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若纪录片无法抵达观众,无法形成闭环,也就无法产生有赖于消费的自我造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也延缓了其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重视资金导致不重视摄制组团队的组建就是其原因之一。因此,只有重视从纪录片组建专业团队出发,才能从基础上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纪录片;消费;团队;专业
中图分类号:T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383-01
2017年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用去历史化的叙事结构呈现了中国慰安妇的现状,没有控诉和怜悯,只有平凡的日常和只言片语,其过亿的票房让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纪录片新纪元的开端。然而,《二十二》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元素,乃是“不可复制”的成功。《二十二》上映时间即世界“慰安妇”纪念日8月14日,而第二天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加之先行铺垫的《战狼2》使全国观众爱国热情高涨,其口碑提前在网络发酵,未上映就已储备大量潜在观众;导演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拍摄熟悉的题材,像是延续《三十二》。
在电影的发展中,之所以会形成独立的电影工业体系,与科技的进步和人员的提升密切相关。然而,在今天电影行业的消费语境下,纪录片几乎退出了票房数据舞台,大多独立纪录片的生存更是岌岌可危。即使中国纪录片不乏优质作品,且不断斩获国内外奖项(如,周浩《棉花》、《大同》蝉联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范俭《摇摇晃晃的人间》获IDFA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王久良的《塑料王国》拿下IDFA新人单元评委会大奖,等等。),但纪录片的发行仍举步艰难,探寻消费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现状并进行反思迫在眉睫。
電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完成的集中呈现。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目前大多处于“小作坊”模式,人少、投入小,张赞波更称其剧组是“一个人的剧组”。纪录片虽然不如商业剧情片需要上百人的团队,但是专业化分工仍然有助于品质的提升,更是让作品走得更远的基石。这恰恰是许多国内纪录片创作者还未认识到的一点,或许也迫于资金压力而不得已一人身兼数职。从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被专业化、细化的职位有:
(一)专业制片人。纪录片制片人与剧情片制片人虽有相通之处,但又有些许差异。当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商品投向市场,这就势必涉及到定位观影群体和播放平台的问题,优质的制片人能帮助影片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中国目前专业化的纪录片制片人屈指可数,《大同》制片人赵琦、《塑料王国》制片人陈玲珍等,能够走向国际化的制片人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导演兼任制片人。然而,导演并不能做好制片人的工作,制片人需要为影片从创作初期到制作完成后的发行保驾护航。在影片制作初期,制片人可为影片填写各种电影节提案材料,参加广州纪录片节、CCDF、釜山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电影节的纪录片提案大会,不仅为影片争取国内外资金,而且也是影片宣发的第一步,让观众在影片制作初期便了解到有这样一部影片正在制作;在影片初剪出来后,制片人将影片投向国内外纪录片机构的“剪辑工作坊”,如CNEX的剪辑工作坊、柏林电影节的Talentdocs等,在剪辑工作坊中,世界知名的剪辑师会为影片“诊疗”,调整影片结构;影片制作完成后,制片人可为影片制定投放各大影展的策略,有针对性的参展。根据影片的风格和各大电影节的时间,有计划地将影片送去电影节,为影片赢得口碑,并同时洽谈国内外发行事宜。在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专业制片人的缺失,让作品从启动到完成阶段都错失很多机会。导演的精力应该放在作品本身的创作上,兼顾制片工作不仅难以胜任,甚至会影响影片的品质。纪录片《活着》就是三方参与的国际联合制作,中方梁为超公司、日本NHK电视台和英国半岛电视台,且在制片人梁为超的努力下找到了世界知名的发行公司合作。制片人不仅要有艺术鉴赏力,懂得纪录片生产的创作规律,也要懂得商品经济规律,回笼资金更创造价值。
(二)专业纪录片摄影师。纪录片创作在过去通常是“一个人的战斗”,如周浩拍摄《龙哥》、《厚街》等影片,即便在今天,“单打独斗”仍旧是作者式纪录片的创作常态,如张赞波拍摄《大路朝天》,等。然而,在范俭和周浩目前的创作中,两位导演都选择了聘用专业纪录片摄影师和专业纪录片录音师。范俭谈到:“因为有专业纪录片摄影的合作,导演在片场能够更专心的去做选择,去思考拍摄的对象以及和拍摄对象沟通。”虽然有些时候,摄影师并不能完全掌握到导演意图(通常来说,纪录片的拍摄没有剧本),但是专业纪录片摄影师的出现解放了导演的双手,让其有充分的时间和体力在现场做选择,观察周遭的一切。专业的纪录片摄影师不同于剧情片和电视摄影,在灵活性和与导演的默契上要求颇高,而且纪录片拍摄的都是当时当地瞬间发生的事情,如果当时没有捕捉到,是无法再现的,即使搬演也是补救之策。此外,纪录片的拍摄同时又强调电影感的塑造,能利用视听语言各元素营造电影氛围,电影感的建立需要高水准的电影摄影师来完成。
(三)专业纪录片录音师。不注重声音是中国纪录片的通病,但是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声音对于影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况且,我相信没有导演不愿意在同样的状态下提升影片的质感。在中国作者式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存在不少直接使用机身录音的情况,或者是机身接话筒,导致影片声音只有经过机身处理过的一轨声音,不仅造成了现场环境声的缺失,而且因为声音的指向性不够,导致人物声音不能够完好的呈现。电影给予观众的是“沉浸式”体验,消费语境下的作者式纪录片在被观众“消费”时,不少观众会因为声音的缺失而无法沉浸在影片提供的情境之中,从而造成观众流失,同时影响导演的表情达意。
(四)专业纪录片剪辑师。纪录片的剪辑师有点像非虚构类电影的编剧,独立纪录片有很多种风格,但剪辑师没有任何剧本,他们必须根据导演给的材料和想法去建构。导演是自己领域的专家,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而剪辑师是描述故事的专家,所以通过深入的沟通和磨合,他们的合作充满了挑战和火花。一名优秀的导演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剪辑师,专业纪录片剪辑师不仅能够让纪录片拍摄到的素材如虎添翼,有时甚至在导演面对素材不知所措时,为导演排忧解难。周浩的作品《棉花》,这部作品制作了八年,然而直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成片,最后因邀请了一名法国剪辑师担任剪辑,用一套专业化的素材整理方式和剪辑方法使影片如获新生,最终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王久良导演在其与剪辑师合作《塑料王国》时,其自身希望将影片议题作为主要内容,但最终他被其剪辑师钱孝贞说服,以两个家庭的故事作为主线,带出议题,使影片获得IDFA新晋纪录片单元评委会奖,入围金马最佳纪录片。周浩对导演与剪辑师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定位,他认为“在一部作品中,导演是爹,剪辑是妈”,显然是意识到专业剪辑师的重要性才会做此比喻。
总之,考虑消费、获取资金支持而组建专业团队的意识,不应是纪录片创作者怕有失身份而避开的话题,相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资本,加持创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也需警惕被资本控制,这对创作者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美〉迈克尔.拉比达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影视同期录音》(孙欣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与新方法》(张红军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吴悦琳(198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电影专业,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关键词]纪录片;消费;团队;专业
中图分类号:T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0-0383-01
2017年上映的纪录片《二十二》用去历史化的叙事结构呈现了中国慰安妇的现状,没有控诉和怜悯,只有平凡的日常和只言片语,其过亿的票房让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纪录片新纪元的开端。然而,《二十二》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元素,乃是“不可复制”的成功。《二十二》上映时间即世界“慰安妇”纪念日8月14日,而第二天就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纪念日;加之先行铺垫的《战狼2》使全国观众爱国热情高涨,其口碑提前在网络发酵,未上映就已储备大量潜在观众;导演组建专业团队进行拍摄熟悉的题材,像是延续《三十二》。
在电影的发展中,之所以会形成独立的电影工业体系,与科技的进步和人员的提升密切相关。然而,在今天电影行业的消费语境下,纪录片几乎退出了票房数据舞台,大多独立纪录片的生存更是岌岌可危。即使中国纪录片不乏优质作品,且不断斩获国内外奖项(如,周浩《棉花》、《大同》蝉联台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范俭《摇摇晃晃的人间》获IDFA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大奖;王久良的《塑料王国》拿下IDFA新人单元评委会大奖,等等。),但纪录片的发行仍举步艰难,探寻消费语境下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现状并进行反思迫在眉睫。
電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完成的集中呈现。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目前大多处于“小作坊”模式,人少、投入小,张赞波更称其剧组是“一个人的剧组”。纪录片虽然不如商业剧情片需要上百人的团队,但是专业化分工仍然有助于品质的提升,更是让作品走得更远的基石。这恰恰是许多国内纪录片创作者还未认识到的一点,或许也迫于资金压力而不得已一人身兼数职。从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被专业化、细化的职位有:
(一)专业制片人。纪录片制片人与剧情片制片人虽有相通之处,但又有些许差异。当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商品投向市场,这就势必涉及到定位观影群体和播放平台的问题,优质的制片人能帮助影片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中国目前专业化的纪录片制片人屈指可数,《大同》制片人赵琦、《塑料王国》制片人陈玲珍等,能够走向国际化的制片人并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导演兼任制片人。然而,导演并不能做好制片人的工作,制片人需要为影片从创作初期到制作完成后的发行保驾护航。在影片制作初期,制片人可为影片填写各种电影节提案材料,参加广州纪录片节、CCDF、釜山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电影节的纪录片提案大会,不仅为影片争取国内外资金,而且也是影片宣发的第一步,让观众在影片制作初期便了解到有这样一部影片正在制作;在影片初剪出来后,制片人将影片投向国内外纪录片机构的“剪辑工作坊”,如CNEX的剪辑工作坊、柏林电影节的Talentdocs等,在剪辑工作坊中,世界知名的剪辑师会为影片“诊疗”,调整影片结构;影片制作完成后,制片人可为影片制定投放各大影展的策略,有针对性的参展。根据影片的风格和各大电影节的时间,有计划地将影片送去电影节,为影片赢得口碑,并同时洽谈国内外发行事宜。在当代中国纪录片创作中,专业制片人的缺失,让作品从启动到完成阶段都错失很多机会。导演的精力应该放在作品本身的创作上,兼顾制片工作不仅难以胜任,甚至会影响影片的品质。纪录片《活着》就是三方参与的国际联合制作,中方梁为超公司、日本NHK电视台和英国半岛电视台,且在制片人梁为超的努力下找到了世界知名的发行公司合作。制片人不仅要有艺术鉴赏力,懂得纪录片生产的创作规律,也要懂得商品经济规律,回笼资金更创造价值。
(二)专业纪录片摄影师。纪录片创作在过去通常是“一个人的战斗”,如周浩拍摄《龙哥》、《厚街》等影片,即便在今天,“单打独斗”仍旧是作者式纪录片的创作常态,如张赞波拍摄《大路朝天》,等。然而,在范俭和周浩目前的创作中,两位导演都选择了聘用专业纪录片摄影师和专业纪录片录音师。范俭谈到:“因为有专业纪录片摄影的合作,导演在片场能够更专心的去做选择,去思考拍摄的对象以及和拍摄对象沟通。”虽然有些时候,摄影师并不能完全掌握到导演意图(通常来说,纪录片的拍摄没有剧本),但是专业纪录片摄影师的出现解放了导演的双手,让其有充分的时间和体力在现场做选择,观察周遭的一切。专业的纪录片摄影师不同于剧情片和电视摄影,在灵活性和与导演的默契上要求颇高,而且纪录片拍摄的都是当时当地瞬间发生的事情,如果当时没有捕捉到,是无法再现的,即使搬演也是补救之策。此外,纪录片的拍摄同时又强调电影感的塑造,能利用视听语言各元素营造电影氛围,电影感的建立需要高水准的电影摄影师来完成。
(三)专业纪录片录音师。不注重声音是中国纪录片的通病,但是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声音对于影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况且,我相信没有导演不愿意在同样的状态下提升影片的质感。在中国作者式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存在不少直接使用机身录音的情况,或者是机身接话筒,导致影片声音只有经过机身处理过的一轨声音,不仅造成了现场环境声的缺失,而且因为声音的指向性不够,导致人物声音不能够完好的呈现。电影给予观众的是“沉浸式”体验,消费语境下的作者式纪录片在被观众“消费”时,不少观众会因为声音的缺失而无法沉浸在影片提供的情境之中,从而造成观众流失,同时影响导演的表情达意。
(四)专业纪录片剪辑师。纪录片的剪辑师有点像非虚构类电影的编剧,独立纪录片有很多种风格,但剪辑师没有任何剧本,他们必须根据导演给的材料和想法去建构。导演是自己领域的专家,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而剪辑师是描述故事的专家,所以通过深入的沟通和磨合,他们的合作充满了挑战和火花。一名优秀的导演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剪辑师,专业纪录片剪辑师不仅能够让纪录片拍摄到的素材如虎添翼,有时甚至在导演面对素材不知所措时,为导演排忧解难。周浩的作品《棉花》,这部作品制作了八年,然而直到最后他都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成片,最后因邀请了一名法国剪辑师担任剪辑,用一套专业化的素材整理方式和剪辑方法使影片如获新生,最终获得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王久良导演在其与剪辑师合作《塑料王国》时,其自身希望将影片议题作为主要内容,但最终他被其剪辑师钱孝贞说服,以两个家庭的故事作为主线,带出议题,使影片获得IDFA新晋纪录片单元评委会奖,入围金马最佳纪录片。周浩对导演与剪辑师的关系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定位,他认为“在一部作品中,导演是爹,剪辑是妈”,显然是意识到专业剪辑师的重要性才会做此比喻。
总之,考虑消费、获取资金支持而组建专业团队的意识,不应是纪录片创作者怕有失身份而避开的话题,相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资本,加持创作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也需警惕被资本控制,这对创作者的自我意识有一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美〉迈克尔.拉比达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影视同期录音》(孙欣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与新方法》(张红军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吴悦琳(198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在校研究生,单位:云南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电影专业,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