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并且学会认真阅读教科书,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有选择地阅读,有计划地阅读。
  就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而言,可以将阅读分为课内外阅读两个方面。
  一、课内阅读
  以“教科书”为蓝本,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教科书是依照新课程标准制定和编写的,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材料。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巩固已有知识,而且有助于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1)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就当前的教育环境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教科书并不重视。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听教师讲,做课堂笔记,机械式训练的局面。因此,要指导学生读书,就必须端正学生的态度,认识到读书,尤其是读教科书的重要性。
  (2)让读书从兴趣变成“习惯”。首先,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要想方设法挖掘文本,介绍背景、作者,让学生产生兴趣。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他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3)教师“授之以渔”,学生学以致用。掌握读书方法,是获取读书效益的根本保证,也是强化读书积极性的重要步骤。
  ①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例如教会学生使用字典、词典、教辅、手册等各种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阅读的有力武器,为阅读解除障碍,解除学习中的疑难。
  
  ②教会学生读思结合。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言: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只有在读书时学会思考,才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获取知识。初读课文时,学生只是“懵懂”,还不会独立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有效的引导,进而指导学生对文章的篇、段、句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初读过程中的问题逐一化解。
   ③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批注。 用规定的一些特定符号,把教材中的重要词句、主要内容、精辟之处或段落层次标注出来,帮助识记; 对一些词义、概念进行说明注释或给文字注音; 根据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在书中的“天头地脚”、句子边或段落后,写出自己的评论性文字或心得体会,这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④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比如,给出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让学生读后写出中心思想,或写出写作技巧,或写出修辞特点,或者点评一些学生自己认为很精彩的语句字词。即使学生的理解稍有偏误,也应予以充分肯定。
  二、课外阅读
  当学生的积累到达一定地步时,应当引导学生将阅读从课内转向课外。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书籍,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教育部推荐的指导性阅读书目。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指导选择。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能仅靠有限的语文课堂,必须拓展延伸到课外。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利用午饭后的这段时间到图书室、阅览室进行借阅。同时,在教室内摆放书橱,班级订了《语文报》、《读者》、《文摘》等报刊。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自带读物,充实书橱,每月及时更换,动员学生订阅一些与语文有关的报刊,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结伴到新华书店去多读一些书。
   (2)制订计划。通过阅读计划控制阅读数量,摆正课内外的关系及时间的安排等。
  (3)多种阅读途径。课外阅读涉及的层面很广,我们在学校里、社会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宣传栏,如果留心阅览的话,宣传栏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还有电视、网络等途径。
   总之,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它对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自学能力,是大有益处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也就谈不上对知识有持久的兴趣。”所以,他主张要有“两个教学大纲”,这第二个教学大纲,就是课外
  阅读大纲。
  当前,随着办学指导思想的端正,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已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保持学生的读书热情,使读书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教学的效果一直处于低谷状态,学生对学习没有足够兴趣,教师在教学上所利用的模式、方法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笔者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努力地探索了有关如何提升地理教学效果的方法,并初步取得成效。  一、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1.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以学生为主要对象  所有的教学手段只有在教学生的时候才知道其优缺点,每个教学手
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之后,我们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就经常会碰到一些关于三角形内接正方形的题目,这些题目灵活、多变、发散,往往是学生所惧怕的.基于这点,在复习课时我以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这一问题为中心,开展了一堂颇为有效的数学课.  一、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圆的内接三角形、内接四边形这些熟悉的图形入手,抽象出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三角形
原电池、电解原理及应用统称电化学。这部分内容理化交融,是高考的热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书写某些电极反应时,学生往往因为分析不到位而感到无从下手。
在19世纪末期,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得出了条件反射的概念: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应的刺激
英语教学的成效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还与学生的情绪、态度等情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还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情感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师生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交流的过程,
家长参与地理教学需要家长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共建课堂,延伸课堂空间,拓展学科教育的内容。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笔者尝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体验,从家长参与地理教学的必要性、途径以及意义三方面来加以谈论,供方家指正。  一、家长参与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家长参与地理教学具有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家庭具有其他教育场域无法比拟的优势,而正是这种优势塑造了家长“教育者”的天然身份。
化学,是一门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学科,从化学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与生活之间不可割舍的关系。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产业的逐步深入,使得现代生活中的吃、穿、住
新时代、新课程呼唤新德育的诞生——学科德育。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有义务基于本学科教学,自然融入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这是新课程理念所赋于的责任。为此,在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滋生优良的情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的学生都有一种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在课后的训练中也总是逃避。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唯有构建高效课堂才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
目的:探讨经反向巩膜瓣IOL睫状沟缝合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眼科需行Ⅱ期IOL植入的14例14眼无晶状体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经反向巩膜瓣睫状沟缝合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