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学习能力、生活阅历有一定的局限,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扶持引领、参与调度,如何在语文课中指导学生审美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在教学意识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人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
  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
  接着,让学生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诗人把情景说得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说“疑”,就能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以直接入境。如何引导学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图画入境法
  如:《火烧云》描写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火烧云”之所以值得描写,就在于它美而多变的色彩和形状,发人遐思,令人神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惜从出现到变幻、消失,时间极短,不易看到。
  如何再现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对文作画,评画学文”的方法,让学生入其境、会其情。如何作画?老师给作画提示如下:
  ⑴画面要分天空、地面两个层次。⑵课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动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颜色,还有天空中的“马、狗、狮”的朝向、姿势、神态、背景都要与文字相吻合。⑶课文前半部描写的是一幅农村夕照图,要发挥想象与联想,给画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现农村风情。学生作画后,开展评画学文活动。事先选择几幅代表作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鉴赏,然后边读文边评画。
  把画图引入语文课,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通过作画,把自然美展现出来,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联系起来,还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联想、创造能力,起着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过评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
  如:《荷花》后部分写荷花的动态美。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表演“荷花舞”:让全体女生都饰荷花,其中一个当作者;选两个男生,分别扮蜻蜓、小鱼。学生朗读课文数遍后,进入角色,按课文情节表演。
  演出完毕再回到课文,学习文中省略号。你们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还有哪些动物也被荷花吸引过去?它们又可能说些什么话?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节,让表演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对比入境法
  比较是认识美的差异的基本手段。教学《西门豹》这类内容中含有比较因素的课文,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对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识别什么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此外,对褒此贬彼的词语的比较分析,也能培养学生鉴别美丑的能力。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
  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
  ⑴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⑵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⑶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地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所以,通过以上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就会有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等带来的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教育行为主体多元化、教育方式与办学形式多元化,给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不再是潭中死水,不可摆脱社会经济多样化制约的社会言语化及其范畴内的校园文化,也必将逐步步入多样化发展的轨道。由于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因此,能否及时准确完整地把握并推进21世纪校园文化多样化建设,就成为掌握学校前途命运的关键。一个没有多样化
期刊
构建英语高效课堂,就是要向课堂要效率,在有限的这45分钟内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把教师和学生都视为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但教师能实现想达到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也能完成一定目标下的学习任务。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是课改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初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  一、高效英语课堂的特征  1、高效的英语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初中英语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如下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
期刊
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是需要学生终生学习的。而高中语文较之小学和初中,难度突然加大,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与热情开始逐渐递减。于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当下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我认为,要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莫过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可以建构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资源,结合高中学生的特质,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素质,让语文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技能,成为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用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一个班级的班风是班集体的灵魂,是一种很大的教育力量,优良的班风可以对学生产生“久熏幽兰人自香”的强化效应,良好的班风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需要教育者在较长时间内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良好的班风既是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保证,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良好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班风体现于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培养良好班风的工作是琐碎纷繁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但要会教学,而且要会深入地搞好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的撰写和使用就是教师进行教研的重要体现。针对目前广大教师教研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学反思等若干问题的分析探讨,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写好用好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理念 反思 导向功能  实施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对教师的“教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除了40分钟课堂教学以外,课前准备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课前准备分为教师课前准备和学生课前准备两类。在此,我要说的是教师的课前准备。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充分准备呢?  一、吃透教材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加强钻研教材,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首先,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
期刊
【摘要】为保证对学生操评的客观公正,实现该项工作的规范化,也是应了新课改理念——注重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我尝试了学生操评的量化管理。本文浅谈了学生操评量化管理的目的、操作办法及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操评量化管理 班规 值周班长制度 群众监督 集体评议制  做班主任工作,每学期末都要给学生进行操行评定,通常的做法是凭班主任的印象给学生下评语、定等级,这种做法主观性很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