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倪萍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倪萍得有二十多年了吧。
  只不过隔着一片荧屏。
  距离不远却只能一直远远地看着。
  一个时期倪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她的出镜频率很高。
  过去的排序是演员、主持人、画家。
  现在她盼望的定位是画家、演员、主持人。
  角色的转变也是她人生的转变。
  记得倪萍曾经主持过一档文化类的节目,对她是否有文化当时有过争议。倪萍也曾很委屈:“我怎么就没文化了?”那时我等局外人,无凭无据,不好妄加评论。如今细细品读她的画,觉得倪萍还真是个有文化的人,是个非常有思想的人,很有感触。想写一些关于她的文字,但因了她的名气,不断有前辈提醒多看看别人怎么写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那样,还是自己对她的感想吗?
  倪萍画画是近几年的事情。开画展,出画册,好像一下子就跳跃起来,成了画家。
  倪萍说画家在她心里一直有着很高的位置,可以不跟任何人打交道,独立的世界,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很自由。
  对倪萍画画的认识也是慢慢改变的。开始听说倪萍画画,就想当然地认为是附庸风雅、打发空闲多一点爱好,徒有虚名罢了。后来又听说在一些大的拍卖会上倪萍的画拍出天价,也狭隘地认为是某些人为了利益炒作罢了。犹如隔着的那一片荧屏,窗户纸没捅破,也没见到过倪萍的作品,只是靠臆想:倪萍会画画?
  倪萍自己也承认从没学过画。有年轻人说:“倪萍肯定是雇了个画手在家帮她画!”
  后来觉得这种想法很可笑,对于现在这般岁数和经历的倪萍,有这个必要吗?
  倪萍的画充满了人情味儿,甚至说有故事情节。看过之后让人回味,令人遐想。
  倪萍画画是随心所欲的,用笔、姿势都不讲究,真正的“自由画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倪萍也说自己糊涂乱抹完全不懂笔法,连拿笔的方法都不对,更别说结构,赶上宽容年代了。只是画出心中所想,眼中所见,表达一份情感,让姥姥在那个世界活起来,姥姥说的就是倪萍画画的动力所在。
  也有人提醒,倪萍你不能什么都画,内容太杂了,画家要有自己的风格。倪萍自嘲:还没“疯”,哪来的格?先放纵自己疯画一阵儿吧。风格是得多年探索才能寻出来的,目前我只能是把自己想表达的画出来。
  倪萍的画没有固定的题目,常常是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倪萍是用心在画,表露心声。
  看倪萍的画,又多了一种温情。
  倪萍画中的人物都没有正面,说白了都没有脸,令人不解又多了一份好奇。倪萍自己的解释是她画不好人的面部表情,一直画人物背影,实际上是不会画眼睛,没有神哪叫眼睛啊!这珍贵的脸面就藏起来了。
  这种隐藏也犹如倪萍隐藏自己的孤独。如今倪萍的美好生活是在一种似乎孤独的状态中,在黑与白的墨色中,她不停地以各种形式表现着,停不下来。人有时在孤独里反倒奉献出了很美好的东西。从一个特别难过的状态走过来,实际上就是对人生美好状态一种最终极的向往。
  因为工作关系,倪萍有机会接触很多绘画大师,也曾想拜师学艺,也有意请这些高人指点。但自己过去没有一点绘画基础,认为是大斧子砍小树杈,就一次次放弃了。
  过去我们的意識里总有一种误区,认为画画就是为了画像,画得越像就认为画得越好。具象的东西越画越死,想跳出就很难。倪萍不喜欢把画画得那么逼真,再真能真得过照相机?要给看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倪萍的画是感情自然的流淌,对人生有了很多新的阐释,有了更多感悟在其中,意境更耐人寻味。犹如一块奇石,有些是人工雕琢了以后像什么;有些石头它天然就像什么,无需加工。
  倪萍内心崇尚黑白,墨色的浓淡无限,力量无比。
  倪萍感觉因为太想表达,才觉得画画其实很难,真正要表达的东西常常画不出来,越画越明白画画是需要技巧的。对于倪萍来说,如今画在纸上的这些画只是她想表达的一个表象。尽管如此,倪萍依然欢喜,因为画画让她的心灵空间无限延展。
  画画开启了倪萍人生的又一方天地。
  浓墨淡墨涂抹着倪萍的又一个人生!
  墨色就是无色,这也是绘画的最高境界。
  (责编:魏佩)
  (作者为著名自由撰稿人)
其他文献
被徐悲鸿誉为“中国艺坛代表人之一”的吴作人,是一位大胆创新、成就卓著,并享有国际声譽的艺术大师和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吴作人(1908-1997年),名之寿,字作人,祖籍安徽泾县,生于江苏苏州。因家境贫困等原因,刚念三年小学,便辍学在家。少年的之寿虽然被父亲关在楼上,整天背诵“子曰诗云”,却关不住一颗向往大自然的童心。透过窗口,外面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那搏击长空的雄鹰、婉转歌唱的黄鹂、欢跃在柳枝
期刊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延安杨家岭召开文艺座谈会,這是为促进党的整风运动的进行、促进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列主义、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无产阶级思想而召开的。出席座谈会的作家、艺术家及文艺工作者共80余人。是日为第一次会议,毛泽东讲了立场、态度、对象、工作、学习等五个问题。16日,举行第二次会议,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23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毛泽东作“结论”发言
期刊
鎏金藏传铜佛像  高23厘米。头戴花冠,面相丰满,慈眉善目,面露微笑。前胸挂璎珞,双手各持花枝置于臂旁,下着长裙,肩宽而腰细,坐于莲花座上。表面鎏金脱落,包浆自然,做工精细。年份为清代。    “长宜子孙”四神镜  直径12.5厘米。圆钮,柿蒂纹钮座间饰“长宜子孙”四字,座外有凸面圆圈及一周栉齿纹。主区用V字符号将纹饰分成四区,其间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主区外饰一周栉齿纹。宽缘上饰阴、阳锯齿
期刊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一直对都江堰有一种向往,古巴比伦王朝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而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都弃置荒废—唯有中华都江堰,依然碧波不断,令我心生豪迈!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千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以为,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
期刊
(接上期)   最难风雨故人来  寒流滚滚,风云变幻,对于石鲁来说,都渐渐麻木了,习惯了。像久居山里的人,听惯了狼嚎犬吠反倒习以为常了似的。  他照样酗酒、骂人,照常写照常画,照常说自己想说的话。  他写了“雪滚天怒日色寒”,他写了“天秤为理,地道必公”,他仍然毫无惧色地写着这些可能给他带来更大灾祸的题词题句。  有一天,力群借一个难得的机会来看他了。  当时力群被贬山西,窝在一个偏僻的窑洞里,负
期刊
佛造像是佛教的载体,通过对佛造像年代、工艺、造型及风格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和了解古代雕刻艺术、文化史,古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纵观佛造像制作材料,有木制、泥塑制、金属制、牙骨制、陶瓷制和石制。其中以石刻雕制的难度最大,因为它涉及石料的选择、开采、运输,体大量重,雕刻打磨实属不易。唐代石刻佛造像是把人与精神、现实与理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最佳表现形式。那么就请大家一同欣赏这尊唐
期刊
明清瓷器上螃蟹入画,现代人常常以为是科举题材,寓意为“二甲传胪”。所谓“二甲”,通常指螃蟹的两只大螯。所谓“传胪”,在科举制度中的本意是“唱名”。明《幼学琼林》卷四“科第”有语云:“金殿唱名曰‘传胪’”。清代周达用对此语作注道:“天子临轩,宰臣进三卷,读于御案前,读毕拆视姓名,则曰某人。阁内则承之以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齐声传呼之,谓之传胪。”可见,“传胪”是指皇帝在宫殿上宣布新科进士名单时,内阁
期刊
在花钱的百花园中,有一种不但以厌胜钱的面目出现于集藏者视线中,也以另外一种身份存在,即赌场中的筹码币。笔者多年搜求,仅获二品。背均“一二三四”。面文略不同,其一(图1)为中华民国背“一二三四”,直径21毫米,重3.4克,黄铜质。此品在孙仲汇先生所著《古钱》一书中引述潘锡雄先生所说的此钱见于广东,为赌场的筹码币。但背文“一二三四”令人费解。按孙仲汇先生认为,厌胜品常见元亨利贞钱,系为《易经》乾卦的前
期刊
2012年5月15日,罗哲文先生与世长辞。  罗哲文先生是继梁思成之后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尤其对我国古长城的修复与保护,穷毕生之力,创下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是名符其实的“长城守護神”。  罗先生的仙逝,是建国以后以先生为代表的古建精英“罗哲文时代“的结束。它给我国古建文化所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清晰的显现出来。  罗哲文先生的血肉之躯消失之后,必将为人们心中筑起新的
期刊
突然听到罗哲文先生逝世的消息,深感震惊。因为在前不久举办的收藏界十大事件与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上还见到精神矍铄的罗老,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与罗老侃侃轻语时如沐春风的感受。我一直认為罗老身体硬朗,一来觉得千金难买老来瘦,二来罗老敏捷的思维毫无老人之态。  罗老是中国当代德高望重的古建筑学家,为古建筑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从事文物保护工作70余载,期间克服的恶劣环境和干扰不可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