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艳戛洒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ke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棕斗笠藏不住风情万种小卜少
  
  从新平县城到戛洒镇约70公里路途。小镇道路两边种满了棕榈树,不时有头戴小斗笠的傣家女子迎面走来,一张俊俏的脸半羞半闭地隐藏在鲜艳夺目的红花竹银当中。
  


  村里飘来一阵歌声,带着轻雾般的温柔。中午的村庄很安静,男人们出去干活了。歌声传出的那户人家,门口高大的攀枝花树树阴下,一个戴老花眼镜的老米涛(奶奶)在专心刺绣,小阿咪(妈妈)坐在矮竹凳上低着头正奶着怀里的娃娃,哼着催眠曲:
  娃娃乖——
  娃娃睡——
  睁开眼睛长大了……
  我忍不住走近她们,轻声夸起了她怀中的娃娃。听说我希望能拍些花腰傣的美丽服饰时,小阿咪一边柔声嘱咐老米涛给我们烧水泡茶,一边用宽宽的黑布兜将娃娃挽在胸前,步履轻盈地朝村里走去。
  花腰傣是古滇国皇族的一支。汉王朝时期,古滇国神秘消失。古国消亡,国破民散,形成了云南历史上著名的民族大迁徙。南迁的队伍沿红河谷由北向南迁徙,途经元江、墨江、普洱、西双版纳,有的部落在适宜居住的地方定居下来,有的部落继续南行,抵达缅甸和泰国。作为王室成员的一支,花腰傣没能跟上南迁的步伐,他们留在了红河谷畔。由于地处偏僻,时至今日新平花腰傣仍保存着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文身和赶花街等习俗。而因为当地的妇女腰上都束有一条五色彩带,也因此被称为“花腰傣”。
  不大一会儿,五个如花似玉的小卜少怀抱着五彩缤纷的服饰,笑吟吟地抿着嘴你推我攘地走进了房门。
  她们先是将自己如瀑的秀发梳理成髻,并饰以彩带花线,再戴上缀满小响铃的髻箍儿,稍一转头,花蕾般的一圈银铃便“丁零”作响。接着是佩戴银镯、银戒指、大银耳环等等,最后,在小阿咪的指挥下,四个姑娘围着一个小卜少,开始了“众星捧月”似的打扮:嵌满银泡的无领无袖贴身超短褂,不系不扣的紧身黑色上衣,镶着绸缎大花边的黑筒裙,缀满银泡盖住臀部的三角巾围腰,七色丝线精心绣织的漂亮腰带,一只编制精巧并缀满银响铃的小秧箩,一顶造型优雅的鸡棕斗笠……
  鸡棕斗笠是花腰傣区别于其他傣族的显著标志,也是我的最爱。“鸡棕”是云南的一种野生菌子,因斗笠的形状与菌子帽儿相似,便以此名之。
  


  小阿咪告诉我,鸡棕斗笠还有一个妙用:将它斜戴在额前,既可遮挡阳光、躲避风雨,还可用来遮羞,能将陌生人的视线全都挡住。听她如此一说,我们都兴致勃勃地要求一戴,结果试出了一个新发现:在鸡棕斗笠的掩饰下,仍可瞟眼儿看清别人的容貌,别人却休想看清自己的表情,或许这才是鸡棕斗笠最妙之处:将花腰傣少女一双明亮而多情的眼睛掩藏在鸡棕斗笠之后。
  “去吧,带她们到村寨中拍照吧,我在家烧饭,拍完就来家吃饭嘠,我家宰龙已到镇上买汤锅肉了……”小阿咪笑容温和,让人慰贴。
  
  大小花街上花秧箩里盛着无尽甜蜜
  
  不知不觉,时间在我们的镜头里进入了黄昏。如丝的细雨纷纷飘洒,芭蕉叶上有了“沙沙”的声响。小卜少们领着我们又回到了小阿咪的家。
  小卜少们进门后,换上日常服装马上加入到厨房中帮忙。我坐在门口,遥望苍翠远山,空气中散发着醉人的泥土与花草的清香,幽静的黄昏细雨将大槟榔园村画成了一幅恬淡濡润的水墨画。
  “该吃饭了。”小阿咪柔柔的声音传来。围坐在竹餐桌旁,这个晚上我们吃到了原汁原味的“戛洒汤锅”,我被辣得直哈气。小卜少们安静不下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花街节”——还有两天就是花腰傣传统的“上花街”了。
  古老“花街节”一年两次,第一次在农历正月十三日,称“上花街”;第二次于农历五月初六,称“下花街”。“上花街”这天,整个戛洒坝子的傣家姑娘一早醒来便生火做饭。早饭后,阿妈帮着姑娘梳理秀发、淡抹脂粉,穿上节日盛装。穿戴完毕,阿妈将女儿的花腰带、花筒帕、花手巾、香荷包等绣物放进缀满彩色缨绶的秧箩里,挎在女儿腰间,最后再给姑娘戴上斗笠。
  经过精心打扮的姑娘们心花怒放地从家里出来,三五成群走向“花街”。她们各自找一块醒目的地方,从花秧箩中把心爱的绣物拿出来摆好,等待小卜冒(青年男子)来逛街串寨。小卜冒们则上穿白衬衫,下着青绸裤,腰挎把子刀,吹着金竹笛翩翩而至。他们走走停停,先看看地上摆着的“花”,再瞄瞄“花”旁边的“花”。
  


  要是对某位姑娘倾心,便投去含情脉脉的目光,如果姑娘也钟情,就报以甜甜一笑。对上眼,小卜冒便眼明手快从姑娘摆着的绣物中拿了花手帕或香荷包离开“花街”。姑娘随即收起绣物,不紧不慢地跟去,走向附近的冬青树下,芒果林间,荔枝园里,清溪边上。太阳当顶时,“花街”上已是花稀蝶少了,而附近情侣成双成对。
  农历五月初六“下花街”的情形与“上花街”差不多,只是绣物变成了佳肴。
  如此寻找意中人!如此追寻属于两个人的甜蜜幸福!我仿佛看到温柔羞怯的小卜少在鸡棕斗笠的遮掩下,悄悄瞟看往自己秧箩里塞礼物的小卜冒;还有收下礼物后羞涩地朝意中人莞尔一笑、双双走向凤尾竹林深处的情景;我仿佛看到小卜少从花秧箩中取出细篾饭盒,与心上人共同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情人餐”,含情脉脉地把好吃的喂到对方口中的绵绵情意;我仿佛看到相偎在大青树下的卜少卜冒在“照着电筒”谈恋爱,天黑了也不愿离去的无尽缠绵……
  风情万种的“花街节”成了我这趟戛洒之行最美丽的一段华章。
  “到下花街的时候再来玩吧!”一个小卜少情意绵绵地说。我点点头,还没离开我已经开始筹划再次前来。
  
  Tips
  
  1.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现有8万人,80%居住在云南省玉溪新平县内,其余散居于元江等县境内。新平的戛洒镇与漠沙镇是花腰傣聚居的地方。
  2.“花街节”是花腰傣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是新平县花腰傣青年男女相互认识、谈情说爱、挑选伴侣的盛大聚会。由于花街节不仅充满着淳朴的民风,还洋溢着撩拨人心的万种风情,被称为“古滇情人节”。
  3.花腰傣女子还有一种很特别的习俗——染齿。一般从15岁开始,染齿的主要原料是一种叫“麻吗”的藤本植物的果子和硝石。牙齿染黑后还要经常保养,每晚睡前都要嚼“麻吗”果,有时还从烧柴禾的锅背面刮下一层黑釉,睡前涂在染过的黑齿上,牙齿会更加黑亮。
其他文献
城市都有双重性格,日是一重,夜是另一重。珠海的夜,在延续白天的浪漫之外,更多了闪烁迷幻的色彩。  晚上八点,水湾酒吧街的街灯全都亮了。街口望去,星光灿烂,恍如地中海滨的某个欧洲小城,巨型喷泉在灯光下发出丝绸般的光。相比广州酒吧街的喧闹,这里更多的是闲逸和浪漫,丝毫没有那种发泄或紧迫的感觉。酒吧街的管理人员说,这里的治安并没有令他们头疼,因为珠海的市民不喜欢做“夜猫”,到该休息的时候就会回家休息,第
期刊
在厦门鼓浪屿游罢日光岩,朝下面一个景点走去,被路边一个小摊吸引住了。  摊主是一位中年汉子,面前铺着一块布单,布单上放着一个鸡蛋大的绒布小兔。只听他口中念念有词:“跳!”话音未落,绒布小兔果真欢快地跳了起来。摊主说:“停!”小兔又立即停了下来。  “声控的?高!”大家惊呼。迅速把小摊围了起来。有快嘴的喊道:“跳!”小兔又跳。“停!”小兔又停。既然是声控的,拍个巴掌会不会动呢?我“啪”地拍了一下巴掌
期刊
走在末代国都顺化的老街,时间被拉了回去,街边的房子都是低低的旧屋。我们在手推车小贩那里买吃的喝的,获得的印象是温和、亲切,不会拒人千里之外,却也未必与你亲密相拥——都城就是都城。  顺化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的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它会讲述一些陈年旧事,也代表了一个时代建筑文化上的成就,比如它的皇城、天姥寺(Thien Mu Pogoda),还有皇陵。  皇城像一个小紫禁
期刊
铁血城事走进日本战国古堡    风起了  身似浮尘人渺渺  人渺渺  休问归处  有谁知晓    在日本战国古堡宏伟的天守阁之上,在落樱缤纷的后院花园,我常常想起这首日本古代和歌。想起那些曾将生命融入这些城堡的人们——  那些勇猛坚毅的武士。  那些水莲般的女人。  日本战国时代(15世纪中期至16世纪后期),将军和诸侯纷纷构筑起防守坚固的城堡作为军事和统治中心,如织田信长的安土城、丰臣秀吉的大阪
期刊
走进珠海之味道篇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味道——巴黎是玫瑰的味道,伦敦是银杏的味道,北京是古书的味道,广州是木棉的味道。那么,珠海呢?你会不会冲口而出,是海鲜和浪漫的味道,是咸咸的海风的味道……  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出提问,谁能说出珠海的味道?回答的人出奇地多,对珠海的味道体验更是五花八门,简直可以设计成好几趟“味道之旅”——比如上午乘船环游澳门一尝清风拂面的味道,中午去湾仔吃海鲜一试生猛鲜美
期刊
如此能歌善舞的国度,如此浓墨重彩的化妆,如此灿烂夺目的服装,竟然是默剧。  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arala),有一种戏剧表演时没有台词,却与我们的国粹京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戏剧,就是卡塔卡利(Kathakali)。      椰子叶搭建的剧院    “卡塔卡利艺术的成型与莎士比亚同时期,也就是有400多年历史了。但卡塔卡利的一些元素能追溯到二世纪的寺庙宗教仪式。卡塔卡利的剧本通常改编自印度
期刊
和姬路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除了大阪城、江户城之外,遥远的南方,还有一座威严的城堡和它遥遥相望,那就是加藤清正的熊本城。这位猛将一生对丰臣秀吉忠心耿耿,秀吉死后,一直扶助秀吉的遗孤秀赖,也就是千姬的第一任丈夫。  熊本城是日本的三名城之一,是黑白两色调和的“千鸟山形墙”和弯曲有致的“唐山形墙”混合而成的桃山建筑,被称为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名城。曾经的主人加藤清正也因此被称为“筑城名人”。他手下有一批
期刊
“麻扎”,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圣地”、“圣徒墓”。 新疆这样的麻扎,天山南北都有,大都分布在喀什至和田千余公里的古丝绸之路沿线的沙海深处。如喀什的阿帕霍加麻扎,阿图什县的沙吐克布格拉汗麻扎。有些地方历史上的宗教名人或汗王的坟墓被后人神化后,也成为具有宗教意义的麻扎,为一方信教群众朝拜的圣地。  遗留至今的麻扎基本上都是当年传教的古战场。根据伊斯兰教规所定:圣战时将土归真何处,就地埋葬。人们后来
期刊
玛雅的天空很蓝。天空下展开无际丛林,乡间道路泥泞,树林浓密,丛林里藏着大大小小数千座遗址。  玛雅人从来也没消失过。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主体不曾改变。可是一提到它,人们还是最爱说“神秘的消失”:毕竟他们当年放弃了那么多城市。学者们很多年来仍蹲在树林里,等着飓风吹倒某棵大树露出某块石碑,揭示答案。好在我只是一个旅行者,不用担负那么庄严沉重的任务。    玛雅人的神灵崇拜深入骨髓    墨西哥的奇琴依查是
期刊
会安是越南以小资著称的城市,其小资排行榜上的位置甚至超过了西贡。很多人把它和中国的丽江做比较,都说它们有着相似的气质。    因为顺化,到了会安的套票是安富公司的,所以车就停在安富hotel门口。下车的时候风雨大作,我们就直接在那里住下了。半地下的房间是10美金,楼上的是15美金。  傍晚,去体验会安的夜。会安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是太小了点,却有不少专门针对外国游客的店,东西还算漂亮。我买了两套筷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