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心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51775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艺教育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社会中也逐渐推广。目前,在我国,已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学开展了陶艺兴趣小组和相应的一些课堂教学研究,不断涌现各种美术校本课程。“陶艺教学”已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陶艺”在创新实践中,已显露出其在有效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的独特功能。把陶艺教学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和校园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设计中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设计出更有个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校本课程。它是以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为目标,但更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在学陶中感受快乐、感受自由。目前的小学陶艺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我们发现陶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陶艺学习就像是这万丈高楼的地基甚至是一块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陶艺 校本课程 综合素质
  现代陶艺教学是一种艺术与科学、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课程。我校的陶艺教育经过几年的尝试与研究,结合目前陶艺教学的开展情况,编写了《玩陶》一书,并通过组织与实施,目前已经形成了学校一项艺术特色,各种大、小型的现场陶艺比赛、陶艺展览、陶艺表演开展有序。
  一、结合区域特色,营造学习氛围
  远在九千年多年前,中国先民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位于宁波市东钱湖畔的“越窑遗址”是浙江四大青瓷古窑遗址裙之一。当时宁波已是两宋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纹饰以印花、划花的水草、荷花为主、釉色青灰、胎质灰白。
  东钱湖越窑在东汉、唐、五代、两宋时期所烧制的瓷器在当时堪称精妙绝伦,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映照千古、举世闻名,有着这古老的历史文化,还有孩子们对陶艺学习的浓厚兴趣,我们应该要为孩子们创造“玩泥”的条件。因此,我校就开设了校本特色课程,为了给学生创造出优越的学习环境,配备了专门的陶艺室,并把“泥巴”带进了课堂。
  我们知道陶艺本身就非常吸引人,但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对其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我们校园里的每一个教室、办公室、功能室的门口都挂有学生亲手制作的陶艺牌;在课堂教学前后,我们将学生作品按主题进行展示。
  如上《戏曲脸谱》时,在课前我会将其他年级学生的优秀陶艺脸谱作品和图片展示出来,供他们欣赏观摩,使其充满求知的渴望,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创造欲。之后,我们还将孩子们制作出来的陶艺脸谱作品挂在教室里进行装饰,陈列在学校的宣传窗里进行展览,整个校园都充满了浓厚的陶泥艺术氛围。可见,这一环境的熏陶,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用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陶艺已经充满了我们整个校园,走进了每个课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辈们的经验与总结使我认识到了“兴趣”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游戏、欣赏等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不断去体会、去感受陶艺。
  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孩子们都喜欢玩,玩中学、学中玩才能使他们产生兴趣,所以我常会在教学中设计些讲故事、做游戏、作品展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陶艺学习的兴趣。如:在二年级的一课《泥娃娃》中,用游戏的方法一起来玩一玩泥巴,将它搓成各种形状,让学生通过游戏了解泥的特性;接着给学生讲述了民间故事——《阿福的制作和传说》,讲述这个故事除了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通过它来渗透给学生们制作泥娃娃的小知识,了解泥娃娃的来历和在生活中的意义;我在上面布置出一个泥娃娃“展卖”台,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玩出来的泥球或是其他形状进行组合添加完成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泥娃娃进行“展卖”,孩子们的热情很高,做出来的泥娃娃更是生动可爱。单纯的教授学生如何制作泥娃娃,出现的作品会显得千篇一律,无法开拓学生的思维进行想象,而通过了故事讲述,使学生明白了泥娃娃的特点、意义,更快地使学生发挥出想象力。
  2.冲击视觉的教学方法
  当然,利用多媒体让孩子欣赏大量的陶艺图片,也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为了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加深对陶艺的了解,教学中,我经常结合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陶艺图片,同时通过讲述,根据自己对名家作品的解读进行制作。例如在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我就出示了很多现场的照片供学生欣赏,感受真实的古代文物作品,并对陶俑进行分类,挑出典型作品进行讲解,让学生根据讲解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理解打造出兵马俑,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与伙伴进行合作完成作品。最后我将全班同学的兵马俑作品集中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会那宏大的气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兴趣高涨,并获得了创作的乐趣和审美的愉悦 (附学生陶艺创作作品)。
  3.别味评价的教学方法
  陶艺有别于科学,它所表现出来的“真”与科学的“真”有不同的内涵。因此,我们将“别味解读”融入陶艺评价体系,以追求随机应变的乐趣和妙趣横生的意味。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制作作品时不免有所失误,当学生觉得自己的制作有失误时,教师便鼓励他:“你没有错!你能把它变美!”引导学生剔除“对错”的观念,在失误处进行联想、夸张,再进行添加、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形成一种匠心独具、将错就错的风格,获得美丑认知的标准。通过“别味解读”评价机制的运行,学生对陶艺课程更加喜爱。
  三、开展内外活动,升华艺术作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每一次每一阶段的陶艺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升华。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明白这些陶艺作品并不是离我们很远的,只存在于展览馆、书面上的,而是在和我们密不可分的生活中的。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和陶艺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近、关系越来越亲密,对陶艺作品的用途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场所,更是一个育人的场所。因此,我们不只是一味的传授学生陶艺制作的知识,而是要学生更多的体会“我”学会这一知识的用途,“我”又能够多做哪些有意义的事。例如:
  1.“我”为校园添风采
  学校一直注重于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此次能将陶艺融合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大亮点。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内容运用到装点校园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去,是使学生更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对陶艺更深厚的感情。当学生看到学校班级、办公室的牌子是自己努力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是无论拿多少奖也换不来的。
  2.小小泥团大用途
  陶艺的学习不只是要学生明白更够产生很多的艺术作品,也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艺术的实际用途。运用在自已生活中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小小的泥团能够捏出小挂件,烧制完成后编好各种线,学生更可用来送给朋友,建筑友谊的桥梁;小小的泥团可以捏出造型各异的笔筒,烧制完成后画上各种颜色,学生可以用来送给各科老师,加深师生间的情感;小小的泥团可以捏出大大小小的花盆,各种造型配合不同的植物,学生可以用来送给自己的长辈,加厚亲情的价值。小小的泥团却有大大的用途,这才是学生一会的最可贵的东西。
  3.义卖活动能出力
  义卖献爱心活动是学校大力提倡的,关键在培养学生的品质,靠自已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以往都是学生拿来自己已有的东西进行义卖,而陶艺教学展开以后,学生可以将自已平时做的泥塑作品、小工艺品拿来义卖。这样形式的义卖远相比以往的,学生的热情更高,也觉得自已出的力更大,记忆更为深刻。
  在此期间,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通过想象创作出的一件件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更重要的是陶艺课已成为了一门非常受孩子们欢迎、并十分期待着的课程,在这里他们可以用陶泥捏出整个“世界”,捏出丰富多彩的世界,“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自己来一遍”。实践证明陶艺教育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和非智力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陶艺制作源远流长,仍盛而不衰,同时小学的陶艺教学也已开辟出了一条有着深刻历史内涵的崭新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艺手工成型》金文伟、冯薇娜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2]《关于低龄儿童艺术教育的思考》赵宇,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华泰小学 浙江宁波)
其他文献
于 明 1984年生于河北故城,2012-2014年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师从梁占岩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12年作品《天光》 获2012吴冠中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3年作品《暖阳》 获201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2014年作品《甲午·笑颜》入选八荒通神——哈尔滨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哈尔滨  2014年作品
期刊
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都停留在以传播一些基本技能为目的的状态上,欣赏课仅对于作品的创作背景、象征寓意及历史事件等的简单了解,而很少引导学生去进行分析、评论,这无疑就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没能锻炼学生大胆评述对象的能力。而且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对美术作品作评述赏析的积极性是不具备很大兴趣的。所以对于初中美术的欣赏课型中,学生每次都感到无所适从,教师分析得疲惫不堪也不见得有良
期刊
张绪祥  艺名墨石,1975年生于合肥。  安徽省青联委员;  合肥市庐阳区政协委员;  合肥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新徽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美协安徽省分会会员;  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合肥市美术家协会组联部主任。  主要赛事:  2001年作品《时代潮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安徽省美术作品展》;  2001年国画《万壑鸣泉》参加《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  2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是色彩教学。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学生的作品缺乏冲击力和感染力,很难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本文阐述的是以“美术基本核心素养”为主旨,对“初中色彩课程”进行新的实践,借助大师们的引领,通过玩转色彩、选择色彩、对比色彩、分割色彩等步骤,对“热抽象”、“冷抽象”、“野兽派”、“点彩画”中的色彩进行针对性赏析,让学生在鉴赏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让教学行之有效,让学生真正提高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美育培养在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农村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却成为新课改美育培养之薄弱环节。就地取材,利用农村的独特条件和农村学生的心理特点,挖掘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的“生长点”,成为提升农村美术教育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教学 乡土材料 有效生长点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开发智力,陶
期刊
近年来,我校开设写字教育课程,保证了写字训练时间,做到墨润心灵。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在强化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写字领导小组 ,健全写字教学制度  步入少儿艺校,扑面而来的首先就是书法神韵!浓浓的墨香沁人心脾,阵阵的书情动人心魄。近年来,学校始终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加强规范汉字管理
期刊
邓 帆 合肥市师范附屬小学
期刊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培养学生五个核心素养之一,其教学途径有二:一是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二是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笔者以欣赏·评述《大写意画家徐渭》为例,来探究两条教学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的精细化操作。  笔者执教《大写意画家徐渭》源于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中国的传世作品》 ,课题定为《大写意画家徐渭》,原因有二:一是徐渭是绍兴本土影响深远的画家,每读一次徐渭的作品,总是感
期刊
创新是美术教学的核心、灵魂。美术学科以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品格等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体制不完善、教师在美术教育认识上存在着偏颇等因素的制约下,我们在美术创新教育中看到了为数不少的误区,误区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创新教学的有效落实。  误区一:创作画教学可以实施创新教学,
期刊
释文:  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予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  ―― 董其昌論书一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