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第一”背后的艰辛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最初开的汽车,全部是进口。1929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开始大萧条,这一年中国的汽车进口量已经达到8781辆,19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8484辆——世界各国的牌子都有,就是没有中国自己生产的。
  
  车辆多了,就会有一些售卖汽车零部件的商店或洋行。如果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不就是一辆新的汽车吗?如果自己能生产零部件,慢慢也就能造出汽车来。不少有识之士都想制造国产的汽车,可是限于当时的情况,都没能实现。
  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江阴视察江防工作时,曾作了“关于道路与自动车建设”的专题报告,阐明了修筑公路、开办长途客货汽车运输有利于于交通便利,也能促进经济发展。1920年,孙中山又提出了造汽车的设想:“……最初用小规模,而后用大规模,以供四万万人需要。所造之车当用于各种用途,为农用车、商用车、旅行用车、运输用车等。一切车以大规模制造,实可较今更廉,欲用者皆可得之。”
  孙中山已经看到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但是由于时代局限,这个梦想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一辆车:
  最初的艰辛奠定了几十年的格局
  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要化兵为工,在辽宁迫击炮厂成立了民用工业制造处,后改称为辽宁民生工厂,试制汽车。中国人当时还没有生产汽车的经验,于是聘请了美国人为总工程师。1929年3月,民生工厂引进了一辆美国“瑞雷号”汽车进行装配实验,并以该车为样板,于1931年试制成功了一辆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它开辟了中国人试制汽车的先河。可惜第二辆汽车还没制造出来,“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三省被日本占领。
  组装一辆车并不难,难的是批量生产。这需要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需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家。继“民生牌”汽车以后,20世纪30年代国产汽车试制工作在国内许多地方进行,但均以失败告终。
  
  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中国的汽车工业还是一片空白。直到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选择长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北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同时也方便与苏联进行合作。1953年7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题字,从那天起,新中国汽车工业才开始真正起步。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一汽”边建设边生产,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汽车城。三年后,“一汽”生产出了第一批新中国自己的汽车——“解放”牌汽车,这就是新中国最早的货车。
  接下来就是生产轿车。1957年,“一汽”就开始仿照外国轿车,进行国产轿车的设计,到1958年5月12号,国产第一台“东风”牌小轿车正式下线。和张学良当初组装的第一辆车不同,这次汽车零件都是中国人自己生产,因此,“东风”牌小轿车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线,可以迅速量产。
  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是货车、客车而不是小轿车,因此,“解放”牌货车很快就流行起来。但是,光靠“解放”牌货车这一种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中央财政也没有力量建立新的汽车厂,为此中央提出在地方上发展汽车工业的想法,于是一直为“一汽”做配套的北京市第一汽车附件厂开始尝试整车制造。1958年6月20日,“井冈山”牌小轿车诞生在北京市第一汽车附件厂,当天驶进中南海接受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北京市第一汽车附件厂由此获得殊荣,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朱德元帅亲笔题写了厂名。
  1958年“一汽”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小轿车之后,上海汽车人也开始跃跃欲试,要制造自己的小轿车。于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上海交电汽车装修厂承担了这一重任。通过对一辆奔驰220S车不到一年时间的“活体解剖”,上海的第一辆轿车雏形初现。1958年9月,上海交电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这就是“上海”牌的前身。
  進入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进入到了沉淀与技术积累的时期。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在湖北十堰市筹划建设,湖北开始有了自己的汽车工业。第二汽车制造厂,最早于1952年底由毛泽东提出建设,经历“两下三上”的漫长波折,直到1953年才开始筹备并选址。期间也曾几上几下,厂址也几经变迁,1966年5月10日,国家建委在北京召开会议,会议确定“二汽”厂址定在鄂西北的郧县十堰到陕西的旬阳一带。“二汽”建设从1972年正式开始,到1975年建成,1976年开始出车。直至上世纪90年代,“二汽”主要生产“东风”牌卡车,1992年9月1日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2003年9月,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武汉。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曾经是“只有卡车没有轿车”“只有公车没有私车”“只有计划没有市场”的汽车工业,终于形成了一个种类比较齐全、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产品水平日益提高的汽车工业体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汽车业飞速发展,一些外国品牌开始与本土汽车厂家合作,“一汽”“二汽”“上汽”“北汽”,都趁机做大做强,推出了各款合资品牌,同时,也让国产汽车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鲜为人知的“中国汽车第一人”
  中国汽车人永远需要牢记一个名字,那就是孟少农。
  孟少农,1915年出生于北京,祖籍为湖南省桃源县仙人乡。父亲孟燮寅于1913年随宋教仁赴京任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1928年底,由于国民政府裁撤北洋政府人员,他父亲失业,携全家回到桃源。孟少农的童年是在北京度过的,1921年入北京北师附小读书,1927年进北师大附中。1930年,孟少农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32年进长沙高中。高中毕业全省会考,他获第一名。   20世纪30年代,许多有识之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吁,这对孟少农选择其人生之路有很大影响。他本来爱好文学,后弃文学工。高中毕业后,孟少农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两年后的卢沟桥事变,北京落入日寇手中,清华迁入长沙。当时,国民政府的一个部队有一批坦克和汽车,需技术人才。学校决定由机械系一名教授带领30多名学生,编成技术学员队,到金井交通辎重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孟少农对汽车很感兴趣。
  半年后,同学返校了,辎重学校要成立研究室,指定把孟少农留下。所谓研究室其实是个空招牌,毫无研究条件。不久,他回到设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机械系,完成学业。1940年,西南联大招考一批留美公费生,孟少农以出色的成绩被录取。1941年,他赴美学习,进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三个学期后,他即获得硕士学位,如再读两年即可取得博士学位。但他想:“取博士学位,只能学一两门学科,所得知识面较窄,作用不大”。他想的是要掌握整个汽车设计、制造技术,以便为祖国创建汽车工业。于是,他走出课堂到工厂考察学习。1943年至1946年5月,他先后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锤上兰森机器公司、司蒂贝克汽车公司、林登城中国发动机厂任技术员和工程师,学习考察汽车、发动机制造有关的工艺、工具、机械加工和汽车工厂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因他学习、工作极为严谨认真,成绩突出,福特等几家公司很器重他,愿留他工作,答应给他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和优裕的生活待遇,然而,他都婉言谢绝。1946年5月,他乘战后中美通航第一班轮船离开了美国。
  
  孟少农回国后,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先后任机械系副教授和教授。执教期间,孟少农看到政治黑暗,对国民党政府极为不满,并和一些进步教授联合提出抗议,支持学生运动。他认识到离开进步的政治,“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均无法实现,他也认识到中国人民要从黑暗中解放出来,除了跟着共产党走,没有第二条出路。在地下党组织培养下,1947年7月,他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他又抛弃大学教授这个高级职位,奉命奔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成了一名普通的革命战士。
  幸运的是,共和国没有忘记他在汽车制造方面的积累和才华。1950年1月,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同志找孟少农谈话,要他立即着手筹备创建中国汽车工业。3月初,重工业部成立了汽车工業筹备组,郭力任主任,孟少农任副主任。
  孟少农凭着原来在清华大学任教等诸多条件,广泛招集人才,很快集合起新老技术人员近200人的一支精干队伍。为培养这支队伍,他一方面办起学习班,亲自授课;一方面在北京南池子建起一个千余平方米的实验室(此实验室后来发展成为汽车研究所,迁到长春),组织拆装汽车;同时和京津的几所大学联合举办了高年级学生下厂实习,为新中国汽车工业培训了第一批人才,这批人才以后都成为中国汽车界的主要骨干力量。
  孟少农毕生致力于汽车工业建设事业,是新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的主要奠基人。他成功地领导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陕西汽车制造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几代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并且为培养中国汽车人才立下汗马功劳,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合资经营可以办”
  到上世纪70年代,中国有几十家汽车厂,但是,大多数工厂每年的产量只有几千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大大增加,单纯的“国产”就很难满足需求了。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访华。在洽谈中,通用公司向中方介绍了很多合作方式,其中包括合资经营。但是,当时很多人还不能理解合资是怎么回事。
  李岚清在《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记载:“他们在谈到‘合资经营’时,出现了一个我们从来没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 venture。尽管我们懂得一些英语,知道joint是共同或负担,venture是风险,连在一起似乎应该是‘共担风险’,但对它的确切含义并不清楚。这时,墨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只同我们谈技术引进、转让技术,而不谈合资经营?也就是我们双方共同投资,建立一个合资经营的企业。’当时,我们请他们对joint venture作出解释。墨菲就让他手下一位分管对外合作的经理,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合资经营的涵义。他介绍了通用公司在英国、波兰、南斯拉夫等国举办的合资企业的情况,强调合资经营的好处是:1、合作双方有长期合作的责任感,共同搞好企业,双方关心投资效果;2、可以充分利用通用公司的管理经验和产品销售的经验;通用汽车可以不断地将该公司的产品改进,将先进制造技术及时给予合资企业;4、通用公司在产品出口方面可以提供方便和帮助;5、通用汽车公司对合资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经营管理方面提供支持。对于通用公司来说,如果成功举办了合资企业,就等于进入了合作国家的市场,这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墨菲打了一个比方:合资经营就是把我们的钱包放在一起,合资共同办企业,要赚一起赚,要赔一起赔,这是一种互利的合作方式。再说得通俗一点,合资经营就好比“结婚”,建立一个共同的家庭。
  按当时的有关规定,凡是比较重要的对外谈判项目,都要向国务院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的简报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分管外经外贸工作的谷牧立即批请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传阅,邓小平在这份简报上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这几个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来30年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一机部领导看到这份批示后十分高兴,立刻通知正在谈判的重型汽车、北京吉普、上海轿车等项目,指示都可以谈合资。但是,墨菲先生给中国人上了一课,使中国人开始知道什么是合资经营,但是当他回到美国,在董事会上汇报和中国开办合资企业一事时,却遭到了董事会的否决。那时,中国人不了解世界,世界也不了解中国。
  中国人抓紧一切机会学习。一机部副部长饶斌向美籍华人沈坚白请教合资问题。沈先生在中国讲学,主要讲美国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沈坚白说:“我每次讲管理的时候,都是讲八条,其中最后一条是合资。有一天,有个穿得西装笔挺的人对我说:沈先生,你今天是不是花一半时间讲讲第八条,讲合资,怎样做合资?合资的好处和坏处。事我就问他贵姓,他说姓饶,叫饶斌,是一机部副部长,也是汽车局的局长。”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也都需要魄力。1979年9月,谷牧赴日本,敲定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笔外国政府贷款,他成为日后大规模利用国外贷款的先行者。谷牧的儿子刘会远回忆说:“我奶奶在电视里看到了,拿拐棍敲着地板说:“汉奸,汉奸”。老太太的反应,颇能代表一般人的想法。当时任何一点进步的取得,都不容易。
  1980年4月29日,邓小平接受卢森堡电视台的采访,在回答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时,邓小平谈到了自力更生和依靠外资的关系。他说:“中国自己关起门来建设也不行,必须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外国的资金,外国的技术,来加速我们的发展。我们欢迎国际资金来帮助我们发展。你们叫多国公司,我们叫合资经营,这种方式,我们是欢迎的。”这个表态,为合资生产汽车的方式进一步扫清了障碍。此后,大批合资工厂开始建立,中国汽车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其他文献
当一代采雄拿破仑在一个小岛上黯然离 世之后,他的传奇也随之而去,但他 的家族却并未因此结束在历史舞台上 的活动,拿破仑众多的兄弟姐妹、后世子孙, 又给历史加入了许多有关兴衰沉浮、荣誉悲欢 的故事,甚至还有人再度当上了法国皇帝。兄妹不和  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拿破仑之归属地被 视为法国,但对于拿破仑以及他的家人而言, 这个问题却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意大利。  拿破仑之先祖来白于意大利,最初是低等 贵
期刊
南北向的龙泉山脉与东西向的东大路,构成了成都东部的不二龙骨。从这条路上,走过了成都府几千年的风云变幻。  “蜀汉刘备伐吴,经牛鞞东进。”(《成都市交通志》)章武元年(221年)七月,称帝方三月的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师东征东吴孙权。早在汉代,东出成都翻越龙泉山,经蜀郡辖县牛鞞(今简阳)、资中,通巴郡的道路已立为驿道。  言说龙泉驿,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出发,驿,是绕不开的礁石;从大自然的角度出发,
期刊
英国人约翰·汤姆逊(1837~1921)是最早的旅行摄影师之一。1862年,他开始了亚洲之行,先后到过印度、柬埔寨、泰国和中国等地。1868年,他从中国香港启程,游历广州、汕头、厦门、上海、宁波、南京、贵州、天津、北京等地,不仅拍摄了大量的人物肖像还留下了丰富的记录风俗和风景古迹的图像资料。    當时的清政府经历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又刚平复太平天国运动,处于一个政治相对平稳的阶段,但中国社会正
期刊
整个山谷只有蓝、白、黄三种颜色,蓝的是一望无垠的天空,白的是天空中一动不动的白云,黄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坟墓上的沙石。  各个王朝充满血腥的权力争斗,那杀气阵阵刀光剑影,都可隐约在山谷间感受到。金字塔虽然名满天下,但鲜为人知的是,要了解埃及文明,比金字塔更为重要的是帝王谷。  门农神像  从开罗出发,向南前行700公里,但见尼罗河横亘眼前,沿河再往西走7公里,便会看到埃及文明的又一处精髓所在——帝王
期刊
真實的战争并不是身处在和平时代的人们所看到的电影片段,动辄就是生死攸关的决定性战役,时刻都是热血澎湃、壮怀激烈,或是惨烈哀嚎、白骨森森。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延续了四年的战争(1914年—1918年),有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万人被迫卷入其中。在战壕中的日子绝大多数时间其实是百无聊赖的,同时也伴随着饥饿、寒冷、酷暑、疾病、脏水、老鼠,以及对于死亡的无限的想象和恐惧。    澳大利亚人布雷
期刊
“东床快婿”的真相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相亲故事,莫过于“东床快婿”。据《世说新语》所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找到了时任丞相的王导。王导让他自己去东厢房挑选,郗鉴便派一名门客前往。门客回来报告说:“王家子弟都不错,听说来物色女婿,一个个装出很稳重的样子。只有一位坦腹躺在东床上,仿佛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问了才知道,这人是王羲之,郗鉴便将女儿嫁给了他。  以现代人的
期刊
让我们回到150年前的1867年。  那是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的第4年,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7年。从某种意义上说,1867年,正是中国近代大幕刚刚开启之时。  这个古老的国度,在那个时代之前对于世界是如此陌生。同样,那个日新月异的外面的世界,对于这个有着4000年文明的古国,也如此陌生。    在这新旧之间的动荡变化和剧烈冲突中,一本书的出版看似悄无声息,微不足道,但却包含着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中
期刊
元朝的兴起和强盛,根本原因是蒙元统治者武力强大,但是开国早期经济手段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元)世祖为开国贤主,亦专用财计之臣,务于聚敛。”忽必烈先后重用了会理财的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为开国早期运转筹措了资本。而元朝的灭亡也与其统治阶层“乱理财”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13至14世纪,蒙古族势力覆盖亚洲大陆,并影响至欧洲,当时有波斯官员、史学家甚至尊称蒙古皇帝为“天下的皇帝”“大地和当代的统帅
期刊
有人问演员吴秀波“为何要演司马懿?”如果以下这段回答是吴秀波自己写的,真还有点意思。他说:  我拍戏绝不是有一个答案要告诉你,那是圣人的乐趣。因为如果已经有了答案,大可以去写书或者当科学家,而(如果)心里还有问题,还有矛盾,还有疑惑,就去拍戏、看戏吧。戏剧工作者最大的乐趣在于:我有问题,内心有矛盾,有不解,想哭,邀观众来一起感受。    于是,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杨修被处决前问司马懿
期刊
十八世纪的北美,英国人拥有的只是一个虚构的属国。就像是一堆随意镶嵌的拼贴,这些殖民地被毫无规则地拼接在了一起。每一块被组装进来的拼贴图案都是因为机缘巧合刚好赢得了某场战争,这些殖民地的布局不曾依照任何计划。它们从未有过掌舵的专制君主,无论仁慈与否,来将整个体系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相反,这里的殖民地体系一直保持着它原有的样子——分散并且多样化,与其说是一个属国,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联盟或邦联。  美国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