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准点定好标,让教学有的放矢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读教材,挖掘文本内涵
  被选入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鲜明的特点,蕴含着独特的语文教学价值,我们应深入研读每一篇课文,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找出在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可迁移的、可概括类化的语言現象,作为教学目标与内容。另外,课后练习也对课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往往有所提示和启发。
  《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而这类文章一般都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表现出人物身上的某一特点。本课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故事。通过认真地研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本文在写事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正、侧面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具体来说,在课文的第三、第四两个重点的自然段中,也就是在创作《滕王阁序》的过程中,作者用细腻的表达,让我们看到了王勃善于观察与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一方面,作者通过描写王勃的神态和动作从正面写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让读者深刻地感悟到王勃的才气。另一方面,作者还通过侧面描写客人们和都督的神态、动作、语言,衬托出了王勃的才华横溢和他的勇气。
  除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本文的语言也是值得反复地品味和细细地揣摩的,尤其是那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课文中对诗句的解释,可帮助学生来理解。除此以外,文中很多成语和四字词组运用得很妙,也值得品味。
  二、制订目标,充分了解学情
  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潜在学习能力,寻找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发展。学情是有可知性和规律性的,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去倾听、了解,对某篇课文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对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需要解决等,做到心中有数。
  就《少年王勃》这篇课文而言,三年级的学生能理解部分词句的大体意思,但可能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和全面。他们能初步感知到王勃的才气,但对于王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能读懂正面描写王勃的语句,但侧面衬托的语句理解得不一定准确。我希望学习了这篇课文,在读其他文章时,学生能判别出正、侧面的描写方法,更高的要求是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正、侧面结合的写作方法,使得阅读与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从中受益。
  三、紧扣课标,揣摩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突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课标”中规定的三维目标和具体要求,体现了国家对这门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拥有“法”的地位。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识与能力”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教与学都应围绕其进行。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语文知识,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包括:课文中字、词、句的听、说、读、写;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或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背诵和积累优美的词句篇章,丰富自己的原始积累等。如在教学《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孩子理解“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千古传诵”等成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孩子通过诵读达到积累内化的作用。课文中精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同样需要学生理解并背诵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包括:理解、体会词语、句式在语境中的运用规则,并在类似的语境运用中逐渐学习掌握;能把握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技巧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中运用正、侧面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这样的写法并不熟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先扶后放,最终让学生能练习运用这一写法来完成填空,初步掌握这一重要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它不仅可以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行,也成了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助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着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热爱语文、亲近语文、渴望了解语文的情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能够感受到阅读中语言形式的内容美;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逐步喜欢阅读。在《少年王勃》这篇课文中,学生要通过合理想象,自主探究,慢慢地去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气。
  四、掌握重点,确定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的几点思考, 我将《少年王勃》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理解并背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2.通过学习课文三、四两段,能感知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来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练习运用该方法来完成填空;3.通过合理想象、自主探究、情景再现等学习方式,能感受王勃才华横溢、文思敏捷的特点。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一、缘起  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如果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那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作文动机的激发,可以有很多方法,其中很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的作文拥有更多的读者。这可以从《神经语言学》中找到科学依据。该书把人的表达动机归纳为以下几种。1.陈述思想,即向交际对方叙述自己的想法,诉说一件事,表示一种观点或看法。2.表示愿望,即向交际对方提出希望和要求,求对方做点什么事。3.加强接触
期刊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儿童诗语言生动优美,充满丰富的想象,画面感强,情感真挚。儿童写的诗更是天籁之音,是纯真情感的抒发。叶圣陶先生将每个学生比喻成“一朵花,一株草,在作为一颗种子的时候肯定了其发荣滋长的可能性”。那么教师引领孩子走进儿童诗具体的方法可以落实在以下视域。  一、倾听自然,与诗意对话  自然是真实、可感的,它就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沉醉其中;它也像一首清新隽永的诗歌,吟诵一花一草、
期刊
《在烈日和暴雨下》是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精彩片段,我以此文为例,共享一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微读”。作家茅盾在《试谈短篇小说》里谈道:“环境描写怎样的为主题服务呢?如以风景描写为例,一小段的风景描写甚至少到只有几句的风景描写,其目的不是为风景而写风景,即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为渲染或衬托故事发生时的气氛,或者为了加强故事发生时人物的情绪。”这席话至少告诉我们两点:一是环境描写为主题服务;二是环境描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有这么一节突发奇想的作文课,现在回想起来,它带给我的触动和启示,甚至可以说是感动,至今仍记忆深刻。  那一天,按照预定的计划,我走进教室准备上作文课《美丽的春天》。就在我习惯性地关门的那一刻,我突然发现,学生个个都无精打采的。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孩子们怎么了?为什么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丝毫的活力?  这节课该怎么上?我在快速地思考着。这时,窗外传来了几声鸟鸣,再看看,外面阳光很好。久违了
期刊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最后一次习作要求是给老师写一封信。教到这篇习作,预示着孩子们六年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每当这时,作为老师心中不免有众多感慨和不舍,孩子们应该也是满怀感激与留念吧。习作要求给老师写一封信,回忆往事,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情。写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际手段之一,信也是最能传达心声的一种载体。薄薄的信纸赋予了书信“安全距离”,让人在信中能畅所欲言。  既然是写给老师的一封信,不如让
期刊
《爷爷一定有办法》图、文作者——菲比·吉尔曼。此书荣获加拿大克力斯堤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书中的故事,充满亲情之爱和智慧,很适合用来阅读,以此来提高孩子的情商。绘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约瑟的妈妈每次让他扔掉衣服时他都舍不得,而他那充满智慧、爱孙子的爷爷则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纽扣。故事里活泼、可爱、有趣的角色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生动的画面情节非常符合幼
期刊
古代文学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文学遗产。在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大多数文言文因为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的原因,加上教师在教学时,常常采用“字字落实,句句对译”的传统方法,过于强调文言文的翻译讲授,往往忽略了阅读文言文的趣味性。  怎样让文言文教学既充满趣味性,又不弱化对文言文字词的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细读文本,导入激“趣”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语言是主要的教学行为,老师用语言教,教的是语言;学生用语言学,学的是语言。如果把师生在课堂中的语言活动视为“做”,那么课堂教学显然是凭借语言运行的“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求真”思想观照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可以让我们在审视、思考中回归小学语文教学的本源——“教学做合一”。  至诚:为着全体儿童  师:姥姥是个怎样的人?  生:心灵手巧。  师:怎么个心灵手巧?  生: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长篇小说的节选,如五年级上册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也有描写名著作者童年生活的文章,如五年级下册的《海伦·凯勒》和《我和祖父的园子》。学习这些节选的文本,只是带学生来到了一座座文学宝库的门口。我们不能仅让孩子们站在门口好奇地向里面张望,而应引导他们推开宝库的一扇扇大门,进去欣赏一个个神奇的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悉心研读这些名篇巨著中的精彩篇章,选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他们踏上阅
期刊
读和写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读,会读,又让学生乐写,会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就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随文练笔做了一点尝试。  一、仿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人提到“仿写”就很是不屑,不就是变相地抄吗?照样子去写,扼杀了孩子的创意。何谓“仿写”?顾名思义是模仿范文进行写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时就有模仿的天性,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