,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企业文化、需要政府的褒奖,这就促使他们对党组织产生依赖。而且,党组织对企业的“管”和“理”是柔性的,是围绕企业生存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开展的,是真正地关心它。针对社区内的行政单位组织,主要是提供丰富的活动载体。近年来,各单位出资在社区开辟绿地、修建健身中心、开办健康义诊、承包老年服务室,年年组织孤老和社区干部等吃年夜饭。
  通过“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社区(街道)党工委与其他各基层党支部共商共建。社区(街道)党工委主要是听取各方意见,对共建情况进行调研并提供各项支持;各社区单位则承诺鼓励员工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医疗卫生等咨询活动,并协同调解居民区纠纷和楼宇内劳资纠纷、租赁纠纷等。
  
  三、“同心家园”区域化党建的配套改革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有效引领、服务群众的职能,静安区开展了配套的体制机制调整,使上级党组织更好地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更好地为党员服务,所有的党组织和党员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第一,着手理顺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社工站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工作职责,各尽所能,确保居民区党总支职能归位,努力构建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业委会为基础、物业公司为依托、社工站及各类社会组织为支撑的居民区党建组织体系。做实做强居委会,下设五个工作委员会,更好地承担服务群众的职能。同时,明晰居委会和社工站的工作职能,居委会主要任务是密切联系居民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社工站社工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工作以及完成居委会委托的各项任务。关系理顺后,既有效畅通了居民信息渠道,又拓宽了社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展物业党建联建,依托物业对企业情况了解熟悉的优势,进一步联动楼宇党建;严格把关业委会换届选举和规范化运作建设,提高小区各类事件快速反应处置能力;探索建立以“总支牵头、物业为主、居委配合、业主监督”的物业一体化常态管理机制,发挥居委会、业委会自治作用,通过议事会、协调会等形式,倾听居民意见,增强居民自治意识,构建居民和物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配合社区(街道)体制机制调整优化,明确行政执法、专业管理类工作,由区条线部门一管到底,实现社区(街道)“组织公共服务、强化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指导自治组织”的职能归位。条块关系理顺后,社区(街道)党工委服务民生、凝聚人心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改变按政府职能部门事务设置科室的传统模式,按照街道职能定位调整原有“八科一室”为“六部一室”。同时,通过街道副书记、副主任兼任部长的做法,将街道的管理层级从三层缩减到两层,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党政交叉任职(党务干部兼任政务,政务干部兼任党务),实现了街道层面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融合互动。调整优化工作使社区(街道)更加贴近基层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建的凝聚力和有效性。
  第三,加强基层党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是优化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使用制度,提高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薪酬,探索一定条件下居民区党组织书记享受事业编制干部待遇,稳定现有书记队伍。同时,通过社会招聘、社区选拔等方式,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青年优秀党员充实到基层,形成1:3的后备干部配备。设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助理岗位,通过老书记传帮带的形式,带教年轻同志迅速成长。二是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研究设计包括职业准入、职业晋升、职业薪酬、职业培训、职业考核等9个方面的社区党务工作者“金字塔式”职业体系,并建立了与此相配套的“五等十三级”的薪酬体系,实现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建设和社会化运作。
  第四,开通诉求渠道,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实行“社情民意直通车”、“做一天社工”等制度,畅通社情民意采集渠道,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为掌握社情民意、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在“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平台下成立一支“民生观察员”队伍,由11名居民区代表和2名“两新”组织代表组成,关注并收集民生热点问题,以调查报告、专题分析等形式上报给“同心家园”共建理事会。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讲师
  ■ 责任编辑:晏蔚青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复旦大学研究生党支部及支部书记的现实情况分析,结合复旦大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经验,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形势下党支部所面临的情况要求支部书记在培育创新精神、满足党员需求以及提升工作专业性方面有所作为,进而探索了“三个并重”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方式。  [关键词]新形势;创新精神;党员需求;专业性;支部书记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记者:郑主任,您好!近年来,住房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这个问题也是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房价牵动着居民的心,尤其令那些近期有购房需求的家庭不安和迷茫。当前,人们非常希望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房价走势有所把握,也希望能了解房价涨跌的道理。那么,能否请您先谈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我国当前房价的上涨?  郑新立: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有
期刊
[摘要]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本文描述了服务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党的内涵及内在关系;指出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逻辑前提是构建服务型的政党;并提出了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党相关对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党;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8-0030-03  
期刊
[摘要]任何系统都要和环境保持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命。政党组织系统也概莫能外。它要求政党一方面要对组织系统之外的环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制定正确的资源开发战略以促进资源储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是经常变动的,它要求政党要依据环境变化,创新资源的开发以保证旧资源流失的同时获得新的替代性资源。唯有如此政党生命系统的新陈代谢才能得以良性运行。  [关键词]政党;系统;环境;资源  
期刊
[摘要]新时期,党员志愿者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上海市杨浦区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的经验,阐述社区党员志愿者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新时期社区党员的优秀形象,促进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文章最后总结了关于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党员志愿者;城市社区;基层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
期刊
[摘要]为扩大党内民主建设,杨浦区殷行社区(街道)在做好前期扎实的基础工作前提下,广泛宣传动员,规范运作程序,以基层党支部换届为试点,最终实现了“两新”组织综合党委的“公推直选”,在推进和扩大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作出了可喜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公推直选;“两新”组织;基层党建;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1-0051-02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使其在居住地依然保持先进性,发挥主体作用,是党建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上海市奉贤区的党建实践为例,解析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途径,并对影响党员作用发挥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重点关注当前流动党员的动态管理在党组织运作与活动中的有效衔接问题。  [关键词]流动党员;居住地;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很多政治干部。《国际评论》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第一本中文周刊,为中国学生了解当时国际大事以及共产国际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很大帮助。解读这本刊物内众多文章,提炼其中关于中国革命的观点,可管窥1926-1927年期间中国革命形势的走向以及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侧面了解共产国际眼中的中国革命。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革命;莫斯科中山
期刊
[摘要]本文从社会团体的自身优势: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能有效提高新社会阶层的政策业务和知识水平等6个方面剖析了社会团体凝聚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社会团体凝聚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提出五点思考:三个更加关注、做好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政治思想工作、建好一支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队伍、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紧紧依靠社区这个阵地。  [关键词]社会团体;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探索建立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以楼组党建为载体,对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进行了成功探索,创造性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功能,把松散的、动态的楼组居民凝聚成一个整体,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人的组织化,走出了一条社区党建的新路子,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关键词]居住地;楼组党建;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7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