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创造科举闱场奇迹的家族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即“分科举仕”的简称,它创设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历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大的选官考试制度。科举设立以后,春季开考的称为“春闱”,秋季开考的称为“秋闱”。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抵说来,分为三级: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秀水村,是毛氏家族聚居地之一,目前有2000多人。秀水毛氏本为浙江江山县人氏,其先祖毛衷于唐朝开元年间任贺州知州。当毛衷翻越五岭赶往贺州赴任时,途经富川秀水,见此地山清水秀,土地平旷,人烟稀少,不禁大喜,对身边的家人说:“吾归闲日,将于此卜居。”后来毛衷卒于官邸,其长子毛元留居贺州,季子毛傅则按毛衷所嘱迁到秀水居住,成为秀水毛氏始祖。
  毛氏卜居秀水后,重视对子孙的教育,其子弟也勤奋好学,因此,历代人才辈出。据明宣德年间重修的《毛氏族谱》、清嘉庆《广西通志·选举志》和光绪《富川县志》等书对照统计,从唐开元到清光绪1100多年间,秀水毛氏先后考取进士26人(其中状元1名), 举人27人,秀才不计其数,成为名副其实的科举家族。不论从出人才的数量还是从延续的朝代看,都堪称中国科举史上的一个奇迹。
  唐代科举之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明经易考,进士难得。唐代广西共有10人考中进士,其中秀水村就占三人。毛承吟任刑部郎中,后任秘书监;毛延禹任朝散大夫;毛延铎任大理寺评事。
  入宋以后,毛氏子弟据《富川县志·选举志》记述,共有21人中进士榜,如毛焕,景德乙巳科,知梅县;毛元,同榜进士,国子监祭酒;毛维瞻,天圣甲子科,知潮州;毛维蕃,庆历丙戌科,知襄州等。在秀水毛氏21名进士中,名气较大的应是毛自知。
  毛自知,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赴京都临安应试。其时北方的金国为蒙古攻扰,国势日衰。毛自知于是在廷试时建议乘金国势力衰弱之机,北伐中原,恢复故土。此议得到宁宗的赏识,拔他为头名状元。宁宗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命主战派韩胄为平章军国事,追封岳飞为“鄂王”,贬秦桧为“缪丑”,筹划军粮等,准备北伐。第二年,宋师北伐,旋即失败。宋宁宗倒向投降派,韩胄等主战派被杀。因毛自知是首言用兵者,被夺进士第一人恩例,并下诏戒饬内外群臣。此后,毛自知抑郁忧闷,不久便病死他乡。
  元朝是个尚武轻文的朝代,科举开场晚,又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蒙古人和色目人试题较浅,名额较多,易于录取,而南人的试题则很艰深,名额也少。其间广西科举登第者仅得7人,而富川的毛商却居其一,足见毛氏家学的深厚了。
  明代,秀水毛氏子弟的学风依然保持着发展的势头。毛章彦于明朝万历乙未科登进士榜,后任四川布政司参政。举人先后出了22人,其中解元1人。
  清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兴盛时期,仅广西就出状元4名,文进士587名(含恩赐进士),秀水毛氏则一落千丈,仅出了为数不多的秀才,进士则空留遗恨了。
  广西僻处南疆,交通不便,文风不振,因此,历代科举考试的中式者不多。然而,位于都庞岭下的秀水毛氏却人才辈出,构成了人才荟萃和一枝独秀的独特人文景观,这个现象很值得思考。
  一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的主观努力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具体说来,形成秀水村毛氏学风有如下原因:
  其一,江浙人士好学传统。江浙人士自古以来就有勤奋好学、刻苦攻读的传统,毛衷及其子孙从浙江江山县迁到广西,将江浙人士好学传统带入富川,这种先进的学风比之当地开化程度很低的“少数民族”自然技高一筹,因此容易占有先机,独领风骚。
  其二,家教严格,建校较早。在秀水村,有关家长严教的故事很多。传说南宋毛奕辞官回家,白日耕耘,夜里教授子女读书,但他的两个儿子毛宗和毛璋,童稚未泯,好玩厌学,毛奕遂将两个儿子与自己关进村后的石山洞中。此山洞距地面十余丈,抽去木梯,每日让仆人送饭,自任塾师,历时数载,终使两个儿子专心向学,双双中了进士。毛基由太守辞官回乡后,在秀峰山建立了“江东书院”,这是富川县第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对毛氏子弟的成长贡献很大。
  其三,重视对子弟的宗规族诫教育和奖励。在《毛氏族谱》中记有毛氏祖训:“敬君师,孝父母。”“一训子弟务生理,二训子弟守法度,三训子弟忠厚俭用,四训子弟读律。”所谓读律,即读封建王朝的法律和毛氏的“宗规族戒”。若有人“作奸犯科”怎样处置呢?《毛氏族谱》说,“不孝不悌”,“侵犯祖坟”,轻者罚银,重者族长拘押。“谋财害命,立决不宥。”同时训示“戒邪淫”、“戒嗜酒”、“戒赌博”,违者杖责。这些宗规族戒在每年清明节公祭祖宗时都要由族长当众宣读,它对毛氏子弟成长有很大的规劝、约束作用。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学院)
其他文献
追溯牛姓起源,据传说是微子启后裔的一支。  微子本名启,因做王子时,封在微(今山东微山一带,一说在山东聊城一带),爵位属子,所以称微子。微子与暴虐无道的纣王,本是亲兄弟,微子为兄,纣王为弟。纣王从小就能说会道,才思敏捷,长大后体格健壮,力大无比,深得其父喜爱。待立太子时,其父和太史等便借口“立嫡以贵不以长”,把纣立为太子。  纣继承王位后,启便做了他的卿士。纣王残暴奢侈,荒淫无道,微子多次规劝,他
期刊
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位于婺源县西北部,距今婺源县城紫阳镇约20公里,这里青山耸立,绿水环绕,田园优美,适宜居住。西冲村现有138户、561人,90%以上为俞氏。全村现有房屋85幢,其中清代建筑40余幢,且保存完好。此外还有石壁井、八只坎、新安第一泉、长生泉、乙照斋书屋、相公庙、关帝庙、入云松等古迹和景点。  这个偏远的山区村落,是叱咤一时的徽州木商故里。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木材的需要
期刊
“和谐”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词语之一,这不仅在于它寓意美妙,契合东方民族所一向奉行的中和之美原则,还在于它在民间口头语言运用中形成的微妙的谐音表意方式以及由这种表意方式所指代的民俗文化心理。  千百年来在民间流行的与鞋履有关的谐音寓意民俗,在中华“和谐”之美的民族文化建构中,凝聚着中国老百姓的智慧与创造才能。本文试图从民俗语言、鞋俗文化、民间礼仪以及民俗心理等方面探寻“和谐”谐音现象与鞋俗文化的联
期刊
癸未岁春四月,老友胡君作群来访,以其家传墨宝《闲邪公家传》(以下简称《家传》)法帖见示。余素酷爱孟楷书,尤其是他的小楷。数年前偶得孟晚年所书《汉汲黯传》,反复临摹,获益非浅。今见此帖,久久把玩、欣赏,爱不释手。胡君言其欲将此失而复得、四代珍藏七十余载的镇家之宝公开出版,惠及世人,余甚赞许。胡君嘱余为之运筹,并写一前言,余欣然应允。斟酌再三,题为《赵孟与〈闲邪公家传〉初探》。  其所以名为“初探”者
期刊
一    “谢”是十分古老的姓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谢氏将相迭出,铸就了家族的辉煌,“旧时王谢堂前燕”,至今仍常为人们吟咏。两千多年来,谢氏后裔播迁各地,螽斯繁衍,瓜瓞绵绵,如今人口已达千万,在中华姓氏前百位中排行第24位。  谢姓起源,除少数民族改姓外(如《旧唐书·文苑上》:“谢偃,卫县人也,本姓直勒氏。祖孝政,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氏。”《新唐书》记载同此),汉族谢姓多源于西
期刊
集经典文化大成的编辑先师    2500多年前,正当西方的哲人受“上帝”的启示,绕着地中海周边的河流、平原和山谷,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用“神谕的文字”,在泥陶版、莎草纸或兽皮上刻画、撰写后来被称为《旧约》的某些先知故事的时候,东方的哲人接受“圣王”的教谕,周游黄河大平原,寻求三皇五帝积累起来的甲骨、金石、竹木等简版文献,精心编述治世兴邦的文化经典。  孔子自从问道于老子,得知夏、商、周三代的精神文
期刊
清编《全唐诗》,集中收录的郊庙歌辞差不多有7卷(第10卷~第16卷,第15卷有3组舞曲歌辞),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些去掉“兮”就是六言),总共438篇,近500首,占到《全唐诗》的百分之一。其中第16卷是五代时的郊庙歌辞,因本文主要探讨唐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所以暂不同列考虑。  宫廷祭祀是国家大事,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郊庙歌辞”,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社稷、宗庙等大典时所用的歌
期刊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葛藤坑”故事: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军进发到闽西,百姓纷纷逃难。黄巢见到一位逃难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小孩子,心中不解,询问才知,大孩子乃是其侄,父母双亡,因此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孩子,尽力为兄嫂保存血脉。黄巢大为感动,便告诉她在家门上插上葛藤,起义大军便不会骚扰。妇女回去告诉了全村的人,整个村子在战乱中得以保全,此村以后便名之为“
期刊
河南南阳彭氏分为邓州与镇平两支。按照彭氏族谱的记载,彭氏族人是在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的。清康熙年间,该族成员彭师抟曾入朝为官,并被延聘为皇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业师。后来家族败落,该族后人彭链携其四个儿子到邻县镇平七里庄重新落户,从而形成了镇平彭氏的四个支系(俗称“四门”)。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邓县彭氏渐渐不为人知,而镇平彭氏则因为彭禹廷和彭雪枫的政治作为而
期刊
《寻根》杂志2003年第二期以《中原地区的台湾村》为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河南邓州市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邹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邓州屯垦定居。据陈氏家谱记载,在依那思罗去世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曾有台湾族人前来“觅亲祭祖”。邓州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2002年12月,陈氏家族第13代孙、该村小学校长陈堂三从家中一个古旧木箱子里发现了珍藏多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