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倍增,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城市中,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快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实例对津郊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探讨。
关键字:
小城镇建设、资金平衡、人口平衡、土地平衡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倍增,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正在长期特定的城乡分割制度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我国农民在农村地域空间内实现城镇化的一条低成本支路。本文结合天津津郊小城镇建设的实例,总结了规划经验以及针对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提出探讨。
二、现状概况
2.1、天津小城镇发展背景
天津市政府为了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与2005年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承包责任制不变,耕种土地不减少,尊重农民自愿,以宅基地换房”新思维。其核心内容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消除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小城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市从2005年下半年到现在,天津市政府已经先后批准了东丽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后蒲村、西青张家窝镇、津南区八里台镇和葛沽镇、汉沽区茶淀镇、北辰区双街镇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稳庄是第四批批准的示范小城镇之一。
2.2、王稳庄镇现状简介
2.2.1地理位置
王稳庄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东南边缘,示范小城镇距离西青区政府33公里,天津市外环线15公里,距离西青区经济开发区9公里。王稳庄镇面积约11平方公里,由工业区和镇区两部分组成, 规划人口6.2万人。
2.2.2产业基础
王稳庄镇区的工业区主要功能是金属零部件加工和下游高端金属产品加工相关产业。
五金制造业小五金行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村办企业发展起来,有着40年的发展历史,在全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天津市重要的五金制品生产基地。
王稳庄工业以金属压延及金属制品为主导行业,金属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的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镇工业的78%、77%、79%。工业区07年工业产值占天津市同行业工业总产值1.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6%, 占全区同行业总产值的84%。规划区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5亿元,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总额0.5亿元。
2.2.3现状建筑质量
现状用地大部分以耕地为主。规划区中无农村居民点,仅包含一个居住区——巍然小区,规划区内居住人口2800人,建筑质量一般。规划区内现状主要公共设施有:王稳庄镇政府、王稳庄镇派出所、王稳庄镇中学、王稳庄镇小学等,建筑质量较差。
示范镇内的现状建筑主要分布在津淄公路西侧,且范围很小,建筑质量不高。这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大片的空置现状土地,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王稳庄示范镇规划简介
3.1、规划发展定位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以居住为主,并含有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等设施的综合住区。
3.2规划理念解读
根据规划单元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等特征,整合单元用地格局,规划形成“一心、三片”的城市空间形态。
“一心”是指由规划次干路三贯穿的规划居住区级的综合服务中心;“三片”是指围绕居住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的三个居住小区。
3.3功能分析
整个小城镇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布置。分别规划形成了居住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组团中心。
3.4規划成果解读
整个示范镇的控规,对用地进行了布局规划,和周边的道路进行了对接。整个示范镇视为一个大的居住区,按照6.2万人口配置。
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在规划区中心布置了居住区的中心服务区 ,规划有医院一座,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公园用地等公益性设施的用地布局;教育设施类布置了中学一所(完校),小学两所,幼儿园五所。
居住小区中心:结合生活型道路和小区规划布局,将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沿街或是居住小区中心布置。
组团级中心: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组团绿地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四、规划解决的问题
规划以“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为原则,借此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集约了有限的土地,用作城市建设和退耕还地,加快了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王稳庄示范镇的规划通过集约的土地解决了本镇农民安置问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间的土地平衡问题、建设资金的平衡问题。
4.1、安置人口问题
规划解决了安置人口问题,全镇需要安置人口25000人。主要为王稳庄镇常驻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规划划分了安置区和出让区,安置区主要解决了这部分需要土地被占用需要安置的人口,通过宅基地换房的置换方式,在集中规划的小区中得到自己因统一规划而失去宅基地的补偿。
规划将安置人口的宅基地统一集中规划,安置区用地面积约为91公顷,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01万平米,按照人均40平米的标准进行分配。
4.2、土地平衡问题
规划区界限由国土部门确定,为237.6公顷。规划将其分为了4个片区,其中一个为安置还迁片区,用地面积约91公顷;其余为出让片区,用地面积约为146.6公顷。集中了建设用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将农民的宅基地集中规划开发,原来分散的农民宅基地用来退房还耕,保证耕地总量的平衡。
4.3、资金平衡问题
示范小城镇建设需要资金,单靠政府解决远不能够,政府投资仅仅是小城镇建设的一个渠道,更多的资金要求运用市场机制来运筹。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的建设资金采用土地出让,出让土地的收益来平衡小城镇农民安置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小城镇划分为出让区和还迁区,以达到土地出让还迁建设的资金平衡。
五、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的规划在宏观层面上解决了人口、土地、资金的问题,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但是当深入到下个层次是就会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5.1土地开发强度方面
小城镇建设初期,将规划用地划分为安置区和出让区,通过出让片区土地出让收益来衡量安置片区的建设资金。
王稳庄镇待安置人口约为2.3万,而安置区面积只有约90公顷,这直接导致安置区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按照人均40平米的建筑面积标准,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除掉城市道路、市政设施、防护绿带等用地以外,各地块的平均开发强度为1.7(容积率),有少数个别地块开发强度高达2.0(容积率)。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出让区,居住用地面积约183公顷,出于地理区位、小区定位及人口构成预测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容积率基本确定在1.5-2.0之间。
由于以上原因,安置区和出让区开发强度出现了大的差异,由此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城镇空间界面的差异。
5.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置不均的问题
王稳庄示范校城镇的规划可容纳人口6.2万人,安置区除了将要安置的2.5万人之外,还规划了1.3万人的富余量,由此安置区规划人口就有2.8万人;按照人口指标计算,安置区约90公顷居住用地规划人口仅为2.4万人。
人口的分配不均衡就导致了很多跟规划人口有关的配建指标及设施的分布不均衡。
5.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按照人口安置区3.8万人,出让区2.4万人的标准配置,安置区的配置要远高于出让区得配置。
5.2.2市政公用设施配置问题
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长站点和管网布局跟项目区的人口、建设规模都有较大的关系。
王稳庄小城镇的总建筑量约为254万平米,其中安置区约90公顷的用地上住宅建筑量约110万平米;出让区约183公顷的用地得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米。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市政场站点的布局需要整体考虑,结合已有的主要市政管网走向设置,而在下一层次的规划配置时,安置区的市政场点和管网密度都将远高于出让区。
5.2.3、规划人口问题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人口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按照2008年《天津市西青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分解人口指标得,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人口6.2万人,按照这个人口指标及安置区住宅户型比例分解得到安置区人口为3.8万人。而出让区约90公顷的居住用地只分得2.4万人口指标。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势必影响后续规划的各项指标配置。
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6.1、合理分配人口数量、适当留有规划余地
规划设计中人口的确定有的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往往人口数量的预测的波动性很大。
在计算人口容量是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获取平均值区间,人口容量应留有余地。
6.2、还迁安置与出让区的合理划分
可以在城市设计基础上,结合空间布局,可以将安置区高开发强度的地块分散布置在整个示范小城镇规划界限内。
跟出让去结合布置,可以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趋于合理,市政设施场站点和管网布置相对均衡。从长远角度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6.3、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
采用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为将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设量的增加做好了预留,虽然在现阶段资金成本的投入会增大,但从长远城市发展角度来评价,值得尝试。
6.4、房屋配置留有余地
对于安置区的房屋建设和农民安置用房的分配方面,首先建议规划时先前一步考虑人口数量变化和规划建设时序之间的矛盾,尽量预留出一定的建设余量,来满足人口增加对还迁房屋的需求。
其次,对于农民的还迁住房应进一步考虑王稳庄镇的人口结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及知识结构,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户型。
参考文献:
[1]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7-17.
[2] 李君,李小建.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J].人文地理,2008,
23(4):23-27.
[3] 杨世松.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J].理論与现代化, 2007,(4):47
[4] 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中国农村
经济,2007.3:65-72.
[5] 郭大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研究——以江阴市为例[D].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0602:50-51.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倍增,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城市中,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快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实例对津郊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探讨。
关键字:
小城镇建设、资金平衡、人口平衡、土地平衡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迅猛,数量倍增,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城镇化,正在长期特定的城乡分割制度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特殊国情条件下,我国农民在农村地域空间内实现城镇化的一条低成本支路。本文结合天津津郊小城镇建设的实例,总结了规划经验以及针对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产生的问题提出探讨。
二、现状概况
2.1、天津小城镇发展背景
天津市政府为了加快全市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与2005年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的“承包责任制不变,耕种土地不减少,尊重农民自愿,以宅基地换房”新思维。其核心内容是: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消除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生态和谐宜居小城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天津市从2005年下半年到现在,天津市政府已经先后批准了东丽华明镇、津南区小站镇、武清区大良镇、南北辛庄村、后蒲村、西青张家窝镇、津南区八里台镇和葛沽镇、汉沽区茶淀镇、北辰区双街镇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王稳庄是第四批批准的示范小城镇之一。
2.2、王稳庄镇现状简介
2.2.1地理位置
王稳庄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东南边缘,示范小城镇距离西青区政府33公里,天津市外环线15公里,距离西青区经济开发区9公里。王稳庄镇面积约11平方公里,由工业区和镇区两部分组成, 规划人口6.2万人。
2.2.2产业基础
王稳庄镇区的工业区主要功能是金属零部件加工和下游高端金属产品加工相关产业。
五金制造业小五金行业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村办企业发展起来,有着40年的发展历史,在全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天津市重要的五金制品生产基地。
王稳庄工业以金属压延及金属制品为主导行业,金属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的产值、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镇工业的78%、77%、79%。工业区07年工业产值占天津市同行业工业总产值1.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6%, 占全区同行业总产值的84%。规划区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1.5亿元,销售收入24.3亿元,利税总额0.5亿元。
2.2.3现状建筑质量
现状用地大部分以耕地为主。规划区中无农村居民点,仅包含一个居住区——巍然小区,规划区内居住人口2800人,建筑质量一般。规划区内现状主要公共设施有:王稳庄镇政府、王稳庄镇派出所、王稳庄镇中学、王稳庄镇小学等,建筑质量较差。
示范镇内的现状建筑主要分布在津淄公路西侧,且范围很小,建筑质量不高。这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大片的空置现状土地,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王稳庄示范镇规划简介
3.1、规划发展定位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以居住为主,并含有公共设施及配套服务等设施的综合住区。
3.2规划理念解读
根据规划单元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等特征,整合单元用地格局,规划形成“一心、三片”的城市空间形态。
“一心”是指由规划次干路三贯穿的规划居住区级的综合服务中心;“三片”是指围绕居住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的三个居住小区。
3.3功能分析
整个小城镇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级布置。分别规划形成了居住区中心,居住小区中心,组团中心。
3.4規划成果解读
整个示范镇的控规,对用地进行了布局规划,和周边的道路进行了对接。整个示范镇视为一个大的居住区,按照6.2万人口配置。
镇区公共服务中心:在规划区中心布置了居住区的中心服务区 ,规划有医院一座,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公园用地等公益性设施的用地布局;教育设施类布置了中学一所(完校),小学两所,幼儿园五所。
居住小区中心:结合生活型道路和小区规划布局,将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沿街或是居住小区中心布置。
组团级中心: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组团绿地布置,方便居民使用。
四、规划解决的问题
规划以“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保证耕地总量在规划期内动态平衡;以退宅还耕为突破口,加大农村居民点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土地;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协调城乡建设”为原则,借此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集约了有限的土地,用作城市建设和退耕还地,加快了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王稳庄示范镇的规划通过集约的土地解决了本镇农民安置问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间的土地平衡问题、建设资金的平衡问题。
4.1、安置人口问题
规划解决了安置人口问题,全镇需要安置人口25000人。主要为王稳庄镇常驻农业人口和一部分非农业人口,规划划分了安置区和出让区,安置区主要解决了这部分需要土地被占用需要安置的人口,通过宅基地换房的置换方式,在集中规划的小区中得到自己因统一规划而失去宅基地的补偿。
规划将安置人口的宅基地统一集中规划,安置区用地面积约为91公顷,规划住宅建筑面积101万平米,按照人均40平米的标准进行分配。
4.2、土地平衡问题
规划区界限由国土部门确定,为237.6公顷。规划将其分为了4个片区,其中一个为安置还迁片区,用地面积约91公顷;其余为出让片区,用地面积约为146.6公顷。集中了建设用的,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将农民的宅基地集中规划开发,原来分散的农民宅基地用来退房还耕,保证耕地总量的平衡。
4.3、资金平衡问题
示范小城镇建设需要资金,单靠政府解决远不能够,政府投资仅仅是小城镇建设的一个渠道,更多的资金要求运用市场机制来运筹。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的建设资金采用土地出让,出让土地的收益来平衡小城镇农民安置区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小城镇划分为出让区和还迁区,以达到土地出让还迁建设的资金平衡。
五、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的规划在宏观层面上解决了人口、土地、资金的问题,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但是当深入到下个层次是就会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5.1土地开发强度方面
小城镇建设初期,将规划用地划分为安置区和出让区,通过出让片区土地出让收益来衡量安置片区的建设资金。
王稳庄镇待安置人口约为2.3万,而安置区面积只有约90公顷,这直接导致安置区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按照人均40平米的建筑面积标准,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米,除掉城市道路、市政设施、防护绿带等用地以外,各地块的平均开发强度为1.7(容积率),有少数个别地块开发强度高达2.0(容积率)。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出让区,居住用地面积约183公顷,出于地理区位、小区定位及人口构成预测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将容积率基本确定在1.5-2.0之间。
由于以上原因,安置区和出让区开发强度出现了大的差异,由此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城镇空间界面的差异。
5.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置不均的问题
王稳庄示范校城镇的规划可容纳人口6.2万人,安置区除了将要安置的2.5万人之外,还规划了1.3万人的富余量,由此安置区规划人口就有2.8万人;按照人口指标计算,安置区约90公顷居住用地规划人口仅为2.4万人。
人口的分配不均衡就导致了很多跟规划人口有关的配建指标及设施的分布不均衡。
5.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按照人口安置区3.8万人,出让区2.4万人的标准配置,安置区的配置要远高于出让区得配置。
5.2.2市政公用设施配置问题
市政公用设施的配置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长站点和管网布局跟项目区的人口、建设规模都有较大的关系。
王稳庄小城镇的总建筑量约为254万平米,其中安置区约90公顷的用地上住宅建筑量约110万平米;出让区约183公顷的用地得总建筑面积约144万平米。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市政场站点的布局需要整体考虑,结合已有的主要市政管网走向设置,而在下一层次的规划配置时,安置区的市政场点和管网密度都将远高于出让区。
5.2.3、规划人口问题
王稳庄示范小城镇人口的确定,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按照2008年《天津市西青区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分解人口指标得,王稳庄示范小城镇规划人口6.2万人,按照这个人口指标及安置区住宅户型比例分解得到安置区人口为3.8万人。而出让区约90公顷的居住用地只分得2.4万人口指标。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指标分配的合理性势必影响后续规划的各项指标配置。
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6.1、合理分配人口数量、适当留有规划余地
规划设计中人口的确定有的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往往人口数量的预测的波动性很大。
在计算人口容量是采用多种计算方法,获取平均值区间,人口容量应留有余地。
6.2、还迁安置与出让区的合理划分
可以在城市设计基础上,结合空间布局,可以将安置区高开发强度的地块分散布置在整个示范小城镇规划界限内。
跟出让去结合布置,可以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趋于合理,市政设施场站点和管网布置相对均衡。从长远角度有利于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6.3、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
采用高标准配置市政设施,为将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建设量的增加做好了预留,虽然在现阶段资金成本的投入会增大,但从长远城市发展角度来评价,值得尝试。
6.4、房屋配置留有余地
对于安置区的房屋建设和农民安置用房的分配方面,首先建议规划时先前一步考虑人口数量变化和规划建设时序之间的矛盾,尽量预留出一定的建设余量,来满足人口增加对还迁房屋的需求。
其次,对于农民的还迁住房应进一步考虑王稳庄镇的人口结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及知识结构,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当地农民需求的户型。
参考文献:
[1] 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7-17.
[2] 李君,李小建.国内外农村居民点区位研究评述[J].人文地理,2008,
23(4):23-27.
[3] 杨世松.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J].理論与现代化, 2007,(4):47
[4] 张强.农村居民点布局合理性辨析——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中国农村
经济,2007.3:65-72.
[5] 郭大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空间形态的地域性研究——以江阴市为例[D].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论文,2006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