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学旅行项目的提升路径探析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和研究提升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学旅行项目的路径,在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音乐学等理论的支撑下,开辟一条有徽州特色的研学旅行创新之路,同时,又能对徽州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本文以徽州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徽州民歌为个案,以开发相关研学旅行项目为研究目的,通过学理分析、田野调查、成果借鉴、实践探索、前景预判等研究过程,以文化学、音乐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理论的知识为基础,研讨如何提升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学旅行项目的路径,从而开辟一条完善徽州研学旅行的产业之路,这也是徽州文旅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徽州的区位优势


  推动地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清楚认识到自身所在的区域在大区域或者全国性发展蓝图中所处的位置。徽州一直被归于皖南这一独到的地理位置之中,它的独特性除了依山傍水之外,主要在于与杭州紧邻,是安徽融入长三角发展计划的一个出口,也是安徽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前哨。朱万曙曾对“皖南”这一地理概念有过定义,他指出:皖南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指的是宣城、徽州,从区域概念上泛指长江以南的安徽境内地区。他还将皖南的地理区划形容为一个三角形,即以长江为斜边,以当涂和休宁为两角的三角形。我们将皖南这个三角形的位置置于长三角的大区位之中来比较,皖南这个三角形位置嵌入与长三角这一大三角的地理位置之中,皖南可以说是长三角区域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徽州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江水滚滚东流入浙后汇入大海;天目山脉绵延西进包容风格旖旎的黄山山脉;徽杭古道承载着当年徽商的辛劳和汗水,铸就了古代临安城的繁华。可以说,徽州与杭州自古以来在贸易、文化等方面联系紧密。改革开放以后,徽州成为长三角一带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进入本世纪,徽杭高速公路、杭黃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进一步拉近了徽杭两地的空间距离,为两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自古到今,徽州与杭州山水相连,交流频繁。在长三角发展的区位来看,徽州是长三角在旅游、文化发展领域内的“后花园”。2010年,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杭州都市圈”的发展规划,2018年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成为该区域的副中心之一。黄山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正式与都市圈内各城市的相关资源相对接,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徽州传统旅游进入快车道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尤其是2018年通车的杭黄铁路客运专线,被誉为最美高铁线,它串起了西湖、千岛湖和黄山这三大享誉全球的旅游景点,更是将徽州的区域位置推到了都市圈内发展的最前沿。简言之,徽州的区位优势不论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提升上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杭州都市圈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徽州的区位优势已经彰显。

二、徽州区位优势的文化学意义


  黄山市成功被接纳为杭州都市圈的成员,成为副中心之一,这是黄山市区位优势的进一步体现,且在整体发展格局上给予黄山社会经济发展接轨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契机。亨廷顿认为:经济合作的根源在于文化的共性。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从历史上看,徽州地区名人辈出、富甲一方。徽州是皖南区域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推动下,徽州文化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跟进时代发展的潮流。邓小平登黄山后提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宏伟构想,现在想来,伟人的论断高屋建瓴,视野十分开阔,发展理念十分深远。“打黄山牌”的核心在于打好徽州文化牌。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挖掘地方文化的优势,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搭文化台、唱经济戏”的局面。黄山市提出的“融杭”策略就是在基于徽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基础上来发展文旅产业,当下尤其发展研学旅行,让学生体验游中学、学中游的愉悦的实践教学过程。这对于徽州文化自身发展来说,正是体现文化特质、播扬文化精神的良好方式。
  因此,从文化学意义上来审视徽州的区位优势,有别于社会学意义上只关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完善为旨归,将弘扬徽州文化与发展地方经济融合在一起,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具体举措在于从考虑文旅融合的前提下,将徽州三雕、徽州戏曲、徽州民歌、徽州建筑、新安画派等文化因子融合在具体的旅行或者研学项目之中,让旅游者既能享受到游玩带来的身心的愉悦,又能在旅行中了解徽州地方文化知识,达到认知、怡情、益智共生的效果。

三、徽州文化资源的种类和现状


  进入本世纪以来,地方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在意识和行动上都给予地方传统文化保护有力的支持。各级政府都广泛组织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形式,在措施、资金上给予保证,从而使得地方传统文化较之过去几十年受人瞩目,大放光彩。以徽州艺术中的民间音乐文化为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编撰地方音乐集成类丛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歌普查运动。这次运动对于许多地方民歌来说就是一场抢救运动,徽州民歌就是其中一个案例。在本次民歌普查运动前,徽州民歌一直处于自然生存状态,外界知晓者甚少。在这次普查运动中,徽州地方音乐学者克服徽州当地交通不便、普遍设施简陋、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等客观困难,对徽州民歌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做了实地采集。回顾当时的徽州音乐学者这一艰辛普查活动,对徽州民歌本身来说是一次迫切需要发掘性的抢救活动。正由于当年徽州地方音乐学者的付出,才有2008年徽州民歌国家级申遗的成功。如今,围绕徽州民歌的理论研讨、创作改编、艺术展演等都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对徽州民歌的抢救性挖掘活动而展开,徽州民歌的普查活动是一场具有奠基作用的历史性学术活动。
  徽州民歌国家级申遗成功以来,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音乐题材在徽州当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几位传承人坚持每年到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徽州民歌教唱和讲解的传承活动;利用地方文艺大舞台这一平台演绎徽州民歌;当地词曲作家汲取徽州民歌的音乐元素新创作体现徽州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等,这些方式都在承续徽州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对徽州民歌进行保护、传承和传播发挥着有效的作用,这是改变原本徽州民歌自然生存状态下的全封闭、内环境模式的生存现状,对徽州民歌的播扬是一件有力、有效的举措。反思十三年来在徽州民歌保护、传承和传播领域做的一系列工作,尚存在缺失的是立足徽州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以当下研学旅行勃兴为契机,深入挖掘徽州民歌的文化内涵,开发相关研学旅行产品,提高徽州研学游的文化浓度,从而体现出徽州研学旅行与西安、曲阜等其他文化名城研学游的特色。彭兆荣认为:由于旅游与文化之间的边界并非泾渭分明, 因此, 从文化的高度去看待旅游现象便有其内在的逻辑依据。这也就是指明了当下的旅游是自然景观的观赏与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模式。如果把这一内容列入学校课程之中,即为研学课程、研学旅行、研学文化游等。

四、徽州民歌介入研学旅行项目的开发


  探讨在徽州民歌介入研学旅行项目的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当前徽州社会的结构与杭州都市圈各城市的社会结构的比较。从社会学意义上来看,当前徽州社会的发展以单一的旅游产业为主要经济依托,辅之少量依附旅游业的农业,主要指茶叶、菊花、山核桃等经济作物产品的市场化;从整体上看,徽州社会发展结构简单,旅游和文化产业支撑社会结构的主要功能。杭州都市圈的其他城市,比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等市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尤其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支撑整个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旅游产业是在这一均衡化社会发展的框架内已成良性发展的产业。也就是在这一格局下,徽州的旅游产业需要联结杭州都市圈内城市的旅游产业,从而延伸产业的效能,共享双方在旅游产业发展上的优势。徽州的旅游产业在融入杭州都市圈后可以吸收都市圈其他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以徽州文化游的特色内容来丰富都市圈城市旅游产品的内容,同时也通过融入长三角来扩大徽州文化游品牌的市场,增加知名度,最终达到“两好合一好”的良性发展趋势。
  在這一前提之下,徽州旅游文化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是主要内容,尤其是当下热门的研学旅游市场的兴起,更需要徽州旅游的文化发展走向,即设计和开发具有徽州文化特质的旅游产品,使得研学的师生能体验到玩和学共生长的新一代文化游产品,体现产品的优越性。以徽州民歌的介入为例,民歌演唱是一种表演艺术,用声传情,表达歌曲的艺术意蕴,观众在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唱之中体会徽州文化的内涵。设计和开发这类研学产品,需要邀请徽州民歌艺人或者传承人加入,通过民歌文化的宣讲和民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游客理解徽州民歌的音乐内涵。同时还可以邀请游客与徽州民歌艺人或者传承一同表演,现场传习的模式加深游客对徽州民歌意蕴的文化体验。场地选择也很关键。徽州乡村古戏台较多,特色很鲜明,所以,选择在古戏台完成徽州民歌研学旅行项目的实施是最理想的场所。古戏台原本就是民间戏曲文化的表征,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底蕴,加之用方言演唱徽州民歌,更能让外来的游客陶醉于徽州文化特别是徽州民间音乐文化深邃的意境之中。该研学旅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虽然并不复杂,但是意义深远。徽州民歌作为地域音乐文化的代表,影响力较小,保护和传承任务也很严峻。然而,通过融入研学旅行产品之中后,对扩大徽州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保护和传承徽州民歌本身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另外,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旅游推介的平台不断提升,旅游市场也较之以前有相当幅度的扩大,每年来黄山市体验徽州文化游的人群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在当前“融杭”背景下,设计和开发由徽州民歌介入的研学旅行产品,是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融合和地域文化优势共享的必然。
  尤林指出:当一种文化达到离不开技术与交际的时候,便意味着我们对这种文化的共享。徽州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基于徽州的区位优势,借助当下互联网技术,秉承徽州民歌的文化传统,推进徽州民歌研学旅行项目的实施,用音乐展示和旅行体验的方式,让参与徽州研学旅行的师生体会到原汁原味的徽州民间音乐文化,共同分享社会大变革、技术大进步和文化大发展所带来的旅游产业的提升优势,实现现代旅游的娱乐及文化传播功能。
  本文系“2020年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资助”(gxyqZD2020104);“2020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徽州民间婚礼仪式中的歌唱行为和习俗表达研究’阶段性成果”(SK2020A0555);“2020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艺术介入徽州美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SK2020A0481)。
  参考文献:
  [1]朱万曙:《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综论》,《江淮论坛》1998年第4期。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旅游学刊》2004年第6期。
  史一丰 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上海之春中总有一些令人期待的音乐会,也总有一些年轻的新锐力量令人关注。而对于钢琴音乐爱好者来说,巴赫、李斯特是两位音乐风格反差极大的作曲家,再加上在浪漫之中想复归古典的勃拉姆斯,三种音乐风格的同台同献,这将是什么样一种音乐混搭?将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气度才能兼容?留德归来的金瀚文博士,就是这场多风格复合的创意者、诠释者、融会者。
苏统谋的师父陈天保对待他就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手把手一点一点细致入微地雕琢.他对苏统谋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演奏技艺、为人处世等等方面,什么都教,使其在职业生涯中快速成
期刊
高校思政教师职业发展具有丰富价值意蕴,针对思政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的发展思维功利化、主体意识贬抑化、技术运作程式化等实然困境,要从内在向度与外在向度寻求对策,以实现思政教师职业发展的全面、综合与可持续性。
2018年10月21日,笔者受开封二夹弦剧团副团长吴晓玲女士的邀约,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开封二夹弦戏曲博物馆开馆仪式。坐落于鼓楼区复兴坊历史文化街区生产后街37号院的开封市二夹弦戏曲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宾。开封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以及数十位文化界、戏曲界、教育界人士出席了开馆仪式。  田爱云老师在仪式上发言说:“开封二夹弦戏曲艺术一度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生存出现危机。为拯救这门古老艺术,在开封市委
在音乐领域,钢琴是十分典型的乐器,其所具有的艺术功能和特色比较显著。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在情感方面进行规范,从而保证钢琴的演奏更具有感染力。不仅如此,在演奏期间做好触键合理规范也十分必要,通过情感与触键的协调与运用,能够优化钢琴演奏的声音效果,也能够保证整个演奏氛围更具有感染力。下面主要从情感表现以及触键技巧两个层面展开分析,从而养护工作效果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钢琴作为典型的乐器,其在音乐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依靠力量,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适当的方法技术,对高等学校教师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价值判断。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是多主体参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能力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厘清多主体参与的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能够完善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不能使用英语恰当地表述中国特色文化。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寻求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高国家的文化实力和世界影响力。
我国译自俄文的音乐理论文献数量比较多,其中和声学教材的翻译出版也非常引人瞩目。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阿连斯基、斯克列勃科娃与斯克列勃科夫、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材编写小组(由斯波索宾、杜波夫斯基、叶夫谢耶夫、索科洛夫组成,简称“小组”)、秋林、霍洛波夫、佳吉科娃等俄罗斯作曲家、理论家编著的和声学教材均被译为中文出版并在我国和声学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村初中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一项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大脑中成功地构建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再以概念堆砌为主,而是以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之中。
节奏的探索在20世纪音乐探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时值划分是美国作曲家考威尔节奏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其节奏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新时值划分以泛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泛音列中各音振动比值的运用,打破传统时值"二分法"的边界,使时值类型更为丰富,节奏形态更为多样.本文通过三首钢琴作品分析,集中展现考威尔新时值划分理论及其具体运用方式,并分析该理论自身及其在应用中的缺陷,最后从20世纪音乐节奏探索的宏观视角,评价考威尔新时值划分的历史意义.