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资源调查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实地调查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资源。[方法]实地采样、文献研究、调查走访,对安徽省凤阳县勾儿茶属(Berchemia)植物进行实地调查,鉴定其来源种质,并厘清勾儿茶属植物在该地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结果]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来源于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Wall.) Brongn.)和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两者均集中分布于殷涧镇、刘府镇丘陵落叶林林缘及荒山次生灌丛环境,散见于大庙镇、总铺镇和红心镇等低丘的疏林及次生低矮灌丛中;目前凤阳县域对勾儿茶属的利用仅局限于嫩叶制作茶饮(商品名“藤茶”)的开发,且集中在殷涧镇宋集一处,早春清明前后采嫩叶制茶。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有2种来源,由于生态分布接近,花果期前采摘嫩叶,植物形态较为接近,所以当地不加区分开发利用,且全部依赖野生资源;多花勾儿茶对生态环境有一定要求,仅分布在落叶阔叶林中及林缘等特定生境,易受人为干扰;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资源商品化开发力度小,利用度低,并受制于野生资源分布。[结论]该研究为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凤阳;勾儿茶属植物;资源;藤茶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8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otany resource from Berchemia in Fengyanm County. [Method] Using sampling, literature review, interview, botany resource of Berchemia in Fengyanm County, Anhui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the origin of germplasm was identified, the distribution was surveyed. [Result] Berchemia plant belongs to 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 and 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 mainly locate in the hills of deciduous forest and barren mountain of shrub forest in Yinjian and Liufu town and scattered in Damiao, Zongpu and Hongxin town in the low shrub and low mound. So far the utilization of Berchemia plant in Fengyang is only limi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its tender leaf (Product name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In Yinjian the tender leaf of its plant will be used as tea around the Tomb Sweeping Festive in the early spring.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resources of Berchemia plant in Fengyang district, the distribution area and the morphology are quiet close. So there is no difference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all depend on wild resourc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erchemia plant with more flower has specific requirement o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only can survive in or close to broadleaved forest where is easy disturbed by human lif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erchemia plant in Fengyang is not good enough with low efficiency and be enslaved to wild resource.[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basi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cal resource in Fengyang County.
  Key words Fengyang; Botany resource from Berchemia; Resource;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勾儿茶属植物隶属鼠李科枣族,我国共有18种,6变种,主要集中于西南、华南、中南及华东地区[1]。在传统使用中,西南及四川地区一些勾儿茶属植物的根、茎藤可供药用,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止咳祛痰的功效。目前勾儿茶属植物的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苷类、木脂素、醌类及二聚体等方面,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该属植物的根与茎藤的提出物具有较好的保肝和清除自由基的生物活性[2]。勾儿茶属植物主要集中在西南与秦岭等地分布,其中的丘陵分布种类资源利用程度较高。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分布的种类较少,但大多是传统的民间药和别样茶来源。凤阳县毗邻淮河,有勾儿茶属植物的分布和民间利用。作为地区特色资源,其种质、分布、商品开发利用现状鲜见报道[3]。笔者在此围绕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的资源种类、分布、商品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该地区更合理开发利用本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区域
  鉴于勾儿茶属植物主要集中在山地与丘陵环境,所以调查选择凤阳县丘陵较为集中的殷涧镇与刘府镇南部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并对殷涧镇宋集、藤茶山庄周边、吴窑及刘府镇普查寺村周边进行重点调查,将大庙镇、总铺镇和红心镇分布的丘岗进行补充调查。此外,刘府镇、武店镇和西泉镇的孤丘环境在前期的调查中亦见分布,同府城镇与刘府镇北部的沿淮低矮丘陵共同作为第三级调查区域。
  1.2调查时间与路线
  由于勾儿茶属植物有不少种类在上一年5~10月份开花,果期在翌年4~7月,所以2013年3~6月对殷涧镇藤茶山庄、狼巷迷谷、白云山、大洪山、吴窑、草山进行调查采集;2013年8月、10月及2014年3月对刘府镇金寺岭、狼窝山、波罗山、栗山、东芦山及武店镇马山、大庙镇双尖山、灵山,总铺镇寺山、红心镇白山凌、府城镇独山、小九华、蚂蚁山进行调查采集。
  2沟儿茶属植物资源调查
  2.1本属植物种类及特征
  依据实地调查及采集鉴定,凤阳县域内勾儿茶属植物有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与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2种,两者花果期较为接近,植株形态与叶形较为相似。
  2.1.1多花勾儿茶。3月份的幼枝黄绿色,光滑无毛,老枝棕褐色,光滑,略呈“之”字型扭曲,芽明显,部分新出幼叶按照叶脉方向卷叠。5、6月份老茎下部叶片较茎藤上部叶片明显增大,单侧叶脉多于11条,下陷明显。叶卵状披针形,亦可见卵状矩圆形叶形,叶端常圆钝,亦可见锐尖,无小尖头。托叶下部联合,伏生在茎上。聚伞花序圆锥状,大型。花小,黄绿色,花盘盘状,果期膨大明显,核果圆柱状椭圆形。花期7月~8月下旬。
  2.1.2牯岭勾儿茶。幼枝黄色,偶见短毛,老枝棕色至淡褐色,无毛。枝条亦扭曲呈“之”字。叶片纸质,常见卵状椭圆形,部分老叶亦可见卵状矩圆形。5、6月份展叶时老茎下部叶片与中上部叶片大小相差并无悬殊,叶脉下陷明显,成熟叶片单侧叶脉通常在10以下,叶端钝圆或锐尖,中上部叶片叶尖偶尔可见小尖头。聚伞花序总状,花小,黄绿色。花盘盘状宿存,果期明显增大。核果长圆柱形。花期6月中旬~7月中旬,部分个体花期可延迟至8月上旬。
  根据采集和对收集的腊叶标本研究发现,由于经常遭到人为采集,多花勾儿茶顶部圆锥花序常见发育不完全情况,侧生花序及枝条分枝较多;植被保护较好的落叶阔叶林下可见茎藤直径达5 cm以上的粗壮多花勾儿茶个体,牯岭勾儿茶则常表现为低矮攀蔓状,基部分支较多,冠幅较大。
  由以上形态学特征可以鉴定,凤阳地区分布的勾儿茶属植物来源于2个种,即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和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图1)。
  2.2资源分布
  根据实地调查,按照野生资源常见程度与分布密度,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的分布区域可划分为密集区、散生区和稀疏区3个层次。
  密集区包括殷涧镇的白云山、大洪山、沙涧、狼巷迷谷、韭山、宋集、小顶山,刘府镇的狼窝山、金寺岭;散生区包括刘府镇士敏、曹店,大庙镇周圩西南丘陵,总铺镇寺山南部丘陵、红心镇白山凌水库周边;稀疏区包括刘府镇东芦山、圩山,府城镇蚂蚁山、城山、小九华山、独山。
  密集区勾儿茶属植物的分布主要围绕凤阳山水库,2种植物均有,且在这一区域中以多花勾儿茶最为常见,如狼巷迷谷馒头山周边分布有较多的多花勾儿茶,而牯岭勾儿茶的分布则较为稀疏。此外,刘府镇南部的普查寺、金寺岭也是2种植物分布较多的区域。散生区主要由多花勾儿茶构成,牯岭勾儿茶较难见到,其中植被保护较好的白山凌水库有较大面积的多花勾儿茶分布,但在这个区域中,植株个体分布分散,采收困难。稀疏区仅有城山西南偶见一株多花勾儿茶,其余山体由于较长时间受到人为活动干扰,未见分布。
  2.3生态特点2种勾儿茶属植物均分布于海拔200 m以下的山坡林缘和灌丛环境。多花勾儿茶常见于次生灌丛、林缘及落叶阔叶林林下,尤以次生灌丛环境最为常见,耐阴喜湿,能够随次生灌丛向乔木林演变,生长成为粗大的木质藤本。多花勾儿茶幼年植株呈直立状生长,常分布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林缘、荒坡和山涧水沟旁。由于受到人工采摘影响,殷涧镇分布的成年植株依据所生长环境不同,其个体大小有较大差异,生于林缘的植株高可达3~4 m,下部少有分枝,为高大攀缘藤本;生于灌丛的植株较矮小,高仅1~2 m,基本分枝较多,呈丛生状,茎中上部多分枝,互相攀蔓,冠幅较大。牯岭勾儿茶常分布在林缘及半阴的高大灌丛环境,分布稀疏,茎下部少分枝,上部分枝较多,县域内仅植被保护较好的殷涧镇、刘府镇(南)和白山凌水库有部分分布。与多花勾儿茶相比较,牯岭勾儿茶耐阴性更强。多花勾儿茶与牯岭勾儿茶的伴生植物接近,常见的伴生乔木有化香、黄连木、白檀、赛山梅、山槐、苦木及栽培的壳斗科植物等,常见的伴生灌木有野山楂、算盘子、酸枣、柘、野花椒等,伴生草本有白鲜皮、茜草、白头翁、长冬草、白茅等。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凤阳县分布的2种勾儿茶属植物资源分布不均,以偏阳生的多花勾儿茶分布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县域内,2种植物自然生长状态下生态差异并不明显,均耐阴喜湿、喜凉爽的气候环境。多花勾儿茶适应性强、分布广;牯岭勾儿茶更喜好半阴环境,对光照与水分条件有一定要求,分布及种群数量不及前者。
  3勾儿茶属植物资源利用
  3.1历史沿革
  据《天启凤阳新书》、《光绪凤阳府志》[4]、《滁州县志》及1984年《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滁县地区中药名录》的记载,未见“藤茶”名目或勾儿茶属植物入药或入茶饮的明确记载。凤阳县殷涧镇宋集地区为藤茶产、销集散地,据调查走访得知,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地区勾儿茶属植物均无利用的口述历史描述。宋集的“藤茶山庄”目前为藤茶主要的商品制作与销售商户,因地收购鲜叶,并仿照清明前茶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生产,于每年4月中上旬采集刚萌动未完全舒展开的嫩叶制成饮品,商品名为“藤茶”。   根据文献考察和走访可以推知,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的资源利用应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3.2采收加工
  3.2.1采收时间。4月中上旬,清明前采摘嫩叶。据走访,收叶时间约为2周左右。由宋集地区农民自产自销。该镇藤茶山庄每年茶季会雇佣大批劳力上山采收,受制于野生资源分布不均匀、收获量较低。清明后由于叶片舒展完全变成熟,影响所制藤茶的独特气息,所以4月下旬~5月基本不再采收。由于产地2种勾儿茶属植物的幼叶几乎没有分别,且展叶物候接近,所以产区采集者不加以区分。
  3.2.2加工方法。藤茶加工与普通明前茶加工方法较为一致,主要工艺流程有杀青、揉捻、晒干(风干)等步骤。由于幼叶薄纸质,蜷缩,所以杀青时温度控制较为敏感,受热时间不能太长;揉捻用力不能过度,嫩叶出汁即收手。调查中还发现散户采用蒸的方法进行加工,即将多花勾儿茶的嫩叶至于锅中,小火蒸熟,忌讳透烂,然后取出风干成茶。采叶制茶是勾儿茶属植物目前在凤阳县唯一的开发利用形式,其商品在当地自产自销。
  4结论与讨论
  4.1讨论藤茶一名在江西、广西、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是少数民族别样茶的传统统一称谓,来自于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显齿蛇葡萄[5](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 T. Wang),凤阳县所产“藤茶”非此种来源,所以在商品名称使用中应考虑这种重叠带来的误解。
  由于制茶的原材料全部来自于野生资源,藤茶经营者一直尝试野生种的引种扩繁,但收效并不显著,采收季节的原材料主要还是依赖野生资源。由于2种植物在采收季节叶片形态接近,所以采集者并不加以区分,种质不清直接导致了栽培时不加分别,难以掌握扩大繁殖的规律,所以引种扩繁工作在当地始终没有突破。从分布与种群密度来说,多花勾儿茶是较有优势的种质,从阳生较干旱的缓坡至林下水涧均能正常生长,其适应性较广,植株在多次采摘和割刈后能从基部生长出大量分枝。在凤阳县南部的丘陵山地中分布面积最广。所以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习性研究将为当地藤茶的商品化发展解决资源限制的关键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采矿、开垦荒山和过度砍伐乔木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会直接导致勾儿茶属资源破坏在大庙镇调查中,多花勾儿茶的生长常呈现退化的状态,采集到大量生长畸形的植株,这与当地地表植被破坏及矿业发展是有一定关联的。由于多花勾儿茶生长通常集中在海拔150 m以下,所以县域范围能够开展扩繁的区域较多。
  此外,由于每年采收强度的不同,嫩叶产量并不稳定,宋集地区称为“大年”、 “小年”。所以藤茶的利用始终受制于资源依赖野生的状态。
  4.2结论
  凤阳县勾儿茶属植物来源于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 (Wall.) Brongn.)和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其资源分布集中在殷涧镇卧牛湖水库周边地区和刘府镇普查寺、金寺岭海拔150 m以下的丘陵山地中,其资源按照密度及常见程度,可划分为
  密集区、散生区和稀疏区3个分布层次,多花勾儿茶在3个层次中分布最广,有较大的生态适应性。作为商品“藤茶”的开发始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部依赖野生资源。作为地方特色与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勾儿茶属植物的利用有较好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四十八卷(1)[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06.
  [2] 陈立,懂俊兴.勾儿茶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6,37(4):627-630.
  [3] 任敬会,徐德明.凤阳县藤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88-89.
  [4] 中国地方志集成安徽府县志辑(32)[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28-429.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第五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0-23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没食子、石榴皮等制成复方栓剂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选用甘油明胶为基质,用热熔法制备,并制定其质量标准,应用于临床,观察疗效。[结果]所制栓剂符合药典栓剂有关规定。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临床应用方便,疗效确切。[结论]该研究为宫颈炎、宫颈糜烂及阴道炎患者提供一个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无毒的维吾尔药。  关键词 没食子;石榴皮;栓剂;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眼子菜属植物的成分、药理活性、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眼子菜属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关键词眼子菜属;成分;药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898-03  Abstract On the ext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the composition,
期刊
摘要利用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36个甘薯品种的亲本来源资料,研究福建甘薯审定品种采用亲本概况。结果表明,亲本材料的选用是良种选育的基础。其中,金山57、岩薯5号、岩粉1号、台引2号和广薯88-70是福建省甘薯新品种选育的常用亲本,采用这些常用亲本进行配组育种,经选育审定品种占福建省10年审定甘薯品种的2/3。  关键词甘薯;新品种;亲本选用;育种效果  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环境水样中挥发酚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方法] 使用美国Microfluidica公司生产的MobiChemTM便携式化学分析仪对环境水样中挥发酚进行快速测定。[结果] 测定结果表明标准曲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在环境水样测定中,灵敏度高,耗时短,且携带方便。[结论] 该方法有效填补了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现场督查工作中挥发酚项目快速测试的空白。  关键词环境水样;挥发酚;快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费约果叶片槲皮素提取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率、槲皮素收率和槲皮素纯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费约果叶片槲皮素收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槲皮素提取工艺是在50 ℃条件下,将费约果叶片粉末置于10倍90%乙醇中回流提取4次,每次2 h,提取率、槲皮素收率、槲皮素纯度分别为3.486%、0.033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台湾金线莲细胞悬浮培养B5培养基的配方。[方法]以新鲜叶片为材料,经过初代培养、固体培养和继代培养,建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培养基配方。[结果]B5培养基中,影响悬浮培养因素的大小依次为大量元素浓度、6BA、2,4D、蔗糖、IAA。[结论]选用2%蔗糖、0.5 mg/L 6BA、0.2 mg/L IAA、0.6 mg/L 2,4D、1/2浓度大量元素的B5培养基培养悬
期刊
摘要  [目的]优化脚板薯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探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单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脚板薯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脚板薯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6 ℃、提取时间1.5 h、乙醇浓度90%、料液比1∶30(m/v),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脚板薯皂苷提取率达0.2
期刊
摘要以城山煤矿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基于ArcGIS软件平台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选取景观斑块密度指数、聚集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结合度指数等指标对矿区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林地、草地等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较高;区域景观蔓延度指数为64.47,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较高,反映煤矿开采对于景观格局影响较大,不利于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
期刊
摘要基于生态绿当量模型,以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核心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核心区绿当量总面积为51.11 km2,覆盖率为31.17%;核心区现状土地绿当量较大,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建设生态城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绿当量;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滨河新区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3080-03  AbstractThe
期刊
摘要[目的] 优化葛根全原粉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传统浸提法来提取葛根全原粉中的葛根素,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4个单因素对葛根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立葛根全原粉中提取葛根素的工艺。[结果]试验表明,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以及固液比对葛根素的提取率均有影响,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正交试验确定葛根素提取最佳工艺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